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31)
- 2023(4704)
- 2022(3809)
- 2021(3526)
- 2020(2834)
- 2019(6251)
- 2018(6202)
- 2017(12235)
- 2016(6648)
- 2015(7195)
- 2014(7040)
- 2013(7198)
- 2012(6662)
- 2011(6063)
- 2010(6180)
- 2009(5746)
- 2008(5583)
- 2007(5218)
- 2006(4694)
- 2005(4185)
- 学科
- 农(43821)
- 济(34165)
- 经济(34135)
- 农业(29099)
- 业(27959)
- 管理(12692)
- 业经(12247)
- 土地(10913)
- 农业经济(9726)
- 方法(9119)
- 村(9019)
- 农村(9014)
- 数学(8657)
- 数学方法(8618)
- 发(8470)
- 中国(8407)
- 地方(7698)
- 企(7505)
- 企业(7505)
- 制(7438)
- 发展(6718)
- 展(6712)
- 劳(6563)
- 劳动(6563)
- 收入(6336)
- 农业劳动(6281)
- 人口(6131)
- 体(6021)
- 策(5933)
- 及其(5824)
- 机构
- 学院(94334)
- 大学(87920)
- 济(44640)
- 经济(43942)
- 农(40833)
- 管理(38005)
- 理学(33259)
- 理学院(32990)
- 管理学(32604)
- 管理学院(32470)
- 研究(31934)
- 农业(30898)
- 中国(27159)
- 业大(23084)
- 农业大学(19093)
- 科学(18988)
- 京(18014)
- 财(16869)
- 中心(16540)
- 所(15944)
- 江(15341)
- 经济管理(14621)
- 研究所(14290)
- 业(14218)
- 省(13181)
- 财经(13040)
- 发(12769)
- 经济学(12432)
- 经(11987)
- 发展(11654)
- 基金
- 项目(64576)
- 科学(51520)
- 研究(50399)
- 基金(46914)
- 家(40333)
- 国家(39877)
- 科学基金(34339)
- 社会(33862)
- 社会科(31702)
- 社会科学(31693)
- 省(27459)
- 基金项目(25710)
- 农(25546)
- 编号(22138)
- 划(21044)
- 教育(20497)
- 自然(20121)
- 自然科(19576)
- 自然科学(19574)
- 自然科学基金(19227)
- 资助(17071)
- 发(16067)
- 成果(16041)
- 部(14960)
- 业(14567)
- 国家社会(14222)
- 制(14094)
- 重点(13947)
- 创(13854)
- 课题(13762)
共检索到144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宛琪
土地整治的目标是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利用率,通过对低效或不合理利用的土地、未利用土地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实施改造来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我国城镇低效用地占40%以上,农村空闲住宅达到10%~15%;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国城市建成区的11%。解决了低效利用土地的问题,才能真正做到节约集约用地。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城市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但在笔者看来,农地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劲屹
"土地银行"是促进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效率的一项制度创新,一方面可以解决农地闲置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让现代农业企业集中土地,实施机械化规模耕种。然而,"土地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邻域制度的支持,需要建立一个公允的土地评估体系,放宽法律条文对农地抵押的限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此方能使其服务"三农"的功效得以发挥。
关键词:
土地银行 农地流转 土地抵押贷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超正 杨钢桥
首先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效果的整治模式与地貌类型差异;然后利用湖北省地处江汉平原的天门市和潜江市、武陵山区的宣恩县和咸丰市483户农户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同一地貌是否实施农地整治、同一地貌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和不同地貌同一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均能显著增加农户收入。(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的增收效应远远大于地方政府主导模式,但即使同一地貌类型,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分项收入的影响程度、大小和显著性存在较大差异。(3)平原农地整治的增收效应明显高出山区农地整治,但即使同一整治模式,不同地貌农地整治对农户分项收入的影响程度、大小和显著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农地整治的农户收入效应受到整治模式和地貌类型的共同制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超正 杨钢桥
首先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效果的整治模式与地貌类型差异;然后利用湖北省地处江汉平原的天门市和潜江市、武陵山区的宣恩县和咸丰市483户农户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同一地貌是否实施农地整治、同一地貌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和不同地貌同一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均能显著增加农户收入。(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的增收效应远远大于地方政府主导模式,但即使同一地貌类型,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分项收入的影响程度、大小和显著性存在较大差异。(3)平原农地整治的增收效应明显高出山区农地整治,但即使同一整治模式,不同地貌农地整治对农户分项收入的影响程度、大小和显著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农地整治的农户收入效应受到整治模式和地貌类型的共同制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玉莹 金晓斌 范业婷 项晓敏 刘晶 周寅康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区域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量化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有显著影响的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研究结果:(1)从全国层面看,土地整治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和整治投资额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均有正向作用,相应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3.1%、1.1%和8.3%;(2)从区域层面看,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耕地质量较差、土地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玉莹 金晓斌 范业婷 项晓敏 刘晶 