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4)
- 2023(9281)
- 2022(7946)
- 2021(7368)
- 2020(6269)
- 2019(14275)
- 2018(14147)
- 2017(27658)
- 2016(15305)
- 2015(16940)
- 2014(16897)
- 2013(16833)
- 2012(15607)
- 2011(14335)
- 2010(14533)
- 2009(13758)
- 2008(13880)
- 2007(12541)
- 2006(11441)
- 2005(10501)
- 学科
- 济(64012)
- 经济(63909)
- 业(53903)
- 农(46436)
- 管理(44078)
- 企(33096)
- 企业(33096)
- 农业(30757)
- 方法(21349)
- 制(19753)
- 业经(19747)
- 数学(18476)
- 数学方法(18275)
- 财(18095)
- 中国(17067)
- 体(14004)
- 地方(12141)
- 学(12130)
- 银(11915)
- 银行(11895)
- 土地(11745)
- 行(11419)
- 发(11273)
- 策(11043)
- 融(10744)
- 金融(10741)
- 体制(10704)
- 农业经济(10351)
- 贸(10042)
- 贸易(10036)
- 机构
- 学院(217254)
- 大学(214918)
- 济(95333)
- 经济(93448)
- 管理(84548)
- 研究(75597)
- 理学(72189)
- 理学院(71441)
- 管理学(70428)
- 管理学院(70023)
- 中国(61738)
- 农(55806)
- 财(45742)
- 京(45456)
- 科学(43527)
- 农业(42469)
- 所(38330)
- 业大(38014)
- 中心(36544)
- 江(35369)
- 财经(34717)
- 研究所(34095)
- 经(31425)
- 经济学(28425)
- 北京(28089)
- 范(27549)
- 师范(27332)
- 州(26936)
- 省(26687)
- 院(26452)
- 基金
- 项目(141606)
- 科学(112448)
- 研究(107556)
- 基金(103481)
- 家(89715)
- 国家(88831)
- 科学基金(75876)
- 社会(70574)
- 社会科(66513)
- 社会科学(66498)
- 省(56018)
- 基金项目(54922)
- 教育(48136)
- 自然(46464)
- 划(46270)
- 自然科(45286)
- 自然科学(45275)
- 自然科学基金(44503)
- 编号(44445)
- 资助(40764)
- 成果(36532)
- 部(33247)
- 制(33232)
- 重点(31801)
- 农(31652)
- 发(31466)
- 课题(30300)
- 创(29615)
- 国家社会(29460)
- 性(28334)
- 期刊
- 济(115593)
- 经济(115593)
- 研究(66755)
- 农(59889)
- 中国(53422)
- 农业(39985)
- 财(35500)
- 学报(32779)
- 科学(32694)
- 管理(28994)
- 融(26724)
- 金融(26724)
- 大学(26460)
- 学学(25163)
- 业经(24339)
- 教育(22247)
- 业(19108)
- 技术(17750)
- 财经(17536)
- 问题(16598)
- 农村(15134)
- 村(15134)
- 经(15013)
- 经济研究(14910)
- 农业经济(14221)
- 世界(13248)
- 版(12413)
- 经济问题(11756)
- 技术经济(10747)
- 资源(10301)
共检索到345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桂华
推进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政策目标。不同经营方式的差异源于在公有土地上达成的地权合约差异,农业劳动监督难题是影响农业经营效率的关键因素,任何一种合约形式都是基于具体约束条件的权宜性选择。比较国有农场与农村的经营状况发现,分散化的家庭经营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最理想的经营形式,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和不好办"的公共生产环节问题,是改善家庭经营的关键。农业劳动监督成本可通过技术改进和特定合约安排来降低,成功建立起经营组织内部激励机制之后,组织化经营方式也可以作为备选项。土地公有制为不同地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桂华
推进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政策目标。不同经营方式的差异源于在公有土地上达成的地权合约差异,农业劳动监督难题是影响农业经营效率的关键因素,任何一种合约形式都是基于具体约束条件的权宜性选择。比较国有农场与农村的经营状况发现,分散化的家庭经营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最理想的经营形式,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和不好办"的公共生产环节问题,是改善家庭经营的关键。农业劳动监督成本可通过技术改进和特定合约安排来降低,成功建立起经营组织内部激励机制之后,组织化经营方式也可以作为备选项。土地公有制为不同地权合约安排提供制度空间,可调整的土地产权制度,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朝着更高效率的方向演进提供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飞翔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1978年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目前这种小而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就显得十分急迫。本文首先对家庭农场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其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围绕如何发展好家庭农场提出了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概念 合理性 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才 赵连阁
一、黑龙江垦区土地经营制度历史及现状经营制度是指一定所有制中经营单位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的制度。一般来说经营制度包括在广义的所有制之下,但在通常场合下所有制主要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而经营制度是指在一定所有制下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农业土地经营制度就是指在一定所有制下,农业土地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娥芳 祁春节
任何一种农业经营方式都有其相应的制度目标,只有在既定的交易环境约束下实现了不同利益集团目标激励相容的农业经营方式才是有效率的。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农业经营方式选择和变迁的根本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型分析,并给出了一个最优农业经营方式选择的评价标准。研究表明:主导利益集团偏好、农地产权结构和交易环境对农业经营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一个最优的农业经营方式应是与农业自身特性相容、与交易环境相容,且与主导利益集团和非主导利益集团的目标激励相容。因此,未来我国应逐步放松对农地产权的管制,以实现国家、农户等不同相关利益集团目标的激励相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税尚楠
本文从现代工业化集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的角度,提出对小农户问题的再认识,并通过比较分析国内一些变革小农户经营模式的实例,探讨中国经济现状下的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在当前现实下,中国农业发展模式选择应当同时包容农业生产的"合作"与"资本"模式,为成功合作与资本经营创造前提条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明忠 唐超 邓海莹
