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4)
2023(5402)
2022(3872)
2021(3233)
2020(2636)
2019(5560)
2018(5596)
2017(11391)
2016(6066)
2015(6840)
2014(7116)
2013(6868)
2012(6004)
2011(5244)
2010(5173)
2009(4745)
2008(4637)
2007(4156)
2006(3778)
2005(3571)
作者
(17188)
(14606)
(14160)
(13850)
(9018)
(6684)
(6535)
(5609)
(5601)
(5161)
(4935)
(4819)
(4608)
(4605)
(4478)
(4421)
(4229)
(4085)
(4049)
(4037)
(3621)
(3545)
(3487)
(3294)
(3291)
(3270)
(3097)
(3081)
(2888)
(2840)
学科
(33093)
经济(33069)
(16797)
管理(14865)
(12543)
企业(12543)
产业(10363)
中国(9935)
业经(9860)
(9715)
地方(8878)
方法(8337)
土地(7859)
(6880)
农业(6743)
数学(6691)
数学方法(6666)
(6282)
技术(5606)
结构(5501)
发展(4930)
(4923)
地方经济(4871)
经济学(4819)
(4755)
信息(4728)
问题(4517)
(4480)
总论(4475)
信息产业(4438)
机构
学院(87128)
大学(85476)
(39522)
经济(38874)
管理(33414)
研究(31209)
理学(28409)
理学院(28107)
管理学(27677)
管理学院(27527)
中国(23537)
(18949)
科学(18294)
(15816)
(15207)
(15158)
(14311)
中心(14281)
研究所(13762)
业大(12962)
经济学(12875)
财经(12750)
农业(11800)
(11797)
经济学院(11677)
(11672)
师范(11578)
北京(11569)
(11524)
(10931)
基金
项目(59131)
科学(47692)
研究(44786)
基金(42800)
(37106)
国家(36819)
科学基金(31920)
社会(30527)
社会科(29115)
社会科学(29109)
(23959)
基金项目(22658)
(19305)
教育(18802)
自然(18655)
自然科(18183)
自然科学(18180)
编号(17899)
自然科学基金(17872)
资助(15712)
(15262)
成果(13690)
重点(13488)
国家社会(13345)
发展(13046)
(12864)
(12696)
课题(12652)
(12522)
创新(11888)
期刊
(47153)
经济(47153)
研究(25484)
中国(21326)
(15373)
科学(13276)
管理(13240)
学报(11723)
(11264)
农业(10473)
业经(9300)
大学(9277)
学学(8771)
教育(7858)
经济研究(7547)
技术(7441)
(7221)
金融(7221)
问题(6983)
财经(6414)
(5826)
(5534)
现代(4874)
资源(4845)
国土(4783)
商业(4697)
科技(4609)
技术经济(4545)
经济问题(4475)
土地(4436)
共检索到133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涂建军  杨庆媛  周宝同  
产业化是推动农村土地整理事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中心思想是把整理后的土地 ,作为土地整理的“产品”推向市场。本研究将农地整理视为一个产业链 ,认为其产业系统由土地 (原料 )、资本、技术、产品、社会保障、目标等 6个子系统组成。产业链上不同的生产流通环节具有相应的模式 ,从而构成一个产业化模式体系 :农地整理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可采取“企业 +农户”模式、易地代补模式以及企业化运作模式 ;农地整理产业化的融资模式可借鉴 BOT模式和证券模式 ;整理后新增土地的交易及权属调整应引入市场机制 ,形成市场化模式 ;农地整理产业化的组织可采取决策权、管理权、经营服务权相分离的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松,罗昀,黄贤金,濮励杰,彭补拙  
在分析土地整理运行机制和评价我国现行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我国土地整理存在融资渠道单一、土地整理意识不强、规划设计不到位、缺乏公众参与、产权与利益分配制度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等问题与不足,提出我国土地整理全程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接着分别从设计科学化、融资多元化、开发专业化、利用高效化与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高效性、土地整理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区域土地持续利用的典范性、区域农业发展的引导性等方面阐述了土地整理全程产业化的内容体系和基本特征。据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创建土地整理全程产业化运作的市场机制、建立土地整理成果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土地整理中土地权属调整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健全土地整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土地整理全程产业化政策保障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向阳  马晓茗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赣县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课题组  
在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经济崛起地区,如何找到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江西省赣县江口镇旱塘村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实践,作出了较好的回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初旺  丁骋骋  吴金华  
浙皖两省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比较研究表明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土地流转得以推行的前提条件。而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资本和人才是两个必备的基本要素。我国土地产权结构存在制度缺陷 ,但并非是限制土地流动的主要因素。中西部地区资本与人才相对匮乏 ,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而这正是土地流转难以推行、农田大量抛荒的根本原因。农业产业化与土地流转互相依存 ,互相促进。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 ,基层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汤鹏主  
文章从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内涵、系统性、可行性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协调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完善政府调控和构建农民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实现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