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2)
- 2023(3494)
- 2022(3190)
- 2021(3155)
- 2020(2687)
- 2019(6490)
- 2018(6579)
- 2017(13432)
- 2016(7259)
- 2015(8270)
- 2014(8245)
- 2013(7937)
- 2012(6887)
- 2011(6292)
- 2010(6444)
- 2009(5945)
- 2008(5724)
- 2007(4859)
- 2006(4267)
- 2005(3866)
- 学科
- 济(35718)
- 经济(35699)
- 业(20051)
- 方法(19755)
- 管理(18969)
- 数学(18547)
- 数学方法(18080)
- 企(15715)
- 企业(15715)
- 农(9152)
- 土地(8780)
- 学(7496)
- 中国(6478)
- 业经(6351)
- 农业(5853)
- 财(5495)
- 理论(5486)
- 制(5070)
- 经济学(4879)
- 贸(4868)
- 贸易(4865)
- 易(4741)
- 问题(4529)
- 地方(4214)
- 策(4110)
- 划(4105)
- 银(4091)
- 银行(4087)
- 技术(4021)
- 环境(3891)
- 机构
- 学院(101760)
- 大学(100105)
- 管理(42986)
- 济(42807)
- 经济(42019)
- 理学(37451)
- 理学院(37108)
- 管理学(36125)
- 管理学院(35971)
- 研究(31098)
- 中国(25423)
- 京(21776)
- 科学(19712)
- 农(18673)
- 财(17260)
- 业大(17103)
- 所(15477)
- 江(15006)
- 中心(14910)
- 农业(14692)
- 财经(14254)
- 研究所(14209)
- 北京(13358)
- 经济学(13233)
- 经(12985)
- 经济学院(11944)
- 经济管理(11911)
- 州(11750)
- 范(11561)
- 院(11468)
- 基金
- 项目(70276)
- 科学(55960)
- 基金(51986)
- 研究(49061)
- 家(45826)
- 国家(45526)
- 科学基金(39777)
- 社会(31464)
- 社会科(30011)
- 社会科学(30002)
- 省(27532)
- 自然(27166)
- 基金项目(26597)
- 自然科(26584)
- 自然科学(26579)
- 自然科学基金(26083)
- 教育(23208)
- 划(23097)
- 资助(23047)
- 编号(19992)
- 重点(15771)
- 部(15620)
- 创(14589)
- 发(14407)
- 成果(14376)
- 创新(13726)
- 科研(13496)
- 课题(13366)
- 教育部(13225)
- 国家社会(13148)
共检索到143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杰 苏群
本文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1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流转以及土地流转后土地规模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转入能够显著提高粮食作物的土地生产率,但对经济作物的影响并不显著;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土地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粮食作物的土地生产率在10~20亩时最高,经济作物则在6~9亩时最高。以上结论意味着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规模经营均存在适度问题。因此,基层政府不能盲目开展土地流转,要结合当地具体的自然经济条件,在一定范围内鼓励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生产率 适度规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杰 苏群
本文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1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流转以及土地流转后土地规模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转入能够显著提高粮食作物的土地生产率,但对经济作物的影响并不显著;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土地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粮食作物的土地生产率在1020亩时最高,经济作物则在69亩时最高。以上结论意味着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规模经营均存在适度问题。因此,基层政府不能盲目开展土地流转,要结合当地具体的自然经济条件,在一定范围内鼓励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生产率 适度规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杰 苏群
从土地生产率视角出发,利用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实证检验了小麦、稻谷、玉米及大豆土地生产率与土地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小麦土地生产率与土地规模之间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稻谷土地生产率与土地规模之间呈反向关系,玉米与大豆的土地生产率与土地规模之间可能存在线性的正向关系。对不同地区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部与西部地区,小麦土地生产率与土地规模之间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稻谷在中部与西部地区,土地生产率与土地规模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但是在东北地区,增加土地规模有助于提高稻谷的土地生产率;玉米在东部地区土地规模较小时,土地生产率较高,但是在西部与东北地区,增加土地...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生产率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危薇 杜志雄
家庭农场作为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载体,引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围绕其经营规模与生产率展开研究对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全国530个粮食型家庭农场数据考察了新时期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结果表明,粮食型家庭农场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但随着劳动力市场、机械(租赁)市场的愈加活跃,家庭农场土地生产率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将下降得越慢。研究还发现,尽管家庭农场土地生产率将随着雇工工资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但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可以弥补该下降。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规模 土地生产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英 陈志钢 黄祖辉 Thomas Reardon
土地生产率与农户经营规模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造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的热点研究问题。在中国农业范畴下实证研究该问题的文献有限且使用的数据陈旧,不能反映农村土地租赁市场发展迅速、劳动力流转频繁、农业机械化率大幅上升背景下土地生产率和农户经营规模关系的新近变化。本文用江西省325户水稻种植农户微观调研数据,特别是一个稻农多个地块、多个水稻种植季节、2011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以单产和亩均利润来衡量土地生产率,从地块层面和农户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控制农村要素市场不完善、土壤质量、土地面积测量误差对土地生产率与农户经营规模关系的影响,发现在地块层面,不管是单季还是全年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彩华 余劲
农地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热点,其不仅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关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等重大问题。通过比较国内外对农地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关系的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由于先进的生产技术、政府的高额补贴等导致大农场生产率较高,出现了正向关系;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要素市场完善程度、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土地资源禀赋等各因素不同,同时出现了正向、负向、"U"型和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地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先"U"型后倒"U"型的结论;因此我国应该把阶段性研究扩展到长期研究上,把农地规模分为更精确的区间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宗耀 仇焕广 纪月清
