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79)
2023(16712)
2022(13944)
2021(12979)
2020(10575)
2019(23976)
2018(23390)
2017(45327)
2016(24442)
2015(26849)
2014(26606)
2013(26088)
2012(24007)
2011(21566)
2010(21430)
2009(19530)
2008(18777)
2007(16627)
2006(14529)
2005(12867)
作者
(69509)
(58542)
(57948)
(54672)
(36717)
(28204)
(26101)
(22953)
(22350)
(20505)
(19881)
(19624)
(18454)
(18131)
(17815)
(17808)
(17288)
(17126)
(16825)
(16673)
(14495)
(14219)
(14151)
(13610)
(13316)
(13074)
(12731)
(12675)
(11770)
(11451)
学科
(107801)
经济(107698)
(71841)
管理(63064)
(49341)
(47974)
企业(47974)
方法(42603)
数学(38365)
数学方法(37972)
农业(32706)
中国(31944)
地方(26028)
业经(25795)
(23458)
(19901)
贸易(19886)
(19759)
(19373)
(19300)
(16803)
金融(16802)
(16765)
银行(16722)
(16686)
技术(16506)
(16133)
环境(16045)
(14218)
(13638)
机构
学院(340812)
大学(334772)
(146344)
经济(143725)
管理(132696)
研究(116617)
理学(115021)
理学院(113801)
管理学(111904)
管理学院(111292)
中国(90685)
(75198)
科学(70706)
(69547)
(63348)
(58434)
农业(58173)
业大(57359)
中心(55577)
研究所(53011)
(52469)
财经(50850)
(46577)
经济学(44617)
(43188)
北京(42921)
师范(42660)
(41717)
经济学院(40409)
(40404)
基金
项目(234875)
科学(185995)
基金(171798)
研究(169275)
(151022)
国家(149697)
科学基金(128828)
社会(110637)
社会科(104711)
社会科学(104685)
(93161)
基金项目(91409)
自然(83388)
自然科(81509)
自然科学(81486)
自然科学基金(80029)
(77820)
教育(76357)
资助(68948)
编号(67290)
(55323)
重点(52701)
(52100)
成果(51977)
(49645)
创新(46380)
国家社会(46264)
课题(46244)
科研(45224)
教育部(44314)
期刊
(163764)
经济(163764)
研究(95183)
(75237)
中国(72759)
学报(55047)
科学(51915)
农业(50889)
(46587)
管理(46582)
大学(42562)
学学(40918)
(36590)
金融(36590)
业经(33025)
教育(31232)
技术(29000)
(25029)
财经(25003)
经济研究(24640)
问题(22894)
(21470)
世界(17418)
(17338)
技术经济(16494)
资源(16445)
科技(16163)
商业(15961)
农村(15562)
(15562)
共检索到508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传浩  李明坤  
本文利用2011年浙江、湖北和陕西三省"中国农村家庭土地经营状况调查"的第一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土地市场契约稳定性与土地市场交易量两个维度对土地市场的发育程度进行全面衡量,并进一步分析土地市场发育及其质量差异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土地市场在地权稳定性等质量维度和土地市场交易量等数量维度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成熟的土地市场发育与稳定的市场租赁契约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流动。短期的土地租赁契约对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影响不显著,长期的土地租赁契约能够显著地促进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而言,只有旨在促进农户签订长期租赁合同的政策才能有效促进农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研究目的:验证土地市场发育对农地非农化的作用方向,估算其对农地非农化的作用。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全国土地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90%以上省份处于转型期土地市场经济阶段;(2)土地市场发育与农地非农化之间呈负相关关系;(3)1999—2005年,全国因土地市场发育而得到抑制的农地转为建设用地数量为25624.79 hm2,占农地转为建设用地总量的1.76%,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对于农地非农化的抑制作用还不高。研究结论:缓解农地保护压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调整可从两方面开展:(1)提高拍卖出让方式比例,出让方式由低市场化方式向高市场化方式转变,提高土地市场化水平;(2)...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淑斌  苏群  
劳动力转移理论表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动力可能是农业收入下降或非农部门工资上涨。虽然都能促进非农就业,但这两种因素对土地市场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基于此,笔者考察了短期内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因非农就业动力而异。农业收入下降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抑制农户间比较优势发挥,抑制土地流转;而非农部门工资上涨拉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农户间比较优势发挥,促进土地流转。因此,非农就业市场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关系并不等同于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关系。劳动力大量非农就业没有引发土地快速流转的原因可能是农业经营环境恶化,利润下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于浙江省劳动力市场发育情况的调查国家计委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一、基本情况1.企业用工开始进入市场。一县固定工减小.合同制职工人数增多。去年上半年,浙江省国有企业固定工为170.89万,比上年底减少了7.5万,下降4.4个百分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本文通过梳理关于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并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对城乡就业增长和结构变化进行了描述,批评了传统的关于"就业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成不变"等判断。本文提供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指标,准确地反映了伴随着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的提高、就业总量增长和结构多元化、以及城镇就业压力的缓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的事实。此外,本文还通过对人口转变过程的阐释,预测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趋势,做出刘易斯转折点即将到来的判断,并揭示了这个转折点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出的挑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昉  
