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3)
- 2023(15447)
- 2022(13097)
- 2021(12323)
- 2020(10078)
- 2019(22935)
- 2018(22539)
- 2017(43896)
- 2016(23671)
- 2015(26201)
- 2014(26037)
- 2013(25575)
- 2012(23975)
- 2011(21820)
- 2010(22138)
- 2009(20209)
- 2008(19649)
- 2007(17453)
- 2006(15556)
- 2005(13889)
- 学科
- 济(103676)
- 经济(103575)
- 业(71489)
- 管理(64221)
- 农(49558)
- 企(48144)
- 企业(48144)
- 方法(38956)
- 数学(34566)
- 数学方法(34077)
- 农业(32938)
- 中国(29567)
- 地方(25714)
- 业经(25061)
- 财(24223)
- 制(20144)
- 学(19706)
- 贸(18668)
- 贸易(18654)
- 易(18095)
- 银(16941)
- 银行(16919)
- 发(16814)
- 环境(16409)
- 融(16395)
- 金融(16393)
- 行(16312)
- 策(16228)
- 技术(15710)
- 务(14111)
- 机构
- 学院(332785)
- 大学(327250)
- 济(141338)
- 经济(138458)
- 管理(129602)
- 研究(114341)
- 理学(111149)
- 理学院(109937)
- 管理学(108053)
- 管理学院(107441)
- 中国(89768)
- 京(68970)
- 农(68156)
- 科学(68118)
- 财(64159)
- 所(56913)
- 中心(54586)
- 农业(52117)
- 业大(52095)
- 江(51743)
- 研究所(51167)
- 财经(50195)
- 经(45796)
- 范(44509)
- 师范(44118)
- 北京(42912)
- 经济学(42135)
- 院(41189)
- 州(40589)
- 经济学院(37935)
- 基金
- 项目(221928)
- 科学(176361)
- 研究(165951)
- 基金(161419)
- 家(139705)
- 国家(138459)
- 科学基金(119562)
- 社会(106532)
- 社会科(100784)
- 社会科学(100759)
- 省(87525)
- 基金项目(85083)
- 自然(75832)
- 教育(75017)
- 自然科(74003)
- 自然科学(73981)
- 划(73119)
- 自然科学基金(72649)
- 编号(68502)
- 资助(65238)
- 成果(55059)
- 发(52638)
- 重点(49757)
- 部(49745)
- 课题(46808)
- 创(46388)
- 国家社会(44005)
- 创新(43355)
- 教育部(42465)
- 发展(42371)
- 期刊
- 济(163363)
- 经济(163363)
- 研究(97531)
- 中国(71000)
- 农(69195)
- 学报(48026)
- 科学(47829)
- 财(47684)
- 农业(46783)
- 管理(45690)
- 大学(38146)
- 融(37762)
- 金融(37762)
- 学学(36248)
- 教育(34860)
- 业经(32351)
- 技术(29481)
- 财经(24133)
- 经济研究(23749)
- 问题(22736)
- 业(22485)
- 经(20743)
- 世界(17074)
- 版(16811)
- 资源(16512)
- 技术经济(16160)
- 农村(15972)
- 村(15972)
- 贸(15587)
- 经济问题(15532)
共检索到507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良悦
城市化进程中农地的非农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如何集约地开发城市土地和有效地保护农地的土地使用方式。发达市场经济中,土地发展权已经成为保护农地和开阔空间的政策性工具。通过发展权的购买或发展权的转让,既限制了农地的无序开发,又弥补了土地发展权的潜在损失,较好地保护了农地。中国在农地保护上虽然实施了最严格的措施,但在效果上却未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其中土地开发的收益、农地保护的成本、土地资源使用的效率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农地,应引入经济利益的因素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借鉴土地发展权政策工具的理念和操作方式对我国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和解决。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发展权购买 发展权转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良悦
城市蔓延和农地的快速消失,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负面效应。在控制城市蔓延和保护农地的过程中,美国多数州选择了土地发展权作为政策性工具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就土地发展权转让的基本思想和运作思路作了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地保护的启示。
关键词:
城市蔓延 土地发展权 农地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藏俊梅 王万茂
研究目的:基于现行土地产权体系和农地保护政策体系,分析农地发展权的内涵、归属,确定农地发展权的设定方案并探讨其在农地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当前,在中国引入农地发展权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中国土地产权体系现状下农地发展权设定方案的提出及其运用,说明了农地发展权可以作为国家对土地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弹性手段,将在土地征用、土地储备、土地规划等土地政策的实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发展权 农地保护 土地产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辉 杨庆媛 陈展图
我国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但要兼顾公平和效率。本文采用文献法,归纳法和图表法,从土地发展权角度讨论农地发展权转移对主体功能区耕地保护的有利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设立农地发展权是对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有效补充,是主体功能区发挥整体功能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农地发展权 转移 耕地保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磊 刘新 王娜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数量逐年递增。本文从农地发展权的角度分析了土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问题。首先对什么是农地发展权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设定农地发展权对保护农地的客观必要性,进而讨论了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认为农地发展权应设定为国家所有,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地发展权 耕地保护 土地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忠好
基于净收益最大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利用私人最优决策与社会最优决策的不相一致是政府实施土地利用干预政策特别是农地保护政策的重要原因 ,但农地保护政策可能的目标失误及执行的不完全性往往导致政府的农地保护政策失灵。
关键词:
农地保护 市场失灵 政策失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忠好
基于净收益最大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利用私人最优决策与社会最优决策的不相一致是政府实施土地利用干预政策特别是农地保护政策的重要原因,但农地保护政策体系内含的不完全性往往导致政策失灵。实施积极的农地保护政策是中国政府基于现实条件的理性选择。但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用途管制、农地征用管制为主要内容的农地保护政策尽管对保护我国有限的农地资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其原因就在于农地保护政策目标出现偏差及农地保护政策执行具有不完全性。要切实实现土地资源的社会最优配置,就必须在理顺国家经济关系的同时,采取诸如修正农地保护政策目标、完善农地保护政策执行合约、强化农地保护政策执行机制等措...
