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8)
- 2023(15424)
- 2022(13443)
- 2021(12819)
- 2020(10857)
- 2019(25012)
- 2018(25313)
- 2017(48689)
- 2016(26747)
- 2015(30293)
- 2014(30348)
- 2013(29427)
- 2012(26860)
- 2011(24002)
- 2010(24102)
- 2009(22351)
- 2008(21332)
- 2007(18535)
- 2006(16087)
- 2005(13970)
- 学科
- 济(102790)
- 经济(102657)
- 管理(74898)
- 业(68065)
- 企(56955)
- 企业(56955)
- 方法(47405)
- 数学(41219)
- 数学方法(40487)
- 农(28330)
- 中国(26314)
- 财(25186)
- 学(24875)
- 业经(22314)
- 地方(22033)
- 制(19452)
- 理论(19297)
- 农业(18529)
- 贸(17255)
- 贸易(17246)
- 易(16628)
- 和(16326)
- 务(15745)
- 财务(15654)
- 财务管理(15625)
- 环境(15285)
- 技术(15084)
- 银(14754)
- 银行(14705)
- 企业财务(14632)
- 机构
- 学院(365314)
- 大学(364605)
- 管理(143082)
- 济(134503)
- 经济(131200)
- 理学(123813)
- 理学院(122345)
- 管理学(119671)
- 管理学院(119037)
- 研究(118972)
- 中国(89263)
- 京(78982)
- 科学(77200)
- 财(62286)
- 农(60904)
- 所(60052)
- 业大(56823)
- 中心(54858)
- 研究所(54741)
- 江(54540)
- 范(50132)
- 财经(49761)
- 北京(49688)
- 师范(49648)
- 农业(47697)
- 经(45035)
- 州(44494)
- 院(44156)
- 技术(41191)
- 师范大学(39773)
- 基金
- 项目(252412)
- 科学(196691)
- 研究(184024)
- 基金(179831)
- 家(156888)
- 国家(155558)
- 科学基金(133137)
- 社会(112224)
- 社会科(105981)
- 社会科学(105951)
- 省(100005)
- 基金项目(95527)
- 自然(88521)
- 自然科(86436)
- 自然科学(86413)
- 教育(86108)
- 自然科学基金(84799)
- 划(84519)
- 编号(77416)
- 资助(74907)
- 成果(62755)
- 重点(56303)
- 部(54422)
- 课题(53788)
- 发(52838)
- 创(51933)
- 科研(48345)
- 创新(48326)
- 项目编号(47149)
- 大学(46869)
- 期刊
- 济(150263)
- 经济(150263)
- 研究(103471)
- 中国(74510)
- 学报(59516)
- 农(55623)
- 科学(54555)
- 管理(51702)
- 财(47927)
- 教育(46918)
- 大学(44612)
- 学学(41802)
- 农业(38319)
- 技术(33682)
- 融(28732)
- 金融(28732)
- 业经(26638)
- 经济研究(23386)
- 财经(23103)
- 图书(20664)
- 业(19640)
- 经(19639)
- 问题(19184)
- 版(17884)
- 科技(17843)
- 理论(17011)
- 技术经济(16962)
- 资源(16894)
- 统计(16581)
- 商业(15943)
共检索到533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澄
为进一步拓展城市高质量发展空间,深圳积极探索存量土地再开发,在土地征收的基础上建立土地整备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土地整备过程中创设利益统筹政策。本文重点对该政策实施中各方主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洋洋 于昭 邹晓东
2012年,深圳市存量土地供应首次超过新增供地,标志着该市已步入以存量土地开发为主的深度城市化阶段。然而相较于新增用地,存量土地开发面临更为直接的利益分配难题,这些利益盘根错节,成为城市规划实施的最大障碍。特别是公益设施,落地难度极大。如何推动存量土地高效开发支持城市转型发展,已成为深圳市土地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深圳以"利益共享"为核心思路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雷日辉
以深圳市土地整备实践为例,从土地性质变更、土地整合使用、土地规划调整、土地开发再建设等角度,分析土地整备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来源。为了弥补传统土地价值估算方法的不足,将经过整备后土地供应权视为基于房产价值的实物期权,确定整备后土地的最大期权价值,构建土地整备增值收益测算模型,并从原土地权利人和政府的经济、产权关系调整过程出发,分析土地整备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机理,为合理调节土地整备相关利益主体分享的增值收益提供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土地整备 土地增值 实物期权 收益分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海燕 刘颖
土地整备是土地资源二次开发的重要手段,是政府通过收购、储备和出让等环节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政策干预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土地资源紧缺的环境约束下,深圳市通过建立土地整备制度,来达到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空间扩展能力受限的目的,初步形成以市场和政府双重驱动为核心的存量土地运作机制。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土地整备工作有利于挖掘存量土地潜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本文以深圳市土地整备制度为例,深入剖析现行土地整备工作面临的实施困境,结合整备工作实施的现实情况,对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土地整备的主要模式进行探析,并从制度设计、法律保障和经济条件三个方面阐述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土地整备的可行性,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深圳市的土地整备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庆 黄晓冰
自2012年深圳市存量土地供应首次超过新增供地以来,高效盘活存量土地一直是深圳市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与土地紧缺之间的矛盾,深圳改革探索并逐渐形成了以"利益共享"为核心,包括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农村集体用地入市、已批未建土地盘活等在内的多种存量土地开发利用模式,成效初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聂家荣 李贵才 刘青
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基于认知权利理论和协调博弈理论,对原农村集体土地权益分配模式的演变过程及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原农村集体土地权益分配博弈,是城市政府和原村集体及其成员,以国家法律规定的权利边界为基础,在各自的认知权利边界存在重叠、但未能被法定产权有效覆盖的区域,进行利益协调的过程。其中,存在两种权益明晰的模式,一种是城市政府借助行政力量自上而下地进行产权安排实现收益边界的明晰,另一种是通过收益分配博弈自下而上推动产权边界的明晰,深圳市城市更新政策的出台正是后者得以实现的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博弈形成各方认可的收益分配方案,进而通过更新改造活动完成空间重构,将收益分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文杰
