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1)
- 2023(13546)
- 2022(11909)
- 2021(11361)
- 2020(9543)
- 2019(21867)
- 2018(21964)
- 2017(41920)
- 2016(22776)
- 2015(25671)
- 2014(25093)
- 2013(24629)
- 2012(22802)
- 2011(20258)
- 2010(20272)
- 2009(18207)
- 2008(17479)
- 2007(15012)
- 2006(13135)
- 2005(11116)
- 学科
- 济(85253)
- 经济(85165)
- 管理(66647)
- 业(62844)
- 企(52794)
- 企业(52794)
- 方法(36479)
- 数学(31056)
- 数学方法(30661)
- 农(23909)
- 中国(22830)
- 地方(22106)
- 财(20838)
- 学(20572)
- 业经(19986)
- 技术(19562)
- 制(17078)
- 农业(16256)
- 理论(14864)
- 贸(14222)
- 贸易(14208)
- 银(14200)
- 银行(14159)
- 和(13908)
- 环境(13890)
- 易(13690)
- 行(13520)
- 融(13501)
- 金融(13498)
- 技术管理(13120)
- 机构
- 大学(304285)
- 学院(303331)
- 管理(124015)
- 济(114277)
- 经济(111515)
- 理学(107093)
- 理学院(105816)
- 管理学(103972)
- 管理学院(103396)
- 研究(101043)
- 中国(76524)
- 京(66301)
- 科学(64531)
- 财(52021)
- 所(49686)
- 农(48174)
- 中心(47352)
- 业大(46478)
- 研究所(45406)
- 江(45140)
- 北京(41961)
- 范(41723)
- 财经(41502)
- 师范(41392)
- 州(38719)
- 院(38148)
- 经(37675)
- 农业(37480)
- 师范大学(33537)
- 经济学(32742)
- 基金
- 项目(214778)
- 科学(168654)
- 研究(158029)
- 基金(154156)
- 家(134259)
- 国家(133103)
- 科学基金(114959)
- 社会(97771)
- 社会科(92422)
- 社会科学(92399)
- 省(84933)
- 基金项目(83525)
- 自然(75826)
- 自然科(73998)
- 自然科学(73979)
- 自然科学基金(72640)
- 划(71607)
- 教育(71605)
- 编号(65218)
- 资助(61779)
- 成果(52079)
- 创(48089)
- 重点(47543)
- 部(46062)
- 发(45808)
- 课题(44843)
- 创新(44165)
- 科研(40467)
- 大学(39908)
- 项目编号(39780)
- 期刊
- 济(126318)
- 经济(126318)
- 研究(88994)
- 中国(64305)
- 学报(47345)
- 管理(45302)
- 科学(45201)
- 农(43396)
- 财(38989)
- 教育(37358)
- 大学(35544)
- 学学(33108)
- 农业(30333)
- 技术(26996)
- 融(26341)
- 金融(26341)
- 业经(21470)
- 财经(18847)
- 经济研究(18803)
- 图书(18117)
- 科技(17398)
- 问题(16591)
- 业(16332)
- 经(15941)
- 资源(15683)
- 理论(15130)
- 技术经济(14566)
- 现代(14174)
- 实践(14099)
- 践(14099)
共检索到448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明月 周艺霖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划分方法。研究方法:基于AHP和GIS技术,以土地执法工作量为核心,从3个层次出发选取5个评价指标,测算评价单元的土地执法工作量,通过融合评价单元完成网格划分。研究结果:以广州市白云区694个评价单元为基础,经过土地执法工作量评价指标计算,划分出183个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并进一步划分为5类网格。研究结论:(1)以土地执法工作量为依据的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划分方法,有效解决了网格之间管理工作量不均的问题;(2)根据主导因子对网格进行分类,有效促进网格分类监管;(3)选取的指标不受地域、地形限制,使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划分结果与行政界线、国土所管辖范围相契合,具备行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沃林 徐云飞 郑荣宝
构建合理的旧村庄改造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是推动城市更新发展的路径。从目标实现、土地管理及开发效益三方面构建旧村庄改造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德尔菲法、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值,以综合评价法和TOPSIS模型评价法评价广州市白云汇项目、安华汇项目,以Pearson、Spearman相关系数法检验差异度。研究发现: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被验证,不同指标权重方法和评价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异大;白云汇项目比安华汇项目综合得分更高,旧村改造效果更明显。建议建立旧村庄改造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定期对基层人员进行评价方法、结果解读等培训;开展绩效评价指标的弹性调整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中权
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实施"东进西联,南拓北优"的发展战略,在此战略下,白云区需要重新定位并形成新的发展思路。文章根据白云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出从生态环境的优化、产业的优化、基础设施的优化、人口结构的优化以及空间结构的优化等方面来实现"北优"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北优 发展战略 白云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岚 李景刚 田光明 高艳梅
留用地政策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长久生计,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但由于对"小而散"的留用地产业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缺乏足够认知,因而缺乏针对性的规划引导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留用地政策效用的发挥。据此,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借鉴产业布局理论,探索了留用地产业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留用地产业发展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白云区留用地产业布局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态势,沿交通要道呈轴线布局形式,说明留用地产业发展对交通条件依赖性较强;此外,交通因素、到镇中心距离因素及地块形状因素对产业布局有重要影响,在未来产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岚 李景刚 田光明 高艳梅
留用地政策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长久生计,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但由于对"小而散"的留用地产业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缺乏足够认知,因而缺乏针对性的规划引导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留用地政策效用的发挥。据此,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借鉴产业布局理论,探索了留用地产业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留用地产业发展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白云区留用地产业布局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态势,沿交通要道呈轴线布局形式,说明留用地产业发展对交通条件依赖性较强;此外,交通因素、到镇中心距离因素及地块形状因素对产业布局有重要影响,在未来产业规划中应加以重视;同时,留用地产业特征明显,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对交通条件要求极高,且距镇中心相对较远,商业金融业则距离镇中心较近,批发零售业特征不明显。因此,留用地产业引入及规划应制定差异化策略,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应以交通及距离为引导,商业金融业则应关注产业地块到镇中心的距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世栋 袁奇峰 邱加盛
新一轮土地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农地产权结构由"两权分离"走向"三权分立",城乡规划学科也应加强对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摸查,以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及乡村规划探索。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北部三镇的村小组(经济社)为空间单元,调查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及农地市场发育情况。调查发现:(1)大部分经济社已经实现了收入非农化及农业生产主体的非本地化;(2)农业总体处于"城郊型"阶段,生产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生计导向型与收益导向型两种模式并存;(3)农地的小规模租赁市场普遍,但地权细碎化且调整频繁,农地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等先进生产组织流转比例不高;(4)农地大规模流转介于14%到35.01%之间,市场需求推动了农地...
