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6)
2023(11367)
2022(10246)
2021(9766)
2020(8128)
2019(19196)
2018(19328)
2017(36785)
2016(20491)
2015(23289)
2014(23858)
2013(23343)
2012(21147)
2011(18916)
2010(18812)
2009(17035)
2008(16604)
2007(14555)
2006(12568)
2005(10880)
作者
(59063)
(48552)
(48211)
(46216)
(30884)
(23691)
(22107)
(19362)
(18682)
(17510)
(16994)
(16294)
(15422)
(15355)
(14983)
(14966)
(14805)
(14312)
(14033)
(13884)
(12166)
(11937)
(11617)
(11189)
(11149)
(10861)
(10854)
(10682)
(9849)
(9789)
学科
(78175)
经济(78090)
管理(58016)
(53515)
(45760)
企业(45760)
方法(37317)
数学(31694)
数学方法(31164)
(20502)
(20039)
中国(19294)
(19248)
业经(17461)
地方(16246)
理论(15492)
(13799)
农业(13677)
(13154)
(12985)
贸易(12972)
(12745)
财务(12672)
财务管理(12633)
环境(12611)
(12561)
技术(12341)
教育(12005)
企业财务(11887)
(11155)
机构
学院(284193)
大学(283266)
管理(114614)
(102438)
经济(99791)
理学(99020)
理学院(97882)
管理学(95928)
管理学院(95447)
研究(90036)
中国(66912)
(61569)
科学(59681)
(46896)
(45602)
(45108)
业大(44206)
(42326)
中心(41580)
研究所(41568)
(39060)
北京(38890)
师范(38731)
财经(37835)
农业(35250)
(34937)
(34187)
(33557)
技术(32613)
师范大学(31014)
基金
项目(195706)
科学(151831)
研究(144361)
基金(137927)
(119682)
国家(118643)
科学基金(101608)
社会(86230)
社会科(81436)
社会科学(81412)
(78591)
基金项目(73805)
自然(67520)
教育(67075)
自然科(65849)
自然科学(65835)
(65627)
自然科学基金(64579)
编号(61553)
资助(57703)
成果(49728)
重点(43488)
课题(42691)
(41899)
(41017)
(40092)
项目编号(37514)
科研(37469)
创新(37234)
大学(36478)
期刊
(113351)
经济(113351)
研究(80272)
中国(56487)
学报(44884)
科学(41674)
管理(40434)
(40277)
教育(37673)
(35703)
大学(33432)
学学(31085)
农业(28404)
技术(27130)
业经(19900)
(19754)
金融(19754)
图书(18211)
财经(16727)
经济研究(16549)
问题(14528)
科技(14412)
理论(14376)
(14328)
(14110)
技术经济(14100)
资源(14058)
实践(13586)
(13586)
(13356)
共检索到409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董锦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是制定土地整理专项规划的根本依据 ,也是划定土地整理区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在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本文在归纳分析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将我国大陆地区土地整理潜力的内涵从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三方面进行了界定 ,并着重对大陆地区目前开展较为广泛的耕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潜力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 ,对土地整理潜力的评价单元、评价因素、评价方法与评价技术手段进行了评析 ,以期对今后开展的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有所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正峰  赵伟  
定量地反映和衡量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掘其利用上潜力的大小,可以为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在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及其来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自然和现实转化两类潜力。其中自然潜力评价指标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扩展可利用空间、改善农村生存条件两方面选取,现实转化潜力评价指标则从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村建房周期、后备资源状况等方面选取。同时在界定各指标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整理必然从增加耕地面积的单目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方向发展。因此,科学分析土地整理潜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科学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及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需要。从内涵上讲,土地整理潜力是相对于一定土地整理标准而言的潜力,是经济、生态条件约束下的潜力,其实质是土地利用潜力。从来源上分析,耕地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农村道路、排灌沟渠的整治与完善、田块的合并与规整、限制因素的改造与消除、农田防护林网的修建与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居民宅基地用地量的降低、建筑容积率的提高、闲散土地的再利用、自然村向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涛  
土地整理就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下,对现有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空间、区位进行再配置,充分挖掘土地有效利用面积,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及土地的持续利用,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由外延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一个具体体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从土地整理中挖掘土地潜力安徽省土地管理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关心、重视土地管理工作,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坚定不移。认真学习中央《通知》,我们深深地感到,《通知》重要实质之一,是要在严格土地管理、控制占用耕地的同时,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经过努力,实现耕地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旭  刘耀林  赵翔  杨祝晖  扈传荣  
