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8)
- 2023(15189)
- 2022(13294)
- 2021(12187)
- 2020(10368)
- 2019(23981)
- 2018(23674)
- 2017(46476)
- 2016(24855)
- 2015(27879)
- 2014(27639)
- 2013(27309)
- 2012(24747)
- 2011(21918)
- 2010(21634)
- 2009(19658)
- 2008(18991)
- 2007(16133)
- 2006(13717)
- 2005(11467)
- 学科
- 济(99878)
- 经济(99774)
- 管理(73428)
- 业(70075)
- 企(56807)
- 企业(56807)
- 方法(50949)
- 数学(45054)
- 数学方法(44502)
- 农(26275)
- 财(25837)
- 中国(23960)
- 学(22295)
- 业经(21458)
- 地方(19191)
- 环境(17773)
- 农业(17703)
- 贸(17618)
- 贸易(17611)
- 务(17200)
- 财务(17127)
- 财务管理(17089)
- 易(17073)
- 企业财务(16248)
- 制(16096)
- 理论(16036)
- 和(15685)
- 技术(15455)
- 划(14280)
- 银(13106)
- 机构
- 大学(344110)
- 学院(342368)
- 管理(142679)
- 济(134970)
- 经济(131998)
- 理学(124994)
- 理学院(123671)
- 管理学(121488)
- 管理学院(120864)
- 研究(106139)
- 中国(79016)
- 京(72119)
- 科学(66534)
- 财(60680)
- 农(52119)
- 业大(52006)
- 所(50774)
- 财经(50101)
- 中心(49956)
- 江(48012)
- 研究所(46553)
- 经(45853)
- 北京(44741)
- 范(44561)
- 师范(44180)
- 经济学(40766)
- 农业(40615)
- 院(39724)
- 州(39244)
- 财经大学(37669)
- 基金
- 项目(246646)
- 科学(194964)
- 基金(180548)
- 研究(180042)
- 家(156525)
- 国家(155252)
- 科学基金(135221)
- 社会(114437)
- 社会科(108429)
- 社会科学(108400)
- 基金项目(96386)
- 省(95397)
- 自然(88717)
- 自然科(86614)
- 自然科学(86595)
- 自然科学基金(85037)
- 教育(82722)
- 划(80306)
- 资助(74231)
- 编号(73647)
- 成果(57699)
- 重点(54478)
- 部(54460)
- 发(51458)
- 创(51120)
- 课题(49187)
- 创新(47646)
- 科研(47360)
- 国家社会(47206)
- 教育部(47131)
- 期刊
- 济(138637)
- 经济(138637)
- 研究(93321)
- 中国(60432)
- 学报(52586)
- 管理(49036)
- 科学(48736)
- 财(46240)
- 农(45561)
- 大学(40592)
- 学学(38148)
- 教育(35193)
- 农业(31871)
- 技术(30561)
- 融(25136)
- 金融(25136)
- 业经(23843)
- 财经(23669)
- 经济研究(21695)
- 图书(20810)
- 经(20072)
- 问题(17969)
- 技术经济(16707)
- 理论(16412)
- 科技(16370)
- 资源(16270)
- 业(16191)
- 版(15627)
- 统计(15401)
- 实践(15219)
共检索到477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余强 王占岐 杨俊
分别从平原区、丘陵区、山区三大地貌类型区中各选取一个土地整治项目作为典型案例,估算由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而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益。研究表明:平原区项目总生态服务价值损失70.77万元/a,除水源涵养和食物生产两项功能价值略有增加外,其余项功能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丘陵区项目总生态服务价值损失56.59万元/a,其中废物处理和水源涵养功能价值损失占总损失的95.56%;山区项目总生态服务价值增加10.42万元/a,除生物多样性和娱乐文化功能价值略有减小之外,其他各项功能价值都有所增加。平原区和丘陵区存在严重的"以生态环境换新增耕地"问题。土地整治项目应向生态友好型转变,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急...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土地整治 平原 丘陵 山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程飞 杨朝现 梁永莉 侯俊国 付凯 邵丽亚
选取西南丘陵山区重庆市荣昌县为研究区,以199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影响,以客观刻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状态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受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等主要驱动因素影响,区域人类活动加剧了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的改变,致使研究期间耕地面积减少了3 387.16hm2、建设用地和林园地分别增加了3 634.40hm2和11 447.64hm2;②受生态退耕还林等主导因素的作用,研究期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净增了19 264.09万元,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总体呈现正效应,除因耕地面积减少导致食物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重庆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金晓斌 李海涛 周寅康 王慎敏
研究目的:借助DEM进行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辅助决策,以期为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项目区大比例尺地形图及相关资料建立DEM,利用ARCGIS等软件,实现项目区总体规划方案,工程项目规划和工程量测算等方面的辅助决策。研究结果:采用DEM进行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辅助决策方法可行且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设计精度。研究结论:利用DEM在空间地形处理方面的优势,可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土地整理项目提供辅助决策,有必要利用DEM和GIS软件的空间分析与处理功能,在常用GIS平台上开发一套专用于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工具包,从总体上提高土地整理工作科技水平。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规划设计 DEM 丘陵山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微 闵敏 李俊鹏
论文以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沿线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2010-2011年规划实施的57个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考虑公众支付意愿对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修正,测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基于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与项目建设规模增减的趋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内土地整理的实施会造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平均下降值394元(/hm2.a);②采用土地利用优势度指数、土地利用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可以较好地拟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③当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小于2 000hm2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随建设规模的增加而减少,平均幅度是754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玲 李超 贾启建
以河北省东南部黄骅市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气象数据和外业调查数据,采用植被净第一生产力进行生态服务价值估算及损益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1年黄骅市耕地、盐碱地和湿地面积明显减少,建设用地、盐田、其他土地、园地、草地和水域面积持续增加;2011年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湿地最大,为15.63 CNY/m~2·a,建设用地最小,为2.83 CNY/m~2·a;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21年间持续减少,共减少了3.01亿元;生态服务价值构成中,各功能价值量仅水源涵养价值先增加后减少,其他功能价值持续减少;基于生态服务价值损益情况,划分了四个生态服务价值类型区:生态价值持续增加区、生态价值持续减少区、先增...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易忠君 贺卫峰
