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2)
2023(9491)
2022(7979)
2021(7506)
2020(6262)
2019(14605)
2018(14074)
2017(27780)
2016(15241)
2015(17443)
2014(17233)
2013(17212)
2012(16292)
2011(14766)
2010(15027)
2009(14254)
2008(14443)
2007(13330)
2006(11526)
2005(10341)
作者
(45463)
(38577)
(38209)
(36305)
(24351)
(18609)
(17477)
(15006)
(14406)
(13681)
(13103)
(13046)
(12380)
(12211)
(12008)
(11985)
(11596)
(11205)
(11126)
(11084)
(9469)
(9339)
(9298)
(8799)
(8696)
(8653)
(8503)
(8481)
(7768)
(7745)
学科
(68580)
经济(68529)
管理(45071)
(44735)
(36529)
企业(36529)
方法(31173)
数学(27516)
数学方法(27287)
(18922)
中国(17146)
(16598)
(16566)
技术(14249)
业经(13433)
(13156)
地方(12958)
(12406)
贸易(12397)
农业(12164)
(11970)
土地(11920)
(11247)
银行(11222)
(11138)
金融(11136)
(10731)
技术管理(9966)
(9881)
财务(9860)
机构
大学(225388)
学院(223664)
(95238)
经济(93270)
管理(86933)
研究(77741)
理学(73953)
理学院(73139)
管理学(71983)
管理学院(71558)
中国(61011)
(47900)
科学(47229)
(44196)
(42046)
(40146)
中心(36423)
研究所(36154)
业大(35024)
财经(35003)
(34773)
农业(33229)
(31717)
北京(30174)
经济学(29924)
(28522)
师范(28267)
(27847)
经济学院(27127)
(27054)
基金
项目(145870)
科学(114532)
基金(105875)
研究(105389)
(93043)
国家(92288)
科学基金(78223)
社会(67095)
社会科(63579)
社会科学(63558)
(56964)
基金项目(55933)
自然(50422)
自然科(49205)
自然科学(49189)
(48333)
自然科学基金(48311)
教育(47792)
资助(42719)
编号(42144)
成果(34332)
重点(33259)
(32739)
(32402)
(31760)
创新(30601)
课题(29304)
国家社会(27990)
科研(27946)
教育部(27638)
期刊
(105191)
经济(105191)
研究(65661)
中国(48496)
(37588)
学报(35578)
(35421)
科学(34522)
管理(30788)
大学(26070)
学学(24610)
农业(24584)
(23717)
金融(23717)
教育(20644)
技术(19127)
财经(18072)
业经(16953)
经济研究(16785)
(15573)
(14239)
问题(14191)
技术经济(12629)
(11533)
统计(11297)
理论(11169)
科技(11146)
(11048)
资源(10998)
(10702)
共检索到339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在这里,交易的不是土地本身而是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近几年,在关注和争议声中,成都市一直都在不断探索,演绎着——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成都市积极探索城乡土地统筹利用和土地收益统筹使用机制,试点开展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工作,为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经验。为了进一步提升制度成果,本文对成都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深度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制度产生的背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秋惠  薛剑  贾文涛  
近年来,一些地方因耕地后备资源枯竭,耕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在实践中开始探索开展易地占补平衡,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行为应运而生。开展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的必然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是创新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必然趋势。2001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提出规范易地补充耕地工作,规定市、县确因耕地后备资源匮乏,难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可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在省域内进行易地补充耕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光银  郑财贵  罗卓  
根据价格形成机制,将耕地开垦费成本分为新增耕地成本和耕地质量等别提高成本,以耕地资源稀缺价值体现资源保护补偿价格,加之管护费用形成补充耕地调剂价格,将补充耕地调剂价格作为市场价格,在此基础上根据重庆市情制定不同等别不同地类的市场价格,并通过与耕地标准粮产量法、现行标准和其他省市标准相比较的方式验证调剂指导价格合理性。根据测算结果,重庆市新增耕地开垦费平均成本为1.28万元/亩,等别提升成本按耕地等别从低到高呈逐渐增加趋势,最高可达2.2万元/亩;调剂价格随着耕地质量等别的提升呈上升趋势,其中12等最低,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致力于部署建设国家职教高地,优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学校教育和培训格局,推进职业教育与产城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经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春  邓良基  
随着四川省成都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城乡土地协同调控进行SWOT分析,指出调控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而提出了成都市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的对策,以期能为成都市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的顺利实现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肖碧林  陈京香  
为了扭转耕地持续大幅减少的局面,国家提出"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要求各地"占多少,垦多少",以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占补平衡"的实施的确使我国耕地实现了数量上的"占"与"补"的平衡,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耕地持续减少的局面,其原因是"占"地面积仅是减少耕地面积中的一小部分,耕地占补平衡状况并不能反映耕地减增变化的真实情况。要守住1.2亿hm2耕地红线,建议调整策略,将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调整为耕地"减增平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瑶  陈永正  
