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9)
- 2023(17230)
- 2022(14932)
- 2021(14086)
- 2020(11699)
- 2019(27280)
- 2018(27019)
- 2017(52181)
- 2016(28288)
- 2015(32080)
- 2014(31847)
- 2013(31423)
- 2012(28897)
- 2011(25923)
- 2010(26087)
- 2009(23730)
- 2008(22906)
- 2007(20269)
- 2006(17884)
- 2005(15459)
- 学科
- 济(117292)
- 经济(117150)
- 业(82798)
- 管理(76444)
- 企(60973)
- 企业(60973)
- 方法(52558)
- 农(50317)
- 数学(46233)
- 数学方法(45462)
- 农业(33479)
- 中国(29468)
- 业经(28225)
- 财(27040)
- 学(25957)
- 地方(24683)
- 制(21306)
- 贸(19491)
- 贸易(19481)
- 易(18907)
- 理论(18592)
- 技术(17805)
- 环境(16859)
- 和(16819)
- 策(16299)
- 务(16111)
- 银(16093)
- 银行(16037)
- 财务(16026)
- 财务管理(15985)
- 机构
- 学院(398853)
- 大学(397477)
- 管理(158378)
- 济(156888)
- 经济(153547)
- 理学(137897)
- 理学院(136342)
- 研究(133894)
- 管理学(133483)
- 管理学院(132791)
- 中国(100136)
- 科学(86128)
- 京(84977)
- 农(82942)
- 财(68720)
- 所(67760)
- 业大(67348)
- 农业(64313)
- 中心(62338)
- 研究所(62064)
- 江(59168)
- 财经(55236)
- 北京(52919)
- 范(52508)
- 师范(51932)
- 经(50460)
- 州(49241)
- 院(48562)
- 经济学(45832)
- 技术(42683)
- 基金
- 项目(279733)
- 科学(219281)
- 基金(202660)
- 研究(201442)
- 家(178840)
- 国家(177169)
- 科学基金(151358)
- 社会(125366)
- 社会科(118407)
- 社会科学(118369)
- 省(110209)
- 基金项目(107351)
- 自然(100659)
- 自然科(98272)
- 自然科学(98244)
- 自然科学基金(96462)
- 划(92543)
- 教育(92332)
- 资助(84009)
- 编号(82776)
- 成果(65854)
- 重点(62786)
- 部(61218)
- 发(60099)
- 创(57890)
- 课题(56466)
- 创新(54024)
- 科研(53914)
- 教育部(51729)
- 大学(51583)
- 期刊
- 济(173801)
- 经济(173801)
- 研究(112644)
- 农(81159)
- 中国(79380)
- 学报(68173)
- 科学(62738)
- 管理(56078)
- 农业(55306)
- 大学(52039)
- 财(50842)
- 学学(49322)
- 教育(43554)
- 技术(35969)
- 融(33652)
- 金融(33652)
- 业经(33247)
- 业(27337)
- 财经(25997)
- 经济研究(25748)
- 问题(23541)
- 经(22153)
- 版(21168)
- 科技(19942)
- 图书(19907)
- 技术经济(19290)
- 业大(19114)
- 资源(18697)
- 理论(17881)
- 统计(17842)
共检索到581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原伟鹏 刘新平 胡娟
土地整治已成为坚守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促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切入点。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系统地分析伊犁州和塔城地区国家重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促进现代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现状、风险以及存在的困境,并为今后土地整治项目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对比法分析法。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后项目区耕作条件、耕作方式和耕作水平有较大程度地提高,大量劳动力节省的同时促进了农户大幅增收,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模式多样化;土地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家庭农场 规模经营 伊犁 塔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原伟鹏 刘新平 胡娟
土地整治已成为坚守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促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切入点。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系统地分析伊犁州和塔城地区国家重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促进现代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现状、风险以及存在的困境,并为今后土地整治项目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对比法分析法。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后项目区耕作条件、耕作方式和耕作水平有较大程度地提高,大量劳动力节省的同时促进了农户大幅增收,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模式多样化;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流转价格大幅上涨,流转方式呈现多元化,农户的流转意愿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户对整治后农场规模经营的满意度较高,但也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和困难。得出以下结论,家庭农场经营面临着农产品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波动;当地政府的补贴力度较弱,补贴资金缺少相关的审计和监察;土地整治的立项审批复杂,工程设计、监管及后期管护存在一定的疏漏;土地流转方式不合理,经营农场的投资资金来源有限;农户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等方面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实时监测体系,设立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波动区间;加大当地政府补贴力度和采取差别化的激励措施;适当延长土地流转年限;长期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因地制宜"发展农场适度规模,注重完善和配套基本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家庭农场 规模经营 伊犁 塔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金龙 王丽萍 胡建
