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2)
2023(7927)
2022(6841)
2021(6436)
2020(5482)
2019(12211)
2018(12147)
2017(23402)
2016(12955)
2015(14613)
2014(14772)
2013(14191)
2012(13580)
2011(12244)
2010(12567)
2009(12086)
2008(12590)
2007(11669)
2006(10660)
2005(9773)
作者
(38070)
(32283)
(32110)
(30562)
(20699)
(15566)
(14570)
(12324)
(12295)
(11737)
(11219)
(11099)
(10561)
(10338)
(10318)
(9841)
(9462)
(9452)
(9387)
(9380)
(8276)
(7956)
(7771)
(7536)
(7363)
(7227)
(7213)
(7208)
(6599)
(6451)
学科
(51530)
经济(51360)
管理(44813)
(39227)
(35187)
企业(35187)
方法(20350)
(18042)
(16074)
数学(15211)
数学方法(14946)
中国(14645)
(14300)
(14161)
业经(13447)
(11243)
(11138)
财务(11110)
财务管理(11086)
理论(11085)
企业财务(10613)
(9688)
(9554)
银行(9529)
(9341)
金融(9337)
土地(9233)
体制(9219)
(9061)
农业(8869)
机构
大学(196557)
学院(192042)
(75878)
经济(74179)
管理(71291)
研究(66753)
理学(60733)
理学院(59955)
管理学(58716)
管理学院(58370)
中国(51920)
(42492)
(41136)
科学(40592)
(34420)
(32718)
财经(31523)
(31058)
研究所(30742)
中心(30190)
(28418)
业大(27907)
北京(26504)
(26387)
师范(26127)
农业(25577)
经济学(23911)
(23855)
(23639)
财经大学(23337)
基金
项目(122693)
科学(97664)
基金(91328)
研究(89134)
(79647)
国家(78977)
科学基金(67624)
社会(59777)
社会科(55382)
社会科学(55362)
基金项目(47930)
(46195)
自然(43310)
自然科(42313)
自然科学(42299)
教育(41851)
自然科学基金(41585)
(39724)
资助(36857)
编号(35181)
成果(31120)
(28582)
(28069)
重点(27814)
(25128)
课题(25034)
教育部(24660)
国家社会(24607)
(24549)
创新(23558)
期刊
(91851)
经济(91851)
研究(59756)
中国(46187)
(34526)
学报(32951)
(31263)
科学(31251)
管理(28188)
大学(25676)
学学(24111)
教育(22906)
农业(20421)
(19095)
金融(19095)
财经(17244)
(14786)
技术(14767)
经济研究(13450)
业经(13273)
问题(11717)
(11187)
(9624)
(9081)
世界(8750)
技术经济(8701)
科技(8619)
业大(8553)
现代(8516)
理论(8396)
共检索到302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石峡  朱道林  张军连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内涵、表现形式及其作用于土地整治的实现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厘清了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层次内涵,阐述了社会资本作用于土地整治的两种实现途径。研究结论:(1)社会资本是农民之间合作的基础,体现在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合作为基本特征而构建的社会参与网络;(2)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得以显化,是建立和优化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的充分必要条件;(3)社会资本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磊  郧宛琪  
自2009年6月,江苏省金坛市直里村率先成立农民耕地保护协会以来,江苏、湖南、湖北、河南等地陆续出现类似组织。这一现象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更是引发了业内管理者、学者的热议。公众参与问题也再次被推向舆论前沿。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如何科学编制、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如何落地、耕地如何得到切实保障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平台作支撑以及公众的全面积极参与。本期特开辟专栏,邀请业内相关专家学者就公众参与问题各抒己见,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传新  郭启超  林敬龙  
为更好地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山东省泰安市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的合作模式,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投入、融资平台参与、鼓励国有企业参与及创立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大力引进社会投资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硕  
民间金融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信贷支持,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民间金融发展的影响已经得到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证实。社会资本通过其所包含的信任、声誉及道德规范等要素,在增强民间金融借贷双方的信任与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防止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企业融资效率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金  
基于CGSS2018综合调查数据,探讨社会资本等结构性要素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经济收入水平和环境认知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研究显示,社会资本有助于公众的环境保护合作,相比于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对公众环保意愿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社会规范对公众环保行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经济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资本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但边际环保支付意愿下降;环境认知能力越高,社会资本的公众环境参与效应越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志坚  王学渊  赵连阁  
