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4)
2023(16020)
2022(13588)
2021(12283)
2020(10243)
2019(23788)
2018(23441)
2017(45651)
2016(24506)
2015(28031)
2014(28401)
2013(28366)
2012(27029)
2011(24915)
2010(25414)
2009(24115)
2008(24125)
2007(21930)
2006(19578)
2005(18428)
作者
(73499)
(61760)
(61522)
(58658)
(39638)
(29630)
(28074)
(23748)
(23447)
(22173)
(21177)
(20849)
(19905)
(19823)
(19514)
(19252)
(18109)
(18042)
(17968)
(17885)
(15697)
(15188)
(14975)
(14177)
(13917)
(13916)
(13807)
(13672)
(12571)
(12076)
学科
(128503)
经济(128354)
管理(74483)
(70346)
(57168)
企业(57168)
方法(49322)
数学(42787)
数学方法(42478)
中国(33351)
(30805)
(30310)
地方(29379)
业经(26428)
(25955)
(24704)
(20822)
金融(20818)
(20765)
贸易(20750)
(20664)
银行(20632)
农业(20444)
(19968)
(19827)
(17932)
财务(17890)
财务管理(17838)
(17702)
环境(17674)
机构
大学(373511)
学院(371965)
(167142)
经济(163739)
管理(140294)
研究(132058)
理学(118610)
理学院(117262)
管理学(115611)
管理学院(114901)
中国(103316)
(80127)
(79766)
科学(75692)
(67432)
财经(62210)
研究所(60030)
(60013)
中心(60004)
(58581)
(56261)
经济学(53023)
北京(51128)
业大(50348)
(48432)
师范(48000)
经济学院(47471)
(46877)
农业(46566)
(45925)
基金
项目(231376)
科学(182962)
研究(171548)
基金(168813)
(145300)
国家(144068)
科学基金(123633)
社会(111877)
社会科(106186)
社会科学(106158)
(89532)
基金项目(88311)
教育(78856)
自然(76776)
(75040)
自然科(74951)
自然科学(74928)
自然科学基金(73633)
资助(69837)
编号(69062)
成果(57721)
(53911)
(52852)
重点(52314)
课题(48671)
(47732)
国家社会(46697)
(45923)
教育部(45839)
创新(44817)
期刊
(199050)
经济(199050)
研究(119871)
中国(81614)
(63480)
(55700)
管理(53819)
学报(53292)
科学(51135)
(42430)
金融(42430)
大学(41089)
学学(38700)
教育(38186)
农业(36778)
财经(33082)
技术(32180)
经济研究(32109)
业经(30497)
(28514)
问题(25845)
(21226)
技术经济(20263)
(19267)
世界(18671)
国际(18250)
理论(18048)
统计(17839)
商业(17815)
现代(16577)
共检索到588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青  陈志刚  叶依广  黄贤金  
探讨中国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对于促进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了一个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框架,然后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因素,并结合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土地一级市场还是土地二级市场,影响土地供求的因素都是中国土地市场发展的驱动要素,而土地市场环境和制度政策则会对土地市场的发展起到抑制或加速作用。因此,对于今后中国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宜从提高土地一级市场市场化程度、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质量等方面展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晓宇  蒋妍  丰雷  
研究目的:分析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对土地市场的影响以及土地供应量加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应用经济周期理论以及蛛网模型分析土地供应滞后调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揭示土地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研究结论:(1)土地市场的发展和宏观经济的增长互为因果关系(。2)GDP同土地供应量及地价呈正相关关系,GDP对土地供应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大于对地价变动的敏感程度(。3)中国的土地供应价格弹性为0.45,是缺乏弹性的。(4)虽然前期土地市场对经济也产生了影响,但远远低于当期土地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存量土地市场朱道林保护耕地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大事,而发展土地市场则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严格保护耕地,势必造成对土地开发和土地市场交易的限制,尤其是对城市增量土地市场的限制;全面发展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杰  杨重光  卢静  
本文基于当前土地要素日益深入参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形,构建了土地市场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测算思路,并进行了2004-2012年间的数据测算和经济发展实证比照分析。基本结论是,土地市场发展指数的构建可以从规模、价格、结构、集约和景气等方面全方位地映射我国土地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发展态势,对我国今后的土地市场和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具有有效预测作用,可以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持续、创新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合林  刘颖  
为了探求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土地市场制度的关系,本文运用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两者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能带动土地市场的发展;并且对城乡一体化总指标及各子指标与土地市场化水平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城乡人均收入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等与土地市场制度存在诸多互为因果的关系,最后给出实证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合林  刘颖  