本文通过梳理关于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并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对城乡就业增长和结构变化进行了描述,打破了传统的关于"就业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成不变"等神话。本文提供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指标,准确地反映了伴随着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的提高、就业总量增长和结构多元化,及其城镇就业压力的缓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的事实。此外,本文还通过对人口转变过程的阐释,预测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趋势,做出刘易斯转折点即将到来的判断,并揭示了这个转折点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出的挑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经勇  
一 我国农村改革的根本性措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性的变革带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幅度提高,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突发性释放,以及与此相联系的1984年以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超常规增长。但是,这种突发性的释放和超常规的增长,毕竟是有限度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指望这种超常规增长能够长期维持下去。1985年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进入常规增长的阶段,乃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从1989年开始,为了改变连续多年(1985年到1988年)粮食产量停滞徘徊的局面,政府用行政强制手段,严格控制农业劳动力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珈祺  吕之望  
为厘清外部市场环境对农户收入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分位数回归,基于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库(CLES),从要素市场发育的视角探究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对收入及收入不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完备的要素市场,市场发育不完备造成的劳动力配置扭曲会对农户收入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将农户分为不同收入组后发现,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备造成的劳动力配置扭曲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组农户的影响更为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户收入不均等。由此提出以下建议,应当进一步加强农村要素市场建设,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努力缩小农户内部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毅夫  杨建平  
目前我国农村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甚至下降。农民对负担过重的呼声之高,是过去少有的,这是收入增长停滞的直接反映。收入增长停滞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动摇着农业的基础地位,引起了各方面的严重关注,也引发了我国对其深层原因的思考。 农民收入能否保持稳定增长,源于农村产品产业结构和农民就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由于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恩格尔系数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婧芳  
利用微观数据讨论1990—2008年中国农村非农就业环境的变化。发现,劳动力市场转型之前,教育对参与非农业有显著影响,对工资的影响甚微;转型后,教育对参与非农就业的影响减弱,教育回报率提高。转型后,低学历参与非农就业的机会提高,但工资低,易受外界冲击;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的机会提高。政策含义在于: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教育补贴,推动人力资本积累;通过在职培训提高低学历劳动力抵御风险的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术魁  李雅楠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市场发育的区域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房价的影响。研究方法: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土地市场发育水平存在区域差异,区域内部的发育水平也不尽相同,东、中、西部的差异呈现先缩小后加大的趋势;(2)土地市场发育对房价的影响同样存在区域差异,东部、中部地区具有负向影响,且东部较中部显著,西部地区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1)提高土地市场发育水平可以促使房价达到合理水平;(2)在提高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环境,有利于这种作用的实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然  丁翠翠  陈政  陈晓亮  
文章选取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分析方法,研究教育支出、科技投入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的动态效应与差异化。结果发现:当期教育支出与科技投入对各地区当期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均不产生显著影响,而滞后期教育支出对于中部、西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均具有显著的动态效应,但对于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不显著;滞后期科技投入对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整体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均具有显著的动态效应,而且科技投入对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时效性比教育支出更为及时。因此,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择业能力,教育支出、科技投入应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林秀  罗泽尔  霍艾米  
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发育关系研究张林秀罗泽尔霍艾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转到工业与服务业等其它经济部门,这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帅  葛大东  
本文对现有的非农劳动供给理论框架进行了拓展,关注就业风险对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理论推导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就业风险总是抑制非农劳动供给,而且个人的非农劳动供给还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降低就业风险对非农劳动供给的边际促进作用很大。此外,在考虑家庭集体决策因素后,就业风险对个人非农劳动供给的实际影响程度和范围都将更大。因此,关注就业者权益、降低就业风险的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扩大非农劳动供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庆新  原梅生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包括劳动力价格的供求决定机制、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机制和劳动力可持续利用的社会保障机制。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机制的缺陷是 :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扭曲 ;劳动力投入分配制度不健全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应该消除制度性障碍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