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8)
- 2023(13457)
- 2022(11579)
- 2021(10541)
- 2020(8877)
- 2019(20455)
- 2018(20269)
- 2017(38871)
- 2016(21362)
- 2015(24153)
- 2014(24531)
- 2013(24489)
- 2012(23479)
- 2011(21459)
- 2010(22030)
- 2009(20628)
- 2008(20686)
- 2007(18894)
- 2006(16880)
- 2005(15708)
- 学科
- 济(96100)
- 经济(95980)
- 管理(61764)
- 业(57995)
- 企(44340)
- 企业(44340)
- 方法(34412)
- 农(30214)
- 数学(29771)
- 数学方法(29512)
- 中国(27972)
- 地方(27677)
- 财(24213)
- 制(22159)
- 业经(22025)
- 学(21370)
- 农业(20246)
- 环境(18415)
- 银(16808)
- 银行(16769)
- 融(16534)
- 金融(16529)
- 贸(16470)
- 贸易(16457)
- 行(16150)
- 易(15833)
- 发(14654)
- 体(14630)
- 和(14539)
- 地方经济(14395)
- 机构
- 学院(314637)
- 大学(312931)
- 济(129951)
- 经济(126926)
- 研究(115456)
- 管理(114971)
- 理学(96706)
- 理学院(95487)
- 管理学(93898)
- 管理学院(93312)
- 中国(88535)
- 科学(71766)
- 京(68725)
- 财(62593)
- 农(61297)
- 所(60864)
- 研究所(54739)
- 中心(53225)
- 江(52307)
- 业大(49183)
- 农业(47738)
- 财经(47591)
- 北京(43793)
- 范(43373)
- 师范(42943)
- 经(42768)
- 院(41399)
- 州(40762)
- 省(40638)
- 经济学(39447)
- 基金
- 项目(201610)
- 科学(157271)
- 研究(148067)
- 基金(143022)
- 家(125022)
- 国家(123914)
- 科学基金(104392)
- 社会(93000)
- 社会科(87964)
- 社会科学(87934)
- 省(82504)
- 基金项目(76083)
- 划(68154)
- 教育(66754)
- 自然(65909)
- 自然科(64143)
- 自然科学(64124)
- 自然科学基金(62942)
- 编号(60773)
- 资助(57601)
- 成果(50193)
- 发(49067)
- 重点(46574)
- 部(44213)
- 课题(43566)
- 创(41608)
- 制(39780)
- 发展(39222)
- 创新(39126)
- 展(38574)
- 期刊
- 济(158441)
- 经济(158441)
- 研究(96316)
- 中国(74420)
- 农(57933)
- 学报(51293)
- 财(49156)
- 科学(47505)
- 管理(41894)
- 农业(38845)
- 大学(38076)
- 学学(35821)
- 教育(34813)
- 融(33411)
- 金融(33411)
- 业经(27229)
- 技术(26885)
- 财经(23697)
- 经济研究(23505)
- 问题(21182)
- 业(20442)
- 经(20327)
- 资源(16918)
- 贸(15867)
- 版(15830)
- 技术经济(15563)
- 科技(14738)
- 理论(14595)
- 图书(14535)
- 世界(14234)
共检索到499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伯恺
平陆县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一)自然条件特征平陆县位于山西省最南端,隶属山西省运城市,隔黄河与河南省三门峡市接壤。全县国土总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也为山西省平陆县更系统、更科学、更有效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探索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新路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在梳理山西省平陆县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基本思路。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生态经济 机遇挑战 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成祖 刘东生 刘家顺
经过20年的努力,山西省平陆县山区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就。森林覆盖率达52.3%,为解放初期的7.1倍,每年排入黄河的泥沙由50年代的800万 t 减少到90年代的400t。他们始终高举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两面旗帜,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特色资源开发和主导产业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主要经验:政府领导、群众主导、市场引导、科技先导和政策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瑞娟 郝晋珉 王静
本文应用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价值,估算了山西大同市1996-2003年土地利用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阐述了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同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目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彧 李江风 徐佳
以1996年和2009年两期数据为基础,结合湖北省生态功能分区,对不同的生态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对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产生核心影响的是林地、草地以及耕地之间的剧烈变化;湖北省整体土地生态服务价值有所增加,但局部存在结构性问题;2鄂西三大区及幕阜山地区作为湖北省生态屏障,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其生态服务功能大幅增强,武汉地区在满足建设用地需求的同时大力恢复水域和林地,取得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效果,而保耕地的任务则基本转嫁于鄂中地区以及桐柏-大别山地区,其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所减少或增长微弱;3湖北省东西四大山地必须加大对林地的保护力度;武汉地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沙黑多拉·斯哈克
从"十一五"初期开始,新疆塔城地区推动良田建设工程,以土地整治项目为载体,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村庄搬迁、集中居住、旧村复垦,全区新增耕地1.92万亩,节省了60%的建设用地。然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要尽快解决。发挥土地整治规划"统"的作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统"的功能不够,深度不到位,其现实性和准确性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洁瑕 陈佑启 姚艳敏 石淑芹
针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内涵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案,以综合区分区域的功能特点。在回顾以往土地利用区划的特点及问题的基础上,首先界定土地利用功能概念,即在区域土地资源背景调查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功能评价,分析其现状、趋势及分异规律,进而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分区;然后提出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案,即采用"3S"技术和列联表互斥矩阵分类方法,依据土地利用功能内涵及分区原则,在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与土地生态环境3个方面进行区域的划分。最后,以吉林省为例,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表明,该方案实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忠孝
