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2)
- 2023(10926)
- 2022(9140)
- 2021(8280)
- 2020(7035)
- 2019(15904)
- 2018(15763)
- 2017(31667)
- 2016(16722)
- 2015(18198)
- 2014(17861)
- 2013(18270)
- 2012(17560)
- 2011(16213)
- 2010(16337)
- 2009(15566)
- 2008(15123)
- 2007(13557)
- 2006(12704)
- 2005(11656)
- 学科
- 济(95915)
- 经济(95830)
- 管理(46465)
- 业(41952)
- 方法(32916)
- 企(30679)
- 企业(30679)
- 数学(29729)
- 数学方法(29569)
- 中国(23047)
- 农(21701)
- 学(19525)
- 地方(19394)
- 财(18326)
- 制(16166)
- 业经(16113)
- 贸(15143)
- 贸易(15134)
- 易(14711)
- 农业(14632)
- 地方经济(13250)
- 银(12864)
- 银行(12819)
- 环境(12804)
- 行(12364)
- 融(12273)
- 金融(12273)
- 体(11718)
- 经济学(11035)
- 发(10941)
- 机构
- 大学(255981)
- 学院(253259)
- 济(119836)
- 经济(117729)
- 研究(95087)
- 管理(92877)
- 理学(79384)
- 理学院(78461)
- 管理学(77297)
- 管理学院(76866)
- 中国(73288)
- 科学(56970)
- 京(54773)
- 财(54407)
- 所(49842)
- 农(49354)
- 研究所(45125)
- 财经(43279)
- 中心(41645)
- 业大(40159)
- 经(39380)
- 农业(39213)
- 经济学(39173)
- 江(37882)
- 经济学院(35212)
- 北京(34885)
- 院(33706)
- 财经大学(32095)
- 范(30430)
- 师范(29989)
- 基金
- 项目(161601)
- 科学(126400)
- 基金(119891)
- 研究(111123)
- 家(107475)
- 国家(106639)
- 科学基金(89035)
- 社会(74853)
- 社会科(71074)
- 社会科学(71053)
- 基金项目(62963)
- 省(60697)
- 自然(57590)
- 自然科(56164)
- 自然科学(56143)
- 自然科学基金(55182)
- 划(52201)
- 资助(49454)
- 教育(48732)
- 编号(41624)
- 重点(36627)
- 部(36486)
- 发(36167)
- 成果(33381)
- 创(32702)
- 国家社会(32278)
- 科研(31164)
- 创新(30875)
- 教育部(30594)
- 计划(30318)
- 期刊
- 济(138118)
- 经济(138118)
- 研究(80692)
- 中国(49946)
- 学报(44491)
- 农(44056)
- 科学(40414)
- 财(39709)
- 管理(34261)
- 大学(32934)
- 学学(31763)
- 农业(29296)
- 融(26386)
- 金融(26386)
- 经济研究(24707)
- 财经(22799)
- 业经(20434)
- 经(19764)
- 问题(18958)
- 技术(18426)
- 教育(15677)
- 贸(15277)
- 业(14554)
- 技术经济(14196)
- 国际(13463)
- 商业(12665)
- 统计(12604)
- 理论(12514)
- 世界(12341)
- 经济问题(11522)
共检索到390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弟海 管文杰 赵占波
本文通过一个具有住房"消费"的内生增长OLG模型的理论研究表明:第一,具有住房"消费"的经济中存在唯一不稳定的鞍点均衡,均衡状态下的房价上涨率由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和住房供给增长率决定;第二,由于均衡状态不稳定,一旦房价过高使得人均住房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高于均衡状态时,房价将会出现泡沫,经济会陷入长期的萧条并最终导致房价泡沫破灭。本文还运用中国跨省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预测的结论。
关键词:
住房供给 房价 经济增长 OLG模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希模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并以2002年政府对房地产业进行的宏观调控为分水岭,对之前及以后的调控政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比较。最后,文章剖析了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房价 土地转让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永友
文章基于住房特征价格模型,通过IVQR和空间计量分析,对中国全域性房价上涨现象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出现的全域性房价上涨,主要源于需求驱动和价格变化的自身惯性及其涟漪效应,但同一因素在不同分位点上驱动力存在较大差异,在较高分位点上,通胀的影响开始显现,但涟漪效应则会减弱。研究认为,中国全域性房价变化主要是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正常发挥,政府行政干预虽会收到短暂控价效果,但并不能真正阻断市场真实需求。
关键词:
需求驱动 涟漪效应 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敏
2003年以来,我国房价一直呈现上涨趋势,一些大城市房价已形成了一定的价格泡沫。推动房价上涨的内在动力是地方政府的自批租商业用地的财政利益,而促使地方政府极力推高地价的深层原因在于土地出让的"招拍挂"机制。因此,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应从改革这一制度安排入手,从源头上切断地方政府基于土地财政利益而推高房价的利益链条,完善目前的"招拍挂"机制,并加大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规模。
关键词:
商业地价 土地财政 房价上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晶
本文采用弹性退耦模型,考察2001~2010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与经济增长的退耦状态、变化过程及稳定性。研究表明:中国房价GDP退耦系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房价仍将随经济增长继续攀升。滞后的宏观调控政策造成房价的阶段性异常波动,应提高调控政策的前瞻性。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市场化程度地区的房价GDP退耦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对不同地区,应实行差别化房地产调控政策。
关键词:
房价 经济增长 退耦 中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继侠
房价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房价的居高不下必然会给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带来许多隐患。必须找准影响区域房价的深层原因才能制定有效的调控措施平抑房价。影响房价的深层原因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地价及建筑安装成本是内部原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价格预期是重要的外部因素。加强土地市场的规范管理,整顿房地产交易秩序,对以往的政策进行认真反思,尽快完善房地产预警预报体系将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房价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原鹏飞
从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和房价非理性上涨的后果两个方面,本文对房价非理性上涨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笔者认为,房价的持续上涨并不是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的必要前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匹配的房价变动模式不但是更好地发挥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根本前提,也是有效规避房价非理性上涨的各种负面效应、实现房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关键词:
房地产增长 房价 非理性上涨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学良
尽管已经有许多研究试图从需求层面,如货币、利率、人口等角度来解释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波动现象,但目前从供给层面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文献则相对不足。尤其是中国的诸多城市大都享有相似的人口结构轨迹、经济周期、货币和利率等因素,但最终不同城市的房价表现却有着巨大的差异。本文试图利用住房供给弹性来分析这一问题。首先,我们估计了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分别的和加总的住房供给价格弹性,发现中国的总住房供给价格弹性为2.65,明显小于用美国大都会数据估计得到的约7.3,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能力明显小于美国市场;其次,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对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为每单位土地经济密集...
