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
- 2023(731)
- 2022(738)
- 2021(728)
- 2020(633)
- 2019(1435)
- 2018(1394)
- 2017(2898)
- 2016(1691)
- 2015(1856)
- 2014(1860)
- 2013(1901)
- 2012(1780)
- 2011(1623)
- 2010(1673)
- 2009(1562)
- 2008(1607)
- 2007(1176)
- 2006(1209)
- 2005(1036)
- 学科
- 济(7758)
- 经济(7752)
- 土地(7294)
- 管理(3941)
- 学(3705)
- 经济学(3213)
- 问题(2897)
- 业(2731)
- 农(2124)
- 企(1866)
- 企业(1866)
- 中国(1805)
- 财(1798)
- 地方(1514)
- 城市(1467)
- 方法(1462)
- 制(1448)
- 农业(1371)
- 数学(1336)
- 发(1329)
- 数学方法(1277)
- 环境(1092)
- 体(979)
- 划(951)
- 财政(949)
- 税(933)
- 法(923)
- 业经(904)
- 资源(902)
- 税收(885)
- 机构
- 大学(21143)
- 学院(20790)
- 研究(9315)
- 中国(7640)
- 管理(7563)
- 济(7291)
- 经济(6995)
- 理学(6094)
- 京(6043)
- 理学院(5957)
- 科学(5936)
- 管理学(5783)
- 管理学院(5744)
- 农(5350)
- 所(4766)
- 中心(4442)
- 院(4253)
- 业大(4239)
- 农业(4205)
- 资源(4170)
- 研究所(4156)
- 江(3986)
- 省(3830)
- 北京(3703)
- 财(3692)
- 范(3067)
- 划(3057)
- 师范(3051)
- 农业大学(3002)
- 市(2877)
共检索到37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灿
"十二五"以来,我国已建成覆盖国家、省、市、县的土地整治四级规划体系,实现了对土地整治的空间安排、计划下达、资金引导的层层管控。但在加强土地整治规划引领、管控作用的同时,规划编制思路仍然具有明显的计划导向下分配控制指标的特征,规划管控的过程性、动态性不突出,规划内容强调整治数量目标和工程形式,不利于修复因生产破坏和自然灾毁的土地生态系统,也不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整体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灿 张池 孙传谆 胡月明
为应对资源承载趋紧、生态环境约束大和粮食安全等问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战略发展需求,全域整治成为土地整治内涵功能变化新的特征,也是指导土地整治实践的重要思想和亟待深化探索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全域土地整治概念出发,运用文献整理及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全域土地整治突出全地域空间和综合部署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反规划"理念对全域土地整治的指导借鉴作用和关注重点,提出了"反规划"理念下全域整治的目标、途径和方法流程。研究指出,全域土地整治应采用逆向规划方法,通过对全域土地系统与景观生态过程的整体诊断,优先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然后确定土地整治的工程建设目标和内容,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该文...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反规划 全域 景观生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范金梅 梁梦茵 孔凡婕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经国务院批复实施以来,期限已过半,掌握地方规划实施情况,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进而保障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非常必要。规划实施进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9亿亩。"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情况总体较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9亿亩,占4亿亩规划总目标的42%。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目标可望完成。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平均提升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范金梅 梁梦茵 汤怀志
土地整治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农田、村庄、城镇等进行整治活动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是一项重要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性的客观反映,是土地利用措施的关键内容,也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对于科学确定土地整治方向,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国内土地整治的实践来看,我国的土地整治规划还比较粗放与宽泛,相关研究还比较欠缺与薄弱,在当前全国正在进行第二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之际,对土地整治规划的实践与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贾文涛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正式拉开了新一轮土地整治的大幕。与2010年实施到期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相比,本轮《规划》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给各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划》的重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书荣 陈宇
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自1998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确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以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途管制和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推进了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以及新兴高新产业和城市三大经济体系建设,奠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文仕 乔蕻强 刘学录 黄鑫