青海省“七五”计划中提出:“柴达木新兴工矿区,要加快对盐湖、石油、铅锌和石棉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并相应发展盐化工业、石油工业和建材工业,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本文谈谈柴达木盆地开发利用中应处理好的四个关系。一、处理好发展工矿业与发展畜牧业之间的关系。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的一块宝地。柴达木资源的全面开发,对全国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从青海本身条件看,这里土地面积辽阔,光热条件较好,还有一定的水资源。解放后小麦大面积高产,可解决青海省长期缺粮问题,建设成为青海省的商品粮基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文秋红 周建梅
生态旅游,是目前迅速发展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优化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认为江西的生态旅游应创新理念,规划渐进;优化环境,凸显个性;红色摇篮,绿色家园。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理念创新 精品 红色旅游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志耕
尽管新审计准则及其指南对应该从哪些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和如何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作了较详细的规定及说明,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实务案例的示范和指导,许多注册会计师对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及履行风险评估的审计程序还不很清楚。笔者结合一个相关案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雨彤 陈荣蓉 杨朝现 信桂新 周佳松
[目的]川中传统农区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破碎而多样,通过定量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合理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对引导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精准实施差别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选取四川盆地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区交界处的重庆市荣昌区为例,选用土地利用总体组合类型、土地利用程度、地类区位意义等指数定量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1)201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组合类型齐全,以种植用地和生态用地为主要用地类型,土地利用程度较高,整体功能较强。各村土地利用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辐射效应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中部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以建设用地为主,呈现出多种用地类型相间分布的特点;中西部和西南部土地利用专门化程度较高,种植用地区位意义突出,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东北部及南部生态用地区位意义突出,呈现出种植用地、生态用地交错的特征,土地利用程度相对较低。(2)依据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规律和研究区资源禀赋差异,研究区土地利用可划分为现代农业发展、城乡农旅综合开发、特色种养发展、生态林果培育4大主导功能区。[结论]针对土地利用条件复杂多样的川中传统农区,通过精准识别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实现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其研究思路和结果,可为新时期川中传统农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蚌蚌 刘秀萍 王数
为探讨北京市密云县各岩性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岩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约束状况,通过实际调查,并借助GIS软件,将北京市密云县1∶5万地质图进行矢量化,形成岩性分区图,并结合密云县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以7个岩性区为研究单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密云县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中林地占绝对优势,其与岩石的分布密切相关;第四系沉积物类型区的土地利用类型齐全程度最高,优势度很低。岩性差异影响着土地利用在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方面的区域性差异。
关键词:
岩性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娅 谭秋 王丽双 张帆
[目的]通过对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的定量评价,并结合土地利用的角度对原平市农业产业进行布局优化。[方法]基于GIS空间分析和AHP方法,建立农业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刻画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得出适宜性分级图,进一步叠加原平市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农业优化布局分析。[结果]原平市农业适宜性水平整体较低,只有14.82%的区域适宜和非常适宜农业生产,集中分布于中部平原地区;53.21%的地区基本适宜农业生产,主要分布于东部丘陵和西部山区;31.97%的地区不适宜农业发展,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同时,在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地区中约有15.3%的土地被开垦为耕地,限制了该市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结论]与传统的土地适应性相比,本研究嵌入了社会经济因子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分析,使得研究结果更贴合实际。如何进一步挖掘更全面表征气候、生态、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构建更加全面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区域有别、因地而异的评价体系标准,是加强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有利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井美娟 贾宁凤 姚亚敏
以"3S"技术为基础,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以山西省河曲县沙坪村为例,详细分析2010年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并采用价格修正系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沙坪村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960.18×104元,是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28倍。通过价值核算,以期为改变沙坪村和砖窑沟流域农业内部结构和土地利用格局、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为绿色GDP的研究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丽 张贵军 朱永明 张蓬涛 许皞
研究目的:从土地利用转型角度研究土地多功能演变规律与特征。研究方法:本文以研究区2000年、2007年、2016年三期影像解译数据,借助Arc GIS 10.0软件平台,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2000—2016年土地利用转型情况;利用三生功能理论和重心迁移理论,划分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三生)功能用地,分析探讨三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0—2016年林地、草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未利用地面积急剧下降,下降比例达41.33%。耕地与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间的转换主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