适度经营规模是理想与现实结合的产物,是多方妥协、多方权衡的结果。粮食作物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应考虑务农收入和土地生产效率两个方面,适度规模一般在100-400亩之间。我国每个农户持有的耕地过少且承包经营权不稳定,加之农户严重分化,致使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的交易成本极高;同时,土地只能原址利用造成的垄断以及农户间的相互熟识与攀比,使出租方索要的地租向最高标准看齐,致使租地者的边际地租曲线随规模扩大而迅速提高,规模经营带来的好处大多被地租上涨所抵消。这两个成本困境使得直接从农户手里租地实现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非常困难。政府必须采取差别化政策,对种粮家庭农场给予支持,同时借助中介机构降低土地流转的成本。
关键词:
适度规模经营 粮食 土地流转 家庭农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宝玉 刘婷
本文在探讨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两种理论观点之争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系统考察了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加入合作社能够扩大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推动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经测算,当前中国家庭农场最优经营规模为188亩,因而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仍有扩大的空间。其次,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效应存在异质性,收入水平高、社会资本水平低和自有机械化水平低的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效应更明显。再次,加入合作社扩大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主要来自内部服务获取机制和外部资源获取机制,且合作社所提供的销售服务和金融支持对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扩大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最后,耕地细碎化程度负向调节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效应,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加入合作社的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本文的研究为推动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其与合作社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苏 陈永富
文章以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综合比较分析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及技术服务等生产要素与4种不同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后,运用DEA(数据包络)评价分析方法,选取土地规模、受教育程度、租金、种苗的购买、雇工工资、有机肥的支出、农药与化肥的支出作为投入指标,产出方面选取农产品的销售额作为产出指标,对从事蔬菜、水果种植的62户家庭农场经营的规模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力图探求果蔬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研究结果发现:浙江省果蔬类家庭农场小规模的最优经营面积为1.33~2hm2,中等规模的为4.67~6.67hm2或8~10hm2,大规模经营的为26.67~33.33hm2。此外,浙江...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数据包络分析 规模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爽 牛增辉 孙正
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家庭农场经营体制作为一种组织和制度创新,能产生经济当事人在现行农业经营体制下安排下无法获得的外部利润,但家庭农场经营体制发展中存在的限制和不足又可能导致效率损失。探究家庭农场经营体制产生的动因,明确其扩大经营规模、节约交易费用、增加收入渠道的外部利润的来源,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法律政策不完善、技术应用程度低、市场风险大制约因素,能有效地提升外部利润,减少效率损失,促进家庭农场经营体制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体制 适度规模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灵辉
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律和政策规制下,家庭农场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获得适度规模、成片集中且期限稳定的承包地存在着一些困难,主要表现为:家庭农场所需的成片适度规模化地块集中起来难、家庭农场集中起来的成片适度规模化土地地权稳定性较差。基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理论和地权稳定性理论,可从“地块物理拼合机制”和“地块权利稳定机制”两个方面,提出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的实现路径和服务于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的配套政策建议:一是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助力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二是确保农民分享到充分合理的土地流转收益,对农民退出土地进行严格把关;三是规范集体经济组织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内的土地调整行为以及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届满时的延包方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家庭农场既保留了农户经营的优势,又克服小农户经营的弊端,是未来中国农业微观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家庭农场获得集中成片且期限稳定的土地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农地流转是家庭农场土地集中的重要途径。由于农地流转存在着时空分散性、期限议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价格过高过低的不可控性以及农民中途违约的可能性等问题,农地自由流转与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相衔接存在着诸多障碍。通过构建农民土地权利处置体系,在遵循农民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将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划分为土地保留分户经营区、土地流转集中经营区和土地退出集中经营区三大区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瑞铭 郑毓岚 钟华 张瑞中