为了提高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从众多规划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成为项目规划设计的关键。论文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双桐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出了4种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建设工程内容和投资水平等资料,构建了带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约束锥的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对4个可行方案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方案1~4的最优值依次为1.000 0、0.864 5、0.652 7、0.963 8,方案1为最优,方案4次之。研究表明:AHPDEA模型将传统DEA方法对输入输出数据的客观分析与决策者的主观偏好结合起来,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比选中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雅克·马修·亨利·博德利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土地规划和土地变更中的生态话题。为何要进行土地整治?对于生物多样性,土地整治中要考虑哪些问题?怎样通过土地整治来保护生态多样性?这都是须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原有的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应当说,土地整治作用非常大,它可以增加农地数量,也可以通过将分散的地块进行整合,使农地变得更加易于耕种和管理。土地的分散性使农民要在不同的地块奔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通过土地整治,地块相对集中了,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金华 张伟 刘小玲
研究目的:对土地整治规划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定量测算各风险小区的生态风险值,确定其风险等级,为制定风险管理决策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方法:相对风险模型(RRM)。研究结果:神木县土地整治规划生态风险共分为4级,Ⅰ区为低风险区,Ⅱ区为中风险区,Ⅲ区为较高风险区,Ⅳ区为高风险区。研究结论:(1)通过研究风险源、生境和生态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了土地整治规划生态风险评价的定量化;(2)针对各风险小区风险等级的高低和面临生态风险类型的差异,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为本轮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文仕 乔蕻强 刘学录 黄鑫
为了提高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从众多规划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成为项目规划设计的关键。论文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双桐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出了4种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建设工程内容和投资水平等资料,构建了带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约束锥的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对4个可行方案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方案14的最优值依次为1.000 0、0.864 5、0.6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忠思 王锐 刘秀华 陈凌静 林勇刚
当前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已通过并实施,大力推进县级土地整治和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为科学合理地完善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运用归纳总结法,通过对全国县级土地整治试点规划编制工作的归纳和总结,探讨了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有关问题和做法,阐述了新时期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定位和新需求及一些注意事项。研究结果表明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应抓住本轮规划的本质目的和紧紧围绕规划的可实施性。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县级规划 项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余强 王占岐 杨俊 于辰
分析与把握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特征,结合国内外先进规划理念,可以为西藏地区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利用现有文献资料,探究了西藏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及气候条件等方面的脆弱性,并提出了基于当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土地整治规划内容与方案。结果表明该研究对于西藏这类生态环境脆弱区具有现实意义,应积极探索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有效结合的规划设计方式,扩充生态脆弱区土地整治的内涵。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建平 邓爱珍 赵小敏 邝佛缘 林雯璐 谢雨
研究目的:探究不同公众参与度对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满意度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和改进公众参与机制,提高规划的满意度和可操作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灰色关联度和有序回归(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公众参与度对规划满意度有正向关联,总体上,A镇公众参与度高,规划满意度也高,满意比例比C镇高49.29个百分点;A镇公众参与度与满意度关联系数高于C镇,值域范围分别为0.270~0.788、0.203~0.672;不同公众参与度对规划满意度的显著性和边际效用不同。研究结论:公众参与是规划方案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规划可操作性的前提条件,而公众对规划的满意度则是衡量公众参与效果的主要指标,可根据公众参与度对规划满意度的影响规律,优化和改进公众参与机制,提高规划满意度:(1)提高公众文化程度,加大耕地流转力度;(2)实行多元化公众参与主体;(3)提供便捷的公众参与渠道;(4)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挥各个社会组织的作用;(5)实行广泛地全程参与;(6)建立健全公众意见反馈机制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梁梦茵
"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突出了"全域规划、综合整治"的理念,确定以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为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其中,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是指在划定重点区域的基础上,围绕实现规划目标和形成集聚规模效应,以落实区域内土地整治重大任务,或解决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区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等土地整治活动中出现的土地利用问题为目的,所采取的有效引导土地整治活动的组织形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雅克·马修·亨利·博德利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土地规划和土地变更中的生态话题。为何要进行土地整治?对于生物多样性,土地整治中要考虑哪些问题?怎样通过土地整治来保护生态多样性?这都是须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原有的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应当说,土地整治作用非常大,它可以增加农地数量,也可以通过将分散的地块进行整合,使农地变得更加易于耕种和管理。土地的分散性使农民要在不同的地块奔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通过土地整治,地块相对集中了,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