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4)
- 2023(13055)
- 2022(10982)
- 2021(10118)
- 2020(8344)
- 2019(19224)
- 2018(19056)
- 2017(37557)
- 2016(20299)
- 2015(22939)
- 2014(23159)
- 2013(22714)
- 2012(20537)
- 2011(18299)
- 2010(17993)
- 2009(16409)
- 2008(15815)
- 2007(13659)
- 2006(11843)
- 2005(10411)
- 学科
- 济(85386)
- 经济(85292)
- 管理(58472)
- 业(56079)
- 企(46119)
- 企业(46119)
- 方法(40968)
- 数学(36018)
- 数学方法(35675)
- 农(22824)
- 中国(22124)
- 财(20432)
- 业经(18832)
- 学(18606)
- 地方(16744)
- 农业(15381)
- 制(13824)
- 贸(13802)
- 贸易(13795)
- 理论(13669)
- 易(13328)
- 务(13290)
- 财务(13218)
- 财务管理(13193)
- 技术(12780)
- 企业财务(12597)
- 和(12522)
- 环境(12510)
- 银(11331)
- 银行(11294)
- 机构
- 大学(289539)
- 学院(286961)
- 管理(117189)
- 济(112592)
- 经济(110175)
- 理学(102479)
- 理学院(101409)
- 管理学(99656)
- 管理学院(99156)
- 研究(91629)
- 中国(67406)
- 京(61518)
- 科学(56960)
- 财(50932)
- 农(44715)
- 所(44473)
- 业大(43789)
- 财经(42039)
- 中心(41917)
- 研究所(40686)
- 江(40478)
- 经(38437)
- 北京(38436)
- 范(37765)
- 师范(37395)
- 农业(35055)
- 经济学(34060)
- 院(33765)
- 州(33034)
- 财经大学(31581)
- 基金
- 项目(202588)
- 科学(159653)
- 研究(148355)
- 基金(147714)
- 家(128016)
- 国家(126967)
- 科学基金(110156)
- 社会(93641)
- 社会科(88792)
- 社会科学(88770)
- 基金项目(78996)
- 省(78498)
- 自然(71962)
- 自然科(70294)
- 自然科学(70278)
- 自然科学基金(69019)
- 教育(68340)
- 划(65957)
- 资助(60795)
- 编号(60520)
- 成果(48344)
- 部(44857)
- 重点(44674)
- 发(42252)
- 创(41711)
- 课题(41153)
- 创新(38863)
- 教育部(38752)
- 科研(38752)
- 国家社会(38472)
- 期刊
- 济(118056)
- 经济(118056)
- 研究(82246)
- 中国(52031)
- 学报(44977)
- 管理(41994)
- 科学(41492)
- 农(40738)
- 财(37084)
- 大学(34508)
- 学学(32361)
- 教育(31572)
- 农业(28462)
- 技术(25230)
- 融(22778)
- 金融(22778)
- 财经(20212)
- 业经(19843)
- 经济研究(18801)
- 经(17041)
- 问题(16036)
- 图书(15862)
- 理论(14407)
- 科技(14038)
- 业(13862)
- 技术经济(13484)
- 实践(13276)
- 践(13276)
- 现代(13002)
- 版(12868)
共检索到404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利民 伍黎芝 王雅鹏
我国土地整理融资不仅融资渠道单一、结构失衡,而且融入资金规模少、效益低,这些从根本上阻碍了土地整理的进程。加强土地整理证券化进程,有利于拓展我国土地整理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证券化 融资渠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俞明轩
证券化是土地整理筹资的有效途径俞明轩土地整理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手段,然而,土地整理需要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在国外,土地整理的经费一般都由中央、地方和土地所有者共同承担,如德国,联邦政府投资48%,州政府投资32%,土地所有者投资20%;日本的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霄
证券化融资是一种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选择。以城市土地储备机构为发起人,设计土地受益信托产品,有望解决城市土地储备机构筹资难的问题,同时促进城市区位条件优越的土地的有效利用,进而维护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稳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锡晶 齐宝库 祝恩茂
我国各地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在经营土地的过程中主要依靠负债筹资,并普遍面临着资金链条断裂的隐患。本文为拓展资金来源、降低金融风险,在论证城市土地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投资基金”为代表的土地资产证券化模式,并就其运作主体、运作程序、实施准备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 土地 市场 资产 证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小彪
次等级土地证券化的意义主要在于从融资角度为我国次等级土地开发探索出一种新的模式。根据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我国次等级土地证券化宜采取次等级土地开发贷款证券化的模式。当前推行次等级土地证券化仍然存在很多困难,我们必须大胆创新,为次等级土地证券化打造好环境。
关键词:
次等级土地 抵押贷款 证券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文 周玉珍 魏晓波
土地资产证券化作为重要的金融创新方式,在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背景下逐步受到重视。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土地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效率,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融资体制的完备性、改善金融结构,而且比传统融资方式效率更高,使各方参与者受益。
关键词:
土地资产证券化 金融创新 效率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霄
以城市土地资产证券化为例,论述信用增级的两种途径,以实现证券化土地资产的"破产隔离",实现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提高土地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效率。并进一步分析土地与信用实现"两极结合"的障碍,指出建设完善的市场信用体系是实施土地证券化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土地资产 证券化 信用增级 SPV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玉林 陈洪
实行农村土地证券化既能解决农村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也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创造了一种新的投资机会,并能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文章在分析土地证券化涵义及运作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技术经济方法对其经济可行性作了论证,并提出了我国实行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证券化融资 经济可行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小彪
次等级土地证券化有效地将次等级土地开发与资本市场连接起来,从融资角度为我国次等级土地资源开发探索出一种新的模式。根据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我国次等级土地证券化宜采取次等级土地开发贷款证券化的模式。当前推行次等级土地证券化必须克服来自土地管理体制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完善、法律制度不配套、专业人才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必须大胆创新,打造好次等级土地证券化的制度环境,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我国次等级土地证券化的发展。
关键词:
次等级土地 抵押贷款 证券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真
资金不足是城市土地储备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土地储备融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阐述土地证券化的基本含义及重要作用,探讨了土地证券化的方案设计,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土地储备 资金筹集 资产证券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常国
当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迅速,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盘活现有租赁余额存量、减少融资租赁公司核心资本消耗是公司发展的重点,而资产证券化是实现融资租赁、以资产进行融资的一条重要路径。基于此,首先对租赁资产证券化的设计过程进行分析,继而以南方骐元—远东宏信(天津)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例,对租赁资产证券化在国内的具体实践进行探索,最后提出发展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开瑞 张馨元
积极推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有益于银行盘活存量资产,降低风险资产,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现状,依据我国当前的现实环境,提出了实施其业务的可行性,并设计出具体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交易结构流程,为推行该业务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惠献波
农村土地证券化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农业融资工具,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美国、德国、日本依据各自国情设计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土地证券化制度,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农村土地证券化运营模式。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发展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思路及路径设计构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壬元
巨灾风险证券化是金融业与保险业一体化发展的结果,它弥补了传统保险制度的功能缺陷,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主要类型有巨灾债券、巨灾期货、巨灾期权、巨灾互换,其操作需要专业化的交易主体和适当的触发机制。我国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策略是要正确认识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有步骤地进行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开发与设计以及完善巨灾风险证券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