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6)
- 2023(11091)
- 2022(9074)
- 2021(8496)
- 2020(6961)
- 2019(15946)
- 2018(15439)
- 2017(30317)
- 2016(15958)
- 2015(17546)
- 2014(17170)
- 2013(16501)
- 2012(15296)
- 2011(13441)
- 2010(13006)
- 2009(11687)
- 2008(10794)
- 2007(9050)
- 2006(7797)
- 2005(5952)
- 学科
- 济(67696)
- 经济(67633)
- 业(44636)
- 管理(41730)
- 企(32001)
- 企业(32001)
- 农(30925)
- 方法(29750)
- 数学(27165)
- 数学方法(26805)
- 农业(20840)
- 业经(17691)
- 地方(17548)
- 财(17217)
- 中国(16933)
- 制(12967)
- 学(12074)
- 土地(10642)
- 环境(10367)
- 发(9896)
- 务(9741)
- 财务(9708)
- 财务管理(9688)
- 贸(9274)
- 贸易(9267)
- 企业财务(9250)
- 易(8959)
- 技术(8871)
- 体(8832)
- 农业经济(8501)
- 机构
- 学院(209505)
- 大学(205246)
- 济(86801)
- 管理(86644)
- 经济(85079)
- 理学(75937)
- 理学院(75124)
- 管理学(73793)
- 管理学院(73386)
- 研究(65579)
- 中国(50463)
- 京(43842)
- 科学(39401)
- 农(38295)
- 财(37737)
- 中心(33973)
- 业大(33591)
- 江(31328)
- 财经(30562)
- 所(29804)
- 农业(28520)
- 经(28066)
- 范(27701)
- 师范(27484)
- 研究所(27367)
- 经济学(26971)
- 北京(26288)
- 经济学院(24575)
- 院(24536)
- 州(23879)
- 基金
- 项目(155803)
- 科学(125114)
- 研究(115943)
- 基金(114841)
- 家(98703)
- 国家(97810)
- 科学基金(86424)
- 社会(76755)
- 社会科(72469)
- 社会科学(72447)
- 省(63212)
- 基金项目(61982)
- 自然(54930)
- 自然科(53620)
- 自然科学(53606)
- 教育(52605)
- 自然科学基金(52600)
- 划(51121)
- 编号(46872)
- 资助(44617)
- 成果(35667)
- 重点(34757)
- 部(34637)
- 发(34625)
- 创(32909)
- 国家社会(31869)
- 课题(31660)
- 创新(30766)
- 教育部(30099)
- 制(30089)
共检索到295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锐
以户籍在村的家庭为基础,结合阶层分化与乡村治理的关系,用社会资源作为农民分层标准,同时纳入土地变量,将J村农户分为脱离土地阶层、外出务工阶层、半工半农阶层、小农兼业阶层、村庄贫弱阶层。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地位秉赋、政治态度、社会表现不同,维护基层秩序的能力和动力也有差异。在阶层分化的条件下,乡村治理应该适时转型,深入调查农民阶层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治理能力建设,整合阶层利益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政治发展。小农兼业阶层是当前农村的中间阶层,他们是融洽阶层利益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发扬基层社会民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力量,应该得到积极培育和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柏峰
农民在不同时期进行土地流转的动机和目的有所不同。本文在湖北省京山县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形式有主动长期限流转、被动长期限流转、短期限流转三种。土地流转对农民的阶层分化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土地制度安排忽视了举家务工阶层和村庄贫弱阶层的利益,因此,他们对土地制度的态度与"中农阶层"不同。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保护贫弱农户地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阶层分化 土地制度安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华
在城郊农村阶层分化背景下,征地拆迁本质上是对土地增值收益在农村各阶层间的再分配过程,它涉及到阶层间的博弈关系,必然对农村各阶层的状况、阶层流动和阶层关系产生影响,重构农村阶层结构。征地拆迁对农村各阶层的影响因各阶层的权力、土地和社会关系差异而不同,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有的阶层实现了向上流动,而有的阶层则在经济、声望和职业地位等方面都下降了。征地拆迁中的阶层博弈既促成了精英阶层内部的利益联盟,也产生或加剧了其他阶层与农村体制精英的对立关系,农村阶层关系愈发紧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硕研 方相 杨钢桥
研究目的:构建乡村产业转型概念框架,并进一步揭示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产业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结果:(1)乡村产业转型包括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农业组织经营方式转型和农业经营范围转型三个方面;(2)土地综合整治能促进乡村产业转型,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农业组织经营方式转型、农业经营范围转型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分别通过了1%、1%和5%的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其在乡村产业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措施;土地综合整治应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农业与二三产业高效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滕鹏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徐四桂
研究目的:对农产品主产区湖北省京山县农户农地流转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农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农地流转决策,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是否愿意流转土地,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的结果;(2)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中,愿意永久定居城镇,认为农地撂荒有限制,向往城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农户,更愿意流转农地;(3)对农村未来生活预期程度高,认为集体福利及国家补贴重要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弱。研究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滕鹏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徐四桂
