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7)
2023(13631)
2022(11512)
2021(10668)
2020(8967)
2019(20482)
2018(19997)
2017(38042)
2016(20412)
2015(22911)
2014(22846)
2013(22788)
2012(21172)
2011(18917)
2010(18988)
2009(18357)
2008(18330)
2007(16329)
2006(14822)
2005(13558)
作者
(57137)
(48746)
(48135)
(45709)
(30805)
(23372)
(21741)
(18757)
(18598)
(17424)
(16617)
(16535)
(15617)
(15599)
(15188)
(14650)
(14051)
(14015)
(13969)
(13966)
(12167)
(11919)
(11726)
(11334)
(10902)
(10867)
(10859)
(10744)
(9727)
(9517)
学科
(93023)
经济(92889)
(92717)
(74691)
企业(74691)
管理(72983)
(47824)
方法(35078)
农业(31852)
业经(31181)
(30568)
数学(27127)
数学方法(26931)
中国(24062)
(22866)
(20571)
财务(20550)
财务管理(20521)
地方(20425)
企业财务(19410)
技术(18551)
(17534)
(16390)
(15639)
(15400)
(15343)
贸易(15332)
(14914)
(14891)
体制(13873)
机构
学院(294300)
大学(286428)
(129088)
经济(126703)
管理(118665)
理学(101254)
理学院(100197)
管理学(98975)
研究(98427)
管理学院(98426)
中国(81003)
(61340)
(60843)
(60808)
科学(56976)
(51092)
(48939)
中心(47000)
财经(46949)
农业(46333)
业大(45491)
研究所(43514)
(42451)
经济学(38085)
北京(36974)
(36769)
(35323)
(35303)
师范(35009)
经济学院(34326)
基金
项目(191103)
科学(153012)
研究(144276)
基金(139853)
(120122)
国家(118909)
科学基金(103934)
社会(95095)
社会科(89769)
社会科学(89749)
(76899)
基金项目(74857)
自然(64849)
教育(63267)
自然科(63254)
自然科学(63240)
自然科学基金(62167)
(61919)
编号(58662)
资助(54778)
成果(46010)
(42997)
(42782)
(42545)
重点(42458)
(41838)
(40862)
课题(39578)
国家社会(39510)
创新(39357)
期刊
(157485)
经济(157485)
研究(89060)
中国(66821)
(61951)
(51614)
管理(46569)
农业(41762)
科学(41731)
学报(39482)
大学(31722)
业经(31349)
(31181)
金融(31181)
学学(30194)
技术(26905)
教育(24013)
财经(23633)
经济研究(22543)
(22443)
问题(21070)
(20403)
技术经济(17015)
世界(16430)
资源(15602)
农村(15470)
(15470)
现代(15255)
(14808)
(14678)
共检索到464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玉铭  刘伟  
国内外一些文献用全国数据分析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效果,认为这一制度极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但本文用黑龙江垦区数据对家庭承包制进行研究发现,家庭承包制虽然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其对规模经营、分工协作和统一服务的破坏也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如果后者的效果显著,家庭联产承包制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就会减弱。本文的计量分析还证实了科技进步、种植结构调整对于农业生产力促进效果明显。因此,中国农业发展应注意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技进步的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  宋海太  李金海  
黑龙江垦区与黑龙江省“七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对比分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李金黑龙江农垦总局科技处宋海太,李金海黑龙江垦区的国营农场创建于1947年,截止1993年底,垦区共有农牧场103个、土地总面积553.54公顷、人口156.6万人,年创国民生产总...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长云  李俊茹  赵炜科  
基于对黑龙江省LX县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案例观察发现,人均耕地面积大的平原地区具有实现托管服务规模经济的独特优势,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应将推进制度创新与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和风险结合起来,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与促进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结合起来,创新政府支持方式和支持重点;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有利于联动激发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村社会变革。在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过程中,要坚持让市场选择,鼓励公平竞争,加强有效支持和规范引导;要鼓励服务组织购置大型农机具,鼓励粮食主产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培育,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防风险、反垄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借鉴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本思想,测算了黑龙江省1992-2006年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考察期间内农业经济增长的4.92%可以由产业结构变动来解释;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波动性、阶段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农业经济表现出不稳定性;2004年以后,农业结构趋于平稳,对农业经济增长表现出稳定的正向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成胜  钱双双  李政通  白彩全  
[目的]以黑龙江省为例,首先对其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度,再研究农业碳排放同经济增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19962013年的统计数据,从4个方面估算了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而采用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ARDL模型)对农业碳排放量、经济增长以及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业碳排放量、GDP增长和科技投入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长期来讲农业碳排放量增长速率远大于GDP增长速率;GDP增长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长期影响程度远大于短期;科技投入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成胜  钱双双  李政通  白彩全  
