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6)
- 2023(7082)
- 2022(6068)
- 2021(5390)
- 2020(4177)
- 2019(9604)
- 2018(9345)
- 2017(17826)
- 2016(9546)
- 2015(10491)
- 2014(10514)
- 2013(10535)
- 2012(10291)
- 2011(9666)
- 2010(9799)
- 2009(8869)
- 2008(8637)
- 2007(7785)
- 2006(7201)
- 2005(6920)
- 学科
- 济(53149)
- 经济(53111)
- 管理(21825)
- 业(21553)
- 地方(17649)
- 中国(17324)
- 农(14630)
- 贸(14413)
- 贸易(14403)
- 方法(14171)
- 企(14080)
- 企业(14080)
- 易(14050)
- 数学(12578)
- 数学方法(12517)
- 出(11547)
- 业经(11039)
- 发(10170)
- 农业(10137)
- 地方经济(10064)
- 学(9856)
- 财(9039)
- 融(8771)
- 金融(8771)
- 银(8408)
- 银行(8398)
- 行(8313)
- 土地(8167)
- 口(8122)
- 出口(8119)
- 机构
- 学院(137048)
- 大学(134717)
- 济(62255)
- 经济(61061)
- 研究(54339)
- 管理(48182)
- 中国(42886)
- 理学(39737)
- 理学院(39212)
- 管理学(38642)
- 管理学院(38393)
- 科学(31986)
- 京(30743)
- 财(28136)
- 所(28030)
- 农(26041)
- 研究所(25069)
- 中心(24488)
- 江(22726)
- 财经(21316)
- 经济学(20233)
- 农业(20220)
- 院(19954)
- 业大(19903)
- 北京(19872)
- 范(19625)
- 师范(19440)
- 经(19347)
- 经济学院(18323)
- 州(18136)
- 基金
- 项目(85913)
- 科学(67553)
- 研究(64521)
- 基金(60923)
- 家(53073)
- 国家(52602)
- 科学基金(44213)
- 社会(42149)
- 社会科(40134)
- 社会科学(40127)
- 省(34527)
- 基金项目(31398)
- 划(28589)
- 教育(28249)
- 自然(26162)
- 发(25726)
- 编号(25712)
- 自然科(25493)
- 自然科学(25485)
- 资助(25085)
- 自然科学基金(25009)
- 发展(21209)
- 展(20856)
- 成果(20723)
- 重点(19755)
- 课题(19077)
- 部(19003)
- 国家社会(17851)
- 创(17819)
- 创新(16818)
共检索到231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梁国柱
土地开发应以土地产出率作杠杆北京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顾问梁国柱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土地不仅是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源,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之一。土地除了能够实现自身的使用价值外,还必须以特殊商品形式进入市场,实现其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跃庆
转变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首都经济大学经济学教授张跃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秦海荣
我看“土地产出率”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经济所所长秦海荣翻遍了手头上所有的辞典、手册,都没能找到对“土地产出率”这一概念的具体解释,只查到一些近似的概念,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土地效益”、“土地生产力”、“土地生产率”等。尽管如此,却也在不停的翻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彭德福
土地产出率与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国家土地管理局规划司副司长彭德福我国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重点是以保护耕地为中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综合效益,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下的土地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富林
确定土地产出率指标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北京市昌平县土地管理局局长刘富林土地是一种有限的固定资源,也是一种特殊的资产。与其他资产不同,土地资产应该说在正常和平的社会环境中,是永远不会贬值,只会不断增值的资产。那么,土地既然在不断增值,就必须有一个参数来确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林兴
一、土地利用结构和乡镇工业用地土地是人类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生存的重要条件”(《马恩全集》第一卷第609页)。土地是稀缺资源,亦是不再生资源。节约和土地效用优化是用地的一项基本原则,亦是由上海县县情所决定的。上海县毗邻上海市区,其土地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和土地级差效应。随着上海市区空间面积的日趋扩大、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上海县土地的稀缺性将变得更突出,其经济价值更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柯善咨 赵玉奇 王莉
研究目的: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及其地区间的差异。研究方法:根据集聚经济原理构建城市土地产出率模型,利用全国城市面板数据检验基础设施对土地产出率的贡献。研究结果:控制了实物资本和劳动投入密度等土地产出率的基本决定因素后,基础设施资本密度是土地产出率的重要贡献因素,各项基础设施都有独立的贡献;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在西部地区的增长对城市土地产出率作用最大,在东部次之,在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各地应根据自身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边际收益有选择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达到节约土地和促进增长的综合目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华 郑文杰 张广胜
