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6)
- 2023(3499)
- 2022(2960)
- 2021(2674)
- 2020(2286)
- 2019(4972)
- 2018(4749)
- 2017(9952)
- 2016(5305)
- 2015(5556)
- 2014(5635)
- 2013(5662)
- 2012(5365)
- 2011(4811)
- 2010(4724)
- 2009(4427)
- 2008(4483)
- 2007(3932)
- 2006(3525)
- 2005(3221)
- 学科
- 济(30967)
- 经济(30956)
- 管理(14051)
- 业(12586)
- 方法(10509)
- 地方(9954)
- 数学(9845)
- 数学方法(9807)
- 企(9438)
- 企业(9438)
- 土地(7583)
- 财(7336)
- 地方经济(6909)
- 学(6436)
- 农(5982)
- 中国(5940)
- 务(4761)
- 财务(4760)
- 财务管理(4756)
- 企业财务(4655)
- 经济学(4512)
- 农业(4381)
- 环境(4182)
- 业经(3976)
- 融(3838)
- 金融(3837)
- 关系(3800)
- 问题(3535)
- 制(3491)
- 发(3395)
- 机构
- 大学(74397)
- 学院(73853)
- 济(33887)
- 经济(33285)
- 管理(28784)
- 研究(27518)
- 理学(24815)
- 理学院(24478)
- 管理学(24101)
- 管理学院(23966)
- 中国(21356)
- 科学(16273)
- 京(16017)
- 财(15414)
- 所(13808)
- 中心(12859)
- 研究所(12407)
- 财经(12224)
- 农(11735)
- 江(11452)
- 经(11133)
- 院(10728)
- 经济学(10612)
- 业大(10324)
- 范(10133)
- 师范(10073)
- 北京(9830)
- 经济学院(9633)
- 农业(9238)
- 财经大学(9075)
- 基金
- 项目(51089)
- 科学(41550)
- 基金(38552)
- 研究(36613)
- 家(33845)
- 国家(33606)
- 科学基金(29063)
- 社会(25073)
- 社会科(23916)
- 社会科学(23908)
- 基金项目(20853)
- 省(19324)
- 自然(18641)
- 自然科(18170)
- 自然科学(18166)
- 自然科学基金(17822)
- 划(16720)
- 教育(16167)
- 资助(15068)
- 编号(14367)
- 部(11867)
- 发(11807)
- 重点(11736)
- 成果(10939)
- 国家社会(10908)
- 创(10299)
- 教育部(9945)
- 课题(9838)
- 人文(9808)
- 科研(9803)
共检索到112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谷晓坤 代兵 陈百明
研究目的:依据土地整理区域方向和投资优化机理,比较分析2000—2004年土地整理资金投放的区域差异,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研究方法:数据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研究期内各省土地整理总投资与新增耕地投资成本出现明显差异,总投资最大的前三个省是浙江、山东和江苏;随着土地整理资金不断投入,浙江、山东和江苏每公顷新增耕地的投资成本出现不断上升趋势;投资总量最大的区域是东南区和华北区,中部区和东北区两大粮食主产区未形成投资重点;中部区和东北区对国家投资的依赖度最高;出现上述区域差异的原因是土地整理投资基本由土地出让收益决定,未实现区域统筹。研究结论:2000—2004年期间政府投资的区域重点...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投资 区域差异 原因及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罗明,王军
土地整理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增加土地效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的内涵和目标 ,结合我国的国家目标 ,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地域差异 ,阐明了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对于经济发达、土地利用率高和人地矛盾尖锐的东部地区 ,结合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时机 ,大力推进农地整理 ,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经营规模水平 ,努力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 ;同时 ,逐步推进非农用地整理 ,减轻非农建设用地对农地的压力。 2对于土地利用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中等的中部地区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耕地和环境 ,在保持耕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变注重农地整理的数量向注重农地质量转变。3对于土地利用程度低、社会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土地整理与退耕还林还草、治水、治沙相结合 ,改善生态环境 ;加大对现有耕地科技含量的投入 ,提高耕地的产出率。此外 ,土地整理应加紧制订、修订和完善相关土地政策 ,探索成立土地银行和公司参与等 ,实现土地整理资金的多元化。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土地资源 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仲鑫 陈相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迅速增长时期,但区域间FDI差异不断扩大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本文尝试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我国地级城市间FDI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993-2008年我国城市FDI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但城市间FDI差异较大,其中数量差异远大于质量差异,从FDI差异变动趋势看,数量差异和质量差异均呈下降趋势。通过面板GMM估计发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FDI滞后效应以及WTO制度变化对FDI数量和质量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工资水平影响是负向的。但分时段估计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工资水平与FDI项目规模呈显著正向关系,即工资水平提高有利于提升一个城市利用外资平均规模,第三产业比重显著影响FDI数量规模。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数量差异 质量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振德 赵伟
通过选取1992~2011年各省、市、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人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2各省、市、区人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量区域差异,总体来说有逐步减小的趋势但差异仍然很明显。3地区经济实力的提高对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有很强的促进作用。4政府更倾向于向乡村人口密集的地区投资基础设施。
关键词:
农村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区域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秋雁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利用外资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时,进行对外投资、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时,进行对外投资、参与国际经济就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逐渐增强,这要求我们走出国门,进行对外投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国在对外(海外)投资方面,尤其是在投资区域选择上存在诸多问题,因而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区域选择方面的经验,完善中国的对外投资区域布局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
