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5)
- 2023(15106)
- 2022(12591)
- 2021(11431)
- 2020(9267)
- 2019(20728)
- 2018(20172)
- 2017(38515)
- 2016(20419)
- 2015(22782)
- 2014(22757)
- 2013(22649)
- 2012(21387)
- 2011(19702)
- 2010(20422)
- 2009(19642)
- 2008(18611)
- 2007(16939)
- 2006(15621)
- 2005(14821)
- 学科
- 济(108108)
- 经济(107985)
- 业(65082)
- 管理(56781)
- 农(50881)
- 企(41706)
- 企业(41706)
- 中国(34420)
- 农业(34112)
- 地方(30874)
- 方法(29213)
- 融(28210)
- 金融(28208)
- 业经(27227)
- 银(26794)
- 银行(26778)
- 行(26015)
- 数学(25416)
- 数学方法(25234)
- 制(25156)
- 财(23866)
- 学(19047)
- 发(17653)
- 体(17431)
- 地方经济(15969)
- 贸(15874)
- 贸易(15856)
- 易(15318)
- 环境(15082)
- 发展(13549)
- 机构
- 学院(299795)
- 大学(294005)
- 济(139137)
- 经济(136360)
- 研究(110841)
- 管理(109958)
- 理学(92334)
- 中国(92310)
- 理学院(91302)
- 管理学(90078)
- 管理学院(89533)
- 财(64559)
- 农(63100)
- 京(62862)
- 科学(62047)
- 所(55963)
- 中心(52181)
- 研究所(49636)
- 财经(49060)
- 江(48375)
- 农业(47718)
- 业大(45097)
- 经(44254)
- 经济学(43346)
- 北京(40033)
- 院(39115)
- 范(38875)
- 经济学院(38603)
- 师范(38548)
- 州(38127)
- 基金
- 项目(187090)
- 科学(147956)
- 研究(142979)
- 基金(134979)
- 家(116001)
- 国家(114890)
- 科学基金(98230)
- 社会(94743)
- 社会科(89642)
- 社会科学(89623)
- 省(74558)
- 基金项目(70798)
- 教育(62702)
- 划(60578)
- 编号(58440)
- 自然(57926)
- 自然科(56450)
- 自然科学(56440)
- 自然科学基金(55430)
- 资助(53700)
- 成果(47759)
- 发(47014)
- 重点(42345)
- 部(41862)
- 课题(41330)
- 制(40460)
- 国家社会(39927)
- 创(39004)
- 发展(38928)
- 展(38335)
- 期刊
- 济(175361)
- 经济(175361)
- 研究(98626)
- 中国(74138)
- 农(66679)
- 财(48979)
- 融(46914)
- 金融(46914)
- 农业(44412)
- 科学(42322)
- 学报(41953)
- 管理(40811)
- 大学(33953)
- 学学(32497)
- 业经(31281)
- 教育(29088)
- 经济研究(26428)
- 技术(26063)
- 财经(25488)
- 问题(23170)
- 经(22033)
- 业(20926)
- 世界(18234)
- 农村(16843)
- 村(16843)
- 技术经济(16129)
- 农业经济(15854)
- 经济问题(15797)
- 贸(15461)
- 版(15116)
共检索到494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姚勇
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高度紧张关系,造成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小农经济的相互加强,制约了"三农"发展,也阻碍了现代农村金融的孕育和生发。本文主要讨论了土地制度与小农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如何影响农村金融发展问题,提出和实证检验了完善土地制度是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一理论命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 金融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新光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农场(户)排挤小农场(户)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没有过时,所谓"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我国自进入清代中叶以后,人地比率逐渐下降至"维生型小农经济"的临界点,标志着传统小农经济的破产和衰亡。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由于实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隐含着"产权虚置"和"集体成员权平等"的平分机制,使明清以后出现"地权分散化"和"耕地细碎化"的趋势更加凸现,造成了几亿农民在高强度劳动投入和过密型种植模式下的土地报酬递减和边际收益下降。下一步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已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雨豪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主要集中于城市,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不断从农村流出,因而农业生产依旧以家庭单位为主体,虽然近些年来规模化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所占比例依然较低,这也是由我国人多地少、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等具体国情所决定的。因此,小农经济必然长期存在,研究小农经济的发展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存在逻辑 发展方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东勃
对小农经济有效性表示质疑的理论传统并非马克思主义所独有,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也长期存在。改造小农经济以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是二者的共识。总体而言,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政策都或强或弱地体现了这一点。始于1978年的改革,似乎使中国农业一夜之间从"一大二公"的状态又回到了小农经济的分散经营状态,30年粮食产量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小农的奇迹"。然而要确保农业的持续性发展,则改造小农经济的目标和任务依然存在。在人地矛盾现状未发生根本变化和农业发展受市场风险冲击渐强的背景下,应当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对小农自愿、适度的联合保持开放和支持的姿态,使小农经济首先走向小而有效、小而不散,进而走出小农经济的陷阱。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农村改革 农业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明萍