在经济快速增长、城镇人口持续增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的同时,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在急剧增加。为回答规制政策和社会资本能否有助于缓解垃圾围城压力这一现实问题,文章利用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及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规制政策和社会资本对城市人均生活垃圾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垃圾收费政策和源头分类试点政策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显著降低城市人均生活垃圾排量,固定费率的生活垃圾收费政策甚至会提高生活垃圾排放群体的排放量;社会资本对城市人均生活垃圾排放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该结果在使用了不同测量指标、不同度量方法、不同估计方法和考虑了社会资本内生性的情形下依然稳健;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社会资本通过促进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和垃圾源头减量行为从而降低生活垃圾排放。文章为推进中国环境管理转型的政策设计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贾文涛  
现行《土地管理法》自颁布实施以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等成为我国土地整治的主要资金来源,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土地整治投融资格局。随着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专项资金不足和综合整治任务不断加重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巩固和拓展资金渠道已迫在眉睫。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婧  刘今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自2017年1月颁发以来,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相继颁布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多元投资模式、多渠道落实补充耕地任务。为此,山东省展开了有益探索和实践,截至2018年11月底,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土地综合整治已超过财政投资,并覆盖了2/3的地市。其中,山东新泰市的社会资本投资已占总投资的九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周同  张丽佳  
土地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方多、影响面广,因此必须权衡各方利益主体的权益,综合考虑土地价值及生态环境持续效益,充分实现公众参与。本文通过中德土地整治中公众参与的对比研究,总结发达国家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的经验,为提升我国土地整治中的公众参与度提供借鉴。历程:不同目标下的殊途同归1954年,德联邦政府颁布实施了《土地整理法》,标志着德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宇振荣  刘文平  郧文聚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加强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性",但要实现真正的公众参与,特别是农民参与土地整治并不容易,需要深刻理解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充分认识公众参与对土地整治的重要性,构建合理的参与制度,从而有效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路线。土地整治中公众参与就是要在项目全过程中,政府及土地部门、群众等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通过相互协商,最后共同确认项目方案并参与项目实施及完成后的监督过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葆春  隋姝妍  牟少岩  
本文对合作社成立、成长、成熟发展规律的内在动力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在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每一阶段都有一个关键节点承前启后,熟人信任是合作社成立的逻辑起点,制度化信任是合作社成长的基础,网络化发展是合作社成熟的标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瑷玲  M.W.Binford  张圣武  
采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美国公众参与理论与实践,以期为中国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提供借鉴。结果表明:美国公众参与理论比较成熟,联邦及州政府法律要求公众参与规划、决策等,部门、协会等制定了公众参与手册,公众参与技术方法多样且有针对性。中国可借鉴美国公众参与做法,加强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理论研究,建立健全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编制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手册,采用多样的公众参与技术方法,从而完善中国土地整治理论,提高土地整治科学性和综合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琰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土地整理这个热点问题,探索了在我国建立农村土地整理的公众参与机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借鉴西方一些比较成熟的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通过建立以保护公众利益为导向的土地整理制度,成立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民间协会组织,完善土地整理法律法规和加强土地整理的相关信息的透明度等措施来完善我国公众参与土地整理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雪  吕少德  
研究目的:以公众参与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借鉴国外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研究方法:比较法和演绎法。研究结果:土地征收决策要充分吸纳公众参与,利害关系人和其他公众的参与程度应当不同;目前我国土地征收中的公众参与不足主要体现在未能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和进行专家论证,听证方式适用范围狭窄及具体规定不明确,成片土地征收中的协商内容局限,以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公众参与方式不明确。研究结论:我国土地征收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的重点是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加强专家论证,加强听证方式的作用并进一步明确规定,将协商方式扩展应用到成片土地征收中的补偿安置决策,并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建立明确的公众参与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枝  詹晴  
土地整理不仅能推动土地合理使用、改善土地使用结构及土地关系、最大限度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同时也是创造优质生态环境,实现新农村建设及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农村土地整理的初衷与最终目的都是维护农民的利益。调查研究农民的想法,了解土地整理的当前情况,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