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6)
- 2023(13080)
- 2022(10957)
- 2021(9887)
- 2020(8059)
- 2019(18354)
- 2018(17966)
- 2017(35118)
- 2016(18886)
- 2015(21073)
- 2014(21077)
- 2013(20935)
- 2012(19834)
- 2011(18221)
- 2010(18542)
- 2009(17282)
- 2008(17281)
- 2007(15389)
- 2006(13870)
- 2005(12865)
- 学科
- 济(90805)
- 经济(90686)
- 管理(59784)
- 业(55051)
- 企(44089)
- 企业(44089)
- 方法(34586)
- 数学(30701)
- 数学方法(30443)
- 中国(26245)
- 农(23834)
- 财(23724)
- 地方(23620)
- 制(20777)
- 业经(20069)
- 农业(16129)
- 融(15943)
- 金融(15940)
- 学(15759)
- 银(15682)
- 银行(15665)
- 行(15108)
- 环境(14930)
- 贸(14750)
- 贸易(14734)
- 易(14175)
- 体(14136)
- 务(14041)
- 发(14034)
- 财务(13988)
- 机构
- 学院(274900)
- 大学(274682)
- 济(118813)
- 经济(116326)
- 管理(104628)
- 研究(95690)
- 理学(88698)
- 理学院(87664)
- 管理学(86459)
- 管理学院(85935)
- 中国(75384)
- 财(59360)
- 京(59065)
- 科学(54768)
- 所(47579)
- 财经(45810)
- 中心(44114)
- 江(43164)
- 农(42388)
- 研究所(42113)
- 经(41519)
- 北京(37651)
- 经济学(37622)
- 范(36700)
- 业大(36507)
- 师范(36395)
- 院(35019)
- 州(34520)
- 经济学院(33917)
- 财经大学(33880)
- 基金
- 项目(177753)
- 科学(142096)
- 研究(132469)
- 基金(130818)
- 家(112411)
- 国家(111484)
- 科学基金(96896)
- 社会(87727)
- 社会科(83473)
- 社会科学(83454)
- 省(69035)
- 基金项目(68841)
- 教育(60514)
- 自然(60083)
- 自然科(58575)
- 自然科学(58564)
- 划(57589)
- 自然科学基金(57554)
- 资助(53381)
- 编号(52904)
- 成果(43686)
- 发(42598)
- 部(40484)
- 重点(39935)
- 制(37935)
- 课题(37446)
- 国家社会(37138)
- 创(36782)
- 教育部(35231)
- 发展(34813)
- 期刊
- 济(139310)
- 经济(139310)
- 研究(86711)
- 中国(63079)
- 财(46210)
- 管理(40444)
- 农(40152)
- 学报(38131)
- 科学(37452)
- 融(31619)
- 金融(31619)
- 大学(30030)
- 教育(28606)
- 学学(28023)
- 农业(27030)
- 财经(23869)
- 业经(23347)
- 技术(22965)
- 经济研究(21904)
- 经(20459)
- 问题(18692)
- 贸(14449)
- 资源(13812)
- 业(13748)
- 技术经济(13077)
- 世界(12936)
- 商业(12699)
- 图书(12484)
- 现代(12418)
- 理论(12243)
共检索到432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茂钢 吴柏钧 胡凤霞
本文基于土地发展权交易的本质及内在机制,构建一个地方政府土地开发建设外部性内生于其决策行为的带约束最优化模型,以论证土地发展权交易能够通过改进国土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国土资源空间配置优化,进而运用半参数DID模型对土地发展权交易的国土空间配置优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土地发展权交易通过让渡开发权益,运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资金以保护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消减土地开发的负外部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土地发展权交易在政府有效的行政规制下,辅之以交易税和专项转移支付等收入再分配手段,能够改进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国土资源配置的空间优化。本文据此提出建立土地发展权交易制度、建设土地发展权交易平台、系统设计土地发展权交易税、建立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等政策建议,以健全土地发展权市场交易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竹泉 于小悦 马新啸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兼具中国特色与普遍特征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构成新时代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各地区陆续设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准自然实验,本文研究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对当地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及内在机理,主要发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后,当地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取创新所需资源和实现创新收益转化,从而有更强的现实能力和内在动机实施创新行为,并且前述效果在议价能力较强、实体业务比较优势突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创新驱动发展效应有助于实现规模较小企业成长壮大、传统行业改造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其影响还体现在创新结构优化、创新成效提升和地区溢出效应。本文结论表明,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能够产生良好的创新驱动发展效应,这不仅有力支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方法统筹“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而且对企业创新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学术研究作出重要拓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熊芸 龚健 李曼
研究目的:挖掘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蕴藏的两级土地发展权,引出央地政府存在根本性目标偏差下的行为逻辑差异并将其可视化,观察央地政府稳定策略及其对重要参数的敏感性,提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央地政府事权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演化博弈模型和Matlab数值仿真模拟。研究结果:(1)事权清晰是央地政府有效管制的前提。(2)中央政府行为较地方政府行为而言,对寻租程度、监管地方成本、监管失灵风险参数更为敏感,且寻租程度对中央政府行为选择影响更大。(3)地方政府行为较中央政府行为而言,对奖励参数、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产生的收益以及交易费用参数更为敏感,且奖励参数对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中央政府需进行选择性集权以实现“检查次数最小化”,并强化对地方政府的政治和财政激励,以期推动地方政府去严格落实中央用途管制目标,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爱民 董艳青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数字金融对要素配置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1)数字金融显著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2)数字金融促进了中部地区的要素配置,并且对资本要素配置的作用更加明显;西部地区发展数字金融有利于纠正资本错配,但加重了劳动力错配;东部地区数字金融的要素配置效应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上。(3)要素流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金融作用于要素配置的重要渠道。(4)对外开放和政府干预对数字金融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但扩大对外开放不利于数字金融发挥对资本配置的作用。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要素配置效率 影响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中胜
文章以1999年至2004年所有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模型和反映行业公司治理状况的G指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对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存在行业差异,行业平均公司治理状况越好,资源配置效率越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公司治理与产权以及市场竞争在促进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存在互补效应。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产权 竞争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吉黎 张婉莹 孙三百
作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区界重组的调整能否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以2010-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识别了区界重组改革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区界重组改革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界重组改革强度越大,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程度越高。分样本来看,市辖区合并和街道调整这两种区界重组类型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区界重组政策在经济发达城市和有行政区划调整经验的城市中作用效果更加明显。从影响机制来看,区界重组主要通过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政府行政管理效能和经济集聚程度,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区界重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逻辑链条,还为下一阶段运用行政区划工具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文 钟昌标 郑明贵
