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83)
- 2023(18459)
- 2022(15129)
- 2021(14050)
- 2020(11726)
- 2019(26604)
- 2018(26365)
- 2017(50398)
- 2016(27502)
- 2015(30904)
- 2014(30896)
- 2013(30412)
- 2012(27855)
- 2011(25001)
- 2010(24897)
- 2009(23392)
- 2008(23287)
- 2007(21099)
- 2006(18456)
- 2005(16325)
- 学科
- 济(117667)
- 经济(117529)
- 业(81397)
- 管理(76715)
- 企(60017)
- 企业(60017)
- 农(52242)
- 方法(51388)
- 数学(44619)
- 数学方法(44019)
- 农业(34566)
- 业经(30466)
- 财(30202)
- 中国(30126)
- 学(26281)
- 地方(22485)
- 制(22284)
- 贸(21251)
- 贸易(21244)
- 易(20684)
- 务(18066)
- 财务(18005)
- 财务管理(17957)
- 理论(17943)
- 银(17291)
- 银行(17222)
- 企业财务(17043)
- 技术(16912)
- 发(16837)
- 行(16344)
- 机构
- 学院(400684)
- 大学(399000)
- 济(160760)
- 经济(157446)
- 管理(152235)
- 研究(132925)
- 理学(132335)
- 理学院(130851)
- 管理学(128234)
- 管理学院(127531)
- 中国(101519)
- 农(89410)
- 科学(85890)
- 京(83455)
- 财(72295)
- 农业(69787)
- 业大(69225)
- 所(68619)
- 中心(63194)
- 研究所(62590)
- 江(60573)
- 财经(57908)
- 经(52746)
- 范(51592)
- 北京(51150)
- 师范(50941)
- 经济学(49087)
- 州(47600)
- 院(46915)
- 农业大学(44501)
- 基金
- 项目(272650)
- 科学(213380)
- 基金(198372)
- 研究(192000)
- 家(175782)
- 国家(174264)
- 科学基金(148338)
- 社会(122727)
- 社会科(115921)
- 社会科学(115887)
- 省(107796)
- 基金项目(105458)
- 自然(98106)
- 自然科(95867)
- 自然科学(95836)
- 自然科学基金(94108)
- 划(90335)
- 教育(87927)
- 资助(79882)
- 编号(77026)
- 重点(61598)
- 成果(61501)
- 部(59645)
- 发(58602)
- 创(56401)
- 科研(52961)
- 创新(52750)
- 课题(52657)
- 计划(51307)
- 国家社会(51053)
- 期刊
- 济(178459)
- 经济(178459)
- 研究(107923)
- 农(88714)
- 中国(78285)
- 学报(72645)
- 科学(64365)
- 农业(59856)
- 财(56805)
- 大学(54712)
- 学学(52278)
- 管理(52222)
- 教育(37263)
- 融(35844)
- 金融(35844)
- 业经(34572)
- 技术(33765)
- 业(29804)
- 财经(28570)
- 经济研究(26613)
- 问题(25056)
- 经(24527)
- 版(23442)
- 业大(19969)
- 技术经济(19687)
- 科技(18948)
- 统计(18677)
- 世界(18364)
- 资源(18235)
- 商业(17705)
共检索到582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会广 陈昊 刘忠原
农民工城乡迁移,是影响中国农业转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变量。借鉴推拉理论梳理影响中国农民工城乡迁移意愿的因素,区分并显化土地权益在其中的作用,提出城乡收入、就业环境、土地权益三个假说。并利用南京市的农民工1062份样本调查数据,以农民工流动方向为参照确定留在城市与返回农村作为各自对照组,通过多项分类logit回归分析计量各因素对不同迁移方向意愿的推拉作用。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农民工城乡迁移的巨大动力;城市就业环境的好坏虽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经济权益,但在家庭总收入最大化的目标下他们对恶劣就业环境有较强的耐受力;土地权益则在农民工城乡迁移中起到了社会保障的作用。总之,规避风险并寻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会广 刘忠原 石晓平
农民工城乡迁移已成为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的重要现象和组成部分。本文在土地权益二分为资源禀赋性权益和社会保障性权益的基础上,将土地权益及其社会保险效应纳入经典的Todaro模型进行中国化改进,利用南京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土地权益尤其是土地保障机制的发挥影响着农民工的城乡决策,只要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对农民工仍起作用,户籍、城镇社会保障仍是其市民化的制度障碍,面向农民工市民化的土地退出机制设计就需受此约束而不应贸然推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乾
利用五城市1076个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总体上不强烈,农民工的年龄、就业状态、月收入、农村土地、住房情况、养老保障状况及社会融合对迁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社会资本对迁移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农民工 迁移意愿 Logistic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殷红春 石淑芹
在2011年天津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借鉴推拉理论重新梳理影响农民工城乡迁移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建立了农民工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推拉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析出和显化在不同代际农民工城乡迁移和宅基地退出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研究发现:在推力因素方面,对第一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宅基地在住房养老中的作用、供养系数和对农村基础设施满意程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性别、教育程度、供养系数和对农村基础设施满意程度。在拉力因素方面,对第一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有无专业培训经历或证书、是否签订劳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政 冯宇
在深刻阐释农民土地权益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土地政策变革下的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提出了基于"产权结构-要素流动"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农民土地权益主要包括土地生存权和土地发展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的历史变迁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以上两种权益逐步实现的过程。农民土地权益的最终落实有赖于土地产权明晰和土地自由流转改革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俊 雷蕾 刘道垒 王伟业 项锦雯
研究目的:探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及城市融入的中介作用,为完善新型城镇化机制和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利用珠三角6个核心地市的典型调研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假说。研究结果:(1)家庭化迁移显著提升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2)城市融入4个维度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比排序为:心理融入>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居住融入,其中,居住融入最弱并呈现“遮掩效应”;(3)不同代际迁移阶段以及宅基地退出模式中,4个维度中介效应呈现次序分异。研究结论:从深化城乡联动改革、健全城市融入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差别化宅基地退出政策等入手,完善新型城镇化机制与宅基地退出政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续田曾
