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6)
- 2023(12614)
- 2022(10430)
- 2021(9485)
- 2020(7721)
- 2019(17882)
- 2018(17544)
- 2017(32810)
- 2016(17819)
- 2015(19559)
- 2014(19527)
- 2013(19031)
- 2012(17465)
- 2011(16102)
- 2010(16145)
- 2009(15244)
- 2008(15333)
- 2007(13302)
- 2006(11845)
- 2005(10800)
- 学科
- 济(80316)
- 经济(80201)
- 管理(53906)
- 业(49965)
- 企(42173)
- 企业(42173)
- 方法(36768)
- 数学(32233)
- 数学方法(31920)
- 财(23224)
- 农(23074)
- 中国(20809)
- 制(20086)
- 业经(19718)
- 学(15737)
- 农业(15599)
- 体(14297)
- 地方(13632)
- 融(13430)
- 金融(13428)
- 理论(13221)
- 银(13183)
- 银行(13158)
- 务(12916)
- 财务(12876)
- 财务管理(12843)
- 行(12582)
- 企业财务(12345)
- 体制(11934)
- 贸(11904)
- 机构
- 大学(261118)
- 学院(257377)
- 济(109937)
- 经济(107760)
- 管理(99562)
- 理学(86355)
- 研究(85559)
- 理学院(85380)
- 管理学(84023)
- 管理学院(83505)
- 中国(65675)
- 财(55746)
- 京(54201)
- 科学(48839)
- 财经(43424)
- 所(41416)
- 农(40870)
- 经(39596)
- 中心(39217)
- 江(38793)
- 研究所(37126)
- 业大(36275)
- 经济学(35781)
- 范(33994)
- 师范(33678)
- 北京(33662)
- 财经大学(32482)
- 经济学院(32280)
- 农业(31567)
- 院(31191)
- 基金
- 项目(172101)
- 科学(137633)
- 基金(128024)
- 研究(127154)
- 家(110971)
- 国家(110028)
- 科学基金(95516)
- 社会(85166)
- 社会科(80832)
- 社会科学(80811)
- 基金项目(67094)
- 省(65587)
- 教育(60212)
- 自然(59246)
- 自然科(57894)
- 自然科学(57882)
- 自然科学基金(56932)
- 划(55398)
- 资助(51527)
- 编号(49875)
- 成果(41666)
- 部(39854)
- 重点(38883)
- 制(37449)
- 国家社会(36735)
- 创(36284)
- 发(36138)
- 课题(35316)
- 教育部(35101)
- 创新(33892)
共检索到386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聪 蒋妍
稀缺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途径都是流动和转让,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为城乡要素流动奠定了基础。基于2005—2021年31个省(区、市)级的宏观数据,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和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城乡要素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土地制度综合配套的实质是在土地与户籍制度之间通过权利开放,塑造土地、劳动力基本权利向发展权利过渡的正向反馈关系。(2)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有助于促进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3)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互动效应。在调整数据样本、重新设定模型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另外,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互动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相较于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彼此促进的联动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沿着权利开放的改革进路,健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权利联系,保障转移劳动力在城市中的生存与发展权益以及农民土地权益等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家祥 崔丽娟
在我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关键环节的农地制度创新问题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理论的热点,阐述了此方面研究的特点,取得成果的意义及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海云 夏永祥
苏州争当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领跑者,已经率先形成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苏州市政府通过户籍改革、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辉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决策选择是否正确和切实可行。本文从决策的价值选择、结构选择和战略选择三个层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统筹城乡 配套改革 社会保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易明
制度改革起步于制度变革需求,决定于制度变革的激励。综合配套改革与26年前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20年前的城镇经济改革相比,均有不同的制度变革需求和制度变革激励,基于此,文章认为综合配套改革应关注四个推进战略:以“以自主性制度创新”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主张有效制度创新;提供足够而持续的改革激励;探索普适性的制度创新内容。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 改革激励 制度均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换兆 郝寿义
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是为了促进滨海新区及天津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在理论上不仅要考虑到技术、制度的因素,也要考虑到空间的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模型的影响。具体研究空间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影响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空间作用,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方式和区域发展模式,为在全国范围内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崭新的思路和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敬 张阳艳 熊德平
重庆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3.59∶1降至2011年的3.12∶1,城乡统筹取得实质性进展。重庆的经验体现于三大制度创新:一是把"开放"放在重要位置,建立新型的城乡统筹开放关系;二是实施"大蛋糕与大比例"战略,建立新型的城乡分配关系;三是创新"四位一体"的城乡统筹制度框架,建立新型的城乡平等关系。随着城乡统筹改革进入"深水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经济内在动力机制的构建还有待时日,进一步转变城乡经济增长方式显得十分迫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恩成
改革机制是对改革过程进行激励的条件和手段的总称。文章从分析改革要素和改革过程入手,将改革机制细分为动力生成机制、组织推动机制、技术支持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以此为框架,提炼出滨海新区构建综合配套改革机制的经验和做法,进而指出其在主体积极性、组织投入、方案设计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分析了问题背后的成因。文章最后提出了完善动力生成机制、组织推动机制、技术支持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以激发改革主体参与热情、加强改革组织投入、提升改革设计水平和建立改革制度保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改革机制 综合配套改革 滨海新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蹇彪
2005年以来,我国相继设立的几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特别强调城乡一体化的内容。文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顺湘
同处西部的成渝两地均是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或"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特征,其统筹城乡改革具有典型性和共同性;但两市的市情及发展程度等历史基础不同也决定了其改革的差异性。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区域的特性出发,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走整体推进之路;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则走的是渐进之路。两地改革的有效推进,将在欠发达地区乃至全国产生积极的"以点带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金明 王晨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背景与动因,接着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七种模式,即城乡用地"一张图"模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土地综合整理模式、宅基地承包地双放弃一退出模式、生态搬迁模式和耕地保护基金创设模式,然后从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地、节约集约用地、健康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符合法理精神和以人为本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成都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启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成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莉 刘志文
地区经济差距内在地通过聚集回波效应和扩散涓滴效应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经济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然后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全市先下降后上升、地带内部逐步扩大、地带间在波动中下降的发展趋势。重庆市二元经济结构呈现出倒N型变动轨迹,城乡收入差距为呈倒U型变动轨迹,城乡消费差距则呈M型变动轨迹,总体而言,城乡差距在开始缩小。计量模型说明,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因经济的聚集回波效应和扩散涓滴的交替作用而随地带间差距、全市差距的变化及整体经济的发展呈倒U型变化。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内部地区经济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交织的复杂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敏
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21世纪中国改革的战略重点之一。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是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基础。作为最早获批进行改革试验的地区之一,成都市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厘清了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的内涵、目标,深入探析了改革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成都农村土地产权和房屋产权制度的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郝寿义
改革机制是指在改革过程中改革运作系统诸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本文在改革的基本要素、过程和机制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综合配套改革的主体、改革载体、改革方案、改革利益,认为综合配套改革的运作系统要素呈现多极化和运作过程呈现层次化的特征。综合配套改革机制应在动力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在组织推动上多元主体互相补充;在技术支持上,要求改革方案的精细化;在外部保障上,地方立法权与外生检查监督相配套;在空间扩散上,行政传导与自然传导共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