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1)
2023(3564)
2022(3123)
2021(3119)
2020(2509)
2019(6398)
2018(5930)
2017(10983)
2016(5894)
2015(6872)
2014(6811)
2013(7083)
2012(6930)
2011(6354)
2010(6201)
2009(6022)
2008(5766)
2007(4750)
2006(4301)
2005(4121)
作者
(17584)
(15377)
(14842)
(14534)
(9598)
(7416)
(6755)
(5996)
(5946)
(5392)
(5333)
(5286)
(5156)
(5014)
(4900)
(4639)
(4446)
(4153)
(4142)
(4106)
(3787)
(3716)
(3559)
(3506)
(3469)
(3416)
(3352)
(3220)
(3106)
(2951)
学科
(32214)
经济(32200)
(12475)
方法(12077)
土地(11450)
管理(11390)
数学(10979)
数学方法(10912)
(9580)
(9425)
地方(9422)
中国(8755)
(7683)
企业(7683)
农业(6830)
(6394)
问题(5914)
经济学(5709)
地方经济(5528)
(5391)
贸易(5382)
(5133)
业经(4785)
(4460)
(4359)
金融(4358)
资源(4236)
(4168)
(4080)
税收(3957)
机构
大学(83196)
学院(81592)
(38090)
经济(37457)
研究(35736)
管理(30233)
中国(29129)
理学(25502)
理学院(25119)
管理学(24651)
管理学院(24495)
科学(22019)
(19794)
(19299)
(18756)
研究所(16987)
(16627)
中心(16569)
农业(15393)
业大(14639)
(13439)
(13348)
财经(12445)
经济学(12139)
北京(12118)
(12033)
(11761)
师范(11681)
科学院(11525)
(11478)
基金
项目(55687)
科学(43909)
基金(41934)
(38432)
研究(38416)
国家(38173)
科学基金(31469)
社会(25480)
社会科(24091)
社会科学(24088)
基金项目(22164)
自然(20723)
(20255)
自然科(20173)
自然科学(20170)
自然科学基金(19803)
(18035)
资助(16924)
教育(16609)
编号(14313)
重点(13323)
(12932)
(12692)
国家社会(11376)
成果(11305)
中国(10716)
科研(10678)
计划(10646)
(10590)
教育部(10516)
期刊
(43795)
经济(43795)
研究(27217)
中国(24540)
(17796)
科学(16082)
学报(15400)
(12885)
农业(11898)
大学(11326)
学学(10690)
管理(10585)
(8622)
金融(8622)
资源(7752)
经济研究(7267)
(7007)
教育(6463)
国土(6303)
财经(6292)
业经(6155)
问题(6038)
技术(5908)
土地(5827)
(5586)
(5573)
国际(5244)
世界(4915)
(4414)
统计(4233)
共检索到140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庆奎  
天津市静海县在坚持抓好制止滥占耕地、乱用土地的同时,进一步大力抓好土地整理工作,做到了在土地问题上“两手抓”。通过土地整理,使耕地总量连续两年稳中有增。1997年比1996年新增1131224亩,1998年比1997年新增33698亩。七项整理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保持全省耕地面积稳中有增甘肃省土地管理局全国土地管理厅局长会议特别报道汪冬莲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专门下发了《通知》,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保护耕地的高度重视。现在土地管理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奋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郭战胜  
研究目的:构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定量反映和衡量通过耕地整理挖掘耕地利用的潜力,为土地整理专项规划、耕地整理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研究结果:从耕地整理的自然潜力和现实潜力两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界定指标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研究结论:耕地整理潜力可分为耕地整理的自然潜力和现实潜力。耕地整理自然潜力在评价时,主要从耕地整理扩展可利用空间、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与调整产权关系5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耕地整理现实潜力在评价时,主要从待整理土地所处的社会经济区位、待整理土地本身的基础设施状况和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状况等方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如渊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总是伴随着资源的大量消耗,耕地资源亦不例外。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日本、韩国及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资料表明,日本耕地面积在1955年达到高峰以后至1995年减少了52%;韩国耕地面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洪泉  胡振琪  张亚龙  杨华珂  
研究目的:利用GIS技术建立耕地整理潜力评价信息系统,为土地整理工作中提高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质量、效率和辅助日常管理服务。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实证法。研究结果:提出了中国基于GIS的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目标、结构和功能设计等有关内容。研究结论:随着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工作的深入,应不断完善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系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叶公强  姜开勤  史娟  
研究目的:揭示零星地类在不同地貌区、不同坡度级耕地中的分布规律;测算零星地类在耕地整理中的潜力;为不同类型区的耕地整理指明重点。研究方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整理零星地类增加耕地面积占耕地整理新增有效耕地面积的5%。研究结论:零星地类的整理潜力大,且能直接改善土地组织的基础条件,整理是必要的、可行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江一波  胡守庚  刘越岩  王占岐  
研究目的:综合运用现有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建立丘陵山区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体系,以期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丘陵山区耕地整理的背景和特点,从资源、经济、生态和社会4个方面选取7个指标,建立了丘陵山区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体系,并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为典型研究区,运用农用地分等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当前现有的成果数据,在GIS平台下,将农用地分等图、"二调"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坡度图等综合叠加分析,提取评价单元及其属性信息进行潜力评价。研究结果:将研究区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综合指数及其潜力分区图与野外调查实际相比,结果能较好反应该区的实际情况。研究结论:该评价方法既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正  周同  桑玲玲  
