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5)
2023(7934)
2022(6785)
2021(6088)
2020(5094)
2019(11345)
2018(11044)
2017(20885)
2016(11693)
2015(12368)
2014(12080)
2013(11876)
2012(10930)
2011(10067)
2010(10016)
2009(9235)
2008(9242)
2007(7784)
2006(6982)
2005(6061)
作者
(36619)
(30740)
(30687)
(28907)
(19508)
(14951)
(13701)
(12025)
(11818)
(10895)
(10820)
(10327)
(9953)
(9595)
(9581)
(9412)
(9410)
(9073)
(8953)
(8777)
(8004)
(7338)
(7333)
(7139)
(7065)
(6840)
(6785)
(6673)
(6255)
(6244)
学科
(45736)
经济(45685)
管理(35857)
(30086)
(24181)
企业(24181)
方法(19337)
环境(16395)
数学(16353)
数学方法(16141)
(16127)
(13194)
(11434)
中国(10602)
(10080)
业经(10021)
农业(9010)
(8827)
贸易(8827)
(8589)
土地(8518)
地方(8215)
(7977)
生态(7474)
资源(7308)
(7169)
财务(7154)
(7147)
财务管理(7145)
技术(7041)
机构
大学(171781)
学院(169111)
(65579)
管理(64385)
经济(64382)
研究(61134)
理学(57074)
理学院(56329)
管理学(55187)
管理学院(54927)
中国(44145)
科学(42790)
(39138)
(36742)
(32573)
业大(32524)
农业(31261)
研究所(30544)
(28001)
中心(27080)
(24479)
财经(23432)
(22825)
师范(22446)
北京(22366)
(22187)
(21458)
农业大学(21321)
经济学(20029)
科学院(19745)
基金
项目(124307)
科学(97300)
基金(92437)
(85016)
国家(84356)
研究(81265)
科学基金(70656)
社会(53662)
社会科(50884)
社会科学(50863)
基金项目(50343)
自然(48924)
(48049)
自然科(47634)
自然科学(47614)
自然科学基金(46748)
(41877)
资助(36003)
教育(35751)
编号(29692)
重点(28624)
(26885)
(26469)
(25929)
计划(25922)
科研(24756)
创新(24343)
科技(23032)
国家社会(23014)
成果(22238)
期刊
(69069)
经济(69069)
研究(41338)
学报(36700)
(33940)
科学(32656)
中国(32011)
大学(26002)
学学(25044)
农业(23058)
管理(20504)
(19664)
(12203)
业经(11801)
教育(11756)
资源(11700)
经济研究(10719)
(10543)
(10511)
金融(10511)
财经(10457)
业大(10404)
技术(10304)
科技(9420)
问题(9142)
(8913)
农业大学(8695)
林业(7826)
商业(7477)
技术经济(7256)
共检索到233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明  张惠远  
土地整理是在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紧缺性日益突出的形式下 ,国家为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而提出的、以提高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为目的的重要举措 ,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展开 ,并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成为实现国土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手段。在此背景下 ,该文首先探讨了土地整理的概念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并对当前我国土地整理活动的内容和运作方式进行了总结 ,在此基础上 ,对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 ,为全面评价土地整理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和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土地整理项目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欣  帅传敏  王静  李文静  刘玥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已成为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与生态环境、灾害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是中国新时期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本文分别对生态环境与贫困、灾害与贫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贫困人口的减贫诉求和扶贫模式,最后提出了兼顾环保、减灾和减贫的系统性扶贫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以期为中国政府制定系统性减贫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分析发现:(1)生态环境与贫困存在复杂关联,关键影响因子包括环境恶化因素、资源因素和多维贫困因素;(2)灾害与贫困的关系研究主要关注脆弱性、直接关系和农户生计三个视角;(3)贫困人口的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扶贫模式却较少综合考虑环境和灾害等因素。因此,在未来研究中:(1)生态环境和贫困关系的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2)灾害对贫困的间接影响因素值得关注,贫困农户的脆弱性和灾后修复等问题也不容忽视;(3)应关注创新性扶贫模式开发,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4)应该综合地考虑生态环境、灾害和贫困关联的关键因素提出系统性减贫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昌  张傲  
基于1995、2005和2015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构建"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模型、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对东北地区20年间土地利用转型时空变化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5—2015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转型主要表现为生产用地持续增加、生态用地持续减少和生活用地小幅增加,前期变化剧烈后期趋缓。2)各类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均衡性,农业生产用地、牧业生态用地和水域生态用地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性进一步加剧,工矿生产用地、林业生态用地、其他生态用地和生活用地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性有所缓和。3)东北地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95年的0.581持续下降至2015年的0.575,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空间分布以高质量区和中低质量区为主,农业生产用地和林业生态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变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农业开发进程基本保持一致,粮食主产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特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申晓强  刘志斌  朱志宇  
【目的】评价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前、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土地整理工作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供经验。【方法】参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根据土地整理项目相关标准,从水、土壤、生物和社会环境4个生态要素中,选取了11个指标构成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物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开原市庆云堡镇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评价。【结果】利用构建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物元模型,对开原市庆云堡镇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显示,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等级为"较好",较土地整理前的"一般"等级有很大提升;土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一军  于海英  王晓霞  
