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
2023(860)
2022(742)
2021(737)
2020(683)
2019(1510)
2018(1523)
2017(3234)
2016(1663)
2015(1872)
2014(1879)
2013(1932)
2012(1813)
2011(1555)
2010(1650)
2009(1511)
2008(1465)
2007(1203)
2006(1066)
2005(976)
作者
(4587)
(4006)
(3695)
(3625)
(2449)
(1853)
(1731)
(1585)
(1449)
(1429)
(1357)
(1357)
(1227)
(1221)
(1202)
(1190)
(1174)
(1028)
(993)
(936)
(925)
(901)
(886)
(875)
(861)
(861)
(824)
(776)
(771)
(766)
学科
土地(7156)
(6912)
经济(6908)
管理(4191)
(4035)
(3811)
银行(3811)
(3706)
(3570)
(3324)
金融(3324)
(3188)
经济学(3155)
(2948)
问题(2848)
体制(2818)
(2252)
企业(2252)
(1928)
中国(1803)
(1787)
方法(1568)
制度(1438)
(1438)
数学(1379)
数学方法(1367)
城市(1298)
(1227)
农业(1148)
业经(1050)
机构
大学(21215)
学院(20713)
中国(8794)
管理(8452)
(7744)
研究(7590)
经济(7520)
理学(6689)
理学院(6584)
管理学(6483)
管理学院(6445)
(5495)
(4670)
科学(4642)
(4593)
中心(4577)
(3840)
(3734)
业大(3723)
农业(3699)
资源(3671)
财经(3554)
研究所(3380)
(3289)
(3285)
北京(3272)
(3245)
人民(3143)
(3108)
银行(2942)
基金
项目(13822)
科学(10835)
基金(10427)
研究(9562)
(9423)
国家(9364)
科学基金(7841)
社会(6255)
社会科(5926)
社会科学(5924)
基金项目(5669)
自然(5372)
自然科(5213)
自然科学(5212)
自然科学基金(5108)
(4677)
(4366)
资助(4042)
教育(4027)
编号(3796)
(3489)
重点(3094)
(2957)
成果(2947)
国家社会(2723)
课题(2705)
教育部(2693)
科研(2644)
(2609)
(2602)
期刊
(9205)
经济(9205)
中国(8533)
研究(5691)
(5099)
金融(5099)
国土(4405)
(4207)
科学(4204)
土地(4120)
(3721)
学报(3052)
农业(2754)
管理(2526)
资源(2456)
大学(2310)
学学(2266)
财经(1808)
(1535)
业经(1504)
(1210)
理论(1196)
问题(1171)
农村(1128)
(1128)
经济研究(1123)
实践(1074)
(1074)
(1018)
农业经济(995)
共检索到35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泉  
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土地管理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和要求,实施土地复垦开发整理是维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法定措施。1999年以来,国家从维护粮食安全、保持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采取集中各地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办法,筹措了后备耕地资源开发费用,由各地通过申报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形式,专项用于整理开发新增耕地。由于项目管理、投资体制、后续监管等多方面原因,当前各地在项目实施、资金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雨潇  王奕璇  叶勇  
以我国2010~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外部监督对高管变更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机制显著促进了高管变更,媒体负面报道次数越多,高管越容易发生变更;不论是在国有上市公司还是非国有上市公司,媒体负面报道均可以显著影响高管变更,但对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影响较大。媒体已经成为了公司外部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慧清  
探讨大学外部治理视野中的社会监督,提出通过政府部门逐步放权,积极培育教育中介组织,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为社会参与者提供话语和监督平台;不断扩大社会合作,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建;实质性地提升高校信息公开度,主动加强与公共媒体的合作等途径,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关心、支持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孟禹   刘倩雯   魏晓燕  
创新创业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支撑。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2012—2020年263个城市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从土地使用权出让视角探讨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试点是否促进了城市创新创业,并分析了其中的异质性特征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外部监督显著促进了城市创新创业,并得到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支持,土地外部监督的创新创业效应与城市双创环境、执法强度、土地违法、城市规模以及地理区位有关,土地外部监督主要通过对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监督,产生缓解土地价格扭曲、土地行业配置偏向,加速了土地市场化的效应来推动城市创新创业。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舒圣祥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回答有关"4万亿元投资"的记者提问时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有重大的违法违规或者重大损失浪费的问题。这本来应该只是一种事实陈述,并不带价值判断,却使一些人产生了疑虑。显然,审计署说的是真话,公众不能无端指责审计署工作不力。因为审计署公布的只是一个暂时性结论,似乎不大符合人们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心理预设:如此庞大的资金使用,不可能没有觊觎之人,也不可能不出现违法违规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端海  
