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4)
2023(14485)
2022(12606)
2021(12012)
2020(9979)
2019(23191)
2018(22827)
2017(43834)
2016(23718)
2015(26916)
2014(26920)
2013(26612)
2012(24479)
2011(22175)
2010(22030)
2009(20463)
2008(20142)
2007(17329)
2006(15365)
2005(13921)
作者
(67492)
(56359)
(55743)
(53126)
(35878)
(26820)
(25327)
(22002)
(21438)
(19954)
(19276)
(19118)
(17830)
(17798)
(17451)
(17196)
(16639)
(16446)
(16033)
(15902)
(13956)
(13784)
(13303)
(12688)
(12458)
(12457)
(12409)
(12307)
(11227)
(10944)
学科
(95936)
经济(95791)
管理(70854)
(65342)
(54497)
企业(54497)
方法(41998)
数学(36371)
数学方法(36004)
中国(28055)
(25851)
(25427)
(21847)
(21309)
业经(20936)
(18757)
贸易(18746)
(18325)
地方(16414)
农业(16385)
(15755)
银行(15717)
环境(15564)
(15431)
(15346)
财务(15275)
财务管理(15242)
(15203)
(15030)
(14935)
机构
大学(341758)
学院(335565)
(140537)
经济(137679)
管理(133633)
研究(117666)
理学(115223)
理学院(113913)
管理学(112204)
管理学院(111590)
中国(89336)
(74229)
科学(69931)
(65630)
(58355)
研究所(53032)
中心(52417)
财经(52217)
(51355)
(48135)
业大(48033)
(47668)
北京(47576)
(44345)
师范(44003)
经济学(43139)
(42734)
农业(40045)
财经大学(39016)
经济学院(38783)
基金
项目(228462)
科学(180772)
研究(169376)
基金(168420)
(146936)
国家(145520)
科学基金(124548)
社会(108637)
社会科(102965)
社会科学(102936)
基金项目(89100)
(85113)
自然(79466)
自然科(77558)
自然科学(77539)
教育(76806)
自然科学基金(76146)
(72974)
资助(69037)
编号(68056)
成果(56447)
(52217)
重点(50843)
(47943)
(47184)
课题(46702)
国家社会(45549)
教育部(45151)
(45093)
创新(44154)
期刊
(154912)
经济(154912)
研究(104606)
中国(69111)
学报(51787)
管理(49881)
(49805)
科学(49630)
(47406)
大学(39756)
教育(37127)
学学(37118)
农业(32883)
(29223)
金融(29223)
技术(27483)
财经(25998)
经济研究(24556)
业经(22876)
(22204)
问题(20107)
图书(17906)
(17248)
(16784)
理论(16519)
科技(16058)
世界(16026)
技术经济(15859)
(15275)
现代(15113)
共检索到503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剑   谢小灵  
秋风送爽,正是收获时节。9月29日,一场关于中国土地权利法制建设的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来自法学界、立法机关的专家学者,以及长期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的专家共20多人,围绕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合作完成的中国土地权利研究课题初步成果展开了研讨。专家们集中就课题研究在我国土地权利法制建设中的意义、我国土地权利研究中的焦点问题、研究课题成果的完善和转化等问题,发表了见解。这次座谈会的成功召开,是我国土地权利法制建设的新起点。从这里出发,可以迈向我国土地权利法制建设的新纪元。本刊现刊出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的座谈会发言摘编,以唤起各方对我国土地权利法制建设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雅琴  
市场法制土地──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土地法制的建设于雅琴在不久前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乔石同志指出:今年是八届全国人大任期内大体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至关重要的一年。他说,再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基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清勇  
土地吐生万物,陈列万物。对人类来说,土地是不可或缺的,它是立身之地,是关键的生产要素,是国家的构成要素,是个人、家庭、企业乃至国家财富的重要载体,还是历代很多人的信仰对象和精神寄托。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说,"地者,政之本也"。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提倡平均地权,认为"土地问题能够解决,民生问题便可以解决一半了"。1936年,毛泽东同志对访问陕甘宁边区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
关键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方言  吴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克伟  
我国的土地权马克伟建立并完善以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社会主义地权制度,对于加强我国土地管理十分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地权问题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我国地权和地权制度已成为当前研究、讨论的热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江涌  