关键词:
农地保护 市场失灵 政策失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梅 张涵野
文章将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分为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三类,基于5县区29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研究了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效果,进一步检验了作用机制与地理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在综合效果上实现了“创新补偿”效应,显著提高了农业GTFP。(2)需求型政策工具对农业GTFP促进作用的边际效应最大,环境型次之,供给型最小。目前,政策工具使用比例中需求型占18.8%、环境型占30.0%、供给型占51.2%,表明市场机制作用效率高于政府直接干预。(3)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对农业GTFP的影响具有地理空间异质性,其中供给型政策工具的边际效应为克山县>总样本>龙江县;需求型政策工具的边际效应为北林区>克山县>龙江县>总样本>兰西县>依安县;环境型政策工具的边际效应为克山县>龙江县>依安县>总样本>兰西县>北林区。(4)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供给型政策工具通过推动规模经营、需求型政策工具通过拉动市场参与、环境型政策工具通过影响风险感知促进农业GTFP提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茜宇 张占录 华逸龙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都市郊区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耕地保护缺乏经济补偿机制和动力机制出发,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设立和配置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政策的路径。研究表明:1土地发展权基于公平的理念,因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而产生;2土地发展权为耕地保护提供了一个与土地用途管制相补充的经济补偿机制;3土地发展权的初始配置需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根据相关指标确定土地发展权的初始数量;4土地发展权对耕地保护的实现路径主要体现为市场交易和政府购买。基于此,政府应通过法律、规划监管的完善和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来构建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耕地保护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乃安
从土地发展权视角研究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显示,现行的农地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面对土地流转,利益体突破现行管理制度进行了创新。但也不难看出,政府是主要的创新实体,农民的创新能力有限,难以成为最强的创新者。在缺失土地发展权的条件下,农民仍然是城市化进程中主要的利益受损者,这个群体利益的保障最终要靠持有土地发展权,平等参与土地流转来实现。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土地发展权 农地流转 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贺晓英 李世平
研究目的:探讨美国农地保护方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农地保护政策存在不足。美国农地保护的启示:(1)农地保护目标应包括保证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发展、环境、城乡土地的合理利用,实现数量、质量、生态的综合保护;(2)发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地保护组织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农地的保护和保持;(3)完善法规调控体系,改革政府参与方式,减少土地套利,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引入市场激励机制,根据地区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实行差异化方法。研究结论:美国农地保护目标、管理体系及具体方法等对中国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保护方法 比较 美国 借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福田 冯淑怡
分析了中国农地资源减少的严峻形势以及西方有关农地保护的制度与法规,提出了中国农地保护与管理制度体系,并着重对农地产权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整理等制度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农地 保护制度 持续利用 中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文兰娇 张安录 陈竹 杨欣 汪晗
本文以广东省南海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实验法,以南海224个行政村的村集体和用地企业为受访对象表明,运用多项Logit模型从土地市场供需双方视角测算土地发展权价值。研究结果:对于村集体,农地开发为工业、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发展权价值分别为604. 25元/平方米、1946. 30元/平方米、1508. 63元/平方米,而用地企业认为该3类发展权价值分别为1038. 42元/平方米、2203. 32元/平方米、2163. 89元/平方米;地块破碎度、容积率、土地用途对土地开发有极其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供给方和需求方均对开发成商业用途偏好最强,工业最弱;集体土地市场存在超额需求,同时,无论村集体还是用地企业均认为当前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较低,集体建设用地存在资产流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