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9)
- 2023(13967)
- 2022(12162)
- 2021(11366)
- 2020(9441)
- 2019(21830)
- 2018(21869)
- 2017(41758)
- 2016(22893)
- 2015(25793)
- 2014(26059)
- 2013(25822)
- 2012(23951)
- 2011(21691)
- 2010(21821)
- 2009(19949)
- 2008(19438)
- 2007(17197)
- 2006(15260)
- 2005(13563)
- 学科
- 济(97811)
- 经济(97716)
- 管理(63923)
- 业(60266)
- 企(48904)
- 企业(48904)
- 方法(40229)
- 数学(34331)
- 数学方法(33810)
- 中国(27252)
- 农(26449)
- 地方(25401)
- 学(23594)
- 业经(21818)
- 财(20910)
- 环境(18213)
- 农业(18036)
- 和(16238)
- 制(15690)
- 贸(15498)
- 贸易(15484)
- 理论(15416)
- 技术(15116)
- 易(14915)
- 发(14514)
- 银(14492)
- 银行(14449)
- 融(14199)
- 金融(14198)
- 行(13875)
- 机构
- 大学(324044)
- 学院(323578)
- 管理(129204)
- 济(124642)
- 经济(121649)
- 研究(112837)
- 理学(110595)
- 理学院(109285)
- 管理学(107262)
- 管理学院(106702)
- 中国(84457)
- 科学(72452)
- 京(71964)
- 所(57831)
- 财(56043)
- 农(55341)
- 研究所(52618)
- 中心(51045)
- 业大(50390)
- 江(48743)
- 北京(46227)
- 范(45071)
- 师范(44672)
- 财经(44290)
- 农业(42904)
- 院(41722)
- 经(40090)
- 州(40038)
- 师范大学(36087)
- 经济学(35387)
- 基金
- 项目(220720)
- 科学(172372)
- 研究(161089)
- 基金(157039)
- 家(137191)
- 国家(136007)
- 科学基金(116149)
- 社会(98948)
- 社会科(93605)
- 社会科学(93578)
- 省(87698)
- 基金项目(83720)
- 自然(76230)
- 自然科(74341)
- 自然科学(74325)
- 划(73807)
- 教育(73227)
- 自然科学基金(72924)
- 编号(66541)
- 资助(65193)
- 成果(53834)
- 发(50459)
- 重点(49400)
- 部(47513)
- 课题(46691)
- 创(45045)
- 创新(41983)
- 科研(41911)
- 项目编号(39968)
- 计划(39912)
- 期刊
- 济(144882)
- 经济(144882)
- 研究(95991)
- 中国(68700)
- 学报(51530)
- 农(50859)
- 科学(48831)
- 管理(47246)
- 财(40971)
- 教育(39410)
- 大学(38462)
- 学学(35977)
- 农业(35809)
- 技术(29678)
- 融(27513)
- 金融(27513)
- 业经(25145)
- 经济研究(21419)
- 财经(20331)
- 图书(18753)
- 业(18440)
- 问题(18298)
- 经(17208)
- 科技(16886)
- 资源(16865)
- 技术经济(16674)
- 理论(15645)
- 现代(14758)
- 版(14704)
- 统计(14657)
共检索到487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慎 贾文涛 柳晓蕾
本研究在农田尺度上,从耕地质量、生态条件和环境质量三个方面入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生态效益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及相关参数,并最终将其货币化,建立了以定量化分析为主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效益 评价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向华 姜照勇 罗良伟 王永志 廖春花 王挺之
目前对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多见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对其生态效益的评价较少,且已有的对其生态效益的评价多是从土地整理前后农业生产条件是否改善等角度出发,很少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对其进行评价。基于此,论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选取评价因子,结合平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尔菲法,选取土壤状况、景观格局和环境服务功能等3项作为二级评价指标,选取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数、土体厚度指数、景观丰富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和生物丰度指数等5项作为三级评价指标,据此构建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并运用归一化法等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最后,以成都市三河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主要评价指标在土地整理前后土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殿发 卞建民 吴文业
该文论述了土地资源开发生态效益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了土地资源开发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 3方面 :①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性评价指标 ;②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指标 ;③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采用分级综合评价法 ,即分两个层次进行评价研究 ;生态效益分类评价包括生态结构综合评价、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生态效益总体综合评价。通过对吉林西部土地开发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 ,反映出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比较合理 ,选择的评价方法简便实用 ,得出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范金梅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也是土地整理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土地整理效益内涵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内容、方法、技术手段等进行了评析,对今后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光辉 陆守超
以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经济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土地整理为例,评价了南京市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取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土地整理引起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也必然引起区域土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逆向的。合理开发利用各类土地资源,适当增加和保护生态服务价值高的地类,补充一定生态用地,应成为当前土地整理过程中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效益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邓胜华 梅昀 胡伟艳
