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5)
- 2023(8406)
- 2022(6919)
- 2021(6683)
- 2020(4972)
- 2019(11410)
- 2018(11075)
- 2017(21691)
- 2016(11941)
- 2015(13085)
- 2014(13015)
- 2013(12525)
- 2012(11834)
- 2011(10627)
- 2010(11100)
- 2009(10066)
- 2008(9935)
- 2007(8891)
- 2006(8061)
- 2005(7337)
- 学科
- 济(46788)
- 经济(46738)
- 管理(30845)
- 业(28639)
- 企(20778)
- 企业(20778)
- 农(16851)
- 方法(16075)
- 数学(14172)
- 数学方法(13918)
- 中国(13733)
- 财(12030)
- 学(11841)
- 农业(11532)
- 地方(11323)
- 业经(10153)
- 策(9175)
- 制(9111)
- 贸(8807)
- 贸易(8799)
- 土地(8599)
- 易(8561)
- 税(8201)
- 环境(7992)
- 银(7964)
- 理论(7951)
- 税收(7949)
- 银行(7947)
- 收(7894)
- 行(7645)
- 机构
- 学院(163689)
- 大学(160030)
- 济(67062)
- 经济(65547)
- 研究(59337)
- 管理(58668)
- 理学(49418)
- 理学院(48813)
- 管理学(47867)
- 管理学院(47568)
- 中国(45897)
- 科学(35431)
- 京(34382)
- 财(33459)
- 所(29749)
- 农(28408)
- 江(27713)
- 中心(27348)
- 研究所(26812)
- 财经(25271)
- 范(23521)
- 师范(23309)
- 业大(22977)
- 经(22938)
- 院(22269)
- 农业(22063)
- 北京(21635)
- 州(21485)
- 经济学(20842)
- 技术(18892)
- 基金
- 项目(105491)
- 科学(82858)
- 研究(81719)
- 基金(74342)
- 家(64584)
- 国家(64007)
- 科学基金(53890)
- 社会(50373)
- 社会科(47611)
- 社会科学(47600)
- 省(41944)
- 教育(38740)
- 基金项目(37798)
- 划(35434)
- 编号(34657)
- 自然(33049)
- 自然科(32203)
- 自然科学(32193)
- 自然科学基金(31610)
- 资助(30324)
- 成果(29615)
- 课题(25623)
- 重点(24557)
- 发(24422)
- 部(23556)
- 创(22075)
- 性(21465)
- 年(21419)
- 国家社会(20624)
- 创新(20611)
共检索到258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文龙
作为一种折衷性的土地制度变革,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不触动耕地红线、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流动与增值,达成了农民、企业与国家的共赢。然而由于旧意识形态的阻挠,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横遭诘难,推进缓慢。只有尽快突破意识形态束缚,进一步扩大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使用范围和利用方式,才能进一步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比较优势,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林丽 刘锐
学界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存在误解。土地指标的价格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与近郊土地的增值收益有关。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与国家偏紧的建设用地指标供给策略有关,它是彻底的政府再分配,不是市场行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央地目标的博弈,地方指标的分配方式,官民利益的互动等有关,不仅仅是政策设计有漏洞、产权改革不彻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性质和实践逻辑决定了其很难实现"保统筹、保发展、保红线"的目标。要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须直面农民的公共品诉求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海素 吴流坚 刘训东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已成为发展的"瓶颈"。也正因此,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缺口与农村建设用地闲置浪费并存的现象,成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统筹城乡用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国家出台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覃莉 靳亚亚 张金懿
新时期新发展理念导向下,改进和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增强国土空间治理能力、促进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有效实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改革需要建立多维度的认知与共识。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直接影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演化与发展,先后支撑了区域内平衡、区际间协同和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具有土地用途管制、财政转移支付、资源要素配置的基本特征,蕴涵了发展权、管制权和财产权三种权利的共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框架下,增减挂钩政策的改进与完善应着重考虑:自平衡和节余指标流转的时间融合,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城市开发边界内外空间融合,撬动全域全要素高效利用和土地利用转型;市场和行政机制融合,促进国土空间治理公平与高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敬忠 孟英华
在现代发展主义话语影响下,在"农转非"政策的引导下,征地拆迁似乎成为一种潮流,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例分析了征地拆迁以及失地和"被上楼"后的"三农"状况,并从发展主义的内涵﹑价值支配功能﹑"经济增长中心说"等方面分析了征地拆迁的逻辑,反思了现代发展主义话语的窘境,提出了急需扭转现代发展主义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
土地 增减挂钩 征地拆迁 发展主义 逻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威 潘润秋 肖辉
目前,我国增减挂钩政策仍处于试点阶段,理论界对宏观上增减挂钩政策制度性探讨较多,而在真正落实具体挂钩指标交易操作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文基于湖北省鄂州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开展的指标交易试点工作,对增减挂钩指标交易进行深入探讨,总结试点实践中的相关经验,希望能为增减挂钩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春光