[目的]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最有效的经营模式之一,已成为引领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匮乏是都市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衡量和确定家庭农场规模的适度性尤为重要。[方法]以厦门市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为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选取土地规模、资本投入、农业收入、农场主家庭劳动力人数、长年雇工人数、农场主参加农业技能培训次数作为分析变量,对从事蔬菜专业、水果专业、多功能经营的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蔬菜专业、水果专业家庭农场和多功能经营的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分别为1.54、4.50、3.56hm~2。[结论]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并未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不能盲目推进统一标准的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模式。最后,文章从厦门市角度提出加快土地流转机制改革,制定和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扶持政策,加大技能培训等政策建议,以此引导发展土地适度规模家庭农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弦 高阔
家庭农场是农业向专业化、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将成为现代农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首先从家庭农场的产生、内涵、界定标准和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目前关于家庭农场的概念和界定标准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主要涵盖4个方面的特征:经营主体、经营项目、经营规模和企业化管理等,由于中国农业处于转型期,中国家庭农场界定应该是一个动态标准。其次,对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专家学者从微观效率、中观组织和宏观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发现,资源禀赋、机械化程度、管理水平、经营项目、社会化服务和社会稳定等因素影响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同时对中国现阶段不同地区主要家庭农场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延廷
文章从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产出效率关系、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规模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易于制定以及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几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文章认为,要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必须转变经营意识,配套实行土地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价格保护和农村社会保障等措施。
关键词:
农地规模经营 家庭农场优势 理论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月 郑军 赵晓颖 安康
基于山东省42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订单农业参与行为对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参与订单农业的家庭农场采纳绿色生产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参与订单农业的农场,且与订单方联系紧密的农场采纳绿色生产的比例高于与订单方联系不紧密的农场。2)订单农业能够显著促进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特别是能够促进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废弃物回收。3)农场经营年限、质检追溯、“三品一标”、参与培训等其他控制变量也对其绿色生产具有显著影响。为此,应加快家庭农场采用“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订单农业模式,同时鼓励家庭农场与订单方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大农场绿色生产培训,促进农场绿色生产意识到意愿、意愿到行为的转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危薇 杜志雄
家庭农场作为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载体,引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围绕其经营规模与生产率展开研究对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全国530个粮食型家庭农场数据考察了新时期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结果表明,粮食型家庭农场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但随着劳动力市场、机械(租赁)市场的愈加活跃,家庭农场土地生产率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将下降得越慢。研究还发现,尽管家庭农场土地生产率将随着雇工工资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但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可以弥补该下降。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规模 土地生产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军 李国富
安徽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近年来,在培育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笔者通过对安徽家庭农场的典型解剖和总结分析,概括出安徽省家庭农场目前存在的类型特点,剖析了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进而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建议。一、安徽省家庭农场的发展态势一是起步早,发展迅速。安徽省的家庭农场起步较早,早在2007年,安徽省郎溪县就紧紧围绕当地的优势资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令成 郑少锋
基于微观农场的调查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松江区粮食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及其适度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管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农场经营效率均有显著影响,对其进行剥离性分析是合理的。其中,农场主文化程度、粮食种植补贴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农场到镇中心距离与生产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农场主年龄、农田块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等变量的影响则是多元的。18组家庭农场中,最优土地投入规模为8.13~8.40公顷。为了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松江区粮食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可以加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