为探求效率尺度下的最优土地经营权结构,采用两阶段OLS法,基于东北地区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土地转入率对种粮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户土地转入率与土地产出率两者呈倒"U"型关系,寻找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OLS进行估计后,相关结论仍然稳健;土地要素禀赋不同,农户的最优经营权结构不同,进而导致最优规模不同;现有技术及规模条件下,土地转入率的增加可提高大户土地产出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志刚 赵小松 张宗利
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是当前我国农业政策的重要支持方向之一。评估粮食规模经营支持政策资金的分配机制与作用效果对优化政策有重要意义。从社会资本与土地产出率角度审视了支持政策资金的分配与机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支持政策资金的分配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政治性社会资本对规模经营农户获取政策资金的概率和数量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商业性社会资本则影响不显著;土地产出率对规模经营农户获得政策资金没有显著影响,表明政策资金分配并不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目的,相反,经营耕地规模则是规模经营农户获得政策资金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当前粮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凯 蒋伏心
城市经济发展伴随着生产密度和要素使用效率由低到高的转变。文章利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1996-2010年的数据,基于集聚效应函数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考察了城市发展过程中要素集聚、政府行为及区位条件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程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豆建民 汪增洋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密度是影响城市土地产出率最重要的因素,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性造成就业密度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城市净集聚效应为负和资本劳动比不断攀升,说明城市资本投入是低效率的;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城市用地面积、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利于提高城市土地产出率,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因素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经济集聚 产业结构 土地产出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基宏
无论考察农地规模还是兼业程度对土地产出率的影响时,都存在着两 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与证据。本文运用农户模型,推导出在一定市场条件下,两种因 素都与土地产出率存在一种反向关系。若将两种影响综合考虑,就给出了解答这一 争议的一个新的视角。当然,更为细致的讨论还要由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更为完善 的农户模型给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明强 魏伟
文章通过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工业用地产出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运用1999—2015年西部、东部和四川地级城市样本数据估计模型并计算出TFP,全面比较产出率、投资强度、就业密度和TFP等指标发现,西部地区对发展劳动力密集工业重视程度不够,过快发展了资本密集工业,但TFP与东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地均产出与东部的差距仅仅轻微收窄;四川地级城市较快的工业TFP增速为四川担当西部"领头羊"提供了支撑,但四川地级城市工业用地粗放问题突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国安 苏诗琴
去杠杆、防风险是近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城市综合杠杆率的上升是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的重要原因,而土地价格的上涨是城市综合杠杆率上升的重要推动因素。基于全国105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2009—2018年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发现,土地价格确实推动了城市综合杠杆率的上升,特别是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价格的上涨显著地推动了城市综合杠杆率的上升,大城市及低经济增速城市土地价格的上涨更显著地推动了城市综合杠杆率的上升。分析还发现土地价格上涨推升城市综合杠杆率的作用还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这也说明主要城市地价高企推升城市综合杠杆率的作用最终会传递到其他城市,从而推升全国宏观杠杆率。要使城市综合杠杆率及其变化处于合理水平就需要构建平抑土地价格过度上涨的长效机制,弱化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性,完善土地出让方式和土地出让价格分类调控机制,重点防控高杠杆率城市的债务增长,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抓手,努力实现债务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兴山
要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结构,切实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资金产出率不断下降的不利局面进入2015年以来,在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和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浙江坚持和深化"八八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第一季度,浙江省生产总值8342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增长8.2%,高出全国同期1.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2014年以来逐季上升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浙江省金融业也积极抓住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发展机遇,加大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