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2)
2023(14065)
2022(11999)
2021(11079)
2020(9459)
2019(21641)
2018(21112)
2017(40105)
2016(22514)
2015(25324)
2014(25217)
2013(25064)
2012(23754)
2011(21634)
2010(21940)
2009(20909)
2008(21212)
2007(19490)
2006(17224)
2005(15637)
作者
(71946)
(60258)
(60208)
(57073)
(38321)
(29606)
(27217)
(23654)
(22854)
(21561)
(20703)
(20360)
(19551)
(19330)
(19286)
(18674)
(18446)
(17682)
(17645)
(17401)
(15330)
(14914)
(14839)
(13864)
(13818)
(13446)
(13350)
(13320)
(12321)
(12234)
学科
(93207)
经济(93075)
管理(64130)
(61262)
(50542)
企业(50542)
方法(42755)
数学(36202)
数学方法(35762)
(27441)
(27314)
(25508)
中国(23877)
(22043)
贸易(22036)
(21476)
业经(19850)
(18265)
农业(16943)
理论(16180)
(15974)
财务(15940)
财务管理(15892)
地方(15711)
企业财务(15045)
(14824)
(14358)
银行(14284)
(14123)
(13952)
机构
大学(344256)
学院(337867)
(133627)
经济(130745)
管理(121604)
研究(121010)
理学(104022)
理学院(102665)
管理学(100567)
管理学院(99969)
中国(91394)
科学(80180)
(74576)
(71091)
(65400)
(64862)
研究所(59641)
业大(57886)
农业(56822)
中心(54564)
(53208)
财经(51196)
北京(46864)
(46414)
(45571)
师范(44934)
(43070)
经济学(42105)
(41421)
(39981)
基金
项目(222116)
科学(171945)
基金(161615)
研究(151212)
(146360)
国家(145153)
科学基金(120484)
社会(95135)
社会科(89997)
社会科学(89965)
(85626)
基金项目(85012)
自然(81474)
自然科(79506)
自然科学(79475)
自然科学基金(78117)
(74409)
教育(69487)
资助(66517)
编号(58880)
重点(51380)
(49258)
成果(48998)
(46680)
(44900)
计划(44179)
科研(43905)
创新(42153)
课题(41632)
教育部(40770)
期刊
(148522)
经济(148522)
研究(99461)
学报(69465)
中国(68543)
(63224)
科学(58912)
(52092)
大学(50062)
学学(47425)
管理(42862)
农业(42022)
教育(33877)
(28181)
金融(28181)
财经(26910)
技术(25635)
经济研究(23717)
(23455)
(23157)
业经(22670)
问题(20799)
(19712)
(18892)
业大(17701)
技术经济(16658)
国际(16345)
图书(16129)
科技(16007)
资源(15746)
共检索到510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毛振强  卢艳霞  李宪文  汪秀莲  白晓飞  解琳  朱国华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征地补偿制度、土地出让制度引起的社会问题的经济根源以及这种制度设计对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说明了当前土地征收和出让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低价征地高价出让、高价征地低价出让等现象存在的经济根源;建立了"土地征收—出让市场联动模型",对虚拟"土地征收—出让联动市场"的特征、不同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及其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只要政府有以地套利的动机,这个虚拟市场就不可能存在均衡状态,并指出了维持最佳农地转用规模条件下耕地保护的成本,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因为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位置不可移动,农地经过征收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可以产生巨大级差收益。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如何分配经过征地产生的土地级差收益。本质上讲,城市建设用地级差收益来自经济发展,如何分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土地级差收益,是关系到中国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根本问题。文章讨论了土地级差收益的性质和土地利益分配的原则。文章认为,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基本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大体合理。完善而非改变当前征地制度,应是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鹏  张安录  
经济发展使得城市增长具有必然性,而城市增长又会带来城市内外特定区位土地价格的增加。城市边界区土地价格具有自身的特点,从动态的城市地价模型分析来看,其增值不仅来自于外部性作用,还得益于城市的扩张。城市的扩张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于城市化和收入的增加导致城市地租曲线整体向外平移;二是即使人口保持不变,但由于交通的改善使得城市地租曲线逆时针旋转。不能以农业地价来定量边界区土地价格。因为该区土地增值不仅仅来自于外部性,农民具有参与增值分割的权利。应该重新建立土地征收补偿的价格体系,保护农民的合法权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盟  邵磊  
在粮食安全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实行最严格的"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政策,但耕地保护政策的经济影响尚缺乏充分的量化评估。文章结合地市级统计数据和遥感地理信息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重点考察耕地保护政策如何改变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数量和来源结构以及对地块容积率、施工时间、招拍挂比例等微观行为特征的影响。实证分析指出,通过降低新增建设用地中耕地转用的比例,"耕地红线"政策显著抑制了建设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的出让规模。在非市辖区和"低级土地"中,这一政策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利用土地交易微观数据分析表明,政策约束倒逼地方政府提高了地块容积率和招拍挂比例,并缩短了施工时间,这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是,政策冲击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文章系统分析了耕地保护政策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影响,旨在为耕地保护政策的相关讨论提供实证证据,并为未来统筹协调粮食安全战略和土地市场化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建伟  李海伟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内涵。研究方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法律问题。研究结果:土地征收是一种建立在个人选择基础上的社会选择,是政府替代市场直接配置土地资源,但需要满足一个经济条件(市场失灵)和三个法律要件(公共利益、合理补偿和正当程序)。研究结论: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是指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土地征收后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有可能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来补偿土地被征收者的损失并改善他们的福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定量评价征收和出让土地中的政府干预对土地资源从农业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建立包含征收、一级出让和二级转让的多市场均衡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999—2005年征收和出让土地中的政府干预造成江西省鹰潭市农地资源被城市建设用地过度占用达183.48 hm2,占总非农化面积的33.73%。研究结论:征收和出让土地中的政府干预造成农地过度非农化,致使农村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降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俞文华  