当今中国农民收入下降,负担太重的原因之一在于土地权利制度设计不合理。本文在着重分析论证我国农用土地权利立法的不完善及其弊端后,提出重构我国关于农用土地权利制度的设想。其中将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平衡过渡到农用土地使用权,形成真正意义的用益物权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地租理论建立我国的土地租金收取制度;同时为解决农地宏观经营的问题,建立农地股份合作经营制度。这些制度的设计,将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农村社会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锐  
研究目的:以权利体系化应当具有的逻辑统一性、价值同一性和实践必要性为标准,分析现行土地权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土地权利体系化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研究方法:规范分析、逻辑分析、历史分析。研究结果:现行土地权利制度存在土地概念使用、权利类型划分违反基本逻辑规律规则,国家和集体所有权差别对待及土地经营权内容设计背离价值同一性等问题;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宪法及自然资源单行法对自然资源和土地分别界定权利并以资源权利切割甚至吸附土地权利,民事法律未及时系统整合既有权利制度并补足土地权利空缺。研究结论:土地权利体系化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土地所有权的范围,科学界分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填补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和法定地役权"漏洞",调整充实土地经营权的内容及加快宅基地"三权分置"入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明  
文章在历史比较视野下对土地冲突的形态变迁进行了考察,并明确了当下中国土地冲突的历史方位。研究表明,不同的历史社会条件下土地冲突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蕴:传统时期的土地冲突本质上是生存危机引发的权力争端;革命时期的土地冲突本质上是权利建构引起的社会重组;而现代社会的土地冲突本质上是权利诉求带来的秩序调整。当下中国虽然从时序上看是现代的,但事实上处于一种祛除未净的前近代政治社会传统与应接不暇的后现代风险扩散的"对冲"当中,因此当前的土地冲突既带有"权力冲突"的特征,又呈现出"土地风险"的样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明  
文章在历史比较视野下对土地冲突的形态变迁进行了考察,并明确了当下中国土地冲突的历史方位。研究表明,不同的历史社会条件下土地冲突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蕴:传统时期的土地冲突本质上是生存危机引发的权力争端;革命时期的土地冲突本质上是权利建构引起的社会重组;而现代社会的土地冲突本质上是权利诉求带来的秩序调整。当下中国虽然从时序上看是现代的,但事实上处于一种祛除未净的前近代政治社会传统与应接不暇的后现代风险扩散的"对冲"当中,因此当前的土地冲突既带有"权力冲突"的特征,又呈现出"土地风险"的样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离不开完善的产权制度。明晰的财产权利,是公民、企业追求长远利益的基础。这种追求的合力将形成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题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圣平  刘守英  
土地权利制度创新是《土地管理法》修改的重心。文章论述了四个命题,即,在既有土地物权体系下,不宜再创设一个新的物权类型"农用地使用权",也不宜使用"土地抵押权"这一模棱两可的术语,但相关权利的物权变动规则应在《土地管理法》之下得以明确;建设用地使用权只能采取有偿(出让)和无偿(划拨)等两种方式设立,其期限无需在法律上作出规定;并非只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能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设立无需审批,其流转亦应放开;土地登记机构应当统一,登记的效力应当符合《物权法》的规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惊鸿  
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背景下,集体经济面临组织性质、土地所有权属性和集体与成员间产权关系的多重变革,对集体土地权利保护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集体经济组织性质历史变革为基本线索,探讨现阶段集体经济组织由"政社合一"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集体土地所有权由兼有准公权与私权属性向单一私权属性回归,集体成员土地权利由一般用益物权向股权转化的逻辑链条。依据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集体土地权利保护制度完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春平  高云  彭静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马克思,1867)。针对我国耕地资源贫乏和市场化及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严重流失的现状,1986年制订并经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把“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立法宗旨,新世纪以来国家更是采取了“世界上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然而,耕地非农化的势头并未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年来又出现了近乎灾难性的“圈地热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表明,1986年至1995年十年间全国耕地累积减少7500余万亩,而1996年至2003年仅仅八年多时间,农用地就减少1亿亩。尽管这种“圈地”与当年英国圈地运动的“羊吃人”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剧宇宏  
农村土地权利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新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及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制度设计,不仅对农村土地权利产生影响,也会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产生影响,本文试图从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创新中寻找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办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