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4)
- 2023(7415)
- 2022(6411)
- 2021(5948)
- 2020(4984)
- 2019(11548)
- 2018(11133)
- 2017(22119)
- 2016(11694)
- 2015(12752)
- 2014(12368)
- 2013(12135)
- 2012(11177)
- 2011(10103)
- 2010(10162)
- 2009(9695)
- 2008(9785)
- 2007(8747)
- 2006(7827)
- 2005(7498)
- 学科
- 济(49142)
- 经济(49055)
- 管理(39798)
- 业(38012)
- 企(32464)
- 企业(32464)
- 财(19330)
- 方法(18175)
- 数学(16038)
- 制(15952)
- 数学方法(15923)
- 贸(14417)
- 贸易(14412)
- 易(14220)
- 农(13889)
- 体(12225)
- 出(11832)
- 务(11708)
- 财务(11688)
- 财务管理(11665)
- 中国(11219)
- 企业财务(11165)
- 业经(10611)
- 土地(9496)
- 体制(9431)
- 农业(8900)
- 银(8427)
- 银行(8419)
- 口(8148)
- 出口(8146)
- 机构
- 大学(162606)
- 学院(161891)
- 济(72822)
- 经济(71413)
- 管理(63546)
- 理学(54160)
- 理学院(53658)
- 管理学(53008)
- 管理学院(52722)
- 研究(52229)
- 中国(42590)
- 财(38855)
- 京(33312)
- 财经(29916)
- 经(27160)
- 科学(26944)
- 江(25142)
- 所(24768)
- 中心(24409)
- 农(23581)
- 经济学(23435)
- 财经大学(22297)
- 研究所(21597)
- 经济学院(21196)
- 业大(20626)
- 北京(20625)
- 院(19440)
- 州(19412)
- 范(18418)
- 师范(18284)
- 基金
- 项目(103973)
- 科学(83860)
- 研究(79281)
- 基金(78667)
- 家(67030)
- 国家(66462)
- 科学基金(58219)
- 社会(53848)
- 社会科(51252)
- 社会科学(51240)
- 基金项目(41197)
- 省(38787)
- 教育(36253)
- 自然(35435)
- 自然科(34599)
- 自然科学(34591)
- 自然科学基金(34026)
- 划(32480)
- 编号(31718)
- 资助(31527)
- 制(27313)
- 成果(26408)
- 部(24906)
- 国家社会(23223)
- 重点(22863)
- 教育部(22149)
- 创(21974)
- 性(21675)
- 人文(21559)
- 课题(21435)
共检索到254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继
本文以对2007年10省30县田野调查中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制运行现状的描述为前提,并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制现状的现实成因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完善与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制相关制度的几点建议,以寻求其实践困境的破解之道。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曾大鹏
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立法存在诸多不足,譬如抵押自由受到发包方与集体成员的干扰、抵押客体界限模糊、抵押变动规则不明晰等,不利于农民有效融资。本文基于自由、平等、效率、秩序等多元价值目标的体系化考量,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在主体、客体、变动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的价值理念上,尤须转变法律父爱主义思维,确立农户成员的物权主体地位,废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中的发包方同意权和本集体成员优先权。在微观的规则设计中,农户成员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人,不得附加稳定的非农职业和收入来源之限制;只有当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金融商事行为时,抵押权人才应为金融机构;不应对抵押土地的性质、取得方式及面积大小设限;抵押登记宜采取登记生效主义,抵押权可以通过折价方式实现,而抵押权拍卖、变卖的实现程序应为非诉裁判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沁岚 杨炳成 文晓巍 饶炯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是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措施。在推行了土地股份改革的地区,由于土地长期由集体统筹经营,确权工作面临着特殊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基于广东省佛山市和东莞市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对此类地区确权工作面临的难点、农民的确权意愿、确权之后农民继续参与股份合作经济的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农民确权意愿较高,但承包地流失面积大、土地承包合同和证书到户率低、土地承包合同不规范等问题可能会阻碍确权工作顺利推进。确权还可能对现有股份经济的持续经营带来冲击。建议在此类地区采取灵活多样的确权方式,并出台相应措施应对后确权时期股份经济可能遭遇的解体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继家庭承包制后的又一次深刻变迁。几乎所有生产要素的产权都因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和发展而发生变化,其中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可以说是根本性的意义。最显著的变化有两个方面:第一,分散于家庭的土地经营权集中到股份合作组织。这种变化对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内部权利结构、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对此,本文不准备做详细分析。第二,农民家庭原来对土地的经营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瑜
土地股份合作组织获取土地经营权,和土地股东共同分享土地收益,这一收益是资本化后的土地价格。受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因素、土地用途和供需状况的影响,土地价格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量化,应由具有一定资质的专业机构和人员来承担。采用土地收益法进行评估,同时在出资制度中予以公示并告知其他非土地股股东,以维持组织资产的稳定和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关键词:
理论基础 客观性 评估主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析蔓
确权登记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抵押的前提与基础,而抵押的实现又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由当前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不完整、不彻底的土地确权登记成为承包经营权抵押陷入困境之主要原因,那么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实现就要通过确权登记寻找出路。本文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为切入点,深入探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抵押的困境,辅之以实证主义分析、规范主义分析等法学研究方法,为其出路提供相关理论建议和实证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娄锋