山东省菏泽市通过增减挂钩政策助推精准脱贫,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以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和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为目标,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夯实农村脱贫致富的物质基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绍静 安菁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推出以来受到地方政府的盛情欢迎,在该政策的幌子下,许多地方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拆村运动,增减挂钩影响到农村的终结。针对增减挂钩政策异化的现象,文章对该政策的本体形态进行了反思。增减挂钩政策本身是发展主义范式下思维方式的体现,缺少对权利和自由的敬畏,忽视政策造成的社会影响。事实上,城乡建设用地需要慎重挂钩,是否施行该政策需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尊重农民的意愿、合理分配土地收益、注重城乡统筹等。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公共政策分析 反思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樊刘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基于我国特定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提出的一项独创性政策。增减挂钩试点实施近10年来,在保护耕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试点实践的深入,该政策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优化这项制度以扩大政策效应?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指标联动:将增减挂钩指标与新增用地指标有机结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汉龙 冯淑怡 张志林 曲福田
通过对比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分析两项政策的共性及差异,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两项政策本质上都是土地发展权的交易,但在产生背景、运作流程和实施效果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了解决规划分区制度的刚性,我国和美国分别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但由于两国制度环境的差异,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美国选择了一种以市场和层级相结合的混合型治理结构,而我国则选择了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层级治理结构。虽然两项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规划分区制度的弹性,但现阶段,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在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和耕地保护效果方面均优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明秋 田月 牛海鹏
近年来,国家在宏观层面相继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人地挂钩政策,并允许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两个挂钩在政策内涵、政策目标、切入点、适用范围及实施机制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其中增减挂钩是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延伸和特例,而人地挂钩则是增减挂钩的拓展和延伸。本文在详细分析两个挂钩异同的基础上,借鉴增减挂钩试点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在人地挂钩的试点工作中,一是应以内涵城市化作为实施人地挂钩政策试点的引擎;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规划的引领作用,稳妥推进;四是多方筹措资金,为人地挂钩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五是加快构建挂钩指标公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南聪强 杨明 韦佳君 王威伟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保护耕地资源、优化用地空间布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本文系统梳理了四川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实施成效,分析了其在新的政策背景和要求下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关改革思路,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增减挂钩政策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严苏桐 杨殿闯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面临地方政府财政紧约束的客观条件限制,这是政策异化的重要原因,同时又决定了异化的路径与成本转嫁的对象。在此过程中,除相关主体利益受到冲击外,也对农村管理和农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应对举措,中央政府应设立专门资金用于分担城乡增减挂钩的成本;作为配套措施,在农民集中居住点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将农村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统筹考虑。
关键词:
城乡增减挂钩 实践逻辑 异化 成本转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金海
本文应用政策网络分析方法,以福建省尤溪县为例,从政策执行过程角度探讨土地增减挂钩收益分配关系形成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1)新增耕地指标省域内市场化交易机制为形成健全的增减挂钩政策执行网络提供了关键的经济激励;挂钩指标收益分配包括县-乡之间的初次分配以及乡-村之间的二次分配两个阶段。(2)在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占据网络中心位置的县级政府在与上级国土部门的互动中取得指标收益分配的决策主导权,根据政策环境灵活调整指标收益在县-乡之间的分成比例;处于网络边缘位置的村集体(和农民)在权力不对等的乡镇-村庄互动中仅获得固定标准的拆旧补偿,难以实现对土地收益的按比例共享。(3)总之,土地增减挂钩收益分配关系内生决定于政策网络运行过程之中,是多维多面的结构关系约束之下政策执行主体之间多重互动的产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振波 方创琳 王婧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目前存在着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双增"严重占用耕地等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有望成为破解该问题的综合路径。但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错位现象,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了中国城乡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总结了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历程之后,运用文献分析与规划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政策执行错位的症结与根源:①"挂钩"政策缺少科学理论支撑导致实践存在盲目性;②土地财政阻碍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损伤农民利益;③保障体系不完善使政府行为公平性、"挂钩"质量与农村权益保障难以落实;④综合评估滞后使"挂钩"实施面临重大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