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99)
2023(18006)
2022(15627)
2021(14396)
2020(12308)
2019(28016)
2018(27930)
2017(53564)
2016(28965)
2015(32026)
2014(31959)
2013(31375)
2012(28455)
2011(25762)
2010(25650)
2009(23489)
2008(22438)
2007(19113)
2006(17037)
2005(14738)
作者
(83824)
(70194)
(69341)
(66340)
(44511)
(33682)
(31496)
(27495)
(26789)
(24606)
(23835)
(23669)
(22356)
(21999)
(21631)
(21478)
(20804)
(20727)
(20142)
(19868)
(17540)
(17168)
(16856)
(16030)
(15879)
(15474)
(15403)
(15255)
(14103)
(13698)
学科
(130116)
经济(129982)
管理(79996)
(74510)
(61008)
企业(61008)
方法(53764)
数学(47351)
数学方法(46775)
(32323)
中国(30160)
(29100)
地方(28620)
(28551)
业经(27010)
(22300)
农业(21983)
(20321)
贸易(20312)
(19628)
环境(18949)
理论(18080)
(17759)
技术(17181)
(17171)
财务(17098)
财务管理(17060)
(16748)
(16634)
金融(16632)
机构
大学(404831)
学院(403584)
(167624)
经济(164227)
管理(158281)
研究(140168)
理学(137517)
理学院(135959)
管理学(133448)
管理学院(132718)
中国(102265)
科学(88323)
(85289)
(74297)
(72072)
(70876)
研究所(65015)
业大(64804)
中心(63347)
财经(59572)
(58841)
农业(56534)
(54320)
北京(53217)
(52313)
师范(51691)
经济学(50981)
(50816)
(46828)
经济学院(45707)
基金
项目(282560)
科学(220863)
基金(204848)
研究(200421)
(180977)
国家(179516)
科学基金(153367)
社会(127065)
社会科(120418)
社会科学(120380)
(111513)
基金项目(109040)
自然(101744)
自然科(99336)
自然科学(99305)
自然科学基金(97500)
(93329)
教育(91851)
资助(84228)
编号(80121)
重点(63629)
成果(63206)
(61509)
(60729)
(58347)
课题(55224)
创新(54594)
科研(54447)
国家社会(52483)
教育部(52374)
期刊
(184172)
经济(184172)
研究(118109)
中国(77484)
学报(69370)
(64890)
科学(62025)
管理(57748)
(56146)
大学(52112)
学学(49575)
农业(44033)
教育(40453)
技术(35445)
(32247)
金融(32247)
经济研究(30340)
业经(29452)
财经(29153)
(25129)
问题(23698)
(22063)
技术经济(20224)
科技(19866)
(19310)
资源(18796)
理论(18367)
统计(18338)
业大(18074)
图书(17769)
共检索到589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永琦  
本文分析了台湾省土地改革推动台湾经济持续增长的机制和途径。在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的作用机制下,台湾省的土地改革通过激励机制、效率机制、供求机制和公平机制,以及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公平分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途径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永琦  
要素投入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力,而经济持续增长是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本文依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途径和作用机制。台湾地区土地改革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公平分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途径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是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取得成功以及得到认可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德宏  
1949年中国国民党退到台湾以后,为了在台湾站稳脚跟,总结了在大陆失败的教训,自1949年到1953年,陆续实行了“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和“耕者有其田”,采用和平渐进的方式搞了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性质的土地改革。后来,他们又进行“土地重划”和“实施平均地权”,搞了第二次土地改革。对台湾的土地改革,国内一直研究得很少。现在,仅依据所能找到的一些材料,依次对其作些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恩平  韩旭  
土地不仅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中国社会的根基所在。土地问题既是诸多社会问题的诱因,同时也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因素。当前,海峡两岸都面临着地少人多、人地矛盾尖锐的问题,而在台湾农地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当能为大陆农地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相关立法的生成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思莹  徐晋涛  
