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73)
- 2023(19369)
- 2022(16708)
- 2021(15567)
- 2020(12926)
- 2019(29327)
- 2018(29183)
- 2017(55583)
- 2016(30313)
- 2015(33997)
- 2014(33851)
- 2013(33269)
- 2012(30922)
- 2011(28000)
- 2010(28045)
- 2009(26128)
- 2008(25423)
- 2007(22253)
- 2006(19783)
- 2005(17887)
- 学科
- 济(122448)
- 经济(122294)
- 管理(88437)
- 业(82127)
- 企(66645)
- 企业(66645)
- 方法(46919)
- 数学(39810)
- 数学方法(39357)
- 农(36209)
- 中国(35259)
- 地方(32483)
- 财(31758)
- 业经(29111)
- 学(27044)
- 制(26794)
- 农业(24156)
- 贸(21508)
- 贸易(21490)
- 易(20747)
- 环境(20679)
- 银(20614)
- 银行(20568)
- 融(20146)
- 金融(20141)
- 行(19719)
- 理论(19410)
- 和(19330)
- 务(19114)
- 财务(19032)
- 机构
- 学院(421737)
- 大学(421157)
- 济(166441)
- 管理(162794)
- 经济(162580)
- 研究(146588)
- 理学(139188)
- 理学院(137533)
- 管理学(135197)
- 管理学院(134428)
- 中国(111907)
- 京(91266)
- 科学(90457)
- 财(79401)
- 所(74087)
- 农(71276)
- 江(67255)
- 中心(67022)
- 研究所(66836)
- 业大(62626)
- 财经(61800)
- 范(58652)
- 师范(58085)
- 北京(57466)
- 经(55990)
- 农业(55340)
- 院(53822)
- 州(52642)
- 经济学(49131)
- 师范大学(46944)
- 基金
- 项目(284280)
- 科学(223417)
- 研究(211120)
- 基金(203778)
- 家(177204)
- 国家(175661)
- 科学基金(150420)
- 社会(132176)
- 社会科(125032)
- 社会科学(125004)
- 省(112929)
- 基金项目(108236)
- 自然(96643)
- 教育(96483)
- 自然科(94279)
- 自然科学(94258)
- 划(93991)
- 自然科学基金(92518)
- 编号(87849)
- 资助(82490)
- 成果(71633)
- 重点(64069)
- 发(63664)
- 部(62103)
- 课题(60814)
- 创(58973)
- 创新(55061)
- 制(53887)
- 国家社会(53704)
- 科研(53512)
- 期刊
- 济(193829)
- 经济(193829)
- 研究(127422)
- 中国(92892)
- 农(66113)
- 学报(65203)
- 科学(61221)
- 财(61218)
- 管理(60943)
- 教育(52020)
- 大学(49445)
- 学学(46197)
- 农业(45429)
- 融(40469)
- 金融(40469)
- 技术(36710)
- 业经(33691)
- 财经(29754)
- 经济研究(29200)
- 经(25472)
- 问题(25266)
- 业(23292)
- 图书(22978)
- 资源(20742)
- 科技(20310)
- 理论(19865)
- 版(19767)
- 现代(19313)
- 技术经济(19238)
- 商业(18457)
共检索到645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文龙
土地资源配置低效使中国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危机,但短期内进行根本性的土地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和政府粮食补贴都很困难,合理调整土地发展权的区域配置或许是最可行途径。中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既缺乏效率也欠公平,但各种区域利益补偿方案由于存在严重缺陷难以实施,唯有浙江土地发展权交易实践兼顾了效率与公平,尽管也不完善,但整体上利大于弊,中央政府应该及时总结经验因势利导,不断完善。考虑到中国粮食主销区与主产区之间存在着土地发展权交易的内在动力和强烈愿望,政府可以选择合适的土地发展权交易内容、对象、方式进行跨省实验,并不断总结经验谨慎推进,以有效缓解粮食安全危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为根本性的农地制度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公茂刚 王学真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形势及其特点,认为各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及其进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各有特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是实现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不确定性外部冲击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不安全风险。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发展中国家 比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大东 端木斌 罗斌
粮食作物是浙江省主要的大宗作物,文章在分析了浙江省粮食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对粮食区域发展进行探讨,将浙江省粮食生产划分为5个区,论述了各区的粮食生产条件和发展重点,并提出发展粮食生产的4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浙江省 粮食 区域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建平 沈陆娟
产业集群是产业结构演变升级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高职教育应面向产业集群,为区域专用性劳动力市场服务。然而,将3次产业按国民经济行业类型进行细分,将高职院校招生大类与之对应,引入相似度、偏离度和支持度评价模型,对具体集群经济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支持视角进行案例剖析后发现,我国当前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并不吻合,应构建高职教育对产业集群内容、人才需求、技术升级等方面的协调支持策略。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业集群 协调支持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盛亚 郑书莉
流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商品流通和物资交换的功能,我国流通产业长期受被动成长路径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程度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浙江省为例,构建耦合度和耦合发展度指标,研究发现:(1)两系统耦合度呈现短期波动、长期平稳的状态,区域经济发展指数明显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滞后于流通产业发展指数;(2)耦合发展度在2005-2013年期间可划分为过渡阶段和协调发展阶段,随着产业集群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初现成效,流通业内生增长机制逐步形成;(3)预测期内两系统耦合度为优,耦合发展度快速提高,预计在新常态背景下表现更为稳定;(4)依然需要通过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海峰
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探究在要素禀赋结构作用下所形成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螺旋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机制。基于耦合协调理论,构筑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耦合协调作用,当两个系统发展水平较高且趋于一致时,系统组合的协调等级提高。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度 协调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勇 张国云 王国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石 刘盼 位贺杰