为了探求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土地市场制度的关系,本文运用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两者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能带动土地市场的发展;并且对城乡一体化总指标及各子指标与土地市场化水平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城乡人均收入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等与土地市场制度存在诸多互为因果的关系,最后给出实证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青  陈志刚  陈逸  叶依广  
本文基于一个城市土地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框架,系统探讨和实证评价了中国土地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指出,土地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要素投入与配置的改变展现出来的,包括土地一级市场运行对经济要素投入的规模扩张效应,土地二级市场运行对经济要素配置的结构优化效应,以及土地市场化程度发展对经济要素利用的经济激励效应。这三大效应在目前中国土地市场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差异,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7%、0.20%和2.65%,即规模扩张效应>经济激励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土地市场运行的经济增长作用效应的发挥,中国政府仍需采取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文灿  
编者按: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国将全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赋予的各项权利,并将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认真履行义务。加入WTO,要求我们主动用“国际标准”衡量自己,立足本国,放眼全球,用国际惯例和准则约束、规范政府行为,转变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方法。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主要有非歧视待遇原则(包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互惠原则、公平原则、例外和保障原则、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等八大原则。其中非歧视待遇原则、公平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等对土地管理的行政行为影响尤其大。按照这些原则要求,政府行政包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曲福田  陈江龙  陈雯  
协调好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的矛盾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而农地非农化又是这一矛盾的焦点,合理调控农地非农化需要掌握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辨识主导因素。论文从影响土地资源部门配置的社会经济因素出发,构建了一个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1995~2001年省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是农地非农化的主要推动因素;土地利用的比较效益和耕地资源禀赋是农地非农化的基础因素;地方政府的收益以及地方政府的管制应对行为与农地非农化呈正相关关系,而土地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与农地非农化的面积呈负相关关系。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玉  
培育发展土地市场促进经济体制转轨中共赤峰市红山区委副书记周玉近年来,红山区土地管理部门主动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客观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土地市场,全区初步形成了机制比较健全,行为较为规范,功能较为完善的土地市场网络,使土地这一宝贵资源和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元  杨宜新  
根据今年国家有关政策特别是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调整,全国土地管理厅局长会议精神,1995年全国土地管理工作要点和今年第一季度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相土地市场运行状况,1995年后三季度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会进一步加强,土地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红  
当前,城市非理性扩张、房价不断攀升、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这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土地市场行为。文章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征购、出让定价、实物地租转嫁以及协议出让等行为,指出中央——地方的财政竞争以及地区之间的平行竞争是其深层次的制度根源,而中国土地制度的产权缺陷决定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事实垄断"为其提供了现实基础。因此,规避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必须明确地方政府土地市场的监管职能,深化土地市场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宏  
各级地方政府是中央宏观调控的执行者和地方微观经济的指导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从当前地方政府所处的利益格局出发,深入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地方政府与其他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得到一个理解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经济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中揭示出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驱动力缺失的原因,认为中央政府的外力干预是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的关键,并从中央层面进行激励约束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郭玉燕  陈宗祥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市场发育、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方法: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总体上全国土地市场化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都对碳排放效应有着显著的反向减缓作用;(2)1998—2011年期间,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就会减少1.906个单位;土地市场化程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就会减少1.528个单位。研究结论: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来减缓碳排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