基于土地资源“三位一体”属性视角,揭示土地政策匹配状况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为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土地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准度,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结果显示:①2005~2018年间,全国土地政策匹配度处于低耦合协调水平,且仍在呈下降趋势,空间上来看,东部地区土地政策匹配度下降明显,中西部地区土地政策匹配度呈倒U型变化,其拐点出现在2012年,2012年后土地政策匹配度缓慢下滑。②土地政策匹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有待进一步提升匹配度。土地政策匹配度提高1个单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0.112个单位,略高于单一土地政策的回归系数,说明土地政策匹配未达到最优水平。③土地政策匹配可以通过三条作用路径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土地政策匹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发展效应路径强劲。应重视土地政策匹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提高土地政策赋能区域发展的精准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翠红 孙海波 董直庆
采用动态OP协方差分解方法,结合中国2001-2014年制造业数据测算R&D资源配置效率和演变趋势,进一步检验政府创新补贴对R&D配置效率演变态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R&D资源配置整体呈现恶化趋势但恶化速度逐步趋缓,行业间R&D资源错配是导致配置效率恶化的主要来源;分行业来看,加工制造业R&D资源配置效率正朝优化方向演进,但装备制造业R&D配置效率加速恶化;政府R&D补贴对R&D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呈倒U型效应,且大部分行业处于倒U型左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翠红 孙海波 董直庆
采用动态OP协方差分解方法,结合中国2001-2014年制造业数据测算R&D资源配置效率和演变趋势,进一步检验政府创新补贴对R&D配置效率演变态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R&D资源配置整体呈现恶化趋势但恶化速度逐步趋缓,行业间R&D资源错配是导致配置效率恶化的主要来源;分行业来看,加工制造业R&D资源配置效率正朝优化方向演进,但装备制造业R&D配置效率加速恶化;政府R&D补贴对R&D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呈倒U型效应,且大部分行业处于倒U型左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尊玉
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开发历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国土资源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是人们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各种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人们对国土资源的开发配置不断广化和深化的过程。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建民 刘星
本文利用2002-2004年沪深两市 A 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型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规模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和其控制公司的资产规模越大,则越偏好于利用更多的关联交易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同时也存在利用关联交易"隧道挖掘"上市公司的行为;(2)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激励可以抑制关联交易规模;(3)董事会规模对关联交易和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4)公司设置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行为的监督不明显,但初步显现对提高公司绩效的影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姗 王飞
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是网贷平台可持续经营的保障。文章借助因子分析法构建网贷平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指导利率与平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显著负相关,与平台交易效率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说明网贷平台制定高指导利率的做法能够提升交易效率,但却会导致金融资源的无效配置。此外还发现,民营无背书平台普遍存在追求交易效率而忽视资源配置效率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资金空转以及金融资源的无效配置,网贷平台需要权衡利弊,制定合理的指导利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妍妮 魏守华 郑建锋
本文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两城市指数和四城市指数,并利用十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资源配置对城市群集中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集中度整体上呈现出依次上升的趋势,即东部最低,中部次之,西部最高。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群集中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政府资源配置的大城市偏向与城市群集中度呈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促进城市群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一方面需要各城市群顺应发展规律,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改变资源分配向大城市集中的现状,促进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合理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彭代武 宣云 林晓华 高燕
本文以2007—2010年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情况及终极控制权配置格局对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级别、上市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及沿海发达地区与政府补助显著正相关,管理费用比率、上市时间与政府补助显著负相关。基于遵循政府补助用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本文认为政府补助应兼顾中央与地方,上市公司应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遏制不合理的在职消费。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政府补助 中央 地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飞 蔡靖 吴华清
优化财政分配格局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地方政府财政激励差异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变化,本文以2016年增值税分成比例调整作为地方财政激励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市县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财政激励对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激励能显著降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且这一效应具有持续性特征。对于改革前经济发展不平衡较高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财政激励发挥着“雪中送炭”的作用。而在税收征管强度较高的城市,财政激励效应更加明显。机制证据表明,财政激励通过加强税收竞争和扩大政府投资两种渠道降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激励推进了城市共同富裕发展进程,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善的主要表现。本文不仅拓展了税收分成的经济效应研究,而且从财政激励角度廓清了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成因和内在机制。本文结论为新发展阶段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供了经验参考和决策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智能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基于沪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
土地资源配置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来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控制权动态配置的内在机理及其治理效应——实验的证据
控制权配置、代理冲突与审计供求——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决策权配置与公司价值——基于企业集团的经验证据
内部人交易与信息效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排污权交易与清洁技术研发补贴能提高清洁技术创新水平吗——来自工业SO_2排放权交易试点省份的经验证据
环境会计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基于沪市A股的经验证据
资源配置效率:市场还是政府?——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