当前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社会保障等功能而被限制与承包农户相分离,基于权利与其主体不可分的共性,劳务出资的规制措施可为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提供借鉴。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外劳务出资的规制模式,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额不应计入合作社法人财产,土地入股股东所有权应与法人产权分离,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仅计作分享利润和净资产、承担亏损的依据,从而可克服当前土地经营权入股的立法困境和制度缺陷,平衡合作社与农户间的利益冲突。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劳务 合作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卫民
抵押是否应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之一,目前争议较大。现实中存在立法上禁止抵押、理论上争议较大、实践中抵押较少、实现上风险较大等困境。该文认为:从标的的可抵押性,土地功能转换的客观需要,融资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考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并应从抵押权的设定、抵押权的实现、抵押权的消灭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童彬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需要积极应对的现实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在法律制度和权利架构上均面临制度缺失和权利虚化的窘境。农村土地制度的自我完善就包括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构建相关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保障退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是退地机制的核心。总结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试点经验并科学建构多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法律法规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着力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童彬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需要积极应对的现实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在法律制度和权利架构上均面临制度缺失和权利虚化的窘境。农村土地制度的自我完善就包括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构建相关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保障退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是退地机制的核心。总结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试点经验并科学建构多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法律法规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着力方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霞 朱艳
制度从形成之日起就面临着制度环境和约束条件的不断变化,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也是如此。对比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制度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两种制度的效率。有别于传统的家庭承包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在保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促进了土地经营权的有偿流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是中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创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谋富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广大农民的要求,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本身潜伏的缺陷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因此,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前提。应该实现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完全物权化,健全土地流转法律机制,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恢复合作社的建制,并仿照公司的治理结构来建立合作社的运作机制,从而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哲
推动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建立现代农业制度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但是,由于农民土地观念守旧、土地流转方式单一造成土地闲置浪费现象严重,难以充分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现有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定不清、法律主体权属含糊以及土地流转收益较低造成。破解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于通过流转合同将经营权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建立以市场经济和规模农业为导向的土地流转机制。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困境 破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强
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改革离不开法律赋予农民一定的处分权、抵押权、补偿受益权,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各项权能。经营权权能改革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改革应顺应国家政策的思路,找出法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哲
推动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建立现代农业制度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但是,由于农民土地观念守旧、土地流转方式单一造成土地闲置浪费现象严重,难以充分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现有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定不清、法律主体权属含糊以及土地流转收益较低造成。破解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于通过流转合同将经营权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建立以市场经济和规模农业为导向的土地流转机制。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困境 破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