国家"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各地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但土地利用率较低,土地整理成为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的有效手段之一。运用实例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以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为例,对农村居民点规划欠规范、居民宅基地面积超标、零星地块整合不足、土地资源浪费等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改变原有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等各种土地整治措施,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粗放 效益 湖南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良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以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1987年、2000年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计算了研究区1987~200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流向及损益情况。结果表明:(1)1987~2005年之间,研究区服务价值的损失量较大,其中草地的服务价值损失了近3亿元。(2)草地覆盖度的变化、草地沙化以及开垦是草地服务价值下降的主要原因。(3)湖泊和沼泽面积的减少,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4)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有很大的相关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国家
文章选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差贡献率作为指标,研究2008—2017年间兴国县各土地利用变化对此指标的影响,结合灰色综合关联度,研究了其他4项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主要是由林地面积减小引起的,由于市场需求增长和政府政策鼓励等原因,园地面积不断增长,成为仅次于林地面积的影响因素。不同研究时期内,总人口数、城镇化水平、第一产业占比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项经济指标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关联度有所差异,其中,前3项指标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度关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差异逐渐减小,仅第一产业占比与生态服务价值呈正相关,其他3个指标均呈负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天任,那文俊
一、土地资源特点及其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浙闽山地以西、湘西山地以东的广大地区,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部分。这里地貌结构复杂,红岩丘陵、盆地广布,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生长旺盛,各种物质的迁移和能量转化特别迅速,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较悠久的地区,其土地资源有下述特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霍金炜 文倩 何丽 代艳丽
本文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对1990~2007年醴陵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①1990~2007年间,醴陵市生态用地的减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0年的50.81亿元下降到2007年的50.59亿元,下降了0.43%;②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偏重其生产功能而忽视了生态功能,使生态功能负荷过重;③1990~2007年间,醴陵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1倍,但人均生态福利却下降了16.8%,生态福利减少过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思远 金雪婷 曹光乔
[目的]通过对全国丘陵山区县(市)与农机化有关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调研所获取的238个有效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的因素及其贡献,进而对我国丘陵山区进行区域划分。[方法]运用线性回归法对影响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对农机化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劳动力数量对农机化水平产生极显著影响,耕地禀赋条件、务工工资、耕地规模、农机合作社数量和农机推广人员数量对农机化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对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的因素有国内生产总值、务工工资、耕地规模、农机合作社数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有耕地禀赋条件、农业劳动力数量、农机推广人员数量和农机化水平。[结论]我国可丘陵山区划分为中西、东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3大类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明 武小龙 刘祖云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有利于促进农户对土地的持续投资并减少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目前新一轮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在开展,理论分析发现农民的权属意识对于确权工作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丘陵山区部分农户的调查发现当地农民土地权属意识薄弱,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除了教育、年龄、收入等因素外,丘陵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影响农民土地权属意识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研究,建议在丘陵山区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注意加强土地整理和流转,尊重和利用好地方性知识所形成的土地分配格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广 胡远满 刘淼 杨兆平 常禹 李秀珍 杨孟 问青春
为了定量分析和比较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变化,运用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岷江上游流域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以及分析1986、1995和2000年三期TM遥感影像所得到的土地利用情况,对岷江上游地区不同年代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进行了估算和比较。并初步分析了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原因。1986~1995年,农田面积增加了60 801 hm2,比1986年增长了477%。林地面积减少了89 012.17 hm2,占原来面积的4.97%。总的生态服务价值从1986年到2000年减少了119.9×108元。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和森林的砍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转变为草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朱牛 刘桦 王金牛 宿星 石凝 罗栋梁 盖艾鸿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滑坡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陇中黄土丘陵区地处黄土高原西段的黄河流域上游,一直以来是滑坡事件的高发区,因其突发性造成的次生灾害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近年来随着社会防治力度与投入加大,该区域有关滑坡的理论研究和技术修复手段有了较为全面的提升,特别在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该区域现有的针对性研究方法与灾损土地的修复手段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因此,本文就陇中黄土丘陵区滑坡的影响因素和现有修复模式进行综述,首先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图示研究区域的环境概况,进而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系统概括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内容,并就目前滑坡灾损土地修复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解决办法,以期能够全面阐述滑坡灾损治理的必要性,为未来滑坡治理梳理潜在的研究方向,促进滑坡治理更好地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荀文会 王雨晴 李晓刚
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时期,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分析了1996~2007年沈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并通过敏感性分析,证明了研究结论切实可信。最后,针对沈阳老工业基地土地利用特点,提出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 沈阳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