研究目的:对农产品主产区湖北省京山县农户农地流转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农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农地流转决策,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是否愿意流转土地,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的结果;(2)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中,愿意永久定居城镇,认为农地撂荒有限制,向往城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农户,更愿意流转农地;(3)对农村未来生活预期程度高,认为集体福利及国家补贴重要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弱。研究结论:(1)主动听取农户意见,尊重农户农地流转的意愿,在经济预期上对流转农户进行合理的补偿;(2)鼓励农业大户在农业生产中引进新的技术和耕种方法,并积极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就近转移;(3)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高效、公开、便捷的就业信息平台,推进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4)健全农村农地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农村土地处置管理平台,对农地撂荒等不良现象从法律层面上严格限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栋
通过对广西周村的大规模土地流转的调查研究,发现大规模土地流转使农民阶层分化经历着由无区隔向区隔化重构的变动过程。在土地流转前,农民根据土地规模和职业分殊自然地分化为有机衔接、无区隔的各阶层。乡村社会存在着一种"去阶级分化"的机制,村庄社会结构保持稳定,乡村维持着有秩序的善治。土地流转后,农民阶层分化出现了区隔化的重构,村庄社会本来隐没的不公正感突显并形成了较强烈的阶级意识,快速更替的村庄社会结构也将乡村治理带入困境。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高度重视国家、资本与农民三方利益关系的平衡以及农业转型和乡村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分化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锐 余佳伲
农户经济行为深嵌在村庄社会关系中。与经典的理论判断不同,土地流转与阶层分化条件下的J村呈现出"中农经济"样态。中农阶层在土地生产上互助合作,在生活方式上消遣闲暇,在社会交往上保持融洽的阶层关系与强烈的参政兴趣,整个村庄因中农阶层占主导地位及中农阶层的引导作用而表现出团结有序的面貌。中农阶层为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下破败的农村社会注入活力,为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保障,有助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农民合作能力的增强。尊重农民的经济行为,探索出一条以大多数农民为主体,最大可能增加大多数农民福祉的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朋
本文调查表明,中国农村村民的政治参与状况在不同区域、不同村庄有不同的表征。乡村政治参与同乡村政治文化有关,乡村政治文化在不同的村域场景中有不同的表征。乡村政治文化的迥异源于乡村社会的精英政治化和政治社会化的不发达。
关键词:
政治文化 精英政治化 政治社会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卫华 高涛
[目的]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分析对合理规划农村建设用地,布局农村居住点,指导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湖北省自然环境特征,从市域和县域尺度,采用平均最邻近比率、平均分布密度和乡村聚落平均人数系统分析该省乡村聚落格局分布特征。[结果](1)湖北省乡村聚落整体呈集聚分布,集中分布于中东部地区,交通便利,水域条件优越,气候温和的地区集聚,总体上呈现"东密西疏"的特征。(2)中东部地区主要分布在孝感市和黄冈市,孝感市云梦县、应城市、孝昌县,黄冈市团风县和浠水县的乡村聚落分布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各县。其中云梦县最高,为0. 447个/km~2。西部地区乡村聚落分布密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其中老河口市分布密度最高,为0. 21个/km~2。(3)各省级直管地区乡村聚落分布密度差异较大,乡村聚落的规模各异。其中孝感市的分布密度最高为0. 328个/km~2,其次是天门市,平均分布密度为0. 289个/km~2,但聚落规模较小。神农架林区以发展林业为主,乡村聚落分布密度仅为0. 021个/km~2。[结论]基于湖北省自然地理特征,中东部地区乡村聚落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向农业产业化迈进。针对乡村聚落规模比较小的地区,向中心村集聚,提高资源利用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道祥 廖传丽
单元机构关联住院基金总额付费模式吸收了社会医疗保险多种付费方式的合理成份和优点,综合考虑参保人口、发病率、补偿率、费用、病人流向和基金额度等因素,形成注重供需双方利益,兼顾基金效率安全的付费方式。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 付费方式 总额付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湖北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堪称“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革命”。这一涉及千家万户的深刻革命已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的部分地市县试点。2000年5月,京山县作为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之一,按照“减轻、稳定、规范”的原则和“京山县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从京山县试点情况看,改革的主要成效是规范了农村分配制度,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基层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精简。但是也出现了乡村两级财力匮乏、农民负担不公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面临挑战等一些新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问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甚至诱发新的矛盾。虽然我国地域广袤,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但在全国统一的农村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友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程琳
在近30余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分化,诸多学者担忧地指出,巨大的底层社会将成为中国政治社会危机的根源。农村无疑是中国底层社会的主体部分,然而,农民之间"有分化无分层"的现象成为社会常态,这种现象源自于农村社会特有的去阶层分化机制。由拉平机制和转移机制组成的去阶层分化机制,将在村富人逐渐消解,将不能消解的富人转移出村,保持了村落阶层结构的均衡性、模糊性。去阶层分化机制不但保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为进城农民工提供了返乡的物质和社会基础,继而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弹性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