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8)
2023(7430)
2022(6244)
2021(6065)
2020(4872)
2019(11394)
2018(11252)
2017(21211)
2016(11730)
2015(13260)
2014(13541)
2013(13332)
2012(12439)
2011(11267)
2010(11391)
2009(10361)
2008(10186)
2007(9340)
2006(8475)
2005(7484)
作者
(32443)
(27847)
(26937)
(25828)
(17121)
(13508)
(12407)
(10710)
(10635)
(9964)
(9483)
(9284)
(8862)
(8553)
(8376)
(8307)
(8200)
(8192)
(7738)
(7598)
(6896)
(6848)
(6764)
(6530)
(6453)
(6174)
(6169)
(5902)
(5578)
(5536)
学科
(49809)
经济(49767)
(49562)
(35666)
农业(33044)
管理(23444)
地方(17051)
业经(16847)
(13982)
企业(13982)
农业经济(12539)
方法(12507)
中国(12475)
土地(11986)
(11261)
数学(10814)
(10710)
数学方法(10691)
(9724)
农村(9697)
(9442)
发展(8979)
(8966)
(8808)
建设(7788)
(7749)
(7395)
收入(7334)
(7252)
贸易(7247)
机构
学院(161151)
大学(151949)
(60438)
管理(59463)
经济(58775)
研究(52833)
理学(50206)
理学院(49584)
(49355)
管理学(48691)
管理学院(48397)
中国(43516)
农业(37121)
科学(33783)
(33188)
业大(31683)
(28956)
中心(27874)
(26666)
(25811)
(24493)
师范(24355)
研究所(23649)
(23608)
(23297)
农业大学(23282)
北京(19969)
财经(19324)
经济管理(19126)
师范大学(18691)
基金
项目(103967)
研究(82853)
科学(80188)
基金(70210)
(59370)
国家(58620)
科学基金(50165)
社会(50015)
社会科(46543)
社会科学(46529)
(46423)
基金项目(38885)
编号(38755)
教育(36238)
(35300)
自然(30386)
成果(30344)
自然科(29493)
自然科学(29488)
(29099)
自然科学基金(28909)
资助(26333)
课题(25981)
(24918)
重点(22655)
(21859)
(21857)
(21300)
(21085)
发展(20611)
期刊
(84208)
经济(84208)
(56344)
研究(44909)
中国(43676)
农业(38389)
学报(24214)
科学(23663)
业经(22496)
教育(20968)
(19485)
大学(19230)
学学(17849)
(17509)
金融(17509)
(17077)
管理(15375)
农业经济(14964)
技术(14751)
农村(14534)
(14534)
问题(12604)
资源(11929)
(11459)
图书(9783)
经济问题(9764)
农村经济(9701)
社会(9314)
世界(8909)
社会科(8562)
共检索到257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新卫  赵崔莉  
基于对一些地方农民自发交换合并土地探索的总结和提升,广东省清远市近年在全市以村民自治方式引导农民自主推进土地整合,不仅便利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治理了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而且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虽然在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主体地位缺失、权属调整不力等重大缺憾,影响了农村土地整治功效的正常发挥。当前,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需要借鉴清远市推进土地整合采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如赋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谭砚文  曾华盛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在推进土地确权工作中,积极探索出"确地界到村组、确面积到农户"和"先置换整合后确权"的土地确权模式,为推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调研发现,"阳山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的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置换工作难度大和土地权能实现困难等问题。因此,在肯定"阳山模式"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阳山模式"的困境和适用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谭砚文  曾华盛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在推进土地确权工作中,积极探索出"确地界到村组、确面积到农户"和"先置换整合后确权"的土地确权模式,为推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调研发现,"阳山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的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置换工作难度大和土地权能实现困难等问题。因此,在肯定"阳山模式"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阳山模式"的困境和适用条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玉芳  荀文会  贾艳萍  
农村土地整治是依法在农村地区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用地布局。利用区位要素进行土地整治模式选择,从中心城区城镇密集发展区、东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区、中部平原高效农业发展区和西部农牧综合发展区4类区域分别探讨了差别化的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并从坚持规划先行,坚持资源整合,坚持尊重民意3方面进行了土地整治策略探索。
[期刊] 求索  [作者] 桂华  
税费改革后,公共财政逐步向农村覆盖。伴随大量财政资源输入,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也发生变化,农村公共品供给由税费改革前的制度外供给转变为制度内供给。借助资源输入,国家强化对基层公共事务的直接介入能力。在此过程中,自上而下投入的国家资源如何与农民需求对接,以及农民如何参与资源输入过程,成为影响乡村治理和资金投入效率的关键。广东省清远市属于第二批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点,清远市尝试在村一级整合惠农资金,改变惠农资源投入方式。清远市试行的"资金整合"做法,一定程度上赋予村庄"财权",让村庄治理重新走向实体化,这对于完善农村基层公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征  
课题组对广东省粤北山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西南进行了系统调研,对其土地承包经营状况、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以及广东省土地流转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了解。报告对广东省土地流转的成效进行了分析,详细说明了广东土地流转的几种典型做法,在此基础上对其土地流转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本调研还针对广东省的具体情况提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艳松  沈俊  
