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00)
- 2023(20575)
- 2022(17324)
- 2021(16169)
- 2020(13622)
- 2019(31517)
- 2018(31404)
- 2017(61352)
- 2016(33655)
- 2015(37889)
- 2014(38192)
- 2013(37818)
- 2012(34794)
- 2011(31441)
- 2010(31548)
- 2009(29325)
- 2008(29162)
- 2007(26257)
- 2006(23290)
- 2005(20861)
- 学科
- 济(135949)
- 经济(135779)
- 业(98353)
- 管理(97062)
- 企(76348)
- 企业(76348)
- 方法(58015)
- 农(51972)
- 数学(50042)
- 数学方法(49489)
- 财(37742)
- 中国(36716)
- 农业(34268)
- 业经(33549)
- 制(31158)
- 学(29426)
- 地方(28019)
- 贸(24307)
- 贸易(24296)
- 易(23588)
- 务(23495)
- 财务(23404)
- 财务管理(23352)
- 银(22646)
- 银行(22581)
- 企业财务(22131)
- 理论(21656)
- 体(21599)
- 行(21440)
- 融(21048)
- 机构
- 大学(478687)
- 学院(478156)
- 济(191447)
- 经济(187168)
- 管理(184566)
- 研究(161616)
- 理学(158759)
- 理学院(156955)
- 管理学(154253)
- 管理学院(153375)
- 中国(123631)
- 京(102454)
- 科学(100282)
- 农(91662)
- 财(90430)
- 所(82558)
- 业大(74991)
- 中心(74761)
- 研究所(74757)
- 江(73151)
- 财经(71257)
- 农业(71043)
- 经(64704)
- 北京(64520)
- 范(63522)
- 师范(62924)
- 州(58347)
- 院(58026)
- 经济学(57404)
- 财经大学(52646)
- 基金
- 项目(319100)
- 科学(249678)
- 研究(234079)
- 基金(230071)
- 家(200497)
- 国家(198755)
- 科学基金(169624)
- 社会(146961)
- 社会科(138917)
- 社会科学(138875)
- 省(125005)
- 基金项目(122508)
- 自然(109447)
- 教育(107097)
- 自然科(106783)
- 自然科学(106756)
- 划(104933)
- 自然科学基金(104836)
- 编号(96696)
- 资助(93600)
- 成果(79386)
- 重点(71523)
- 部(70573)
- 发(68285)
- 课题(66439)
- 创(65690)
- 创新(61337)
- 科研(60636)
- 国家社会(60115)
- 教育部(60088)
- 期刊
- 济(217664)
- 经济(217664)
- 研究(141385)
- 中国(97522)
- 农(87918)
- 学报(78333)
- 科学(71270)
- 财(71212)
- 管理(65298)
- 大学(59348)
- 农业(59037)
- 学学(55810)
- 教育(52428)
- 融(46813)
- 金融(46813)
- 技术(40381)
- 业经(38546)
- 财经(35017)
- 经济研究(32697)
- 业(30122)
- 问题(29957)
- 经(29930)
- 版(24823)
- 图书(24002)
- 技术经济(22853)
- 理论(22588)
- 科技(22129)
- 现代(21831)
- 世界(21140)
- 资源(21111)
共检索到715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婷
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化之后,会造成"农民失地"的假象,引发人们对农民"失地"就失去生活来源的担忧。本文论述了国家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为保障农民在流转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之后,顺利实现从传统小农生产转型到大工业精细分工体系而提供的配套制度保障,论证了在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之下,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顺利实现转型的可能性。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农民 转型 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婷
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化之后,会造成"农民失地"的假象,引发人们对农民"失地"就失去生活来源的担忧。本文论述了国家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为保障农民在流转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之后,顺利实现从传统小农生产转型到大工业精细分工体系而提供的配套制度保障,论证了在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之下,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顺利实现转型的可能性。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农民 转型 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史卫民
我国现行立法上禁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理论上争议也较大。从标的和转让两方面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而目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存在抵押登记制度不健全,抵押价值评估不规范,土地流转要素市场缺失,抵押贷款实现风险较大等现实困境。应从健全抵押登记制度,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设立抵押风险防范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 现状 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广华 于海容
我国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对农民根本权益的保障。文章从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制度角度,分析建国后原始取得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原始取得主体不明确,应借鉴表见代理制度扩大原始取得制度中发包方的范围。对于原始取得的公示方式,应采用登记要件主义,区别于《土地登记办法》中的土地登记程序,明确规定由发包方进行登记申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广华 于海容
我国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对农民根本权益的保障。文章从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制度角度,分析建国后原始取得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原始取得主体不明确,应借鉴表见代理制度扩大原始取得制度中发包方的范围。对于原始取得的公示方式,应采用登记要件主义,区别于《土地登记办法》中的土地登记程序,明确规定由发包方进行登记申请。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忠奎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标的物应为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这是当前中国改革政策精神之体现。《物权法》已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属性,但在"三权分离"的背景下,《物权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权利属性规定阙如,将直接影响流转后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未来立法应对土地经营权进行物权塑造,而非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在此基础上,从地上农作物的处置、法律关系主体的确定、抵押权登记、抵押期限以及抵押权的实现等方面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之构建乃系统性工程,故行之有效的配套制度跟进亦十分必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娟