周寅康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区域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量化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有显著影响的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研究结果:(1)从全国层面看,土地整治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和整治投资额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均有正向作用,相应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3.1%、1.1%和8.3%;(2)从区域层面看,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耕地质量较差、土地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论: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但区域差异较为显著,应针对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社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特征,开展差异化整治,特别是在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提升作用不显著的地区,应对整治方式、后期利用等方面进行反思,慎重开展土地整治工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学涛
基于2002—2017年1682个县域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讨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非均衡效应,即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促进富裕县域农地效率的提升,但不会对贫困县域农地效率产生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效率的影响还受到地形差异的制约,平原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既能够实现要素转移又能够实现效率提升,而山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仅能实现要素转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地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升农地效率需要考虑地形的约束;农村劳动力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考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守柏 贺雪峰 严宽
上海市以土地整治为抓手,以建设用地"减量化"为契机,推进统一政策平台下的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全面重构,创新乡村更新的多元化实现模式。以土地整治促进乡村更新,需要在乡村规划优化、涉农项目对接、农民参与动员、社会资金整合等方面完善,以重建乡村文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守柏 贺雪峰 严宽
上海市以土地整治为抓手,以建设用地"减量化"为契机,推进统一政策平台下的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全面重构,创新乡村更新的多元化实现模式。以土地整治促进乡村更新,需要在乡村规划优化、涉农项目对接、农民参与动员、社会资金整合等方面完善,以重建乡村文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宪素 李晨
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要求,也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土地整治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为更好地发挥新时代重大工程在有效落实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上的基础性作用,笔者认为亟须按照《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和《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等安排,组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熊彩云
当前,我国农地顺畅流转面临着障碍约束,确权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地产权缺陷,但不能从根本上打破农地流转供需双重不足的局面。因此,确权的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执行力度,而且取决于农地流转的自由度。从提升流转自由度看,农地股份合作化、流转市场化不失为一种好的过渡期选择。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地流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文雄 余利红 刘凌览 杨钢桥 饶中一 罗冰
农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地整治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本文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的22个县(市、区)农地整治为对象.收集并整理其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其效率进行评价.包括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超效率.判断其DEA有效性.提出农地整治DEA无效地区的标杆选择方法.确立出DEA有效地区为农地整治的备选标杆.运用投影分析法找出DEA无效地区与标杆间的效率差距并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向标杆学习的持续改进方法并对改进的效果进行检查。研究表明: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农地整治的效率整体较高.其中DEA综合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丁·德·佩尔斯马克
比利时的弗兰德地区在以土地整治促进农村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在提升环境质量方面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土地机构与土地开发弗兰德地区1935年就建立了土地局。从成立至今,该机构一直被委以不同任务。从1988年开始,任务逐渐多样化。这些任务不仅包括土地整理,还包括土地开发、GIS(地理信息系统)、自然环境开发、土地银行、农村政策等。土地局有自己的目标和策略,其使命就是要和一些其他官方机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局 弗兰德 比利时 农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丁·德·佩尔斯马克
比利时的弗兰德地区在以土地整治促进农村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在提升环境质量方面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土地机构与土地开发弗兰德地区1935年就建立了土地局。从成立至今,该机构一直被委以不同任务。从1988年开始,任务逐渐多样化。这些任务不仅包括土地整理,还包括土地开发、GIS(地理信息系统)、自然环境开发、土地银行、农村政策等。土地局有自己的目标和策略,其使命就是要和一些其他官方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振宇
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应尽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的网络和组织基础,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发挥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核心作用,鼓励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继续探索合同农业机制和期货市场,重视超级市场在高质量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关键词:
农产品 农产品流通 经济增长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