[目的]黄河流域构成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农业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研究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性,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以黄河流域6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该文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及其驱动机制。[结果]2008—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均值呈上升变化态势,两者的对比关系由“经济滞后型”演变为“生态滞后型”。耦合协调水平总体随时间增长,由轻度失调转为濒临失调,空间上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格局。驱动因素的作用强度按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本底条件、人类活动强度、政策管理决策的次序递减,并共同推动生成了驱动机制。[结论]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的耦合协调程度仍有待提升,今后将针对典型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农业生态经济耦合协调的内在机制、实现路径开展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邱旭光
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以就业为导向服务民生的两大功能,使其在发展中需兼顾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而形成两种属性:效益性和公益性。两大功能和两种属性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时还须兼顾公平与市场两大原则。我国学界对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理论的探索与追求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经济学视域下的"单纯市场论"、教育学经济学视域下的"均衡市场论"、社会学视域下的"公平—市场论"三个阶段。以"公平—市场论"为观照,以高职教育相对发达的浙江省为蓝本,对高职教育区域发展均衡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其布局与资源配置,思考其原因,探索其治理策略,具有较直观、明晰的现实参考价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业应 安和平
本研究选取毕节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化肥投入对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化肥投入对粮食安全存在的负面效应;并选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探讨了粮食单产与劳动力、农用机械总动力、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关系,化肥投入是影响粮食产量的最重要因素;该区粮食生产仍然是粗放型生产。最后,本文针对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优化化肥投入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化肥投入 协调发展 毕节地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红娟 方梅
为考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及变化趋势,在对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物流业与区域经济指标权重,得到综合指标,进而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得到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情况;借鉴已有研究,构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共生模型。再次,以浙江省为例,根据建立的物流业和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1-2021年的数据,共计315个样本,从耦合协调、共生两个视角分析了浙江省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算例结果提出了浙江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共生 浙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巧军
应用浙江省11个市(地)的1991—1994年水稻生产投入产出资料,采用生产函数模型作分析。结果认为,要保持耕地面积相对的稳定的同时,要增加科技投入,主攻单产;在适度规模经营基础上,推广适用农业机械,实现粮食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丽霞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伴生的,工业化对城市化有促进作用,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不同,城市的规模和结构也不一样,城乡关系也会因为工业化的演进而演变。随着城市的扩张,城乡之间的关系将从二元结构向城乡转型直至城乡融合阶段演变。在不同的阶段,要素流在城乡之间呈现不同的流向,对城乡的发展也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还会影响到产业的地域分布。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宁波市特殊的区位和区域环境出发,分析了宁波市的城乡发展格局,指出宁波市城乡之间存在着分工不明确、产业竞争严重等问题,尤其是平面化的城镇体系严重影响其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宁波市建设成为长三角最大的后勤中心、提升中心城区的功能和产业结构、农村城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纪岳 符莉 宋彦亭 高泽方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我国把牢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的重大举措,对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集聚优势发展粮食产业、满足粮食消费新需求、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提出当前我国推动粮食安全产业带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粮食生产集聚趋势明显、三大粮食物流通道已形成、粮食产业跨区域合作模式多元呈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快速推进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着空间分离程度明显扩大、内生动力不足、区域合作基础不牢固、市场一体化机制发挥不够充分的四大突出问题。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区域协调发展,关键要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优化区域间协作机制,加深市场一体化机制,完善产业带利益补偿机制等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靖 姜学勤
近年来我国粮食处于较好的安全状态。但是我国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农收入和利益,造成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从而影响粮食安全。本文从提高农民收入与保障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目标出发,分别对农民收入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与保障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收入 粮食安全 影响因素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