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7)
2023(13238)
2022(11586)
2021(10812)
2020(9163)
2019(20664)
2018(20473)
2017(39640)
2016(21723)
2015(24067)
2014(23686)
2013(23452)
2012(21331)
2011(19175)
2010(18768)
2009(17020)
2008(16412)
2007(13916)
2006(12022)
2005(10166)
作者
(64181)
(53683)
(53127)
(50541)
(33875)
(25909)
(23863)
(21124)
(20339)
(18754)
(18299)
(18106)
(16885)
(16713)
(16423)
(16391)
(16360)
(15892)
(15322)
(15200)
(13695)
(13013)
(12884)
(12204)
(12051)
(11793)
(11761)
(11733)
(10774)
(10638)
学科
(80692)
经济(80601)
管理(60098)
(58207)
(47797)
企业(47797)
方法(38691)
数学(33834)
数学方法(33489)
(22327)
(22050)
(21889)
中国(19611)
业经(17609)
地方(15524)
(15413)
贸易(15407)
农业(15194)
(14958)
(14014)
财务(13955)
财务管理(13940)
环境(13719)
(13667)
企业财务(13270)
技术(13223)
(13155)
理论(12503)
(11557)
(11371)
机构
大学(303246)
学院(300794)
管理(120714)
(113243)
经济(110801)
理学(106022)
理学院(104825)
管理学(102881)
管理学院(102391)
研究(100886)
中国(73100)
科学(68029)
(64353)
(57746)
业大(52561)
(51633)
(51143)
研究所(47872)
农业(45920)
中心(45704)
(42100)
财经(42073)
北京(40006)
(38699)
(38428)
师范(38192)
(37082)
(34097)
经济学(32970)
财经大学(31568)
基金
项目(219763)
科学(170982)
基金(159879)
研究(152469)
(143013)
国家(141859)
科学基金(120313)
社会(95014)
社会科(90020)
社会科学(89993)
基金项目(86769)
(85597)
自然(82259)
自然科(80277)
自然科学(80253)
自然科学基金(78814)
(73530)
教育(68642)
资助(64730)
编号(61207)
重点(49419)
成果(47567)
(47403)
(45913)
(45638)
科研(43096)
计划(42782)
创新(42589)
课题(41256)
大学(39853)
期刊
(116370)
经济(116370)
研究(82479)
学报(57574)
中国(53006)
(51257)
科学(50418)
大学(41697)
管理(40045)
学学(39816)
(36372)
农业(35410)
教育(27697)
技术(22310)
(20466)
金融(20466)
业经(20256)
财经(19051)
经济研究(18498)
(17799)
科技(16662)
(16057)
业大(15718)
(15547)
问题(15459)
资源(15228)
图书(14717)
理论(14084)
林业(13426)
技术经济(13288)
共检索到416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灵辉  陈银蓉  成楠  
承包权是农民依法享有的承包集体土地的资格,是农民享有的一项民事权利。土地征收并不必然导致失地农民丧失集体成员身份,因此失地农民仍享有下轮集体发包土地时承包土地的资格。现行征地制度没有明确失地农民下轮参与承包集体土地的资格,也没有规定征地导致失地农民丧失承包权情况下的补偿措施,这不利于失地农民土地权利的维护,也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通过建立土地征收面积(L/)与下轮集体成员人均承包地面积(S)之间的关系模型(L/-S关系函数),分析不同征地规模对失地农民承包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征收对失地农民承包权的影响与征地面积以及集体原耕地数量存在着密切关系,只有征地面积超过一定限度或者集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莫晓辉  
研究目的:在征地补偿中需要强化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实现其直接权益。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征地补偿的对象除原有意义上的所有权外,还应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用益物权,但该权利在征地中却被忽略了。研究结论: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征地中的法律地位将对征地制度改革全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现阶段需要建立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制度;在修订法律法规时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获得独立的权利补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志强  
2005年,吴某与某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承包该村部分荒地发展种养业,承包期30年。期间,当地政府因建设高速公路需要,决定征收该村土地,其中涉及吴某承包的部分土地。随后,当地政府向吴某送达了相关补偿通知书、腾地通知书及登记表等,并将相关补偿款项存在政府账户。但吴某一直未领取,而且要求当地政府对其因征收导致的承包权和经营权所受损失进行补偿,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请问,政府该如何应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邹秀清  
本文以市场价值为基础,构建了中国农地征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的一个新分析框架。本文假设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买卖双方要价能力相等,通过市场交易和要价协商机制获取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农地增值分配。本文从现有土地估价技术条件出发,选择评估价值近似替代理论为依据计算最优补偿值,在保持土地集体产权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为中国当前农地征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的补偿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定量标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金娟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土地利用中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营权征收补偿问题,探讨如何对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框架进行适当调整。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确认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经营权为物权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征收补偿现有分配方案的缺陷,以天津市郊区某葡萄园被征收为例,探讨了由于土地征收导致承包合同终止后,土地发包方给予承包方适当经济补偿的理论依据和测算方法。研究结论:补偿数额的确定应以可预见的损失为依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平  
