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2)
2023(10645)
2022(9056)
2021(7972)
2020(6616)
2019(15112)
2018(14574)
2017(28128)
2016(15291)
2015(17059)
2014(17089)
2013(16948)
2012(15728)
2011(14404)
2010(14335)
2009(13551)
2008(13369)
2007(11792)
2006(10372)
2005(9304)
作者
(43647)
(36899)
(36753)
(34790)
(23570)
(17877)
(16738)
(14249)
(14226)
(13324)
(13112)
(12831)
(11870)
(11719)
(11536)
(11476)
(10853)
(10837)
(10807)
(10733)
(9306)
(9001)
(8825)
(8555)
(8328)
(8266)
(8165)
(8027)
(7498)
(7153)
学科
(78084)
经济(77979)
管理(50691)
(46258)
(37909)
企业(37909)
方法(34703)
数学(31910)
数学方法(31700)
(21954)
(21643)
地方(19860)
中国(17620)
业经(16843)
(16605)
农业(14957)
(13279)
(12548)
财务(12527)
财务管理(12496)
企业财务(11981)
环境(11957)
(11504)
(10965)
金融(10962)
地方经济(10826)
土地(10508)
(10371)
银行(10355)
(10228)
机构
大学(225488)
学院(225042)
(97829)
经济(96009)
管理(90042)
理学(78222)
理学院(77362)
管理学(76360)
管理学院(75941)
研究(73592)
中国(56075)
(47790)
(46602)
科学(43001)
(39490)
财经(37791)
(35653)
(35514)
中心(34571)
(34273)
业大(32378)
研究所(32017)
经济学(31414)
(28528)
经济学院(28507)
师范(28251)
财经大学(28098)
农业(27550)
(27461)
北京(27409)
基金
项目(156221)
科学(126228)
基金(116543)
研究(114691)
(100204)
国家(99435)
科学基金(87166)
社会(77918)
社会科(74105)
社会科学(74083)
(62277)
基金项目(62084)
自然(54591)
自然科(53261)
自然科学(53251)
教育(52372)
自然科学基金(52318)
(50960)
资助(46959)
编号(44529)
(36112)
重点(35615)
成果(35164)
(34170)
(34083)
国家社会(33021)
(32620)
课题(31574)
教育部(31238)
人文(30928)
期刊
(106932)
经济(106932)
研究(64514)
中国(45821)
(37971)
(32868)
学报(32250)
科学(32066)
管理(31671)
大学(25418)
学学(24279)
农业(22235)
(21564)
金融(21564)
财经(19684)
教育(18749)
技术(18618)
业经(18048)
(16751)
经济研究(16267)
问题(14110)
资源(12422)
技术经济(11601)
统计(11469)
(11092)
(10661)
(10563)
商业(10060)
(9971)
科技(9888)
共检索到329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涛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江苏省土地城乡流转前后的要素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和排序,比较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效率差异。研究表明:土地城乡间流转前后的要素配置效率变化不大,只有苏北地区有明显提升;区域间差异明显,土地流转前要素配置效率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而土地流转后则表现为苏北>苏南>苏中。激活要素配置效率,应从利益分配、价格与竞争等方面提升土地市场活力,从城市融入、农村土地权属和信息流通等方面进行流动人口的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永生  
在系统分析城乡关系演变的基础上,以指标体系的形式和层次分析方法,分析江苏13个地级市域城乡统筹的空间分布特征:①全省城乡统筹的现状布局有从南向北分区逐减的规律,城乡统筹度分布格局与经济紧密相关,呈现“U”型变化规律。②南京这类城区发挥出规模发散作用和引导周围乡村产业经济等变革,是其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客观要求。③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城乡统筹的发展程度并不一致,不能简单地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来促进城乡统筹的发展。④区域政府的发展政策、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乡村内部经济的不断增长、外来投资的地区倾向、城乡居民平等的追求愈益成为区域城乡统筹水平的动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包宗顺  徐志明  高珊  周春芳  
本文在大量农村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政府部门农村土地流转统计资料,对江苏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和现存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巨大梯度差异,导致地区间在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流转速度、流转方式、流转土地集聚程度和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等方面也都存在明显差异;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素质、人均纯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均对农村土地流转有显著影响,其中,前四项因素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均为正向。总体而言,上述因素对农村土地流出率的影响程度均大大高于对农村土地流入率的影响程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勇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为例,研究土地利用程度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提出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区域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将相关概念进行操作化定义后,基于江苏1990—2007年的数据,建立方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不断加强,江苏省的生态效率随之提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83;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却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加强而下降,二者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研究结论:合理的土地利用程度,能够确保土地生态系统持续地提供各类生态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区域生态效率的提高,反之,土地的粗放式利用使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失衡,再加之缺乏维系土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陶凌云  赵增耀  
FDI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机制不仅考察产业的集聚对FDI的吸引作用,同时还考察FDI进入后对产业集群的影响作用。作为建立在企业集群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产业组织形式,FDI集群内部的互动机制主要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主要表现为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外溢"、专业化生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动态循环累积效应。宏观层面的互动机制则是指FDI流入与产业集聚度之间的良性互动。本文通过对上海和江苏的制造业FDI集群的互动机制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地FDI与制造业集群间的互动机制存在一定差异,并分别找出两地制造业FDI集群内互动效应显著的行业,从而为主导产业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避免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的现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合颖  