土地承包法的颁发与实施是为了赋予农户安全稳定的农地产权,以加快农地市场流转,促进农地有效、可持续利用。但由于农村土地政策在实施上长期过度依赖于农村集体,因而出现偏差。以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地登记制度的引入,提高了国家对农民合法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或发证在使农民获得完整的合法土地产权、增强农民对土地权益的了解与信心、对抗农村集体干预、降低土地交易成本等方面创造了有利于农地市场流转的条件。江苏南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农地承包经营权发证率较高的地区,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越发达,农户对农地产权稳定性信心越高,农地交易费用越低。中国有必要按照规范土地登记制度要求,继续农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鸣
中国农地法律制度与经济体制具有高度相关性。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设计将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自我发展、关系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战略发展问题。现有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带有浓厚的"成员权"与"土地型社会保障制度"色彩,存在明显的产权残缺。农地难以实现规模经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地所有权,但在现阶段农地二元化制度的背景下,只能从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层面上考虑制度创新,核心是从立法上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
关键词:
农地 承包经营权 物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关良
土地承包经营权应是一种新型用益物权。目前 ,主要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其内容欠缺物权法定、其效力欠缺物权法定、其变动缺乏物权公示法定、其法律规范具有债权法性质等问题。笔者认为 ,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制度的目标模式 ,应该是依法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一种具有完全物权特质的新型用益物权。对此 ,本文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客体、内容、设立、变更、消灭等基本内容方面探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制度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物权制度缺陷 完善设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顺 崔永亮
制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顺利流转的不仅仅是制度层面的原因,自然、经济、社会等一些非制度性因素也严重阻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进程。文章分析了这些非制度性因素的形成原因及作用机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关良
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重要前提是有健全、良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法可依、有法能依,且可依之法是良法。本研究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特点和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客观要求出发,在剖析现行土地流转法律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实践中遇到的众多法律问题都与该制度不健全切切相关基础上,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改革完善的十个方面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专项立法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英 吴越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地位要求其财产责任制度与法人制度相一致;强化成员出资的法定义务,尤其是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制度,不仅有利于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合作社自身发展。相应地,应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评估制度和相关的确权、过户及抵押登记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虹 许玲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临农地权属争议、土地流转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应完善登记效力,明确农民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制定《集体土地登记法》,实现农村土地的权利化和市场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小映
总结过去30年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最大的成就在于逐步从政策和法律上认可并赋予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此奠定了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基础,确立了农业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回顾起来,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地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海峰 王希扬
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根本意义在于使这一权利作为财产,在市场上自由流转,我国于2007年颁布实施的《物权法》已经为此创造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初具雏形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仍然存在着外部的制度缺陷。其中,户籍制度作为一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完善起来的社会管理制度,严重阻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以至于使得这一制度所应发挥的基本功能被抽空。因此,本文提出以现行户籍制度为核心对当前社会保障体制进行改造,从而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扫清障碍。最初通过"以土地换社保,变农民为市民"的方法,允许进城农民在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前提下,有资格加入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进而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