长期以来,学界和政策界主张通过弱化或消灭小农经济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继而推动快速城市化。然而,现实中小农经济不但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而且为中国的人口就业压力提供了弹性空间。弹性就业、精耕细作的生产优势和不愿放弃土地的农民成为小农经济持续存在和发展的结构性动力。小农家庭"半工半耕"的弹性就业机制维持了城乡政治稳定,"接力式进城"模式塑造了有机融合式而非对抗式的城乡关系,"中农"为主的乡村善治格局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保障。事实证明,小农经济不是城市化的障碍,而是城乡有机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冉光和 李敬 熊德平 温涛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如果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步伐不一,两者协调发展的制度弹性过低,农村金融就可能抑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将制约农村金融的扩张,从而产生两者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本文构建了一个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弹性分析框架,并从制度变迁模式、制度供给主体特征以及制度变迁环境三个层面分析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制度原因。作者以构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和谐制度为目标,提出了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不协调 制度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兰鸥 柯文武
关于小农经济的界定,学术界有各种表述,[37a、41、85b]观察角度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基本精神大体一致。小农经济是农业领域的与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个体经济,它最本质的内涵,一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即把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结合在个体家庭之中,二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这种小私有制包括对土地、农具、耕畜和其它生产资料程度不同的所有权。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生产的基本目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受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生产关系的支配,对地主、乡族、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依附,既脆弱又顽强,易分化亦易再生等等特点,均由此而派生。根据小农与生产资料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根蟠
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地主制时代,存在着比西欧发达的市场。这种市场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小农与市场的联系相当密切,以至流通已成为小农经济再生产的一个必要环节。但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市场(可称为传统市场)和建立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是中国经济史上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密切关系的问题。本刊今年第一期曾发表了一组有关论文。为了推进研究与讨论的深入,中国经济史学会和本刊六月八日在京组织了专题研讨会。现把讨论会纪要和会议印发的长篇述评全文发表。本期刊登的方行、魏金玉、江太新、李向军、刘兴林等同志的论文亦与此论题有关。本刊将继续发表有关研究成果与动态,并欢迎广大作者、读者以不同形式(如专论、笔谈)对此发表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泽仁 孙从海
本文认为,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有效性,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低效率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有关的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集中化趋势下的农村金融改革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的难题,构建分散决策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也许是局限条件下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制度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多元化 均衡分析 制度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华
农户信贷约束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一、对400户农户信贷行为的调查和实证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信贷约束,农户"贷款难"是影响农户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最主要障碍。本文对农户信贷行为进行考察,调查样本为山东省菏泽市下属的8个县中随机抽取的400位农户。其中,选择"没有主动申请贷款"和"申请后自动放弃"问题下的任何一个原因,就被视为受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
从传统政府主导下的补贴信贷模式到形成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的"范式转变"绝不是制度比较的结果.而应有一个制度内在演化的过程。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微型金融 金融教育 制度演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官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乐 黄斌全 曹静
本文利用1996—201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并不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在农业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可能越大;促使农村金融制度约束与农业经济制度约束相适应有助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上述结论表明,只有减小制度约束程度或完善配套制度,促使制度约束相适应才能发挥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良性作用。
关键词:
农业 制度约束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峰 赵祥云
通过农地规模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能损害小农户利益,压缩小农经济的发展空间。而通过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创新其直接服务小农户的有效实现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村集体的统筹作用,激发小农经济的生命力,维护小农户的经济利益,而且可以破除束缚小农的外在约束性条件,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使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成为可能。农民家庭经营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符合当前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是在充分尊重小农户根据资源禀赋和社会环境变化自由选择进城与返乡权利基础上平衡城乡劳动力,维护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并有序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可行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