海外投资,区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龙花楼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远未达到优化的水平,农业土地利用的规模不经济等土地利用问题都可通过土地整理加以解决,我国未来土地管理的任务会更多的在"土地整理"方面。我国土地整理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我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正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这种区域差异,它将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大多数区域的土地利用形态都要经历一些发展阶段,即经过一段时期的持续变化后,直至与其它类型之间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因此,有关部门在制定有关土地整理的目标、模式及政策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待整理区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阶段是区域发展进程中必须要经历的。然而,通过实施土地整理,调整用地结构,可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的转变,同时它也会向土地整理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倪尧 杨贤美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具有公共产品特征,其绩效评价不仅需要从"生产面或供给面"入手,还应从"消费面或需求面"展开。农户使用满意度是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终端评价,对于改善项目绩效、促进农村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意义更加重大。从农户满意度视角,构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和顾客满意度评价法(CSI评价法)对我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及其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我国土地整理项目农户满意度绩效值为4.12,总体上处于"优秀"水平等级;②存在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户自身特征引起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区域差异和农户差异;东、中部地区项目的绩效总体水平要高于西部地区。③当前土地整理项目总体上在降低生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研究目的:在阐述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07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区域差异特征和影响机理。研究方法:P-S-R框架法、信息熵权TOPSIS法。研究结果:(1)2003—2007年中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总体呈现出有降有升的趋势,其中2006年最高,绩效值为0.5985;(2)区域差异特征显示,粮食主产省的绩效水平普遍较高,经济发达地区的绩效水平普遍较低。研究结论:中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资源保障绩效的区域差异的影响机理在于:(1)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引起的建设占用压力对整理绩效的影响;(2)后备土地资源禀赋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翟文侠 严长清 黄贤金
研究目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整理中如何进行地类与区域投资决策;研究方法:运用数学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确定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地类和区域投资决策时序;研究结论:利用经济效益划指数来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的地类、区域投资决策时序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但对生态、社会效益的分析有待进一步加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立新 秦俊武
在人口城市化变量的基础上,尝试将空间城市化和资本城市化变量引入分析框架,利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城市化影响下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区域配置及其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空间城市化和资本城市化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远大于人口城市化。基于区域层面的估计结果再次表明,人口城市化并不足以主导房地产开发投资区域配置的现实格局,取而代之的是空间城市化和资本城市化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区域配置及其结构演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当前对人口城市化作用的不当认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鲁明泓
外国直接投资区域分布与中国投资环境评估鲁明泓(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哈佛大学教授RaymondVernon,ShangJinWei,以及杜巨澜博士的鼓励和帮助,在此谨致谢意。①《我国外企已达28万多家》,《人民日报(海外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继忠
随着我国《合伙企业法》的颁布以及《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管理办法》的研讨,私人股权投资这一国际风行的投资模式越来越引起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在私人股权投资中,投资标的区域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认为投资标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程度以及证券市场的活跃程度等是私人股权投资选择标的公司区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私人股权投资 标的公司 资本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卫东 刘超
作者通过研究美国和中国的风险投资区域分布特点,发现风险投资业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就我国而言,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几个大省市,这种分布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个地区必须根据本地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政策,全面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业,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区域分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嘉嵩
本文在灰色统计原理的基础上,构造了灰类白化函数,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灰色统计计算,共筛选出26项评价指标,从而确定了民间资本投资区域性银行的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充分体现了全面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专家选择倾向,对于进一步丰富民间资本投资的理论体系以及促进民间资本投资银行业的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民间资本 区域性银行 灰色统计 影响因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裴长洪
外商在华投资区域分布变化分析裴长洪一、80年代末期,少数内陆省份吸收外商投资额位次靠前,90年代以后位次后移,形成东部省市吸收投资额的绝对优势。1988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吸收外商投资实际金额的前10名排序依次是:广东、北京、上海、福建、辽宁、海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