2006年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正式建立。国务院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并授权其监督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和管理中的履责情况;委托国土资源部向地方派驻土地督察机构,履行具体的监督检查职责。土地督察实质上是土地管理领域专业性的内部治理。土地督察的主要职能反馈职能。土地自然属性的差异以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需要差别化的资源管理政策,但这与我国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一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端海  
2006年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正式建立。国务院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并授权其监督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和管理中的履责情况;委托国土资源部向地方派驻土地督察机构,履行具体的监督检查职责。土地督察实质上是土地管理领域专业性的内部治理。土地督察的主要职能反馈职能。土地自然属性的差异以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需要差别化的资源管理政策,但这与我国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一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焱鑫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考察了媒体监督如何影响企业融资状况的变动。结果表明,媒体监督通过声誉机制显著削弱被曝光公司的内外源融资能力,增大其融资成本,产生融资约束效应。通过细分外源融资方式,媒体监督对债务融资影响最大,股权融资次之,最后是商业信用融资。相比于国有企业,媒体监督对民营企业产生更强的融资约束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阳  徐子慧  姜思雨  
并购商誉因专业判断空间大成为风险的"蓄水池",审计师能否及时对这一风险做出反应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文章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取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并购商誉对审计师定价策略的影响,以及外部监督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并购商誉会对审计定价产生正向影响;同时,考虑外部监督的治理作用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媒体监督能够抑制并购商誉对审计定价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和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对两者关系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前者的抑制作用更强。该研究结论拓展了并购商誉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建议审计师给予商誉资产足够的重视,提高审计质量,以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康涛  臧文佼  
本文从上市国有企业消费性现金支出费用化或资本化的角度,考察了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效果。本文发现,"八项规定"实施后,国有企业的消费性现金支出计入当期管理和销售费用的比例显著下降,而计入本期存货科目的比例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八项规定"之后,国企费用下降的持续性较低;同时,这种费用率下降并没有导致下一年度的公司业绩上升。这表明"八项规定"实施后,国有企业有可能通过改变消费性现金支出的会计科目归类,来部分规避"八项规定"的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亮  刘松芳  
文章利用2005—2010年新会计准则实施(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实施)前后6年间中国证券分析师对7612家样本上市公司的关注数据,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关注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被分析师关注越多的公司,相应的其盈余管理行为就越少,而未被分析师关注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被关注的上市公司;然而分析师外部监督对于被关注上市公司虚增利润有抑制作用,但是对于其隐瞒利润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因此,在制度变革和转型期,更应规范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抑制公司盈余操纵管理行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锐  郭艺扬  申晨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作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是连接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要纽带,也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本文基于中国语境下揭示IPO补税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与效应。以2010—2018年的沪深A股IPO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IPO补税对IPO抑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在主板市场或承销商声誉低时,IPO补税对IPO抑价的正向作用更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得出,IPO公司补税释放良好的业绩预期信号,提升企业价值,导致更高的IPO抑价,同时IPO公司补税不利于商业信用,增加企业的融资约束,IPO上市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导致更高的IPO抑价。研究结论对提高IPO信息披露与定价机制、加速推进证券市场化进程和法治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军  吕晞雯  杨茗  
随着"八项规定"的实施,国企受到的外部监督越来越严格,这种外部监督所带来的外部治理效果备受关注。本文基于2012年12月出台的"八项规定"政策,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国企高管权力大小视角实证检验了"八项规定"对国企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八项规定"发挥了有效的干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国企高管的过度在职消费;在政策实施初期,相对于拥有较高权力的高管,"八项规定"对低权力高管的过度在职消费抑制作用更强,但是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这种差异会逐渐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八项规定"政策对在职消费的治理效应使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