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6)
2023(12316)
2022(10706)
2021(9787)
2020(8571)
2019(19602)
2018(19426)
2017(37755)
2016(21084)
2015(23675)
2014(23980)
2013(23811)
2012(22374)
2011(20315)
2010(20570)
2009(19273)
2008(19813)
2007(17963)
2006(15689)
2005(14390)
作者
(64372)
(54341)
(54001)
(51602)
(34348)
(26114)
(24663)
(20915)
(20461)
(19590)
(18757)
(18352)
(17626)
(17347)
(17253)
(16760)
(16727)
(16007)
(15843)
(15653)
(13688)
(13685)
(13142)
(12255)
(12233)
(12200)
(12156)
(12087)
(11144)
(10894)
学科
(84926)
经济(84810)
管理(63545)
(60291)
(50152)
企业(50152)
方法(39197)
数学(34214)
数学方法(33830)
(26259)
(23482)
(22062)
(21934)
中国(20456)
业经(18333)
(16683)
财务(16646)
财务管理(16603)
企业财务(15792)
(15594)
贸易(15591)
(15142)
农业(15105)
(15066)
银行(15008)
(14853)
(14233)
地方(14225)
(14178)
金融(14173)
机构
大学(315553)
学院(311820)
(124460)
经济(121742)
管理(115148)
研究(107410)
理学(98800)
理学院(97583)
管理学(95743)
管理学院(95156)
中国(81543)
科学(68611)
(67249)
(61283)
(61101)
(56896)
研究所(51624)
业大(50922)
(49164)
中心(49086)
农业(48348)
财经(48333)
(43762)
北京(41790)
(40501)
师范(40030)
经济学(38859)
(38438)
(37953)
财经大学(35955)
基金
项目(206508)
科学(161460)
基金(150850)
研究(145281)
(133810)
国家(132751)
科学基金(111830)
社会(92163)
社会科(87325)
社会科学(87292)
(80243)
基金项目(80076)
自然(73969)
自然科(72203)
自然科学(72173)
自然科学基金(70976)
(68599)
教育(67517)
资助(61841)
编号(57360)
成果(48258)
重点(47434)
(46694)
(42862)
(42406)
(40309)
课题(40280)
科研(40182)
创新(39852)
教育部(39320)
期刊
(137950)
经济(137950)
研究(88984)
中国(63822)
学报(57494)
(55377)
科学(50819)
(50421)
大学(42717)
管理(40918)
学学(40607)
农业(36385)
教育(30694)
(29520)
金融(29520)
财经(25067)
技术(24562)
业经(21613)
(21440)
经济研究(21091)
(19248)
问题(18690)
(17583)
(15062)
技术经济(14841)
业大(14823)
科技(14525)
理论(14507)
资源(13749)
统计(13683)
共检索到464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谦  
本文重点探讨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确立的作用,以及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限制的正当性问题。本文认为,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不仅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的创设行为,并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的形成路径,而且,它的内容也弥补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的一般性规定。然而,由于中国土地所有权存在着二元结构,并呈现为非对称性,因此,在此种所有权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必然存在不完整性。这种不完整性的实质则表现为法律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的限制。这种限制不仅符合现代物权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在当今中国也具有难以超越的现实基础。当然,在追求土地的效率和公平的动态平衡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燕  赵吟  
本文以重庆"股田制公司"土地改革试验为例,从法律的视角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问题做了分析,深入解析了这些问题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所存在的冲突,进而提出了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对《公司法》进行特别规制等措施来建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入股公司的制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艳萍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流转的开展应当在立法上给予一定限制。文章认为,鉴于抵押现象在农村大量实践的现实,立法应当对之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从体系上加以完善,包括在制度上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类物权性质、政治伦理功能和经济功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必须登记,并宜统一采用物权法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的效力"的处理模式。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设计还要兼顾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农民的生存保障功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凌云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立法呈现出逐渐放宽的特点,但仍存在着严重法律障碍,所以导致入股实践步履维艰。突破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法律障碍应继续坚持土地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的路径。《农村土地承包法》应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剔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关于"入股土地应当退回原承包农户"的规定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杰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在于通过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实现土地经营的市场化以及农业的现代化。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特征是流转客体的单一性、流转范围的封闭性、流转方式的债权性。本文认为,现行农地承包权债权式流转是低效的,应建立物权式农地承包权流转法律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敏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村的安定有序以及农民的增产增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已成为"三农"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当前的一个理论热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用法律的形式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关系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事关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顺  崔永亮  
制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顺利流转的不仅仅是制度层面的原因,自然、经济、社会等一些非制度性因素也严重阻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进程。文章分析了这些非制度性因素的形成原因及作用机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家强  
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是一种民事合同,由此产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物权与债权相混合的民事权利,由内部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和外部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派生出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性质上表现出向物权和债权倾斜的现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程建锋  
流转的现状近年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有所加快,但总体看规模依然较小,同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多样,价格确定方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方式:转入户以约定数量的粮食支付交易价款;转入户直接以现金形式向转出户支付转包费;转入户为转出户代缴各种税费作为土地转包费支付;转出户倒贴现金给转入户等。农村土地流转还呈现以下特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唐永莉  
《物权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解决社会中财产权利的归属和利用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法律规范上的不足并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性的角度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关良  
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重要前提是有健全、良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法可依、有法能依,且可依之法是良法。本研究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特点和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客观要求出发,在剖析现行土地流转法律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实践中遇到的众多法律问题都与该制度不健全切切相关基础上,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改革完善的十个方面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专项立法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卫民  
抵押是否应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之一,目前争议较大。现实中存在立法上禁止抵押、理论上争议较大、实践中抵押较少、实现上风险较大等困境。该文认为:从标的的可抵押性,土地功能转换的客观需要,融资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考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并应从抵押权的设定、抵押权的实现、抵押权的消灭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杰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是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创新。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良性增值、有效保障承包方的利益和防止土地的抛荒现象,而且具有法律依据和实践基础。在构建这一制度时,应对受托人的资格、信托登记、受托人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