本文在研究发达国家(地区)农村市场主体特征的基础上对成都农村市场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指出成都农村市场主体培育还存在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龙头企业组织规模形式较低和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加强政府在农村市场主体培育中的扶持作用"等推进成都农村市场主体培育的对策。在政府作用中,特别提出了成都可利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创新思路,弥补基层政府财政能力的不足,以加强基层政府对农村市场主体进一步培育的推动作用,保证每个乡村都拥有现代的农村市场主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璐  孟鹏  蒋仁开  徐保根  张冰松  陈美景  
研究目的: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发展阶段与政策绩效、存在问题与逻辑根源进行分析,对改进方式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管理创新建议,为新时代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城乡融合、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1)耕地占补平衡存在实质性不平衡、时空性不平衡、政策性弱化等微观、中观及宏观层面问题;(2)在数量方面,通过盘活宅基地增量、存量和完善易地调剂方式,统筹城乡和区域平衡来实现数量占补平衡。(3)在质量方面,通过优化建设用地约束指标、完善耕地质量评价、规范耕作层保护与再利用等促进耕地质量占补平衡。(4)在生态方面,通过完善指标调剂的价格内涵、扩大耕地补偿标准范围、转变耕地补充途径等实现耕地生态占补平衡。研究结论:建议做好顶层设计,抓好规划引领,构建耕地占补平衡与城乡要素流动的平衡机制,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后续生态管护长效机制,提升软硬实力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斌华  吴柏清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颁布以来在各地方已有一定的实践,探讨项目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对促进四川省灾后重建意义重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问题在成都市双流县主要表现为资金问题、片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以及权属调整的问题。应统筹用地规划、建立滚动发展机制、因地制宜、规范管理以有效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保障农民权益,提高村集体参与积极性,推进政策体制改革,以处理权属变化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务  
农民的社会保险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如何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妥善处理 ?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险应如何解决 ?本文选择四川省成都市作为个案 ,对解决失地农民的办法、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以及前期郊区农村养老保险的教训等进行了梳理 ,以期为农民社会保险的早日成熟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珍贵  张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难度越来越大。于是,利用市场化运作,将"补充耕地指标"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交易实现占补平衡的目标渐成新趋势。本文拟对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运作之利弊作一简析。耕地易地占补平衡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土地管理法》第33条规定:"个别省、直辖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冬  韩立达  
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农村的问卷调查,反映出农民在农地流转全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成为流转主体。为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保障农民的权益,本文认为,农地流转中必须建立起能够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同时,建立起农村土地银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健全和完善农地流转的运行机制,规范和健全农地流转中的政府行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兵   骆训   于宁   王绚  
<正>核心提示在严峻的耕地保护形势下,园地作为耕地恢复补充潜力的主要来源,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面临复耕的现实要求,如何合理利用与管控园地成为新时期耕地保护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四川省成都市在探索园地复耕实施路径上面临的多重困难,并从效益、激励、机制等三方面提出了园地复耕管控方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波  
本文认为 ,都市农业与城市化双向互动 ,互为补充。都市农业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可为城市化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城市化则会促使农业的工业化管理 ,促进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全面小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晨钟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要条件,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构建客观科学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成都市数字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构建了包含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治理以及数字惠民4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成都市大邑县为实证对象,对其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综合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