从业经历丰富的回流农村劳动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靠力量,对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加快农业服务市场发育有重要作用。文章讨论的核心议题是不同从业经历是如何影响农业经营方式选择的,并尝试建立了"从业经历—个人能力—农业经营方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此,本文首先在一个简单理论架构下,对从业经历影响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分析,之后分别利用probit模型和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务工、务农、经商经历对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选择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以期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型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务农经历固化了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不利于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务工经历有利于农户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利用提高,促进了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经商经历对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选择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农地细碎化抑制了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采用PSM最近邻匹配进行检验,结果仍然稳健。因此,中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型要考虑农户从业经历的多样性,鼓励部分有志于农业农村的农村劳动力回流,使农村劳动力在外出务工期间所获得的资本和能力在乡村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应加快农地流转,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康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杨冕
2014年12月27日,由《经济研究》编辑部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简新华教授发起、策划和主持的"中国农地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高峰论坛"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功召开。论坛围绕"中国农地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一、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正确认识如何正确认识市场和政府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正确判断中国现行土地制度和农业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菊安 祁春节
农业是目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农业经营方式决定了未来农业发展模式和趋势,因此对农业影响至关重要。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不同的农业经营方式。本文从农业经营方式的界定、变迁及动因、农业经营体系和组织形式、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等多个视角,归纳总结并评述了农业经营方式的研究成果。同时发现,农业经营方式的研究存在着不足: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实证研究处于萌芽状态,研究方法和工具单一。最后,笔者提出应构建现代化和产业化经营方式来发展中国农业。
关键词:
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军 陈文婷 王恺
本研究基于江苏省五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首先从村庄层面分析了村庄之间农业经营方式的不同。其次,本研究对农户的自身禀赋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m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选择不同经营方式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村庄层面,村庄的社会化服务程度对农户经营方式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层面,农户选择经营方式的决策受家庭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家庭中土地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国有农场的土地国有制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两种不同的土地公有制形式,都是完全不同于土地私有的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实行分田到户的责任制,极大地释放出了农业生产力,国有农场普遍学习农村分田到户的经验。进入21世纪后,国有农场农业经营体制与农村农业经营体制发生了重要分化,其中农村经营体制越来越强调农户承包经营权,而国有农场坚持农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在21世纪快速城市化和农业机械化的背景下,国有农场通过调整土地关系和生产关系,很好地适应了农业生产力变化的需要。相对来讲,农村经营体制因为过于强调农户承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明伟
面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是目前较现实的选择。什么是农业经营方式?以前仅有的一些研究都没有和农业生产方式相联系来探讨,从而忽略了农业经营方式的丰富内涵。其实,生产方式的复杂性决定了农业经营方式具有农业经营技术条件、农业经营权力结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三层含义的必然性,并且层次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特征鲜明的完整系统,为目前农业经营方式的灵活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瑾 曹冰雪 阮荣平
现阶段,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定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发挥其社会带动作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社会带动作用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究竟如何?基于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带动作用对盈利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主要成因在于社会带动作用增加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本。这一结果表明,现阶段过多地强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带动作用很有可能会损害其自身发展,最终也将影响其社会带动作用的实现。因此,为了减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本负担,真正提升其带动农户的社会责任水平,实现农户带动与盈利能力的协调发展,应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长期发展能力,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贴机制,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克俊 黄可心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继续转移,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正面临更加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只有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才是根本出路。地处丘陵的宜宾市长宁县探索出并快速发展起来的土地托管模式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促进土地托管模式更为健康地成长,尚需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关键词:
土地托管 农业经营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