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5)
- 2023(14863)
- 2022(12584)
- 2021(11407)
- 2020(9235)
- 2019(20833)
- 2018(20246)
- 2017(38811)
- 2016(21005)
- 2015(23061)
- 2014(22848)
- 2013(22603)
- 2012(21568)
- 2011(19880)
- 2010(20348)
- 2009(18817)
- 2008(18342)
- 2007(16569)
- 2006(15330)
- 2005(14019)
- 学科
- 济(106963)
- 经济(106775)
- 管理(57457)
- 业(54543)
- 企(42156)
- 企业(42156)
- 方法(34783)
- 中国(30208)
- 数学(28991)
- 农(28767)
- 数学方法(28704)
- 地方(27754)
- 业经(23341)
- 学(22861)
- 财(21402)
- 农业(19285)
- 制(18243)
- 贸(17718)
- 贸易(17705)
- 易(17105)
- 地方经济(16526)
- 银(15825)
- 银行(15777)
- 融(15682)
- 金融(15681)
- 环境(15517)
- 行(15317)
- 发(14895)
- 和(14560)
- 策(14224)
- 机构
- 学院(306822)
- 大学(305829)
- 济(137138)
- 经济(134429)
- 研究(117544)
- 管理(112479)
- 理学(95394)
- 理学院(94214)
- 管理学(92656)
- 管理学院(92100)
- 中国(89271)
- 科学(71121)
- 京(66353)
- 财(61561)
- 所(61160)
- 农(59476)
- 研究所(55215)
- 中心(52118)
- 江(48671)
- 财经(47582)
- 业大(47221)
- 农业(46618)
- 经(43150)
- 经济学(42671)
- 北京(42442)
- 院(42172)
- 范(41148)
- 师范(40639)
- 经济学院(38033)
- 州(37897)
- 基金
- 项目(198438)
- 科学(156195)
- 基金(143994)
- 研究(141993)
- 家(127749)
- 国家(126628)
- 科学基金(106729)
- 社会(93971)
- 社会科(88171)
- 社会科学(88145)
- 省(77524)
- 基金项目(74952)
- 自然(68189)
- 自然科(66571)
- 自然科学(66550)
- 划(65875)
- 自然科学基金(65394)
- 教育(63560)
- 资助(58917)
- 编号(55408)
- 发(48400)
- 成果(45408)
- 重点(45253)
- 部(43676)
- 创(40816)
- 课题(40185)
- 国家社会(38800)
- 发展(38570)
- 创新(38209)
- 展(37980)
- 期刊
- 济(165731)
- 经济(165731)
- 研究(98276)
- 中国(70120)
- 农(55835)
- 学报(51115)
- 科学(48128)
- 财(44923)
- 管理(43413)
- 大学(38411)
- 农业(37563)
- 学学(36484)
- 融(33285)
- 金融(33285)
- 教育(31838)
- 经济研究(27692)
- 业经(26586)
- 技术(24989)
- 财经(24473)
- 经(21276)
- 问题(21273)
- 业(19023)
- 贸(17036)
- 世界(16224)
- 技术经济(16158)
- 国际(15587)
- 商业(14569)
- 版(14371)
- 科技(14045)
- 统计(13866)
共检索到488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思全 王蒙
构建了一个土地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分析模型,并用天津市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对于土地供应量的控制减少了均衡资本量;(2)严格的土地政策会使单位资本产生的福利量减少;(3)土地政策的适时调整能使经济发展沿着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路径发展。因此,土地政策的制定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通过适时调整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关键词:
土地政策 经济发展 社会福利 福利函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桂林
本文试图为政治治理结构选择提供一个经济学解释。地方政府拥有资源的配置权,利益集团为了获得这项资源配置而去俘获地方政府,但这会造成社会收入不均加剧,从而给政府带来社会收入不均成本。中央政府可以通过任命制、有限选举制以及选举制三种不同的政治治理结构来规制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行为,从而最大化自身的利益。本文分析表明,在不同的环境下中央政府会选择不同的最优政治治理结构。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此制度结构下政府的选择行为不一定是社会福利最优的。社会收入差距越大、政府对于私人收益的评价越低,政府越有可能接受社会的问责。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政治治理结构 不平等 俘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赖春华 左停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之间两难抉择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劳动力市场改变、持续失业的产生、福利依赖性的增强以及抑制福利支出的需要,已经对社会福利的发展及其稳定性构成了严峻挑战。近年来,西方社会福利的论述正逐渐超越传统两难的格局,积极地探讨二者之间系统整合的可能性,由此激发出更多的福利发展新思维。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社会福利 全球化 整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刚 曹玉书
从历史和发展的视野看,土地政策改革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区域经济发展演进的过程与以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为主线的土地政策转变的过程在时段上基本吻合,土地政策对青岛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明显。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土地政策的杠杆和规划作用,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制造业、服务业的高端化。
关键词:
土地 政策 青岛 经济 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素娥
农村土地政策是党和国家农业政策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再一次论证了农村土地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必须根据国情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这对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创新,解决困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变迁 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宜勇 杨亚哲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璐璐
