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0)
- 2023(15392)
- 2022(13661)
- 2021(12907)
- 2020(11122)
- 2019(26161)
- 2018(26446)
- 2017(51060)
- 2016(27955)
- 2015(31666)
- 2014(32103)
- 2013(31479)
- 2012(28881)
- 2011(25935)
- 2010(25820)
- 2009(23822)
- 2008(23525)
- 2007(20374)
- 2006(17536)
- 2005(15217)
- 学科
- 济(112919)
- 经济(112790)
- 管理(77839)
- 业(74120)
- 企(61541)
- 企业(61541)
- 方法(54867)
- 数学(48436)
- 数学方法(47809)
- 农(30935)
- 财(29161)
- 中国(27494)
- 学(25422)
- 业经(24169)
- 地方(23307)
- 制(21893)
- 农业(20349)
- 贸(19475)
- 贸易(19470)
- 易(18860)
- 理论(18144)
- 务(17968)
- 财务(17888)
- 财务管理(17842)
- 和(17279)
- 企业财务(16868)
- 环境(16651)
- 技术(16380)
- 银(16102)
- 银行(16049)
- 机构
- 大学(392461)
- 学院(391472)
- 管理(156693)
- 济(153765)
- 经济(150297)
- 理学(136050)
- 理学院(134548)
- 管理学(132037)
- 管理学院(131332)
- 研究(128595)
- 中国(94858)
- 京(83094)
- 科学(82296)
- 财(70305)
- 农(66949)
- 所(65073)
- 业大(61624)
- 研究所(59577)
- 中心(59528)
- 江(57673)
- 财经(56307)
- 农业(52541)
- 范(52166)
- 北京(52088)
- 师范(51671)
- 经(51118)
- 院(46747)
- 州(46250)
- 经济学(45553)
- 财经大学(41874)
- 基金
- 项目(270417)
- 科学(211176)
- 研究(195719)
- 基金(194436)
- 家(169354)
- 国家(167957)
- 科学基金(144051)
- 社会(120677)
- 社会科(114195)
- 社会科学(114160)
- 省(107597)
- 基金项目(104142)
- 自然(95629)
- 自然科(93329)
- 自然科学(93299)
- 自然科学基金(91576)
- 教育(91003)
- 划(89816)
- 编号(81132)
- 资助(80625)
- 成果(65129)
- 重点(60394)
- 部(59402)
- 发(57093)
- 创(55555)
- 课题(55548)
- 科研(52182)
- 创新(51885)
- 教育部(50593)
- 大学(50472)
- 期刊
- 济(164561)
- 经济(164561)
- 研究(111300)
- 中国(73656)
- 学报(63659)
- 农(60126)
- 科学(57948)
- 财(54246)
- 管理(54085)
- 大学(47862)
- 学学(44921)
- 教育(44024)
- 农业(41119)
- 技术(35306)
- 融(30538)
- 金融(30538)
- 业经(28231)
- 财经(26647)
- 经济研究(25722)
- 经(22665)
- 问题(21831)
- 业(20879)
- 图书(20078)
- 技术经济(19145)
- 理论(19119)
- 版(18751)
- 科技(18432)
- 资源(18132)
- 统计(17974)
- 实践(17628)
共检索到561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思莹 徐晋涛
中国南方森林资源丰富,但因为分布、民族以及社会经济的差异,各地的山林占有关系较为复杂。本文利用地方志、土地改革时期文献资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南方三个行政大区六个省份的山林权属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六个省份土改前夕均以私有林为主,公有林次之,国有林最少;六省各阶层山林占有关系存在较大差异,福建省山林占有较为分散,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山林占有较为集中,而四川省与云南省的山林占有呈两极分化的格局;各省因为资源禀赋、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存在着多样化的山林经营方式。整体而言,土地改革前夕南方六省山林占有差异较大,但各地多样化的山林经营方式与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的目标密切关联,有很强的资源配置效率属性。
关键词:
山林权属 土地改革 山林分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山林是山区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来源。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山林分布差异大,且山林的种类繁多,因之占有关系、经营方式也极为复杂。土地改革运动中,根据国家的相关法令,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对山林进行了分配。除收归国有的山林外,对能分配且分配后便于经营管理的山林,尽量作了分配,如土地一样实行了农民私有制,从而确立了国有、公有及私有的林权占有和管理制度。
关键词:
土地改革 山林分配 分配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山林是山区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来源。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山林分布差异大,且山林的种类繁多,因之占有关系、经营方式也极为复杂。土地改革运动中,根据国家的相关法令,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对山林进行了分配。除收归国有的山林外,对能分配且分配后便于经营管理的山林,尽量作了分配,如土地一样实行了农民私有制,从而确立了国有、公有及私有的林权占有和管理制度。
关键词:
土地改革 山林分配 分配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永琦