田坎作为一种特殊的农用地,虽不能直接用于粮食生产,但却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地类类型。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田坎布局大有不同,田坎的分布与占比直接体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的程度。农田整治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农田布局,减少不必要的田坎,既可产生一定数量的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正  周同  桑玲玲  
田坎作为一种特殊的农用地,虽不能直接用于粮食生产,但却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地类类型。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田坎布局大有不同,田坎的分布与占比直接体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的程度。农田整治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农田布局,减少不必要的田坎,既可产生一定数量的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印军  易小燕  方琳娜  杨瑞珍  
【目的】分析未来中国耕地数量和粮食增产潜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1980/1996—2013年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系列数据为样本,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预测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比、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并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品种区试单产水平"、趋势单产等多视角分析未来全国粮食增产潜力。【结果】到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2×10~8 hm~2,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占比为66﹕3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2×10~8 hm~2;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有68.9%的增产潜力,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振义  
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河北省唐山市副市长杨振义唐山是个重工业城市,也是农业大市。辖七县三市、五区两个农场,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79.26万亩。大地震后的二十年间,唐山经过十年复建,十年振兴,已经跻身于全国经济发展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展军  杨宏伟  樊志龙  于爱忠  胡发龙  殷文  范虹  郭瑶  柴强  赵财  
【目的】针对绿洲灌区资源性缺水严重,传统玉米生产模式地膜用量和耗水量大等问题,探讨通过免耕一膜两年用集成密植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可行性,以期为构建试区地膜减量玉米高效生产技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17—2019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设置耕作措施(传统覆膜CT,一膜两年用NT)和密度(78 000株/hm2,低;103 500株/hm2,中;129 000株/hm2,高)两因素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的水分利用特征和产量表现,以耗水量的多少、产量的高低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小为依据,探索在2种耕作措施下可以承载作物最大密度的土壤水分,即水分承载潜力,明确免耕一膜两年用对玉米密植的水分承载潜力。【结果】NT较CT土壤播前含水量和贮水量分别提高11.6%—14.0%和19.4%—26.0%,利于玉米密植。NT与CT相比,中、低密度玉米全生育期总耗水量无显著差异,而高密度玉米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增加了4.7%;随玉米密度增加,玉米全生育期总耗水量随之增大,但总棵间蒸发量和蒸散比随之下降;NT和CT条件下,高、中密度较低密度玉米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分别增加了10.7%、5.2%和7.4%、4.6%,即从耗水量角度讲,NT支撑玉米高密度的水分承载潜力较CT下降。密度相同时,NT和CT玉米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NT条件下高、中密度较低密度产量提高了6.1%—19.0%、10.9—25.0%,CT条件下高、中密度产量较低密度提高了4.8%—5.8%、8.8%—8.9%,中密度利于玉米高产,从产量角度讲,NT较CT支撑高密度的水分承载力未下降。相同密度下,NT和CT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无差异;密度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NT与CT条件下,中密度较高、低密度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8%—10.8%、6.3%—17.8%与5.9%—7.1%、4.3%—4.7%,中密度下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从水分利用效率角度讲2种模式都不足以承载高密度。【结论】在绿洲灌区,免耕一膜两年用与传统覆膜具有相同的通过增密获得同等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潜力,但免耕一膜两年用玉米全生育期总耗水量较大;免耕一膜两年用结合103 500株/hm2的密度可作为绿洲灌区地膜减量和玉米高产、水分高效利用技术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萍  盖兆雪  张景奇  
[目的]耕地后备资源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分依赖于土地开发的条件下,认清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以及补充耕地的潜力,对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限制因子法"摸清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新增耕地率和等级折算系数建立耕地占补平衡测算方法,分析规划期内(20112020年)黑龙江省嘉荫县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类型上占补平衡需要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结果]嘉荫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25 838.36hm2,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北部以其他草地为主,西南部以沼泽地为主,其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家富  许家同  
日照三年保持耕地总量平衡周家富许家同山东省日照市通过建立一系列耕地保护机制,保护、开发、节地、挖潜并举,连续3年保持耕地面积263万亩,基本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我们的主要作法是:强化措施,严格管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机制日照市于1993年开展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