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9)
2023(6610)
2022(5573)
2021(5302)
2020(4578)
2019(9900)
2018(10049)
2017(19149)
2016(10960)
2015(12263)
2014(12265)
2013(12176)
2012(11632)
2011(10704)
2010(11131)
2009(10612)
2008(10754)
2007(10176)
2006(9464)
2005(8738)
作者
(32695)
(28136)
(27545)
(26387)
(17267)
(13770)
(12311)
(10901)
(10594)
(9968)
(9681)
(9603)
(8921)
(8846)
(8749)
(8379)
(8369)
(8217)
(7968)
(7838)
(7329)
(7044)
(6884)
(6568)
(6497)
(6392)
(6292)
(6115)
(5762)
(5717)
学科
(45177)
(45129)
经济(45122)
(35851)
农业(29798)
管理(24046)
(15616)
企业(15616)
业经(14434)
方法(12605)
中国(12407)
(12186)
(12158)
土地(11561)
数学(10795)
数学方法(10562)
(10415)
(10283)
农业经济(10016)
地方(9596)
税收(9574)
(9509)
(9500)
(9223)
农村(9210)
(8511)
(7903)
(7715)
银行(7702)
收入(7646)
机构
学院(156843)
大学(153543)
(60789)
经济(59264)
研究(56754)
管理(55820)
(51970)
中国(47923)
理学(46780)
理学院(46249)
管理学(45213)
管理学院(44960)
农业(39742)
科学(36631)
(33804)
业大(32245)
(30462)
(29644)
中心(28768)
(28036)
研究所(27090)
农业大学(24437)
(23867)
财经(21983)
(21763)
师范(21563)
(21263)
北京(20905)
(19845)
(19669)
基金
项目(98168)
科学(76040)
研究(72270)
基金(69937)
(62112)
国家(61436)
科学基金(50994)
社会(44567)
社会科(41590)
社会科学(41578)
(39309)
基金项目(36941)
自然(32747)
(32479)
自然科(31918)
自然科学(31912)
编号(31672)
教育(31472)
自然科学基金(31310)
(29391)
资助(28030)
成果(26351)
重点(22038)
(21959)
(21932)
课题(21073)
(19348)
(19182)
科研(18702)
(18477)
期刊
(81146)
经济(81146)
(57362)
研究(47828)
中国(41845)
农业(38540)
学报(29631)
科学(26869)
大学(22808)
学学(21590)
(21102)
(19551)
金融(19551)
业经(19149)
教育(17896)
(17755)
管理(16303)
农村(13992)
(13992)
农业经济(13717)
技术(12516)
问题(11942)
(11342)
财经(10440)
资源(10212)
世界(9589)
业大(9343)
农村经济(9202)
经济问题(8968)
经济研究(8956)
共检索到259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朔  叶盛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大量农民已经或即将成为失地农民。而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现行的征地安置方法,可能会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而建立失地农民安置的法律体系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慧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增多,政府征地与农民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突出。探求现行农地征收法律制度中产生的问题及其根源,切实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无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本文在厘清货币安置、留地安置、就业安置和社保安置等四种安置方式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了目前广州市安置失地农民的四种典型模式及其实施效果,提出了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忠  
长期以来,对失地农民主要采取的是一次性货币补偿的安置方式。计划经济时代,征地要安排就业;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不能再由政府靠行政手段给予安排。但当时给的征地费又花光了,怎么办?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为数不多的征地费无法给他们长久的生活保障。所以要解决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问题,构建失地农民的长效保障机制,必须要积极探索或实行新的安置方法。本文以江苏省吴江市为例,对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安置制度创新方法进行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史晓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地被征用,农民权益受损的情形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而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是被征地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根本原因。因此,健全现行征地法律制度、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归属、完善征地补偿费用、规范征地行为等,是确保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的前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进才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各地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流转,成为非农用地;大量的农民成了失地农民。由于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设置虚化、征地目标泛化;征地补偿不合理、征地程序不民主和缺乏司法救济权等法律内在的缺陷,致使失地的农民不仅享受不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反而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劳保无份"的"三无"游民,其结果必然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如何从法治角度保护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是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现行征地补偿偏低,导致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有必要对失地农民进行有效安置。对广州失地农民安置意愿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民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和土地位置是影响广州失地农民安置意愿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针对具体情况,对失地农民实行差别化的安置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海云  刘吉云  
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对失地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安置模式的失效,引起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土地换保障型、土地入股型、留地安置、综合开发及土地集中开发等创新安置模式,虽然顺利解决了城市化和失地农民发展的矛盾,实现了城市发展和失地农民的双赢。但是,从农民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看,各有其优缺点,对安置模式的选择,应考虑长久可持续的就业安置和发展的模式,解决失地农民贫困化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广华  施国庆  
通过对失地农民安置替代性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单一货币补偿存在失效性,提出失地农民安置新模式———入股安置,即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与用地单位协商,可以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入股,或以经批准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通过合同约定以优先股的方式获取收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艳丽  
在现代化及城市化的进程中,农业用地的减少及用途的改变会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在中国,失地农民的安置政策从招工安置到社保安置的演变,体现了中国城市化及土地征用制度的演变过程。在发达国家,各国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不同,但总体上均采取了适合本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措施。对比中外,在失地农民产生原因、安置方式、补偿机制及利益保护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迁  叶小雯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致使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单一的农民在得到为数不多的征地补偿款后生存和生活都面临严峻的挑战。现行的失地农民补偿和安置措施存在诸如补偿标准低、分配不公平、安置不妥当等问题。解决失地农民的补偿和安置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走一条“先保障、再补偿、培训就业”的新路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1.土地征收对失地农民经济状况的影响。土地征收对失地农民经济状况的影响程度一般。46.1%的样本认为土地征收促进失地农民经济状况改善,认为土地征收"降低"和"较大降低"失地农民经济状况的样本占28.36%,说明征地后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改善幅度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才能够使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征地后农民土地面积大幅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易虹  刘晓芳  
以厦门市2005年以来为解决失地农民安置而实施的"金包银"工程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其发展现状,探讨被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研究发现,"工有其业"已成为被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的真正难点,尚需更多综合有效的配套措施,以帮助失地农民积累起能够在城市生存与生活下去的资本,最终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晓刚  
本文简要回顾了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安置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农业生产补偿安置、招工安置到现在以货币安置为主的多种安置方式并存。本文分析了几种主要安置方式的优缺点。认为在安置模式的选择上,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因地制宜、因人而宜;要权衡利弊,依据机会成本最小原则取舍。结合多种安置方式以取代单一货币补偿安置,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