本文分析了台湾省土地改革推动台湾经济持续增长的机制和途径。在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的作用机制下,台湾省的土地改革通过激励机制、效率机制、供求机制和公平机制,以及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公平分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途径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在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影响和中国自身学术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土改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话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无论国家层面的宏观论述还是村庄层面的微观考察,均有来自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广泛参与,由此导致了先前的生产关系、革命、阶级等分析范式的转变,而现代化理论、国家—社会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等工具的应用,值得我们细致梳理并借鉴其得失。
关键词:
土地改革 研究 理论与方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Csaba Csaki Zvi Lerman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兵 赵一
以传统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国,土地问题是生存问题。在人地关系异常紧张的背景下,土地问题已不单是经济问题,更涉及社会稳定甚至政权的存续。新中国70年来,学界对这一重大制度变革给予了高度关注,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研究视角日趋多样,研究重心有所转移,研究方法得以突破。但已有研究亦存在视角过于宏观,眼光有待下移,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亟需缩减,交叉学科方法运用仍需丰富等不足,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土地改革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有赖于走出现有限局,由土地改革观察时代变迁,眼光可瞄准更宽广的视域,包括土地改革史料的整理和出版、新的主题与领域的挖掘、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突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袁臻
19世纪以来英国土地问题尖锐,自由党发起了土地改革。改革起初以鼓励小土地为主要手段;1908年在劳合·乔治的主导下以土地税为核心;1912年后开始注重保障农业工人权益,其进程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1922年提出农业土地国有化。英国自由党的土地改革为国家干预经济和福利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对中国乡村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美玉 王成璋
运用斯密-科斯定理分析农地集中与土地改革之间的关系,可得到如下结论在农村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交易效率较低的情况下,土地过度集中容易导致土地改革。要提高农地集中的经济效益,必须提高农村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效率。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土地改革 规模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盛尧
菲律宾的土地改革唐盛尧菲律宾有40%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最贫困的当属农民。菲律宾政府认为,不平等的土地所有制及农业生产力低是造成许多菲律宾人贫穷的两个主要原因。为了达到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目标,菲律宾从1972年就开始进行土改,但由于...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场巨大变革。这场变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其中反映的地权思想和对所有制关系的认识,可以作为当前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借鉴。
关键词:
土地改革 地权思想 所有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克强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土地改革,需要农民自愿选择以土地换取市民身份。土地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而不宜试点推广,关键降低农民与市民身份转换的经济成本,以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土地管理有利于盘活存量和抑制滥占土地,土地流动向耕地保护和民生保障的倾斜。建议推进土地价值与使用权的分离,通过对土地占用及升值征收土地资源税,将土地价值从使用价值中充分剥离出来,并将土地资源税纳入全国和地方建立的统筹基金,专用于对城镇化进城农民的保障性安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兵 常伟 程艳军 徐珍源
土地问题在津巴布韦独立前长期存在。独立后津巴布韦政府试图在维持白人农场格局和确保黑人贫民温饱之间寻找平衡。进入20世纪90年代,津巴布韦经济形势恶化使得土地问题再度尖锐化,并迫使政府通过土地改革来满足无地黑人的土地诉求。政府试图通过强制性土地改革缓解政治经济危机。这种强制性的土地改革不但导致了西方经济制裁,土地改革失败也导致了粮食短缺、恶性通货膨胀以及政局动荡等政治经济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德宏
读杜润生主编的《中国的土地改革》郭德宏由杜润生主编的《中国的土地改革》一书,是《当代中国丛书》中非常具有特色,而且水平很高的一部学术专著。其主要特点如下:第一,内容全面系统。从纵的方面来说,该书不仅系统论述了中共建党初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减租减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