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3)
- 2023(5218)
- 2022(4311)
- 2021(3693)
- 2020(3057)
- 2019(6843)
- 2018(6747)
- 2017(12836)
- 2016(6832)
- 2015(7605)
- 2014(7661)
- 2013(7772)
- 2012(7566)
- 2011(7233)
- 2010(7387)
- 2009(6862)
- 2008(6505)
- 2007(5846)
- 2006(5511)
- 2005(5203)
- 学科
- 济(58483)
- 经济(58454)
- 管理(17506)
- 方法(15304)
- 地方(14905)
- 数学(13907)
- 数学方法(13853)
- 学(12566)
- 业(12212)
- 地方经济(11594)
- 中国(9655)
- 企(9387)
- 企业(9387)
- 经济学(9354)
- 农(9251)
- 土地(8447)
- 业经(8401)
- 环境(6505)
- 制(6360)
- 问题(6246)
- 财(5948)
- 发(5924)
- 体(5894)
- 融(5395)
- 金融(5395)
- 农业(5377)
- 和(5174)
- 资源(5124)
- 产业(5066)
- 贸(4885)
- 机构
- 大学(107792)
- 学院(107396)
- 济(58139)
- 经济(57141)
- 研究(43626)
- 管理(38087)
- 中国(33896)
- 理学(32117)
- 理学院(31684)
- 管理学(31217)
- 管理学院(31017)
- 科学(24658)
- 财(23784)
- 京(22745)
- 所(22361)
- 研究所(20169)
- 经济学(19813)
- 中心(19585)
- 财经(19135)
- 经济学院(17479)
- 经(17335)
- 江(17076)
- 农(16853)
- 院(15734)
- 北京(14439)
- 业大(14105)
- 财经大学(14032)
- 科学院(13780)
- 范(13675)
- 师范(13582)
- 基金
- 项目(66960)
- 科学(53474)
- 基金(50386)
- 研究(47749)
- 家(44369)
- 国家(44088)
- 科学基金(37146)
- 社会(33279)
- 社会科(31681)
- 社会科学(31673)
- 基金项目(26264)
- 省(24557)
- 自然(22669)
- 自然科(22060)
- 自然科学(22055)
- 自然科学基金(21645)
- 划(20926)
- 资助(20458)
- 教育(20192)
- 编号(17914)
- 发(16078)
- 重点(15689)
- 部(15179)
- 国家社会(14801)
- 成果(14016)
- 济(13859)
- 经济(13734)
- 发展(13326)
- 展(13150)
- 创(12951)
共检索到174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季勇
土地抵押在法律上是一种经济担保行为,在抵押过程中涉及抵押权、土地产权、债权和债务等产权关系,在抵押贷款发生时的经济关系是贷款额,在抵押权实现时的经济关系是贷款额及抵押土地变卖过程中的交易税费。土地抵押价格评估,应采用公开市场价值标准,参照设定抵押权时的类似土地产权的正常市场价格进行确定。因此,土地抵押价格是土地提供抵押时的正常市场价格,它是由抵押土地自身的构成状况、产权关系及当时的土地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抵押权价格或抵押贷款额是由土地抵押价格和贷款率决定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毅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桥梁,是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纽带,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十六大中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县域经济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对我国县域经济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本文对改革开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爱正
浅议土地使用权抵押内涵、条件及程序马爱正土地使用权抵押市场是二级土地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市场形式将会越来越多,并日益活跃。由于这项业务较为复杂,涉及到抵押人、抵押权人、房产管理和土地管理等部门的权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纪鹏
近年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主攻方向。文章从旅游经济结构现实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足出发,在界定经济结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经济结构的内涵;研究了旅游经济结构的特征;并剖析了旅游经济"三维"结构之间及与旅游经济结构之间的内在耦合协调机理。研究结论为旅游经济领域贯彻落实国家经济发展重大战略决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旅游经济结构 “三维”结构 耦合协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南 陆成林
一、低碳经济的丰富内涵。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源于英国在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目前,国际上关于低碳经济的定义为"人类通过技术手段和制度设计,降低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晓华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分享经济在美国发轫并迅速风靡全球。在对分享经济既有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分享经济的定义、分享经济发展的动力,提出分享经济的三个主要特征;结合网约车案例,对分享经济的内涵作进一步探讨,并提出狭义的分享经济与广义的分享经济概念;在分析分享经济的产业影响基础上,对分享经济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分享经济 信息技术 平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亚品
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打造数字经济生态系统,能够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界定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内涵框架,阐述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总结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运行特征,即整体性、多样性、自组织性、创新性、共生性。从夯实基础、组织重构、改革先行、创新驱动和发展保障五个方面,提出打造我国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现实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恩富
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的显著体制特征,是经济发展的四主型制度,即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考虑到这种模式的显著特征即公有资本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又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公有资本 市场经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齐子鹏 张薇
旅游学界对于将假日经济等同于假日旅游虽然提出了质疑 ,但却始终未能获取明晰的答案。由此 ,本文将运用数理经济方法 ,对假日经济的经济内涵、特征及其与假日旅游的联系作出定性说明 ,以期为发展假日旅游有所裨益。
关键词:
假日经济 假日旅游 模型 政策决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晓华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分享经济在美国发轫并迅速风靡全球。在对分享经济既有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分享经济的定义、分享经济发展的动力,提出分享经济的三个主要特征;结合网约车案例,对分享经济的内涵作进一步探讨,并提出狭义的分享经济与广义的分享经济概念;在分析分享经济的产业影响基础上,对分享经济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分享经济 信息技术 平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杰
数字贸易是随数字经济而出现的新贸易形式,虽然赋予了传统贸易一些新内容和新特征而成为现代服务业,但主要还是以服务于传统经济活动为目的。因此,数字贸易不会从根本上替代,更不会颠覆传统的贸易与经济活动,而是提高了传统经济活动的效率。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也会挑战一些经济学的传统假定和分析框架,并带来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都体现在应该如何制定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规则问题上。处于不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出于不同的考虑对如何建立新规则肯定会有不同诉求,但是这些诉求不应该也不太可能从根本上背离已有贸易规则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先扬 周春山
城市群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城市群经济整合是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处在高速成长阶段的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上应当考虑整体布局,更加强化横向联系,而事实是城市群内部的核心城市间在发展上往往没有重视横向协作与整合,共同发展。对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以及城市群经济整合过程等基本问题展开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城市群经济整合的实质,并从操作层面上展开行动。
关键词:
城市群 经济整合 内涵 特征 空间过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熊惠平
在治道变革取向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的大背景下,推动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建设在于通过职教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助推公办高职院校的治理。对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内涵及其办学特征的阐述表明,相比其他建设模式,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建设具有自身的优势,而这是通过以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机制为代表的产权设计来发挥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新亚
《物权法》是顺应我国不动产价值显化的趋势而诞生的,是调整不动产及其相对人之间关系的法律。物权法对土地抵押融资影响深远。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重点阐述土地抵押的现状、法律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充分利用土地资产价值的观点,为土地使用者在显化土地资产价值过程中如何积极融资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物权法 土地抵押 经济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