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8)
2023(3566)
2022(3093)
2021(3000)
2020(2489)
2019(5910)
2018(5523)
2017(11106)
2016(5720)
2015(5996)
2014(5589)
2013(5411)
2012(5076)
2011(4541)
2010(4505)
2009(4269)
2008(4187)
2007(3687)
2006(3317)
2005(3174)
作者
(13950)
(11940)
(11636)
(11340)
(7629)
(5729)
(5299)
(4491)
(4467)
(4172)
(4092)
(3930)
(3752)
(3733)
(3715)
(3617)
(3551)
(3396)
(3374)
(3277)
(2905)
(2869)
(2767)
(2720)
(2656)
(2639)
(2503)
(2435)
(2323)
(2301)
学科
(24680)
经济(24662)
(15714)
管理(14439)
(11992)
企业(11992)
(11720)
贸易(11719)
(11637)
(10689)
土地(8592)
方法(8504)
(8477)
(8416)
(7861)
出口(7860)
出口贸易(7860)
数学(7662)
数学方法(7614)
农业(5613)
(5451)
中国(5432)
(5423)
(5311)
业经(4594)
问题(4417)
(4342)
财务(4338)
财务管理(4330)
关系(4050)
机构
大学(74581)
学院(74529)
(33298)
经济(32725)
管理(27968)
理学(23667)
研究(23647)
理学院(23432)
管理学(23119)
管理学院(23004)
中国(21051)
(16279)
(15639)
财经(13031)
科学(12872)
(12516)
(11907)
中心(11599)
(11551)
(11247)
经济学(11127)
业大(10369)
经济学院(10184)
研究所(9828)
财经大学(9661)
农业(9592)
北京(9583)
(9261)
(9108)
师范(9064)
基金
项目(48881)
科学(38700)
研究(37365)
基金(36741)
(31766)
国家(31467)
科学基金(26784)
社会(25557)
社会科(24348)
社会科学(24339)
基金项目(19120)
(17732)
教育(16215)
自然(15802)
自然科(15378)
自然科学(15375)
编号(15185)
自然科学基金(15119)
(15011)
资助(14617)
成果(12208)
(11680)
国家社会(11284)
(10924)
重点(10568)
教育部(10185)
(10129)
人文(10058)
(9970)
(9900)
期刊
(38268)
经济(38268)
研究(22234)
中国(17392)
(13110)
(12713)
科学(10606)
学报(10512)
(9504)
金融(9504)
管理(9437)
大学(8534)
学学(8121)
农业(8042)
(7715)
业经(7118)
国际(7024)
财经(6800)
问题(5952)
经济研究(5885)
(5826)
教育(5775)
国土(4853)
技术(4765)
土地(4514)
世界(4137)
资源(3870)
(3736)
(3669)
农村(3534)
共检索到117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曾大鹏  
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立法存在诸多不足,譬如抵押自由受到发包方与集体成员的干扰、抵押客体界限模糊、抵押变动规则不明晰等,不利于农民有效融资。本文基于自由、平等、效率、秩序等多元价值目标的体系化考量,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在主体、客体、变动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的价值理念上,尤须转变法律父爱主义思维,确立农户成员的物权主体地位,废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中的发包方同意权和本集体成员优先权。在微观的规则设计中,农户成员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人,不得附加稳定的非农职业和收入来源之限制;只有当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金融商事行为时,抵押权人才应为金融机构;不应对抵押土地的性质、取得方式及面积大小设限;抵押登记宜采取登记生效主义,抵押权可以通过折价方式实现,而抵押权拍卖、变卖的实现程序应为非诉裁判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卫民  
抵押是否应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之一,目前争议较大。现实中存在立法上禁止抵押、理论上争议较大、实践中抵押较少、实现上风险较大等困境。该文认为:从标的的可抵押性,土地功能转换的客观需要,融资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考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并应从抵押权的设定、抵押权的实现、抵押权的消灭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析蔓  
确权登记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抵押的前提与基础,而抵押的实现又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由当前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不完整、不彻底的土地确权登记成为承包经营权抵押陷入困境之主要原因,那么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实现就要通过确权登记寻找出路。本文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为切入点,深入探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抵押的困境,辅之以实证主义分析、规范主义分析等法学研究方法,为其出路提供相关理论建议和实证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继  
本文以对2007年10省30县田野调查中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制运行现状的描述为前提,并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制现状的现实成因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完善与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制相关制度的几点建议,以寻求其实践困境的破解之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童彬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需要积极应对的现实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在法律制度和权利架构上均面临制度缺失和权利虚化的窘境。农村土地制度的自我完善就包括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构建相关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保障退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是退地机制的核心。总结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试点经验并科学建构多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法律法规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着力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童彬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需要积极应对的现实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在法律制度和权利架构上均面临制度缺失和权利虚化的窘境。农村土地制度的自我完善就包括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构建相关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保障退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是退地机制的核心。总结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试点经验并科学建构多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法律法规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着力方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索婷  程亮  
由于现行法律制度与物权理论对农村财产制度的规范和阐释并不契合,农民在行使自身所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处分权时还受到诸多法律限制。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创新来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是较为现实与可行的手段。论文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重构、培育和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市场、准确定位政府、银行等主体角色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尝试探索农村地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权利抵押来进行融资的新型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福川  王志刚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担保物,而要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需作出经济法上的调整与规范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同时,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经营规模小、多使用现金消费等特点,金融机构在信贷活动中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区分贷款申请人的风险类型而限制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之所以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聪  安菁蔚  任大鹏  
虽然国家政策已经打开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之门,但只对其进行了原则规定,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法律的详细规定。当务之急是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担保法等有关内容,明确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的抵押人、抵押权的成立是否必须登记,抵押权的效力是否及于土地的附着物及出产物,尚未与土地分离的农作物、林木是否仍可独立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别抵押于不同的抵押权人,抵押权的实现方式,承包土地被征收时土地补偿款是否可作为代位物等内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惠芹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困境,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缺位。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流转法律模糊,流转主体范围狭窄、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方式不明确等问题。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建设,对于提升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民土地经营收入,培育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乃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论文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视域探讨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问题。结论显示,承包农户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逻辑清晰,具有可操作性;而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开展抵押,在理论上缺乏可行性,在实践中存在很大的金融风险。最后提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健康发展,要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韦福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不应设定抵押土地面积上下限,抵押权效力可及于或不及于地上农作物,抵押客体范围限于土地地表及其一定高度上空;应允许当事人约定抵押期限,并在平衡当事人及发包人利益基础上确定其范围;应参照《物权法》条文并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特点,规定抵押权消灭的具体情形及相关当事人利益保护办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佳  
当前,我国法律制度和物权理论与农村财产制度的规范与阐释之间存在冲突,导致农民在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时受到法律的限制。在本文中,笔者对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概述,从法律角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制度构建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福  
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实现法律制度,应运用抵押权实现的相关法律理论,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本质和属性,从我国"三农"实际出发,修改现行法律中的不合理条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实现的条件、方式以及抵押权实现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受让人身份和资格、转让价格评估等方面作出科学的规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辉  张晓云  高锦灿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破解农村发展融资瓶颈、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现行法律框架的制约和配套保障机制的缺乏,金融机构难以有效推进该项业务。文章在梳理政策现状、法律规定以及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风险防控措施,旨在为金融机构开展该项业务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