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7)
- 2023(9589)
- 2022(8193)
- 2021(7494)
- 2020(6077)
- 2019(13740)
- 2018(13485)
- 2017(24876)
- 2016(13920)
- 2015(15153)
- 2014(15290)
- 2013(14551)
- 2012(13183)
- 2011(11852)
- 2010(11863)
- 2009(10972)
- 2008(10920)
- 2007(9630)
- 2006(8460)
- 2005(7397)
- 学科
- 济(54120)
- 经济(54062)
- 管理(43888)
- 业(36873)
- 企(30939)
- 企业(30939)
- 方法(23169)
- 数学(19094)
- 数学方法(18850)
- 环境(17018)
- 学(16623)
- 农(15433)
- 财(14577)
- 中国(12840)
- 业经(12774)
- 划(11212)
- 理论(10734)
- 农业(10517)
- 地方(10149)
- 贸(9890)
- 贸易(9887)
- 和(9855)
- 易(9585)
- 务(9397)
- 财务(9380)
- 财务管理(9353)
- 制(9091)
- 企业财务(8853)
- 土地(8834)
- 技术(8514)
- 机构
- 学院(198611)
- 大学(196770)
- 管理(75537)
- 济(75044)
- 经济(73394)
- 理学(65606)
- 研究(64903)
- 理学院(64825)
- 管理学(63611)
- 管理学院(63301)
- 中国(48848)
- 科学(44297)
- 京(41883)
- 农(39735)
- 业大(34852)
- 财(33991)
- 所(33600)
- 农业(31414)
- 研究所(30911)
- 江(30309)
- 中心(30142)
- 财经(27553)
- 范(26240)
- 师范(25868)
- 北京(25696)
- 经(24909)
- 州(24178)
- 院(24138)
- 经济学(22650)
- 省(21887)
- 基金
- 项目(137727)
- 科学(106850)
- 基金(98259)
- 研究(95620)
- 家(88356)
- 国家(87583)
- 科学基金(73991)
- 社会(61000)
- 社会科(57670)
- 社会科学(57650)
- 省(55943)
- 基金项目(53021)
- 自然(49392)
- 自然科(48062)
- 自然科学(48045)
- 自然科学基金(47150)
- 划(46732)
- 教育(43469)
- 资助(38710)
- 编号(37978)
- 重点(31615)
- 发(29446)
- 部(28983)
- 创(28847)
- 成果(28780)
- 创新(26937)
- 科研(26912)
- 计划(26836)
- 课题(26746)
- 国家社会(25205)
共检索到282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一军 于海英 王晓霞
文章通过对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提出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引导土地整理向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方向发展。提出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评价原则、工作程序、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申晓强 刘志斌 朱志宇
【目的】评价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前、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土地整理工作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供经验。【方法】参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根据土地整理项目相关标准,从水、土壤、生物和社会环境4个生态要素中,选取了11个指标构成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物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开原市庆云堡镇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评价。【结果】利用构建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物元模型,对开原市庆云堡镇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显示,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等级为"较好",较土地整理前的"一般"等级有很大提升;土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贵国 周介铭 张志龙
本文以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为基础,分别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和生态价值敏感度对本次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在安县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3400万元;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最大的为园地、其他农用地和自然保留地;生态价值敏感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林地>耕地>园地>水域>滩涂沼泽>自然保留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城镇用地。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安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高崇辉 蔡湘文 蓝妮拉
定量测度土地整治前后的生态环境状态可指导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对其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土地整治实施后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可见土地整治是增加耕地,改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环境 评价研究 广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启彬 刘丹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农村地区存在着规划环评制度不能有效涵盖、环评工作开展不力、项目后期验收及监管不到位和公众参与流于形式等问题。本文在对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后,提出了配套完善规划环评制度、科学建立政府考核方式、实施农村地区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铭锋 陈帆 吴春旭 刘磊
本文首先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目前我国在技术方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通过9个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技术方法在我国规划环评实践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目前我国规划环评的开展在技术方法层面上的优势和缺点。最终归纳出适用于我国的规划环评技术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对应于规划环评的主要工作内容,提出了完善我国技术方法应用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规划环评 技术方法 案例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磊 张敏
文章从资源供给、污染物接纳、美学欣赏、生命支撑和存在价值等5项环境功能角度筛选经济分析方法,提出经济分析的一般步骤。建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设置经济分析专章,加快制定与实施环境影响经济分析导则或指南,开展环境影响经济分析回顾性评价研究。
关键词: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经济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兰 郑小贤 李金良
该文首先介绍环境影响评价产生的背景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分类管理 .其次论述了森林经营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指出通过森林经营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较全面了解森林经营 ,提高经营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益 ,避免决策错误和资源破坏 .最后 ,以用材林经营为例 ,分析了森林经营中林道建设、造林、抚育、保护、采伐等主要经营活动对生物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物理化学环境等的影响 ,以及环境影响识别、预测和评价 ,为森林经营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 森林经营 用材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梁流涛 曲福田 冯淑怡
在对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辨析的基础上,分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并构建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模式,从转变农村生产模式、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决策与管理体系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进行创新。
关键词:
农村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 管理制度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庄 沈永明 曹学章
文章在分析互花米草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互花米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和指标体系。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互花米草对江苏沿海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沿海可以适当引种互花米草,但必须控制其向航道和养殖场等的蔓延。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生态环境影响 江苏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昕炜 曾永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减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格网单元为基础,结合PSR模型和生态安全评价法,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定量评价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综合评价了规划实施前后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全区生态环境状况有改善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78.19%,说明新的规划对全区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积极影响。其中,水土流失指数处于安全和较安全的区域占全区总面积的60.17%,全区水土流失状况略有好转,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仍是用永定区生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庆媛 张占录 杨华均
研究目的:引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机制,探索其方法。研究方法:借鉴比较方法。研究结果:针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特点,分析其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和程序,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探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方法。研究结论: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方法研究,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和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四海 杨宇明 王娟 李昊民
随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简称SEA)的发展,SEA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由于受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方法用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以致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内容不够具体和全面。从生物多样性的景观、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4个层次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在SEA中应用的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景观层次影响评价可以通过寻求易于测度的关键景观要素进行评价,宏观把握景观变化给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影响趋势;生态系统层次影响评价应充分考虑各种替代方案的比较,避免敏感目标的生物多样性重大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明 张惠远
土地整理是在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紧缺性日益突出的形式下 ,国家为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而提出的、以提高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为目的的重要举措 ,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展开 ,并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成为实现国土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手段。在此背景下 ,该文首先探讨了土地整理的概念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并对当前我国土地整理活动的内容和运作方式进行了总结 ,在此基础上 ,对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 ,为全面评价土地整理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和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土地整理项目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国土整治 生态环境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培茹 陆建接 王秀丽 郭少华 迟庆红
本文在分析山东省孔孟文化遗产地建设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景观等方面分析了施工期和运营期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对策。
关键词:
孔孟文化遗产地 生态环境 影响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