本文从当前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耕地保护上的利益矛盾入手,以它们之间的内在经济关系为基础,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对上述矛盾“零和博弈”的长期效应进行了揭示,并讨论了消除这种不良影响的政策或制度安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增刚  董丽娃  
公共利益在本质上是个人利益的加总,在个人利益不能够总是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公共利益只能够在立宪层次上实现,公共利益的判断需要进行成本收益计算。中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需从不同角度加以完善,在程序上,由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听证会来界定土地征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在补偿上,把补偿作为征收的前提条件而不是附带条件,制定补偿确定的原则条款;在效率上,引入成本收益分析,具体分析每一项土地征收的成本和收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长健  徐海萍  辛晨  
土地征收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利益主体包括地方政府、企业、村集体和农民。由于"公共利益"界定模糊,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地位和法律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法律规定不当与法外行为并存,致使最终受伤害的是村集体和农民权益,以致于造成土地征收非农化范围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征收补偿费偏低,截留挪用现象严重,无法弥补被征地农民的损失;失地农民土地保障丧失,社会保障严重缺失;因土地征收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具体措施是: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以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土地征收制度的目的;促成农民利益集团的组织化和强大化,健全农民利益代表机制;完善法律程序,建立公正而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俊华  谭文兵  
本文在总结现行耕地保护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耕地保护制度中体现利益机制的方面。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耕地保护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耕地保护中利益机制的缺失。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明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经历了从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管理转变,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土地待遇的公平分配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需要更好地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用。回顾关于土地征收、储备、出让改革的研究成果,土地征收制度尚存在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和征地补偿偏低等问题,土地储备制度尚存在运行缺乏统一规范、资金短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土地出让制度在方式方法、用途管制及出让金的使用分配等方面有待完善。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深化城市土地管理改革,并应强化统筹协调,努力实现各项改革的联动及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应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土地管理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尤其要重视和强化对相关改革联动的研究和探索。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明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经历了从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管理转变,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土地待遇的公平分配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需要更好地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用。回顾关于土地征收、储备、出让改革的研究成果,土地征收制度尚存在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和征地补偿偏低等问题,土地储备制度尚存在运行缺乏统一规范、资金短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土地出让制度在方式方法、用途管制及出让金的使用分配等方面有待完善。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深化城市土地管理改革,并应强化统筹协调,努力实现各项改革的联动及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多文   张雪莹   王倩  
本文以土地出让金划转税务部门征收这一政策为切入点,考察其对城投债发行规模和信用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土地出让金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政策实施后,城投债发行规模显著降低,但信用利差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土地出让金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对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异质性影响、经济机制和风险化解渠道,结果显示: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城投债信用利差显著提升,与所属较高行政级别地区的城投债相比,所属较低行政级别地区的城投债的信用利差显著提升;较高的土地依赖度、地方债务压力和企业偿债压力会加剧政策实施后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发行“借新还旧”城投债有助于缓解政策实施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正向效应。本文的研究为全面认识土地出让金征收改革的政策作用提供了事实依据,对防范化解城投债务风险提供了分析路径和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侠  葛向东  濮励杰  黄贤金  彭补拙  
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强度两个方面,是土地利用类型从低生态位层次向高生态位转变的自组织行为。对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生态位进行控制与协调,才能实现一定耕地保有量下土地利用资源场的均衡。而这种均衡正是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得以实现的前提。在生态位势理论与系统边界理论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的模型,并以江苏省锡山市为例定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的强度。研究显示,经济发达区非农用地与农用地生态位差较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使耕地更易损失。从资源流动的场论分析角度,探讨了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的途径和方法。在目前的水平上,把土地利用生态位作为土地利用/覆被研究中的一种新方法论更有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飞  
本文构建了买、卖方垄断下土地储备中心"征地—出让"的联动市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农地征收买方垄断和一级土地市场卖方垄断的现行土地储备制度,必然带来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征地追求"土地财政"的后果,如果地方政府并非是"单一的土地市场监管者和宏观调控者",则这个联动市场模型将处于一种非均衡的状态。同时表明土地储备制度买卖方双边垄断市场化经营的结果必然导致宏观调控的缺位和微观管制的越位以及城市土地资产经营的错位,这也使得城市土地市场成为一个充满了政府失灵的市场。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对耕地保护问题和征地补偿问题的理论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合法化的土地零级市场社会总福利要比双边垄断土地市场的社会总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