中国南方森林资源丰富,但因为分布、民族以及社会经济的差异,各地的山林占有关系较为复杂。本文利用地方志、土地改革时期文献资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南方三个行政大区六个省份的山林权属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六个省份土改前夕均以私有林为主,公有林次之,国有林最少;六省各阶层山林占有关系存在较大差异,福建省山林占有较为分散,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山林占有较为集中,而四川省与云南省的山林占有呈两极分化的格局;各省因为资源禀赋、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存在着多样化的山林经营方式。整体而言,土地改革前夕南方六省山林占有差异较大,但各地多样化的山林经营方式与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的目标密切关联,有很强的资源配置效率属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在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影响和中国自身学术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土改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话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无论国家层面的宏观论述还是村庄层面的微观考察,均有来自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广泛参与,由此导致了先前的生产关系、革命、阶级等分析范式的转变,而现代化理论、国家—社会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等工具的应用,值得我们细致梳理并借鉴其得失。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志辉  
建国初期,在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经历过土地革命的原中央苏区,通常被视为土地分散地区的典型代表。苏区革命对建国后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相对分散的土地占有状况上,而且体现在较为特殊的社群关系和政治生态上。后苏区时代地主与农民的微妙关系,以及前苏区干部的历史问题,都使苏区土地改革呈现出与其他新区有所不同的特点。这些现实状况,是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适用了某些特殊政策的前提条件。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启示: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应在社会心理的认同下,努力寻求国家的政策扶持,同时积极探索现代化经营模式,不断增强经济"造血"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曼荣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领土包括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国土面积约17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8强,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土地是农业的基本问题,没有合理的土地政策也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稳定发展。自九十年代初,俄罗斯分阶段实施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先是取消了国家对土地的垄断,进行土地的非国有化,把收归国有的土地发还给农业生产者所有。第二阶段是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土地分成份额,大部分无偿转给公民所有。第三阶段是从经济上实现农户(农场)经济、农村庄院、果园、菜园的土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美玉  王成璋  
运用斯密-科斯定理分析农地集中与土地改革之间的关系,可得到如下结论在农村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交易效率较低的情况下,土地过度集中容易导致土地改革。要提高农地集中的经济效益,必须提高农村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盛尧  
菲律宾的土地改革唐盛尧菲律宾有40%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最贫困的当属农民。菲律宾政府认为,不平等的土地所有制及农业生产力低是造成许多菲律宾人贫穷的两个主要原因。为了达到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目标,菲律宾从1972年就开始进行土改,但由于...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场巨大变革。这场变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其中反映的地权思想和对所有制关系的认识,可以作为当前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克强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土地改革,需要农民自愿选择以土地换取市民身份。土地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而不宜试点推广,关键降低农民与市民身份转换的经济成本,以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土地管理有利于盘活存量和抑制滥占土地,土地流动向耕地保护和民生保障的倾斜。建议推进土地价值与使用权的分离,通过对土地占用及升值征收土地资源税,将土地价值从使用价值中充分剥离出来,并将土地资源税纳入全国和地方建立的统筹基金,专用于对城镇化进城农民的保障性安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西爱琴  陆文聪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兵  常伟  程艳军  徐珍源  
土地问题在津巴布韦独立前长期存在。独立后津巴布韦政府试图在维持白人农场格局和确保黑人贫民温饱之间寻找平衡。进入20世纪90年代,津巴布韦经济形势恶化使得土地问题再度尖锐化,并迫使政府通过土地改革来满足无地黑人的土地诉求。政府试图通过强制性土地改革缓解政治经济危机。这种强制性的土地改革不但导致了西方经济制裁,土地改革失败也导致了粮食短缺、恶性通货膨胀以及政局动荡等政治经济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德宏  
读杜润生主编的《中国的土地改革》郭德宏由杜润生主编的《中国的土地改革》一书,是《当代中国丛书》中非常具有特色,而且水平很高的一部学术专著。其主要特点如下:第一,内容全面系统。从纵的方面来说,该书不仅系统论述了中共建党初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减租减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