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是重新激活农村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安徽省阜阳市土地流转经营的调查与思考徐合颖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固有的弊端和所带来的矛盾日益显露,最大的问题是,土地资源的配置是一种人为的静态配置,土地使用权不能作为商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兰  冯淑怡  曲福田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流转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研究方法:文献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1)江苏省农地流转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苏南地区的农地流转比例最高,而苏北地区的农地流转增速最快,且已超过苏中地区的农地流转比例;(2)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都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鼓励和扶持农地流转的农村土地政策有效促进了农地流转的发展,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紧张的农村人地关系和与种植面积(承包面积)挂钩的农业补贴政策对农地流转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研究结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地流转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小庆  王远  刘宁  陆根法  
物质流分析被认为是适用于生态效率评价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之一,但应用于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的研究尚较少。根据生态效率理论、物质流分析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物质流账户的3个层面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区域总生态效率、整体生态效率。以江苏省为例,全面评价了1995~2005年江苏省不同层面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1)江苏省区域直接生态效率远高于我国同期水平。区域总生态效率和整体生态效率相对较低,分别仅为区域直接生态效率15%~22%和7%~8%左右;(2)1995~2005年,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原因在于物质生产率未有显著提高以及近年来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增加;(3)...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尹君  谭清美  武小龙  
[目的]通过测度江苏省各市城乡统筹效率,解释其空间溢出效应,提出促进城乡统筹效率提升的建议,以期为江苏省改变城乡统筹发展方式,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5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横截面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其城乡统筹效率,并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解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江苏省各市城乡统筹效率普遍不高,仅有无锡、镇江和宿迁达到DEA有效状态;江苏省城乡统筹效率空间差异显著,呈苏南>苏北>苏中的分布格局;江苏省各市城乡统筹技术效率平均值高于规模效率平均值,城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春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江苏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城乡居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转移性收入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元明  
农村土地流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非农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土地规模经营涉及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居民点建设中的农民宅基地流转。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情况。该文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农民的集体土地终极所有权,实行城乡统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逸  陈志刚  周艳  黄贤金  
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是中国目前乃至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文章以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为例,采用DEA模型计算了2005和2014年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总体略有下降,尤其是苏中和苏北地区平均分别下降了21.8%和14.7%。进一步对比建设用地指标实施进度,发现大部分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实施进度过快而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却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明显不协调,苏中苏北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但是由于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中对苏南地区的严重倾斜,苏南地区在维持土地高效利用的同时,过度集中的开发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逸  陈志刚  周艳  黄贤金  
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是中国目前乃至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文章以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为例,采用DEA模型计算了2005和2014年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总体略有下降,尤其是苏中和苏北地区平均分别下降了21.8%和14.7%。进一步对比建设用地指标实施进度,发现大部分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实施进度过快而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却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明显不协调,苏中苏北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但是由于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中对苏南地区的严重倾斜,苏南地区在维持土地高效利用的同时,过度集中的开发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建设用地效率提高与区域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平衡,是中国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亟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华  路正南  
文章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十五"期间县域经济的差异及产业结构在五年内的变化进行研究,探索县域经济及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差异,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角度将江苏省县域分为5大类,分析了每一类的产业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产业发展策略,以期对政府决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如银  唐敏  
通过总结国内外指标体系构建的共性,结合DPSIR模型构建包含36个指标的江苏省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以江苏省2005—2014年的指标数据及江苏省13个城市2013年的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江苏省绿色增长进行动态分析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江苏省2005—2014年绿色增长呈现整体递增的趋势;(2)就具体城市而言,南京市、镇江市、苏州市绿色增长水平较高,盐城市、淮安市和宿迁市绿色增长水平较低;(3)绿色增长区域差异评价结果与江苏省经济区域划分结果相似,苏南绿色增长水平高于苏中和苏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