一、引言近年来,政府投资运作模式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筹集资金的基础上,也大大加快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因此,地方各级政府都迫切要求通过努力构建政府投资运作模式,充分有效整合资源条件,切实把资源、资产、资金、项目等有序纳入政府新的投资运作平台体系中。通过积极发掘有效的投资途径和渠道,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于资金的巨大需求。同时,促使政府新的投资运作模式及体系拥有了更多质量良好、数额巨大的资产,尽力保证现金流的稳定,促进财务管理的良好形象和利润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雷日辉 刘颖
为更好地解决土地资源供需矛盾,2011年广东省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土地整备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土地整备的主要内涵:立足于实现公共利益和城市整体利益的需求,综合运用收回土地使用权、房屋征收、土地收购、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填海造地等多种方式,把零散用地进行整合,进行土地清理及土地前期开发,并统一纳入土地储备范畴。如今,土地整备已成为深圳市推进土地二次开发的重要手段,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雷日辉 刘颖
为更好地解决土地资源供需矛盾,2011年广东省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土地整备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土地整备的主要内涵:立足于实现公共利益和城市整体利益的需求,综合运用收回土地使用权、房屋征收、土地收购、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填海造地等多种方式,把零散用地进行整合,进行土地清理及土地前期开发,并统一纳入土地储备范畴。如今,土地整备已成为深圳市推进土地二次开发的重要手段,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岳隽 陈小祥 刘力兵
深圳土地整备作为政府主导推进的存量土地再开发利用的重要模式之一,需要对土地整备中利益协调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继而探寻有效的利益协调路径。引入嵌套博弈理论,对深圳坪山新区金沙、南布和沙湖3个社区整村统筹土地整备试点工作的利益协调进行探析。研究结果表明整村统筹土地整备中利益博弈多层次嵌套开展,博弈的主要要素体现在土地、规划和资金3个方面。深圳整村统筹土地整备原农村土地利益博弈的根源主要来自对原农村土地现状权益和未来发展权益的合理确定,利益协调的路径需要在现状权益的认定以及未来发展权益的落实方面构建通路,这是解决原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和根本。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煜
由于资本逐利性和保障房公益性的内在矛盾,使得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筹措难题日益凸显。如何采取有效融资措施,顺利实现保障房的建设目标成为当务之急。以深圳市为例,针对保障房建设实际情况,提出"PPP/BOT+REITS"的社会共建融资模式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建议,以期解决保障性住房的融资难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居晓婷 赵茜宇 张占录
研究城中村改造中的土地发展权配置模式,可以为城中村改造中农民权益的补偿制定相对公平合理的标准。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土地发展权作为理论基础对深圳市两个城中村的土地发展权配置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提出农民享有的合理发展权的计算方法。研究发现,"自由改造模式"中村集体与村民分享的土地发展权比例高于"征地模式"的比例,前一种模式村集体与村民获得了64%,后一种模式则获得了51.4%。现实中不同改造模式村民的利益没有达到均衡;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干预越少、市场化程度越高,村民享有的发展权越多。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发展权 市场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廖琦 夏欢 洪武扬
生态用地整理,是指以生态保护区域内的建设用地为整理对象,采用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措施,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增加生态用地数量,优化生态用地结构,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的土地整治活动。近年来,为应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日益严峻的形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圳市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契机,探索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生态用地整理模式,并开展了建设用地清退专项行动。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生态用地整理制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傅崇辉
文章以深圳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转变过程为线索,勾勒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分别就3个不同时期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及相关政策演变过程进行了概述和评价。文章还指出了当前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一些宏观设想和展望。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管理 深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廖琦 夏欢 洪武扬
生态用地整理,是指以生态保护区域内的建设用地为整理对象,采用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措施,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增加生态用地数量,优化生态用地结构,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的土地整治活动。近年来,为应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日益严峻的形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圳市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契机,探索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生态用地整理模式,并开展了建设用地清退专项行动。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生态用地整理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