本文通过北京市的农民工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与之前的有关研究不同,我们使用递归二值probit对模型潜在的内生性进行了处理。文章的结果支持了关于迁移的自选择理论。农民工选择是否在城市定居是一个根据教育水平的正向的自我选择过程,但是在个人能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效应。另外,我们发现参与社会保险能够使农民工的定居意愿显著提高,而社会资本似乎并不会对农民工的定居意愿造成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宁人 贾仓仓
促进农民工心理健康关系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推进。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和2017年两期数据,分析了城乡迁移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城乡迁移对农民工生活幸福感和情感抑郁具有显著消极影响,说明城乡迁移不利于农民工心理健康改善。第二,异质性分析发现,与第一代农民工及女性农民工相比,城乡迁移对新生代农民工和男性农民工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更大。第三,机制分析发现,城乡迁移通过降低社会信任对农民工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提出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民工共享城市公共资源,重视城市社区和社会组织协同功能的发挥以及加强农民工群体中特殊人群的健康干预的政策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晨丹妮 洪名勇
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是当下的研究热点和重点问题。基于贵州省493户农户调研数据,本文在构建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指数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区域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程度,并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考察了农民的主体性对土地权益实现程度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第一,农民主体性包含认识主体、创造主体、价值主体三个维度,分别通过主观、客观机制实现农民土地权益;第二,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的客观实现程度高于主观实现程度,呈现出区域差异性;第三,农民发起土地流转交易同时通过客观、主观路径对农民土地权益实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教育水平仅通过主观路径影响农民土地权益实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翊 林卿 巫极
土地权益是农民最基本的经济权益,中国现代化进程高速发展背景下现行农地制度缺陷所带来的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日益严峻。匈牙利历史上有过非常成功的土地改革成果,其在国家体制剧变之后的艰难探索更为我们提供了值得汲取的深刻教训。文章通过对中匈两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吸取匈牙利土地变革的经验教训,总结出农民土地权益变更的一般规律,认识到制度安排对农民土地权益的影响,并积极探索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费喜敏 王成军
首先运用推拉理论从理论上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意愿,然后利用河南省汝州市187个外出打工农民样本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民工收入越高和年龄越小越倾向于在打工城市定居;外地人子女入学受歧视和老家经营的耕地面积大,倾向于回农村老家定居;打工城市为省会城市、直辖市和中心镇与对照组地级市或县城比较,在打工城市定居的意愿会下降;打工城市位于东部或是西部地区较对照组中部地区比较,在打工城市定居的意愿也会下降。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灵辉 张迎新
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DTPB)构建农民关于无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策略的心理认知影响执行意愿的理论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支配农民保障策略执行意愿的主观决策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感知价值与感知风险构成行为态度,进而正向影响农民执行意愿。(2)上级影响与同伴影响化为主观规范,进而正向影响农民执行意愿。(3)便利条件与自我效能塑造感知行为控制,进而正向影响农民执行意愿。(4)在影响农民执行意愿的9个因素中,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的效应位居前列,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俊峰 杨轩
对农民工迁移意愿进行考察是分析农民工流动趋势的重要前提。目前,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影响力大、有代表性的研究仍比较欠缺。通过回顾既有的研究成果,对农民工迁移意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与归结,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农民工 迁移意愿 回顾 展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元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而农村土地一直难以迈开市场化步伐。城乡土地的二元化体制导致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缺失。新土改为农村土地的物权化、资本化、市场化开启了闸门,将对城乡土地利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土地流转过程中,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是明晰土地产权,建立城乡统筹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加快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步伐,是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根本性措施。
关键词:
新型土地制度 城乡土地利用 农民权益保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海阳 李祖娴
本文基于2016年福建省1476个农民工有效样本,应用OLS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探讨了迁移模式和市民化意愿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研究发现,第一,迁移模式对农民工的家庭消费有显著影响。从家庭总消费来看,家庭迁移的农民工比独自迁移的农民工高出25%;农民工的随迁人数每增加1人,家庭消费将增加4%;就近迁移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不显著。第二,市民化意愿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定居意愿的影响上,农民工定居意愿越强,家庭消费越高,而户口转换意愿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随着农民工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家庭迁移和定居意愿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逐渐降低,而同迁人数的影响则逐渐上升。第四,农民工的消费收入弹性为0.29,远低于城镇居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