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6)
2023(9555)
2022(8061)
2021(7290)
2020(6234)
2019(13965)
2018(13432)
2017(25442)
2016(13952)
2015(15113)
2014(14957)
2013(14480)
2012(13015)
2011(11537)
2010(11421)
2009(10940)
2008(11339)
2007(9553)
2006(8317)
2005(7482)
作者
(40308)
(34034)
(33663)
(31895)
(21319)
(16290)
(15151)
(13148)
(12914)
(11939)
(11592)
(11275)
(10992)
(10584)
(10543)
(10309)
(10220)
(10047)
(9771)
(9653)
(8757)
(8265)
(8047)
(7621)
(7610)
(7538)
(7500)
(7436)
(6787)
(6654)
学科
(49392)
经济(49293)
管理(47836)
(43646)
(36355)
企业(36355)
(20969)
方法(20539)
数学(17919)
数学方法(17735)
(15163)
(14652)
(14141)
财务(14114)
财务管理(14083)
企业财务(13244)
(13160)
中国(12811)
业经(12003)
(10403)
(10234)
贸易(10230)
(10016)
农业(9784)
(9374)
土地(9356)
银行(9338)
环境(8882)
体制(8828)
技术(8511)
机构
学院(194480)
大学(194445)
(78509)
经济(77000)
管理(74954)
理学(65240)
理学院(64525)
研究(63658)
管理学(63556)
管理学院(63220)
中国(49901)
(42882)
(40178)
科学(39428)
(37866)
财经(32788)
(32633)
业大(32620)
农业(29992)
(29640)
中心(29637)
(29513)
研究所(29053)
北京(24373)
经济学(24268)
财经大学(24200)
(23428)
(22211)
经济学院(21968)
(21956)
基金
项目(133996)
科学(105539)
基金(99674)
研究(92558)
(89373)
国家(88650)
科学基金(75604)
社会(61510)
社会科(58395)
社会科学(58382)
基金项目(53472)
(51653)
自然(50220)
自然科(49040)
自然科学(49022)
自然科学基金(48201)
(44039)
教育(42029)
资助(39035)
编号(35255)
重点(30510)
(30083)
(29559)
(28380)
成果(28007)
(27137)
创新(26764)
国家社会(26374)
科研(26350)
教育部(25500)
期刊
(82895)
经济(82895)
研究(53822)
中国(41676)
(39023)
学报(35539)
(33547)
科学(31595)
大学(26611)
管理(26035)
学学(25741)
农业(21860)
(17050)
金融(17050)
财经(16604)
会计(15033)
教育(14103)
(14056)
业经(13752)
经济研究(13653)
技术(13241)
财会(12606)
(11672)
问题(11260)
(11212)
科技(9560)
业大(9532)
(8771)
通讯(8380)
会通(8364)
共检索到286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颜延  
我国实行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土地公有制 ,法律对于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和转让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差异 ,造成了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 ,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投资性房地产和租赁内容与范围上的分歧。在目前的法律环境下 ,我国无法全盘采纳国际会计准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关良  周菊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永湘  杨继瑞  杨明洪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是农民集体放弃其法律上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时形成的单位面积土地价格,在我国现实地表现为征地费,并以"农转非"作为其补充形式。征地制度改革应以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来取代这种隐形的、不等价的补偿方式。在"涨价归公"的前提下,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应充分反映农村土地资本和预期收益,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唐满荣  
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主体虚位、权能残缺等弊端,不利于农民权益的保障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集体土地的不可分共同共有制,明确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关系、保护农民利益和用物权制度规范土地权利,应当是改革的最佳选择。目前要做到:明确集体土地的权利主体,健全行使共有财产管理权的组织机构,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和权利行使方式,限定集体土地的公法义务,改革土地法律管理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喻文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玉江  
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认为,必须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明确农民集体的内涵;通过修改相关立法,统一集体土地所有者的规定;建立和健全农民集体的组织机制,落实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完善外部保障和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对集体土地所享有的权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昉  
在对西周时期分封制度进行了概括性描述的基础上 ,对分封制度的生成机理以及这一制度下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互分离的制度特征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长青  
本文从评析我国现行法规定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现状入手,指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的根源,并合考虑我国学界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青贵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研究命题。我们既无法直接沿用传统物权法知识进行分析,也不能纯粹依据现实做出判定。《物权法》在文本结构上已经确认,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成员集体享有的"所有权"。在现代法治中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应当以经济效益、实质公平、经济安全为基本诉求。在法律规制与乡村自治协调、法律保障与政策指导互动、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均衡等基本原则的指引下,建构科学合理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相关制度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岳正华  
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应当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建立农地的法人所有权和完善农地的使用制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一平   张艺帅  
近年来,随着跨区域建设指标平衡及交易、容积率奖励及转移等地方试点的出现,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提出,围绕土地开发权的讨论不断增加。中国语境下的土地开发权与其土地二元公有制背景、土地供应市场息息相关,在土地管理与规划管理领域的立法过程中不断显现和明晰。文章首先溯源土地开发权的制度起源,理解其背后的形成逻辑,辨析相关概念;然后通过梳理我国建国以来土地制度法治化过程,厘清土地开发权的法理基础和制度演变,以总结其运行规则;进而分析我国土地开发权的形成逻辑,明确其中公权与私权的内在关联性,最后对我国空间规划权的行使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高飞  
本文在2007年对全国10省30县田野调查获得的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状况的描述,以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在农村社会运行状况的统计数据分析,结合中国相关法律制度与访谈材料,对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行政权力严重干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正常运行;集体经济的发达水平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运行状况存在正相关性;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并颁发相应权利证书,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明晰化极为重要;农户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未来变革的期盼与中国当前的制度精神不相符,但其中的矛盾并非不可协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胜祥  
研究目的:探索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的动态变化及其内在机理,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对于土地所有权的认知与法制教育无关,与外部力量的干预高度关联。研究结论: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不是现行法律文本意义上的宣传教育的结果,而是农民作为认知主体自主建构土地产权象征意义的过程。新一轮农地制度创新要赋予农民永久期限的土地使用权和对抗外部干预的救济权,以保证农地使用权的长期稳定,促使农民在长期稳定使用权的基础上建构起象征意义的土地所有权认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桃  
梁启超认为,人们对"所有权"的追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私有制度构成一切文明之源泉。对于土地所有权而言,他从农村土地的非独占特性、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以及维护经济稳定与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强调土地私有产权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梁启超强调私有产权尤其是土地私有产权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实质是要通过保护与发展私有产权来促进经济发展。梁启超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之目的,对近代土地所有权问题所进行的思考,对于现今"新土改"亦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