[目的]以黑龙江省为例,首先对其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度,再研究农业碳排放同经济增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1996~2013年的统计数据,从4个方面估算了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而采用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ARDL模型)对农业碳排放量、经济增长以及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业碳排放量、GDP增长和科技投入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长期来讲农业碳排放量增长速率远大于GDP增长速率;GDP增长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长期影响程度远大于短期;科技投入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其中长期的抑制作用为12.4%,短期为3.9%,当滞后期为两年时,抑制作用尤为显著。[结论]经济增长会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的增加,而科技投入则能对农业碳排放产生有效地抑制作用,因而黑龙江省可以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来降低农业碳排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郁  刘洁  杨青山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黑龙江垦区在获得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的同时,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脱钩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与施用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之间多次出现扩张性耦合关系,粮食增产对化肥的依赖仍很大;粮食生产与源于农药的面源污染之间关系复杂,弱脱钩类型居多,也存在强脱钩与强耦合类型;畜牧业生产与其面源污染之间以弱脱钩类型居多。以宝泉岭分局为例、应用SD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到2020年,牲畜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化肥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农药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下降空间最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郁  刘洁  杨青山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黑龙江垦区在获得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的同时,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脱钩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与施用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之间多次出现扩张性耦合关系,粮食增产对化肥的依赖仍很大;粮食生产与源于农药的面源污染之间关系复杂,弱脱钩类型居多,也存在强脱钩与强耦合类型;畜牧业生产与其面源污染之间以弱脱钩类型居多。以宝泉岭分局为例、应用SD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到2020年,牲畜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凤才  赵连阁  任莹  
本文利用DEA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县域层面上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基于效率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研究得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依靠外界投入的农业可持续性在下降,而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可持续性增强。黑龙江省越来越多的县(市)农业可持续性是增强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梅  杨洒  颜华  
农业生产托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但不同托管模式可能存在效率差异,探究不同托管模式的效率差异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产权理论,以黑龙江省为例,利用农业生产托管组织的调查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不同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技术效率差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托管分为村集体主导型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型两种模式,村集体主导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之间存在技术效率差异,村集体主导模式的平均技术效率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高7.79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托管规模、托管土地细碎化程度、托管组织自给劳动力人数、设置农业经纪人能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托管的技术效率。村集体主导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效率差异原因在于村集体主导模式土地细碎化程度较低,且由于产权原因自给劳动力人数普遍较多,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没有充分发挥托管规模与农业经纪人优势。因此,提出积极鼓励发展村集体主导模式、进一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托管规模、培育农业经纪人队伍等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玉铭  刘伟  
笔者使用黑龙江各地区数据对农业规模效益进行研究,发现农户经营面积扩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这说明农业经营存在规模效益。规模效益与机械先进化程度、经营模式密切相关,并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否适应农户规模有一定的联系,因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种植结构调整、时间趋势等对于产出效率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吉恒  
本文阐述了黑龙江垦区面临的农业风险 ,指出了黑龙江垦区农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有利的农业保护政策、完善农业信息的传播渠道、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完善国有农场保险体制等黑龙江垦区弱化农业风险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剑良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最大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耕地面积近3000万亩,占农垦系统的43%,约占全国的2%;年生产粮豆400多万吨,占农垦系统的近40%,约占全国的1%;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豆约占全国定购粮的5%;出口大豆占全国的1/3。近年来,该垦区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挖掘自身潜力,初步建立起了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农垦特色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风险互助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彦彦  范亚东  
生产经营方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密切的关系,发展以规模农业为主要方向的现代农业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举措之一。基于规模农业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全链条质量跟踪和高效监督的积极意义,结合黑龙江垦区现代化规模农业发展的实践,分析规模农业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现代农业技术、高度集约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公众健康、环境及质量追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可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效监督。但是,在农业技术研究落后于实践需求、集约化生产和组织化监管不完善的条件下,对公众健康安全、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与追溯等则会产生潜在危害和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在以转变农业经营观念为主导的现代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雪姣  王春瑞  孙福田  
本文通过建立DEA模型,测算出黑龙江省2008—2012年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五年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1.46%,说明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仍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根据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