研究目的:建立土地整理社会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各指标并对其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模糊模型识别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结果:(1)构建评价体系指标,其中大多数指标能够准确量化;(2)基于定性与定量的模糊模型识别方法对社会生态效益做出了整体的科学判断。研究结论:该案例的社会效益属于A3类(非常显著)、生态效益属于B2类(比较显著)。因此,模糊模型识别方法在土地整理社会生态效益评价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社会生态效益评价 模糊模型识别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英 王守臣
农地开发整理是充分利用后备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农地开发整理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变化,结合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以层次分析法构建农地开发整理效益评价的层次结构和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综合模糊评价模型计算农地整理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巨大、社会效益明显、生态效益良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庆媛 张占录 杨华均
研究目的:引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机制,探索其方法。研究方法:借鉴比较方法。研究结果:针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特点,分析其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和程序,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探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方法。研究结论: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方法研究,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和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洪开荣 刘欢 王辉
由于土地整理项目的社会效益存在的不确定性,采用区间直觉语言的方法来求解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文献整理和分析,构建了土地整理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体系中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社会面貌影响指数评价较高,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指标评价一般,农村社会保障指标评价较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马志昂 程久苗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等差法构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安徽省郎溪县南丰镇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对项目整理前后的各种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达到"良好"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效益评价 安徽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秀兰 何勇 张丹丹 曾维忠
通过对国内森林生态恢复与重建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构建和评价方法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构建评价指标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方法主要是以经济学为主的计量方法和以生态学为主的计量方法。经济学的评价方法侧重于森林恢复后的显性经济效益,生态学的评价方法侧重于森林所具有的生态功能。最后,指出基于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运用数学模型加以修正的研究方法是其未来的方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思远 徐中民
生态效益主要是指在具有竞争性的为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货物和服务的传递中,通过生活循环环境影响和资源使用的强度会日益加强,在某个水平上要与地球估计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的指标。生态效益已经成为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热门指标。本文从生态效益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和测度方法等对生态效益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
可持续性评价 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测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玉芳 杜潇 何宏 邵军师
在土地整理后效益评价内涵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综合效益,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可量化土地整理的效益水平,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以为综合效益评价提供参考借鉴,同时建议建立完善当前的土地整理后效益管理体系,保证项目实施后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雁 付光辉 吴冠岑 刘友兆
建立统一衡量标准的区域性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评价是目前土地整理相关研究正试图解决的问题。将传统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及土地生态功能价值计算法分别运用于土地整理的三大效益评价中,建立一套以货币价值为衡量标准的中观尺度上的三大效益评价方法,并以南京市域范围内1999至2005年已实施的684个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计算项目实施后的经济产出价值、土地保障价值、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土地整理项目取得的全部收益为55.66亿元,接近项目总投资的11倍,其中,整理项目对提高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贡献最大,"安置"农业人口10.3万人,折算成货币价值为39.13亿元;同时经济效益较为显著,为项目区农民增加...
关键词:
土地整理 项目后效益 经济评价 南京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喜韬 柳瑞禹 曹海欣
国土资源部于2000年设立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标准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作者系课题组成员,参与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依据等的研究。本文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的特点和现状谈起,就预算标准研究的意义、方法、主要内容、进展情况等几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探讨,有助于各级国土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更多地了解、关注预算编制、审查工作,管好和用好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