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98)
2023(21072)
2022(17735)
2021(16467)
2020(14114)
2019(32146)
2018(32087)
2017(61604)
2016(33818)
2015(38187)
2014(38384)
2013(38054)
2012(34905)
2011(31270)
2010(31382)
2009(29418)
2008(29316)
2007(26495)
2006(23377)
2005(20671)
作者
(100304)
(83967)
(83188)
(79423)
(53153)
(40365)
(37881)
(33040)
(31728)
(30074)
(28358)
(28224)
(26662)
(26581)
(25956)
(25762)
(25423)
(24818)
(24126)
(24119)
(20948)
(20619)
(20605)
(19278)
(18882)
(18804)
(18658)
(18649)
(17070)
(16849)
学科
(141353)
经济(141185)
(113601)
管理(103080)
(94039)
企业(94039)
方法(64159)
数学(53520)
数学方法(52781)
(51780)
(39403)
业经(37931)
中国(35937)
农业(34147)
(30096)
地方(28700)
(27142)
(26669)
财务(26576)
财务管理(26522)
企业财务(25095)
(24877)
贸易(24865)
理论(24374)
(24091)
技术(23389)
(23058)
(20496)
(20468)
环境(20452)
机构
学院(489018)
大学(484538)
(193109)
管理(192014)
经济(188749)
理学(165429)
理学院(163581)
研究(160660)
管理学(160408)
管理学院(159550)
中国(122717)
(103188)
科学(102847)
(94817)
(88531)
(82605)
业大(78464)
研究所(75125)
中心(74868)
(74808)
农业(73721)
财经(70514)
北京(64583)
(63985)
(63002)
师范(62372)
(59901)
(57733)
经济学(57188)
(52992)
基金
项目(328315)
科学(257029)
研究(236683)
基金(236575)
(207005)
国家(205196)
科学基金(175984)
社会(147716)
社会科(139651)
社会科学(139608)
(131061)
基金项目(125664)
自然(116199)
自然科(113489)
自然科学(113456)
自然科学基金(111407)
(108784)
教育(108558)
资助(97477)
编号(97314)
成果(77866)
重点(73581)
(71448)
(70302)
(68507)
课题(66835)
创新(63692)
科研(63137)
大学(60557)
教育部(60417)
期刊
(217980)
经济(217980)
研究(136649)
中国(95657)
(90474)
学报(81333)
科学(74170)
管理(71232)
(70785)
大学(61291)
农业(61200)
学学(58121)
教育(49849)
技术(44697)
(42550)
金融(42550)
业经(40117)
财经(34234)
(32749)
经济研究(32602)
问题(29416)
(29325)
(25537)
技术经济(25388)
图书(23322)
科技(23239)
统计(23123)
资源(22525)
现代(22270)
理论(22267)
共检索到721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蔡键  邵爽  刘文勇  
土地细碎化是目前制约我国机械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土地流转是否有助于刺激土地流入户的机械技术应用,学界观点并不一致。该文认为,背后的原因在于土地流入与机械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存在居间变量——地权稳定性和农地存量,随着居间变量的不同,土地流入对机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作用也将不同。因此,该文利用冀、豫、鲁三省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在不考虑地权稳定性和农地存量时,土地流入对机械技术采纳行为不存在显著的影响;第二,在考虑居间变量后,土地流入户的机械技术采纳行为将受到地权稳定性和农地存量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金良  
本文从理论分析了我国机械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运用Panel-data模型对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劳动力的替代,但与劳动力、耕地和化肥等生产要素并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因此,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使机械化全面促使农业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洋  颜华  
本文通过阐述县域金融集聚、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三者之间的理论逻辑,提出研究假说,然后选取河南省105个县2001—2017年的县域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面板门限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县域金融集聚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农民增收,还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间接"部分地"影响农民增收;同时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正向作用受到县域金融集聚双重门限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中层级县域金融集聚而言,低层级与高层级县域金融集聚下该正向促进作用明显减弱;此外,县域金融集聚与农业机械化对高收入农民群体的影响效应较低收入农民群体更显著。最后提出提升县域金融集聚水平,建立健全县域金融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及加强低收入农民群体的金融与农业现代化教育等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仇叶  
不同于主流理论所强调的土地规模化农业发展模式,内生型机械服务市场的兴起稳步推进了小规模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以村庄为基本场域,通过对剩余劳动力、闲置资本以及熟人社会关系的再利用,乡村形成了一个资源再调配的次级市场,并在低价水平上产生适宜于小规模土地的机械服务。内生型机械服务市场本质上再造了以农民为主体的自我服务体系,并与小规模经营模式共同构成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构性产物。内生型机械服务市场存在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内在地决定了其是小规模土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仇叶  
不同于主流理论所强调的土地规模化农业发展模式,内生型机械服务市场的兴起稳步推进了小规模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以村庄为基本场域,通过对剩余劳动力、闲置资本以及熟人社会关系的再利用,乡村形成了一个资源再调配的次级市场,并在低价水平上产生适宜于小规模土地的机械服务。内生型机械服务市场本质上再造了以农民为主体的自我服务体系,并与小规模经营模式共同构成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构性产物。内生型机械服务市场存在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内在地决定了其是小规模土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选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广月  
利用面板单位根、协整检验方法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根据中国30个省份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东部地区存在从农民收入到农业机械化的单向因果关系,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农业机械化和农民收入的双向因果关系,而中部地区存在从农业机械化到农民收入的单向因果关系。国家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时,要从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的长期效应入手,并且要综合考虑各个地区农业机械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晓兵  许迪  侯玲玲  杨军  
本文在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背景下,采用玉米生产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劳动力工资变化与玉米机械化生产的相关关系。并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不同要素投入对玉米产出的贡献,进一步分析机械使用和劳动力投入之间的替代关系,以及农场规模对机械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变动是影响机械化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生产中劳动力与机械投入呈现显著的相互替代关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印生  陈旭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前提条件。日本的农业机械化大致经过3个发展阶段,即起步、饱和与转型。整个过程中,日本政府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通过土地改良、出台扶持性政策法规、完善农机经营模式等方法,有效提高了日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日本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速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映年  游天屹  吴昭雄  胡动刚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农业机械化投资规模总量及其比重情况,利用回归拟合方法得出其符合指数增长模式,表明政府机械化投资每年增长速度较快以及与农户农业机械化投资之间的博弈。同时,本文以湖北省为例,从纵向和横向角度,运用信息熵理论开展政府农业机械化投资强度分析。由此,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坚持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执行相应的庇古政策和配套的产权政策,采取阶段性的扶持措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和政策引导作用,注重统筹兼顾特别是大力扶植丘陵山区等弱势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东江  宋良玉  陶建国  
本文阐述了“三高”农业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三高”农业的关系,指出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发展“三高”农业中的作用的有关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敬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业机械数量也急剧上升,由农业机械使用所引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实行并加强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安全管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刻不容缓。因此,本文以南阳市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为例,研究了中国农业机械生产安全问题,在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国农业机械生产安全状况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汝坤  
分析了发展云南省农业机械化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并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特点、要求和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真  刘世琦  沈晓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美玲   祝宏辉   尹小君  
在当前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固定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率,并且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农地规模经营的门槛效应,即随着农地规模经营的扩大,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呈现边际效应“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通过完善农机补贴政策,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机配套体系建设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春迎  
本文运用CobbDa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山东省1994—2002年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产出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研究,特别显示出了农机分工专业化产生的种植业规模经济效益对种植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度及其对种植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