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1)
- 2023(14158)
- 2022(12152)
- 2021(11491)
- 2020(9614)
- 2019(22186)
- 2018(22019)
- 2017(43742)
- 2016(23340)
- 2015(25808)
- 2014(25592)
- 2013(24857)
- 2012(22462)
- 2011(19910)
- 2010(19366)
- 2009(17408)
- 2008(16414)
- 2007(13686)
- 2006(11496)
- 2005(9385)
- 学科
- 济(89799)
- 经济(89702)
- 管理(67549)
- 业(61830)
- 企(52074)
- 企业(52074)
- 方法(44070)
- 数学(38812)
- 数学方法(38286)
- 农(23709)
- 财(23235)
- 中国(21930)
- 业经(20068)
- 学(19974)
- 地方(17090)
- 农业(15730)
- 贸(15079)
- 贸易(15074)
- 理论(14773)
- 制(14664)
- 易(14642)
- 务(14590)
- 财务(14521)
- 财务管理(14491)
- 技术(14374)
- 环境(13995)
- 和(13927)
- 企业财务(13710)
- 划(12675)
- 银(11433)
- 机构
- 大学(312371)
- 学院(311406)
- 管理(130893)
- 济(122077)
- 经济(119510)
- 理学(115248)
- 理学院(114039)
- 管理学(112030)
- 管理学院(111449)
- 研究(96897)
- 中国(70533)
- 京(64826)
- 科学(60732)
- 财(54227)
- 业大(47597)
- 农(47270)
- 所(45712)
- 中心(45345)
- 财经(44833)
- 江(42385)
- 研究所(42186)
- 经(41099)
- 范(40704)
- 师范(40340)
- 北京(39761)
- 农业(37018)
- 经济学(36710)
- 院(36263)
- 州(34700)
- 财经大学(33898)
- 基金
- 项目(227617)
- 科学(180204)
- 研究(166996)
- 基金(166625)
- 家(144401)
- 国家(143227)
- 科学基金(124867)
- 社会(105809)
- 社会科(100262)
- 社会科学(100236)
- 基金项目(89413)
- 省(88407)
- 自然(81776)
- 自然科(79898)
- 自然科学(79880)
- 自然科学基金(78406)
- 教育(76797)
- 划(74311)
- 编号(68774)
- 资助(67530)
- 成果(53766)
- 部(50318)
- 重点(50226)
- 创(47734)
- 发(47659)
- 课题(45615)
- 创新(44480)
- 科研(43783)
- 国家社会(43653)
- 教育部(43642)
- 期刊
- 济(122744)
- 经济(122744)
- 研究(84761)
- 中国(53551)
- 学报(47638)
- 管理(45071)
- 科学(44764)
- 农(42144)
- 财(40740)
- 大学(36891)
- 学学(34831)
- 教育(32860)
- 农业(29777)
- 技术(27312)
- 业经(21846)
- 融(20941)
- 金融(20941)
- 财经(20757)
- 经济研究(19783)
- 图书(17921)
- 经(17677)
- 问题(16128)
- 科技(15276)
- 理论(14941)
- 业(14440)
- 技术经济(14252)
- 版(14169)
- 资源(14093)
- 实践(13896)
- 践(13896)
共检索到424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雪飞 廖蓉 吴次芳 游和远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整治模式转变与公共品供给之间组织层面的制度激励关系。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安徽4省的土地整治政策及案例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当土地整治项目"控制权"在地方政府而不是部门,"晋升偏好"由经济需求向民生需求转变,土地整治模式综合度较高,公共品供给激励较强。土地整治模式的转变由与公共产品供给激励相关的控制权分配和晋升偏好的变化驱动。研究结论:地方"控制权"分配和中央"晋升偏好"的双重转变对公共品供给产生积极影响,地方政府更倾向于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率,以及有更高的自主性并利于解决资金限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庞娟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事权和财权上都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在地方公共品供给中,当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目标不相一致时,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便不可避免。在政治与经济双重竞争的博弈背景下,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品主要提供者的角色常常被忽视了,地方公共品供给出现结构失衡。因此,在中央与地方博弈的视角下,针对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困境,研究地方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激励模型,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形成地方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激励制度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地方公共品 博弈 激励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琪 汤玉刚
本文以中国的城镇化为背景,运用公共品资本化原理,分析了地方土地财政制度,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制度与房地产相关税收制度,对地方公共品提供激励的传导机制。城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对地方公共品提供具有结构性的激励效应,但该激励机制建立在土地和房产交易之上,地方财政努力程度被交易时点截然分割。改革土地财政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实现从交易型向保有型"土地溢价回收"制度转换,将有助于建立对称的、可持续的地方财政激励制度。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财政激励 资本化 地方政府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闫佳 章平 许志成
围绕"外在的公共政策如何与个体内在的社会偏好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激发公共品自愿供给"这一问题,在公共品自愿供给机制研究的经济学理论脉络的基础上,通过近年关于社会偏好的博弈实验、自然和田野实验等跨学科研究在公共政策设计中的最新应用和前沿动向来对此进行解答,发现制定公共政策的情境、缺少有效信息、个体异质性均会影响合作的形成,而增强个体自主性则会改善公共政策对于社会偏好的挤出效应。
关键词:
公共政策 社会偏好 公共品 自愿供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刚强 李梦琴 孟霞 李嘉宁
本文使用2010—2014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官员晋升激励和流动人口在地方政府各类公共品供给决策和策略互动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1)流动人口规模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空间协同优化的格局尚未形成,净流动人口规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各城市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人均支出。(2)地方官员政治晋升激励对公共品供给具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突出体现在对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方面的影响。(3)公共品供给中"标尺竞争"和"搭便车"效应并存。因此,提升各城
关键词:
晋升激励 标尺竞争 公共品供给 杜宾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刚强 李梦琴 孟霞 李嘉宁
本文使用2010—2014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官员晋升激励和流动人口在地方政府各类公共品供给决策和策略互动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1)流动人口规模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空间协同优化的格局尚未形成,净流动人口规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各城市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人均支出。(2)地方官员政治晋升激励对公共品供给具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突出体现在对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方面的影响。(3)公共品供给中"标尺竞争"和"搭便车"效应并存。因此,提升各城市公共品的配置效率和水平,应将流动人口规模和空间选择作为公共品配置的重要依据,加大民生领域建设官员绩效考核的力度,消除或弱化公共品支出中的"搭便车"效应。
关键词:
晋升激励 标尺竞争 公共品供给 杜宾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敏 周黎安
本文首次从公共品可视性的视角考察了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对城市维护建设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市委书记和市长任期与可视型公共品支出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最高点出现在第三年,但这种显著关系在非可视型公共品则不存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官员任期与可视型公共品投入的倒U型关系对于上任年龄小于55岁的市委书记更为明显,对于上任年龄大于等于55岁的市委书记则趋于消失。过去主流文献聚焦于政绩考核中"核心指标"与"非核心指标"对官员激励与行为的不同影响,而本文通过进一步区分"可视性"与"非可视性"绩效,强调"可视性偏差"引致的官员行为的扭曲,从而拓展了我们关于绩效考核、官员激励及其影响的理解。
关键词:
晋升激励 城市建设 公共品 可视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友 张子楠
作为财政分权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转移支付不仅可以弥补地方财政缺口,而且也是中央激励地方政府履职尽责的重要机制。面对中国社会性公共品相对短缺的现实,转移支付制度能够对地方政府的社会性公共品供给行为产生有效激励?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答案是否定的。中国纵向的转移支付制度,无论是筹资机制还是分配机制,不仅未能激励地方政府提高社会性公共品供给,强化地区间竞争对地方政府支出的约束力,而且超过门槛值的支出补助显著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社会性公共品供给水平,尽管较高的转移支付筹资水平和专项补助方式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社会性公共品供给激励,但又背离分权改革要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中国应实现纵向转移支付向横向转移支付转变,减少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社会性公共品供给激励的不利影响,同时避免转移支付筹资和分配分离造成地方政府错误评估支出决策的成本与收益。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贡献率 收益率 门槛水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成威
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分析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有难度的基础理论问题。如果用评价分析来近似替代需求分析,公共产品需求分析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就转化为具体的技术问题。用激励理论来架构供给模型,就可以找到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可能依据现代激励理论的成果找到解决的办法。一、公共产品需求分析的实质:公共产品评价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昊
跨国公共产品的收益在外部消费者不同阶层间的分布差异,反映了跨国公共产品的阶层属性,并赋予供给实践以阶层维度。随着全球不平等的构成呈现出从以国家间差距为主向阶层间差距转移的趋势,以及基于阶层的共同意识的全球性传播,让阶层议题和平等价值在当下具有了强大的政治号召力,这种号召力从国内政治议题延展到跨国事务。一国提供的跨国公共产品在外部消费者中的不均质分布,制造了不同的政策激励,继而引发对供给者外交行动的差异性反馈。在传统的数量维度、领域维度,以及个体和总体关系维度之上叠加阶层维度,给供给者的外交实践提出了更精细化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供给者改善外交环境并引领全球治理转型以新的政策杠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项海容 李建军 刘星
本文利用契约理论分析国内外私募股权投资中经常使用的对赌协议的激励效应。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赌合约确实对企业家存在激励效应,但不同难度的对赌目标对企业家的激励效应是不同的;投资者给企业家设置对赌目标的难度取决于项目的内部环境——项目风险同企业家能力,项目质量互补因子的相对大小。不同难度的对赌目标的社会效率也是不同的。在投资者给企业家设置中等难度的任务时,企业家的努力水平达到社会最优。
关键词:
对赌 激励 私募股权 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明明 李善民 史欣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进行反腐败"持久战"。十八大之后持续的重拳反腐给中国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以"八项规定"出台作为标志性的外生冲击事件,采用DID模型检验了国有企业在职消费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反腐败的政策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国有企业的在职消费明显下降;反腐败会降低国有企业当期的财务绩效,但却有利于国有企业价值的提升;反腐败对国有企业绩效和价值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国有企业高管的隐性激励效果来实现的。本研究为十八大之后反腐败的政策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为以后研究反腐败提供了基础框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方茜 贺昌政
以系统理论、激励理论为基础,运用静态结构化技术ISM构建了政府效能解释结构模型。该模型可让效能管理者、监督者在目标制定和效能实现的过程中,沿员工、组织两大主线,掌握效能的形成和提升机理,为效能激励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通过模型诊断指出政府部门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可能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据此提出基本公共服务效能激励的三条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江 孙辉 黄亮雄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借鉴Faguet(2004)的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政府竞争构成的激励组合视角下的中国省级政府义务教育支出供给以及供求匹配度问题。研究发现,激励组合促进了义务教育的供给,在各地区明显有差异;各地区义务教育供给差异最显著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另外本文还发现了地方政府义务教育供给需求的匹配度是在增加的,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些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