关键词:
经济社 非农化 农地流转 财产性权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晓东 李欢 穆镁锐 麦凤霞
超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空间扩展蔓延的前沿区域,是亟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场域。论文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借助FROM-GLC10 LULC数据产品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灰色关联度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1985—2020年白云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特征、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超大城市边缘区的治理路径与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 1985—2020年,白云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和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耕地与建设用地此消彼长的特征极为显著。(2)研究时段内,白云区建设用地呈现出“急剧扩张”“高速稳定扩张”“扩张减缓”“低速扩张”4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与特征。建设用地扩展受到中心城区辐射的显著影响,呈现由南向北扩展的空间态势。(3)超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受到自然因素、地理区位、经济发展、要素投入、政策制度等因素影响,多种因素共同驱动超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演变。(4)新时期中国超大城市边缘区治理应以革新治理理念、完善内容目标、创新手段模式、健全体制机制等为重点,有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城乡共治、多元共治、整体智治和基层自治。研究结果可为新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和现代化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蕴雄 周沂 任永欢 贺灿飞 杨帆
产业升级与空间置换关系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部和若干大中城市颁布了产业用地指南,并以此指导城市企业的引进与腾退。在国家、地方标准与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修正产业用地准入标准,并通过"效益—空间"二维信息,建立企业与土地的空间置换模型,以指导区域产业升级过程中的空间调整与置换。在此基础上,以广州市白云区良田工业园为案例,结合该园区的产业基础,修正产业准入标准,模拟园区企业进入退出,从而得到该园区企业用地空间最优的置换方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沃林 田光明
在调查问卷与实地访谈基础上,利用有序Probit模型探究广州市天河区及白云区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位置、产权、产业、历史、基础设施、审批、经营、管理、利益分配及经济形势等因素构成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城乡结合部农村低效建设用地形成机制的因素群组,位置、产业、产权、历史、基础设施及审批等因素是影响农村低效建设用地形成最为强烈的关键因素。通过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加快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定农村低效建设用地认定标准与程序,积极稳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强二次开发利用的监管及简化审批流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涛 韩清颖
在中国,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实践,历经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诸多城市的"常用工具"。虽然各地跟风推进网格化管理实践,但却未洞察它的本质与运行逻辑。从广州市越秀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案例来看,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技术系统、管理流程、业务下网格、监督控制等环节较之于传统社区管理有着明显的优势,但目标的复制性和动力的被动性、资源配置中资源的依赖性和技术的非相宜性以及效果评估中效率的狭义性和不佳的自治性又彰显了某种程度的行政管理"回归"。这反映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手段现代化必须与治理生态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不能犯急躁冒进的"形而上学错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孝强 吴次芳 陆张维 俞振宁
以白云区为例,基于一致性并借鉴城市蔓延理论初步建立了测度规划调控城镇扩张有效性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城镇用地合规率为88%,新增城镇用地主要位于规划区北部,集中度较低,南部开发已近饱和;城镇用地规划区仍有较大剩余空间,但实际规划控制指标无法满足剩余年限用地需求;规划区外城镇用地增速快于规划区内,违规用地开发以内部填充和外延拓展为主,在事实上起着提高城镇用地连接度的作用。文章还定性探讨了规划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石锦洪 万银根 罗丕东 蔡中俊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和自身局限带来的困境。本文在分类分级税源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引入企业战略管理分析工具,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小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税收征管策略和税收优惠政策两方面,提出了支持区域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波士顿矩阵 税收扶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明月 黄明进
以广州市白云区23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空心村改造的农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空心村改造认知程度、是否异地改建、是否整村改造、是否成为改造试点村、对政府支持需求、改造后节约土地利用方式对农民改造意愿影响显著;其中,空心村改造认知程度、是否整村改造和是否成为改造试点村为正向影响。空心村地形、空心村到镇中心距离、农民年人均收入、补偿形式、安置范围、是否住进农民公寓、改造资金筹措方式等对农民改造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发达区,包括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和越秀区;综合发展区,包括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区和从化区;重点潜力区即南沙区;资源组合区是(新)黄埔区。根据各分区的差异性,提出各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根据各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土地利用状况,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具有合理性,能为广州市今后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