《物权法》颁布后,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予以征收补偿既是理论需要又是实践需要。在理论上,土地所有权的征收已不能消灭土地上存在的作为独立用益物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实践上,如不征收补偿土地承包经营权,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相比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成员会显著恶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征收补偿应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价格为计算标准。同时,在征地补偿时,要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补偿与土地所有权征收补偿、安置费补助、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加以区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梁亚荣  万颖萍  
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在土地征用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要进行补偿。因此,要相应地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以适应新的形势,主要涉及土地征用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补偿的依据、程序、标准、补偿费的归属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施行前后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变化的基础上,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昱  
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一直以来是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固化为一体的,这种补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维护利益的渴求。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在《物权法》的框架内,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维度,设计独立补偿的路径,以公平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利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延强  岳永兵  
本文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梳理了承包经营土地的类型,对征地时定量定位和定量不定位承包经营土地的补偿安置方式进行了剖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鹏  高波  
土地管制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是对土地利用外部性矫正和提供公共品的必要措施。但管制具有财富分配的强大能力,且构成对财产权的定义和干预,是公权力和私权利之间的平衡,这使得受限土地所有者受到不合理的损害。损害的本质是土地发展权的剥夺。国家在对土地进行管制的时候,要注意对土地财产权的保护,防止走入准征收。国家是否承认和赋予土地基本发展权是判定准征收构成及管制合理性的首要标准。对构成准征收的土地应该给予补偿,对含有基本土地发展权的土地不需要补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昕  
我国现行国家层面立法对宅基地使用权征收补偿没有规定。实践中各地对宅基地使用权是否予以征收补偿做法不一,并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利益。建议: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补偿;以土地出让金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宅基地使用权补偿标准;对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前形成的宅基地应本着尊重历史与事实原则进行补偿;在房屋安置、自拆重建等非货币补偿中要注意补偿宅基地使用权的损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开荣  孙丹  赵旭  
将等级依赖期望效用理论与演化博弈理论相结合,构建土地征收补偿的RDEU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土地征收补偿中主要参与方农民和地方政府的情绪对博弈策略的影响状况。稳定性分析显示与以往结论不同的是,"乐观情绪会带来好的结果,悲观情绪会带来差的结果"仅仅在一方理性一方有情绪的组合状态下才符合。当参与方都具有悲观或乐观情绪时,双方的异质性信念互动反而使征地博弈没有演化稳定均衡。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具有情绪的一方悲观或乐观情绪程度的改变将会影响博弈均衡状态,且地方政府的情绪状态更易影响均衡结果。最后,针对征地矛盾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开荣  孙丹  赵旭  
将等级依赖期望效用理论与演化博弈理论相结合,构建土地征收补偿的RDEU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土地征收补偿中主要参与方农民和地方政府的情绪对博弈策略的影响状况。稳定性分析显示与以往结论不同的是,"乐观情绪会带来好的结果,悲观情绪会带来差的结果"仅仅在一方理性一方有情绪的组合状态下才符合。当参与方都具有悲观或乐观情绪时,双方的异质性信念互动反而使征地博弈没有演化稳定均衡。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具有情绪的一方悲观或乐观情绪程度的改变将会影响博弈均衡状态,且地方政府的情绪状态更易影响均衡结果。最后,针对征地矛盾的治理问题,提出建立情绪监督与疏导机制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小映  
本文分析了按照公平市场价值和平等待遇原则进行公正补偿的理论含义,并结合我国的农地统征制度对我国法定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由于我国实行农地统征制度,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开放范围受到限制,法定的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只考虑农业租金价值而不包含土地的预期增值和选择性价值,导致对农用地的补偿普遍存在不平等待遇问题。改革我国的征地制度,需要改革按照农业租金价值确定补偿标准的传统思路,有序开放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并缩小征地范围,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统一市场,显化土地的市场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林基  
当前土地承包权退出立法不完善,而具体试点模式存在较多差异与问题:土地承包权退出内涵不明、退出补偿方式、标准与资金来源不同。土地承包权退出本质应是承包农户永久放弃承包资格与该资格所衍生之土地利益以换取相应的社会保障利益。土地承包权退出补偿以社会保障为主,经济补偿次之;而补偿资金来源于集体资金、财政资金、流转收益与金融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