研究目的:研究合理的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方法:分析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及潜力指标的内涵、关系,设计土地利用状况描述的4元组模型、单项潜力评价的指标增量模型,综合潜力评价的分析模型及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流程,并对基于加权距离的指标空间聚类、基于用地依赖的功能分区聚类、应用叠置法划分潜力评价单元、土地潜力分级与挖潜改造决策等关键环节进行阐述。研究结果:研究方法能保证评价过程透明和评价结果科学,在实践应用中得到验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一飞  黄劲松  沈秀峰  周生路  
农用地整理在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的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仍以耕地数量潜力为重心,忽视对耕地质量潜力的评价。该研究以农用地定级结果为基础,对已有农用地定级指标中的相关因子分值进行调整,建立质量分指数-标准产量对照表,测算农用地整理质量潜力,同时结合区域范围内可增耕地系数测算出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最终测算农用地整理综合潜力,并以该综合潜力作为分析评价农用地整理项目是否可行的依据。以江苏省东台市四灶镇官楼等村农用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郭战胜  
研究目的:构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定量反映和衡量通过耕地整理挖掘耕地利用的潜力,为土地整理专项规划、耕地整理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研究结果:从耕地整理的自然潜力和现实潜力两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界定指标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研究结论:耕地整理潜力可分为耕地整理的自然潜力和现实潜力。耕地整理自然潜力在评价时,主要从耕地整理扩展可利用空间、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与调整产权关系5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耕地整理现实潜力在评价时,主要从待整理土地所处的社会经济区位、待整理土地本身的基础设施状况和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状况等方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爱请  葛京凤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严重,与此同时,城市存量土地却存在粗放利用现象,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用地潜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首次针对全省范围内不同规模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县城),采用“同质异量”的指标合理值,从宏观上评价全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划分出集约利用、适度利用、低度利用和粗放利用4种类型,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分异规律,提出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理论和方法上对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研究,划分的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秀美  陈百明  张蕾娜  谷晓坤  
研究目的:提出新形势下全国农用地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为新一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的编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基于全国农用地分等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成果,结合农用地整理典型项目区的资料,提出农用地整理潜力数量和质量测算的方法。研究结果:分别提出了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测算的2种方法和质量潜力测算的3种方法。研究结论:文章提出的测算方法对于测算新形势下全国农用地整理潜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为编制全国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很好的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左胜鹏  马永清  
【目的】探索作物化感潜力评价方法,分析作物整体化感潜势,理论评价黄土高原旱作小麦的综合化感潜势。【方法】建立作物化感潜力的系统工程评价模型,提出作物植株整体评价的定量描述方法,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4种普通小麦品种化感潜力进行理论上的整体评价和总体化感潜力比较。【结果】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4种普通小麦品种的化感潜力综合评价理论上得出其化感潜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化感潜力综合表现为小偃22号>宁冬1号>丰产3号>碧玛1号。【结论】系统工程评价模型的建立对于辅助快速有效地评价作物品种和单植株的化感潜力和培育具有抗草和高产优质及相关优良农艺特征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于歌  钱铭杰  袁春  丘少蓉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现有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类,并指出这些方法主要集中在对理论潜力的测算和对现实潜力的测算。理论潜力的测算方法可从扩展可利用空间和改善农村生存条件两方面来分析,而现实潜力的测算方法包括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基于现实需要的修正。最后,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可以与系统理论、数学方法和景观生态学原理相结合,使之更加科学和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边志勇  
“阡陌”整理的潜力查一查字典,可以知道,“阡”指田间南北方向的道路,“陌”指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阡陌”就是指四通八达的乡间小路。常言道,“路是人走出来的”,乡间小路正是这样形成的。它们纵横交错,虽然方便了人们行走,却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规范的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海生  赵小敏  朱德海  
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鄱阳湖区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土地利用目标,从农业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区土地整理、湿地整理等方面分析了鄱阳湖区土地整理潜力,并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整理,提出了土地整理潜力实现的途径。强调不同地区的土地整理具有不同的侧重,鄱阳湖区土地整理除了增加土地利用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改善当地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达到“抗灾、脱贫、改貌、增效”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