农户经营规模和土地生产率关系是发展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议题之一。本文在土地流转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讨论了我国农户经营规模扩大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测量两者之间关系面临的种种干扰。除了农户规模本身的作用外,理论和实证检验均表明存在土地流转市场时不同规模农户在土地生产率上的差异还可能源于农户和土地的异质性,譬如土地更多流向经营能力强的农户、流转多劣地等等。基于固定农户的固定地块数据可以有效控制异质性的实证策略,本文利用4个省两期跟踪调查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再检验。研究发现,来自固定农户固定地块的证据表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并不会影响粮食单产,而不控制固定地块时往往会得到两者负相关的伪结论,并且仅控制固定农户时上述伪结论更为明显。这一结果意味着不必担心规模经营会威胁粮食供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龙耀 周南 许玉韫 吴比
本文利用2015年黑、豫两省976个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样本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考察了信贷配给下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经济和土地生产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特殊的农地产权制度下,扩大经营规模对单位产量成本和单位土地面积产量的影响受到信贷市场不完善的制约:一方面,对于受到信贷配给的经营主体,其单位产量成本伴随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而未受到信贷配给的经营主体则能够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信贷配给,扩大经营规模会降低经营主体的亩均投入强度,进而降低单位土地面积产量。进一步,本文估计出对于受到信贷配给的经营主体而言,信贷配给使其单位产量成本提高21%,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减少26%。同时,相对于自我信贷配给,数量型信贷配给对单位产量成本和单位土地面积产量的不利影响更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建军 郭霞 常向阳
本文通过实际数据检验了当前农地流转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浙江和甘肃两省的结果。研究发现,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浙江省,农地流转明显地提高了土地生产率,而在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甘肃省,农地流转效果不明显。因此,农地流转效果的发挥依赖于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流转市场发育程度高,农地流转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效果明显。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土地生产率 农地流转市场发育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志浩 高杨 霍学喜
本文采用含有大小农户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规模农户数据,探究了农户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的关系,讨论了技术采用和要素选择对农户规模—生产率关系变化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水稻单产与播种面积呈差异幅度较小的显著反向关系,小麦和玉米单产与播种面积呈拐点分别为10亩和15亩的显著倒U型关系;50亩以内的农户生产率整体上稍高于50亩以上的农户生产率。研究发现,农户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而相应采取了机械替代人力的技术选择,虽然未强化小麦的倒U型关系,但明显强化了玉米的倒U型关系、减弱了水稻的反向关系。中国农户的规模—生产率关系已经走向或正在走向倒U型关系,过大或过小的土地经营规模都不利于生产率的提升。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稻单产与播种面积关系将会呈现为倒U型关系,小麦和玉米单产与播种面积关系将会表现为拐点进一步前移的倒U型关系。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战略,既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也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营规模 土地生产率 反向关系 大农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盖庆恩 李承政 张无坷 史清华
土地流转是中国农业生产实现从小农户到规模经营转型的关键。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土地流转、农户就业选择与农业生产效率间的关系,强调土地流转不仅能直接提高农地配置效率,还通过影响农户就业选择和技术采用,间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转型和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定量结果表明,若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农业生产将实现从小农户到规模经营的转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高71.02%。劳动力市场改革、农产品价格调整等均会影响农户转型和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焕广 刘乐 李登旺 张崇尚
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4省1703个地块层面的调查数据,将地权稳定性纳入单产模型,考察了土地流转快速发展背景下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规模的扩大在短期内不会带来土地生产率的下降,二者之间呈现稳健的"倒U型"关系。此外,保障地权稳定性亦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自有地块单产显著高于转入地块单产,在相关土地交易平台登记注册对提高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签订纸质土地流转合同和约定土地流转期限对作物单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视角出发,政府应该赋予农民更为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焕广 刘乐 李登旺 张崇尚
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4省1703个地块层面的调查数据,将地权稳定性纳入单产模型,考察了土地流转快速发展背景下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规模的扩大在短期内不会带来土地生产率的下降,二者之间呈现稳健的"倒U型"关系。此外,保障地权稳定性亦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自有地块单产显著高于转入地块单产,在相关土地交易平台登记注册对提高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签订纸质土地流转合同和约定土地流转期限对作物单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视角出发,政府应该赋予农民更为稳定的土地使用权,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良辉
我国农业自1984年以后的几年徘徊,暴露出农业内部的深层矛盾,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如何提高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农业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发人们对土地规模经营的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云川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王云川农村的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逐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是必要的。但要发展土地的规模经营,必须改革目前的承包地分配机制。当然,改革的基本前提是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既不能退回人民公社或类似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也不能走土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