土地政策与经济发展转型有着内在的关联,土地政策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对经济发展转型产生影响,通过行政干预、市场调节、配合宏观经济政策等来实现对经济发展转型的支持。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转型对土地政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因应经济发展转型,我国土地政策历经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在土地政策选择上,应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合理开发,改革征地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化改革制度,促进土地市场城乡一体化,运用土地政策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经济发展转型 土地利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马贤磊 郭贯成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实践,呈现出探索、确立、改革、发展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政策体系。基于土地政策是国家发展的底层逻辑这一认知,本文运用“政策变迁—行为机制—路径回应”的分析框架,从政治秩序、经济发展、国家治理3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党的百年土地政策实践的伟大贡献及其制度逻辑,充分揭示了土地政策对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土地思想的中国化,土地政策百年实践也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累了重要经验。基于此,未来的土地政策需要积极回应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命题,在土地产权结构、城乡土地关系、空间治理体系和统筹发展与安全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和有效变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马贤磊 郭贯成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实践,呈现出探索、确立、改革、发展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政策体系。基于土地政策是国家发展的底层逻辑这一认知,本文运用"政策变迁—行为机制—路径回应"的分析框架,从政治秩序、经济发展、国家治理3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党的百年土地政策实践的伟大贡献及其制度逻辑,充分揭示了土地政策对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土地思想的中国化,土地政策百年实践也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累了重要经验。基于此,未来的土地政策需要积极回应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命题,在土地产权结构、城乡土地关系、空间治理体系和统筹发展与安全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和有效变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立行
我国许多地方都在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型经济结构建设,这需要有相应的发展空间载体,即土地资源的支撑。然而,由于传统产业发展政策、土地管理政策在产业发展支持上的倾斜,服务业在拥有土地资源方面先天不足;工业用地占用过多,既加剧土地资源的紧张,又挤占服务业发展用地需求,产业发展环境恶化。面对产业发展出现融合的趋势,土地政策尤其是土地用地性质政策面临难题,亟待调整。我们认为,土地定性应因地区、因产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地区发展的需要。目前,在服务业用地规划、用地指标方面应当优先考虑、倾斜支持,一如我们从前在支持制造业发展时曾经所做的那样。
关键词:
土地政策 服务业发展 政策调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世彬
我国最近进口关税税率的调整,目的在于解决名义关税水平高而实际关税水平低的矛盾;解决地区间、企业间不平等竞争的矛盾,以及解决进口体制与关贸总协定要求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进口税收调整的主要特点后,认为调整关税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并有可能增加财政收入,也使消费者受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红妹 薛海龙
本文基于瓦格纳法则,运用2002-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人均国民总收入提高趋势下社会福利政策财政支出占国民总收入比重的变动方向及大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系统地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对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和对外在冲击的反应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发现,瓦格纳法则完全适用。
关键词:
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 瓦格纳法则 协整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林
先天禀赋和后天发展机遇的不同,决定了社会中财富创造者在现有制度环境下财富分配成果的不同。因此,贫富差距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文章证明了基于经济人假设建立起来的经济学自身并不能解决财富的有效分配问题。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不能走"杀富济贫"的平均主义老路,而是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例如通过合理的税收转移支付为穷人建立适当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为此,文章建立了政府社会福利改进的基础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数字模拟,最后还解析了模拟过程和结果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伟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的形成和实践上。这种理论同剩余型模式与制度型模式的区别在于,它促进了“生产性的”、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干预。发展型社会政策结合经济议题,力图通过协调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来改善所有人的福利。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若干实际的社会投资策略和资产建设策略,实现社会政策从以消费和再分配为导向的服务转向提高受助者能力、扩大经济参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干预方法,这使发展型社会政策明显有别于福利领域的其他方法。中国正力图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处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改革的反思时期,社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静 吕雁琴 赵斌
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大背景下,文章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和莫兰指数刻画中国居民社会福利绩效的时空演变特征,进一步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社会福利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居民社会福利绩效水平不断上升,且在空间上具有正自相关性,并以东部地区省份的“高-高”集聚和西部地区省份的“低-低”集聚为主;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居民社会福利绩效提高,且该促增效应主要通过经济和社会层面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和低城镇化地区产生更大的边际效应;考虑空间因素后,数字普惠金融同时对邻近地区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