关键词:
房价 住房供给弹性 政府管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森 陈静
健全的市场应该可以有效调节房地产市场、稳定住房价格,其中利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调节作用,而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价格信号的扭曲,即利率管制政策导致央行必须增加货币供给来维持既定的利率水平,而偏低的利率水平刺激了住房的投资、投机需求,进而推动房价长期持续上涨。采用2006年到2013年货币供给量与房价的月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计量分析可以验证这一理论解释。因此,本文认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才是稳定我国房价的治本之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珍琴 范雅萌
文章基于房价的空间效应,利用非参数空间计量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会城市(西藏除外)新建商品住宅最优房价指数,考察其与经济增长的适配性。结果发现:经济增长率、省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指数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新建商品住宅房价对经济增长率呈现出较显著的正负效应;当新建商品住宅实际房价指数超过其最优值时,房价上涨会抑制经济增长,低于其最优值时,房价上涨会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房价 经济增长 非参数SEM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刚
中国房地产价格不仅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更体现出了城市群与非城市群的差异以及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差异。因此,基于城市群视角审视经济增长对房价变动的影响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意义。本文以中国最具代表性且发展最为成熟的长三角、京津冀及珠三角等三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以探讨城市群视角下,经济增长对房价上涨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在考虑城市群空间效应背景下,经济增长率对房价上涨率的正向影响弱化,甚至变得不再显著。这是城市群内城市间房价的空间效应、经济增长与房价变动的交叉效应作用的结果。这启示我们,经济增长率对房价上涨率的影响在具有不同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城市群中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体现出不同的城市群发展阶段会影响经济增长率对房价上涨率的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灿 韩文龙 李梦凡
在不完全制度性隔离状态下,商品房的居住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无法有效区别,会产生投资性需求对居住性需求的挤出效应。从需求角度看,"混合需求引致"将造成房价不断上涨;从供给角度看,土地供给成本和土地垄断租金上涨、房屋开发成本上升、房地产利润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等助推了房价上涨。受需求二重性和供给垄断性影响,商品房的价格均衡是双重的。与此相对应,在卖方市场状况下,利用信号发送和识别模型发现商品房购买者的选择行为会出现分离均衡、混同均衡和半分离均衡。要抑制高房价就需要实现房屋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抑制投资性需求,保护和释放居住性需求,规制地方政府过高的土地增值收益,规制房地产开发商过高的垄断收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慈向阳 宣国良
关于我国目前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状况,各界对此反映不一。本文对中国房价的影响因素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上涨 因素 风险 投机 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大研
政府的相关政策,房地产开发商、媒体、消费者在房地产市场中的一些行为,是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交易不规范、流通渠道不通畅,市场供求矛盾紧张的重要原因,这些政策及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关键词:
房价 上涨 政策 行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海 丰雷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供应管制通过住房供给弹性渠道对房价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方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研究结果:(1)土地供应管制影响房价波动的渠道是:土地供应管制的宽松和收紧通过供地规模、用地成本以及市场预期影响住房供给弹性,再经由供求关系和投机效应的传导影响房价波动。(2)土地供应管制可以解释45%的城市间住房供给弹性差异;地方政府不同松紧程度的策略性供地行为导致住房供给弹性与城市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中央偏向中西部的土地配额管制政策导致东部城市住房供给弹性低于中西部城市。(3)住房供给弹性决定了房价周期波动,并具有非对称性效应:在市场景气繁荣阶段,供给弹性越小,房价涨幅就越大;在市场不景气阶段,房价跌幅与供给弹性的关系存在方向上的不确定性。研究结论:土地和住房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改革供地制度和调整供地政策,使土地供应与住房需求在时空维度上相匹配,将有利于熨平房价波动,降低市场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