浙江省嘉兴市早在1997年就开始开展农用地整理。随着农村改革发展进程的推进,从2003年开始,土地整理的重点转向以宅基地整理为主的建设用地复垦。2008年5月,嘉兴市抓住被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的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俊凤  刘友兆  
基于"新三农"问题的视角,在分析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民权益保护、农村可持续稳定和农业生态安全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从区域尺度构建土地整治对"新三农"问题的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权灰靶模型,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土地整治对"新三农"问题的影响效应显著,但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从综合效应来看,苏北明显好于苏中和苏南地区;从分层效应来看,江苏土地整治在维护农村可持续稳定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但在农民权益保护和农业生态安全维护方面略有不足,忽视了土地整治过程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和生态风险问题。因此,有必要转变现阶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完善制度体系及工作机制,以提升土地整治的综合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雪峰  
自2007年辽宁省将土地新增费的使用权下放到地方后,大连市近年来对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投入呈总体大幅增长态势,从2008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4亿元。农村土地整治成效显著上述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很大程度破解了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通过村庄治理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提高了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增加耕地数量和质量。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工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许明军  杨子生  
我国西南边疆山区土地生态环境脆弱,耕地数量有限且质量较差。云南是西南地区典型的山区省份,其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土地利用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滞后,城乡土地开发利用缺乏统筹和协调,农村土地利用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急需通过开展科学的农村土地整治改变这一状况。为此,运用目标分析法,在阐明云南省农村土地整治作用和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运用典型模式探讨法,提炼出了适合农村因地制宜推广的5种具体模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农用地利用整治模式、生态经济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和分区土地整治模式,并就各模式的含义、要求、作用和适用地区做出明确的阐述,以期对云南省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海洋  
农村土地整治,既是新形势下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务实之举,又是"城市得空间、农民得实惠、社会得发展"的一项民心工程。但是,当前社会的关注往往多集中于新增了多少耕地,造了多少桥,修了多少路渠,而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缺乏足够关注,这些问题常常影响基层申报项目、实施工程的积极性。农村土地整治如何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雅  
201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土地整治,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充2400万亩耕地。此规划将土地整治上升为国家战略,表明了土地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海素  谢建春  陈凯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设施配套和招商引资上的优势,探索建立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备制度(以下简称"集体土地整备制度"),为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启示。集体土地整备制度产生的背景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矛盾。目前,南海区通过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两条轨道同时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让农民集体充分分享到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由于南海区存在2000多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造成农村集体经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海素  谢建春  陈凯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设施配套和招商引资上的优势,探索建立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备制度(以下简称"集体土地整备制度"),为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启示。集体土地整备制度产生的背景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矛盾。目前,南海区通过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两条轨道同时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让农民集体充分分享到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由于南海区存在2000多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造成农村集体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佳骊  徐保根  
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浙江省创造性地设计出类似于美国可转移发展权制度的建设用地复垦指标政策,此项政策使地方政府可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换取建设用地指标,从而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基于对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实地调查,本文分析了这种创新融资机制生成的内在需求和制度背景、机制运行现状及效果,探讨了这一融资机制的局限性以及项目参与者土地利益关系问题。研究认为,单独依靠可转移建设用地复垦指标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资金需求;政府主导参与对项目融资成功有正面影响;在建设用地复垦指标转移过程中需给予农民选择权、增加农民市场参与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