文章通过对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提出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引导土地整理向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方向发展。提出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评价原则、工作程序、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乃平  张凤荣  
深入研究和客观评价“以粮为纲”政策及其生态环境影响,才能真正汲取其中教训。文章从“以粮为纲”政策的历史背景入手,即当时我国正处在“粮食问题”阶段、人口进入新的增长时期、“三年自然灾害”刺激;运用生态学的定律分析了“以粮为纲”政策的时代合理性;探讨了“以粮为纲”政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实际表现。结果表明,执行“以粮为纲”政策与生态环境破坏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之所以出现后来的结果是没有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没有走内涵式农业发展道路。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必须将政策制定的良好愿望与科学的政策路径结合才能实现政策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军  严慎纯  白中科  余莉  郭义强  
研究目的:从土地整理对景观格局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中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整理在有效促进土地资源保护的同时,也会对不同尺度的景观格局和生态效应产生影响。研究结论:国内外土地整理对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成果参考,但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土地整理的景观类型的科学划分;(2)构建与土地整理生态过程相关联的指数集;(3)注重土地整理的多尺度景观格局与生态耦合研究;(4)强化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规划和应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占娥  许世远  
上海浦东新区是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地区,尤其1990~2001年,是浦东新区快速城市建设和扩展时期。依据1990、2001年两时相的卫星遥感数据,运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监督分类,提取了浦东新区两时相土地利用信息,分析了浦东新区1990~2001年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和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特征,探讨土地利用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效应。研究表明:①11年间浦东新区农业用地和水体急剧减少,其中农业用地减少了58.16%,水体减少了17.4%;②1990~2001年浦东新区城市扩展用地55%由农业用地转化而来,35.26%由水体转化而来;③土地利用的快速变化引发了水资源面积减少、水体污染加重和需水量增加,以及大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新惠  李艳  余迩  杨佳钰  李懿  王诗逸  
探讨土地利用转型所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环太湖城市群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测度结果,揭示土地利用转型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并识别其显著区域。结果显示:(1)2000~2018年,农业生产用地转为生活用地是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特征,共计转出3 054.3 km~2。生态用地总体变化缓慢,但水域生态用地面积波动较大。苏南城市郊区土地系统有序程度快速提高,研究区东北部和南部土地利用无序程度增强;(2)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从0.407持续下降至0.392。区域生境质量由0.328降至0.303;固碳服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湖州西南部,低值区主要集中在苏州东北部;水资源供给总量由157.33亿m~3升至165.41亿m~3;游憩服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湖州西南部和太湖周边,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太湖中心以及嘉兴东南部;(3)区域生态综合指数均值下降0.026,苏州中部下降最为严重,形成大面积块状冷点,张家港市东部、溧阳市西部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形成多个局部热点区域;(4)识别出土地利用转型影响生态环境的四类区域:LC-EC区域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LH-EC区域主要分布在城郊以及部分农村;LC-EH区域面积最小,主要分布在无锡市以及太湖风景区;LH-EH区域主要分布在张家港市以及湖州市。研究结果可为协调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与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白娜  陈如  姚颖盈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论研究回顾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的一部分。金融生态这个词是从生态学概念引入到金融领域所产生的。Tansley(1935)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春艳  
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内涵、表现形式、产生原因、解决对策及制度保障进行了全面地概括,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评述,提出了研究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姜德娟,王会肖,李丽娟  
根据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可以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植被生态用水量、用于湖泊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和回补超采地下水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等。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各项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在生态环境需水量分类及计算方法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江  李国平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生态环境价值评估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可用于评估生态环境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并被认为是唯一能够评估非使用价值的方法。然而,学术界对该方法一直存在争议,争议主要围绕CVM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环节展开,其中引导技术以及同一生态环境物品的支付意愿(WTP)和受偿意愿(WTA)是当前CVM研究中争议较多的两类关键技术。论文从主要引导技术的特征、引导技术的改进、不同引导技术评估结果的比较、引导技术的选用四个方面,综述了CVM引导技术的研究动态;从WTP与WTA的比较与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春艳  吴佩芬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学术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围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解决路径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等方面予以综述,以期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和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雄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扩张,外商直接投资与生态环境关系已成为国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的生态环境效应、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及外资区位选择等方面对国外现有文献进行梳理,旨在为外商直接投资与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